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补体C3水平并分析其与血管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就诊的未经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6例,按照血清补体C3水平、分为高C3组27例,低C3组19例。测定平均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mean)和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结果与低C3组比较,高C3组患者年龄较大,收缩压(SBP)、三酰甘油(TG)和载脂蛋白B(APO-B)较高(P<0.05)。高C3组cfPWV和IMTmean高于低C3组(P<0.05)。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吸烟史、血脂谱、血糖后进行偏相关分析,补体C3与cfPWV仍呈显著正相关(r=0.367,P=0.025),与SBP亦显著相关(r=0.251,P=0.005),与IMTmean没有明显的相关性(r=0.179,P=0.269)。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补体C3水平与PWV相关,可作为PWV的独立预测因子。补体C3可能参与了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增加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吴亮  刘明 《临床荟萃》2021,36(2):107-111
目的 探究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C3、补体C4的变化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1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划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另择同期体检正常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收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神经缺损程度的量表(...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与补体C3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单向琼脂扩散法,检测了126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病程中血清内补体C3的水平。结果表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C3水平高于组(P〈0.05),恨病后2-3周直至痊愈血清C3含量基本正常,慢性活动性乙肝炎及重症肝炎患者血清内C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C3含量基本正常,提示:用简便的简单向琼脂扩散法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C3含量的变化,有助于判断肝脏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白细胞介素(IL)-35、补体C3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在脓毒症患者病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70例脓毒症患者纳入脓毒症组,并选择7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研究对象IL-35、补体C3水平,评优脓毒症患者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分析补体C3、IL-35水平与患者SOFA评分、预后(死亡)的相关性。结果脓毒症组补体C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但IL-3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轻症患者IL-35水平及SOFA评分明显低于重症患者,但补体C3水平明显高于重症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生存患者IL-35水平及SOFA评分明显低于死亡患者,但补体C3水平明显高于死亡患者。补体C3水平与患者SOFA评分、预后(死亡)呈明显负相关(P0.05),IL-35水平与患者SOFA评分、预后(死亡)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IL-35水平升高,补体C3水平降低,对脓毒症的病情变化有诊断价值;血清补体C3和IL-35水平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相关,可用于评估脓毒症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清补体C3、B因子水平的变化特点,从而指导临床诊断。方法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规作腹水检查和细菌培养,并同时作血清补体C3、B因子水平检测。结果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外周血补体C3、B因子水平明显低于肝硬化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补体C3、B因子的测定,有助于鉴别肝硬化腹水患者是否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相似文献   

6.
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C3除可引起脂质代谢异常,还直接参与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过程,几乎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形成的全过程,被视为一个独立的促炎和促粥样硬化因素。本文对apo C3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血脂异常对冠心病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血脂异常的实质是脂蛋白和载脂蛋白的异常,载脂蛋白作为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对于血脂代谢及冠心病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载脂蛋白A5与载脂蛋白C3对于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及冠心病发生发展起到独立但相反的作用,ApoA5和ApoC3基因多样性为目前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外周血胱抑素C、补体C3、补体C4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并比较90例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观察组)和9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胱抑素C、补体C3、补体C4、肌酐、尿素氮、白蛋白、血尿酸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分析血清胱抑素C、补体C3、补体C4与血清肌酐、尿素氮、白蛋白、血尿酸及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以及其对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观察组给予激素+他克莫司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上述实验室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清胱抑素C、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白蛋白、补体C3、补体C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肌酐、尿素氮、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期患者血清胱抑素C、补体C3、补体C4、肌酐、尿素氮、血尿酸、白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血清肌酐、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血尿酸及血清白蛋白水平无显著相...  相似文献   

9.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与免疫反应造成机体细胞损伤有关。补体广泛参与机体抗微生物防御反应以及免疫调节,也可介导免疫病理的损伤性反应,是体内具有重要生物学作用的效应系统和效应放大系统。补体C3、C4在补体激活中起重要作用。现对274例不同肝病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进行检测,以探讨其与疾病进程之间的关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补体C3b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0例,据患者血清中HBV e抗原(HBeAg)和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水平,将其分为6组:A组(HBeAg阳性,ALT正常)、B组(HBeAg阴性,ALT正常)、C组(HBeAg阳性,ALT轻、中度升高)、D组(HBeAg阳性,ALT高度升高)、E组(HBeAg阴性,ALT轻、中度升高)、F组(HBeAg阴性,ALT高度或重度升高)。另将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HBeA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HBV-DNA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ALT采用速率法,补体C3b采用ELISA-生物素亲和素抗体夹心法测定。结果 D组与F组患者血清C3b、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水平显著高于A、B、C、E组(P〈0.05);而D组与F组比较,患者血清C3b、AST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受检者血清C3b水平显著低于A、B、C、D、E、F组(P〈0.05)。C3b水平与ALT、AST、HBsAg存在正相关(P〈0.05),而与HBeAg和HBV-DNA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补体C3b水平与HBV的感染及肝细胞损伤程度有关,而与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无关,可作为感染和预后的辅助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吴美美  王虹  肖双  孙雪  韩婷婷 《临床荟萃》2020,35(4):312-316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A5(apolipoprotein A5,ApoA5)、载脂蛋白C3(apolipoprotein C3,ApoC3)及载脂蛋白A5/C3(ApoA5/ApoC3)比值与血脂水平、冠心病的发生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通过调节载脂蛋白浓度水平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方法 统计冠心病患者与非冠心病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及吸烟情况,测定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浓度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载脂蛋白A5(ApoA5)、载脂蛋白C3(ApoC3)浓度水平,并计算ApoA5/ApoC3比值。按照TG水平进行危险因素分层,比较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TG高值组与冠心病组TG正常值组ApoA5、ApoC3、ApoA5/ApoC3比值水平有无差异;研究血清ApoA5、ApoC3、ApoA5/ApoC3比值水平与冠心病病变支数及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性别、T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TG高值组和TG正常值组ApoA5/C3比值、ApoA5浓度水平均明显低于非冠心病组,TG高值组ApoC3浓度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TG高值组ApoA5/C3比值、ApoA5浓度水平低于TG正常值组,TG高值组ApoC3浓度水平明显高于TG正常值组(P<0.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G是ApoA5/C3比值、ApoA5浓度水平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OR=0.074,95%CI(0.023,0.134),Wald 19.650, SE 0.588, P<0.01; OR=0.039,95%CI(0.009,0.157),Wald 20.641, SE 0.716, P<0.01],TG是ApoC3浓度水平升高的独立保护因素(OR=9.084,95%CI(3.054,27.022),Wald 15.736, SE 0.556, P<0.01);血清ApoA5/C3比值、ApoA5浓度水平与TG呈负相关,ApoC3浓度水平与TG呈正相关。结论 ①血清ApoA5/ApoC3比值、ApoA5浓度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呈负相关;血清ApoC3浓度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呈正相关;血清ApoA5和ApoC3分别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和危险因素,ApoA5/ApoC3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可作为推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依据。②TG水平是血清ApoA5/ApoC3比值、ApoA5浓度水平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血清ApoA5/ApoC3比值、ApoA5浓度水平呈负相关,TG水平是ApoC3浓度水平升高的保护因素,与ApoC3浓度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补体C1q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水平与高血压患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3年1月期间来开封市医学科学研究所就诊的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体检健康的正常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补体C1q和Hcy水平,分析高血压患者和血清补体C1q、Hcy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组的补体C1q和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级高血压组血清补体C1q和Hcy水平明显高于1级高血压组和2级高血压组,2级高血压组血清补体C1q、Hcy水平明显高于1级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水平与血清补体C1q、Hcy水平之间均为正相关关系(r=0.514,0.592,P<0.05)。结论 血清补体C1q、Hcy水平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CⅢ(ApoCⅢ)-455区域T-C的改变及ApoCⅢ-455C基因量的不同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选取606例研究对象,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组(306例)和非原发性高血压组(300例).2组中再按照其是否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TG≥1.69 mmol/L),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伴高甘油三酯血症亚组90例(A组)、原发性高血压不伴高甘油三酯血症亚组216例(B组)、单纯高甘油三酯血症组51例(C组)和非原发性高血压非高甘油三酯血症亚组249例(D组).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测定ApoCⅢ-455C基因的含量.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100(ApoB100)、ApoCⅢ、载脂蛋白E(ApoE)、血糖和血浆胰岛素,并测量腰围.结果 B组与D组ApoCⅢ-455C基因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16±5.97与46.21±6.13,P>0.05).A组与B组比较,血浆ApoCⅢ、ApoB100和ApoCⅢ-455C基因的含量明显增高(0.14±0.03)g/L、(95.00±15.69)g/L、28.13±4.11与(0.09±0.03)g/L、(81.22±11.87)g/L、45.16±5.97(P均<0.01)],血浆LDL-C[(2.54±0.61)mmol/L与(2.15±0.41)mmol/L]和ApoE[(0.05±0.01)g/L与(0.04±0.01)g/L]也明显增高(P均<0.05).结论 ApocⅢT-455C基因的量与原发性高血压无关.  相似文献   

14.
陈渝萍 《临床荟萃》2000,15(9):411-411
肝硬化患者 ,体内常存在多种代谢异常 ,并对机体其他器官产生病理生理影响。就中老年肝硬化患者血清载脂蛋白 AI、B水平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关系作一初步探讨。1 对象及方法1.1 临床资料  16 0例肝硬化患者均为住院患者 ,符合 1995年 5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关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 [1 ] ,年龄 40~ 6 8岁 ,男 12 0例 ,女 40例 ,所有患者近期无上消化道出血 ,并按 Child评分标准 ,分为肝功能 A级组 5 0例 ,B、C级组 110例。对照组 5 0例 ,年龄 41~ 70岁 ,男 38例 ,女 12例 ,为无急慢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CⅢ(npoCⅢ)-455区域T—C的改变及ApoCⅢ-455C基因量的不同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606例研究对象,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组(306例)和非原发性高血压组(300例)。2组中再按照其是否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TG≥1.69mmol/L),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伴高甘油三酯血症亚组90例(A组)、原发性高血压不伴高甘油三酯血症亚组216例(B组)、单纯高甘油三酯血症组51例(C组)和非原发性高血压非高甘油三酯血症亚组249例(D组)。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测定ApoCⅢ-455C基因的含量。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100(ApoB100)、ApoCⅢ、载脂蛋白E(ApoE)、血糖和血浆胰岛素,并测量腰围。结果B组与D组ApoCⅢ-455C基因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16±5.97与46,21±6.13,P〉0.05)。A组与B组比较,血浆ApoCⅢ、ApoB100和ApoCⅢ-455C基因的含量明显增高(O.14±0.03)g/L、(95.00±15.69)g/L、28.13±4.11与(0.09±0.03)g/L、(81.22±11.87)g/L、45.16±5.97(P均〈0.01)],血浆LDL—C[(2.54±0.61)mmol/L与(2.15±0.41)mmol/L]和ApoE[(0.05±0.01)g/L与(O.04±0.01)g/L]也明显增高(P均〈0.05)。结论ApoeⅢT-455C基因的量与原发性高血压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补体C1q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选择住院治疗CHD患者92例,根据临床类型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以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C1q水平。结果 ACS组血清C1q水平高于对照组和SAP组(P0.05),SAP组与对照组C1q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患者血清C1q水平变化与病情进展相关,检测血清C1q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及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载脂蛋白C3(APOC3)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并分组比较20例冠状动脉无狭窄的心脏病患者和195例冠状动脉有狭窄的心脏病患者外周血总APOC3及亚组APOC3(HDL-APOC3、TRL-APOC3)水平。结果冠状动脉狭窄的心脏病患者血清APOC3水平高于无狭窄的心脏病患者(P0.05),冠心病(CHD)患者(至少1支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0%)血清APOC3水平高于非CHD患者(P0.05),APOC3各亚组分(HDL-APOC3、TRL-APOC3)在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不同程度狭窄组患者之间APOC3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总APOC3浓度在冠脉狭窄患者中高表达,但与狭窄的程度无显著关系。APOC3可以作为CHD的潜在独立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18.
血清补体C3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体C3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防治提供应用基础、实验依据。方法:选择2003-09/2004-12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的胸痛患者178例,男110例,女68例,平均年龄(65±10)岁。纳入标准:均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定血管狭窄程度,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有严重感染、结缔组织疾病的患者。①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病变血管分为冠状动脉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4支,同一血管多处病变以狭窄最严重处计算。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分级根据国外文献的标准,冠状动脉内径狭窄程度小于50%视为正常,评分为0分,1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大于或等于50%评为1分,依次如果有2支、3支或4支冠状动脉内径狭窄大于或等于50%则评为2分、3分或4分。②所有患者于住院后3d内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采用免疫沉淀法测定患者血清补体C3浓度,同时调查其他可能的危险因素,根据本院正常值水平补体C3>1.20g/L视为高补体C3。根据血清补体C3的水平分为高C3组和正常C3组,其中高C3组56例,正常C3组122例。③计量资料如果符合正态分布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如果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M、max、min表示,采用秩和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将两支以上冠状动脉病变视为严重病变,赋值为1,将无明显冠状动脉病变赋值为0,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度分析,计算比值比和95%可信区间。结果:胸痛患者17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者。①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补体C3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值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均显著低于正常补体C3患者。②相关分析显示:补体C3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补体C3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补体C3对于严重冠状动脉病变比值比为0.197,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能进入回归方程,吸烟、年龄和C反应蛋白对于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比值比分别为21.301、1.211和1.112,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体C3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但可能不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补体1q(C1q)的水平,探讨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CVD)发生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0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75例健康人对照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高血压患者按照CVD发生风险进行分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1q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1q对高血压患者CVD发生风险的预测和区分能力。结果与对照者[(172.97±21.42)μg/mL]相比,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7.73±26.88)μg/mL]血清C1q水平显著升高(t=3.94,P0.001)。高血压患者中,高CVD风险患者C1q水平[(196.92±24.09)μg/mL]显著高于低CVD风险患者[(166.78±20.60)μg/mL](t=6.1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清C1q水平与高血压患者发生CVD的高风险(OR=1.064,95%CI=1.007~1.123,P=0.026)和低风险(OR=0.950, 95%CI=0.888~1.017,P=0.139)均密切相关;且对高、低风险的区分也有统计学意义(OR=1.039, 95%CI=1.048~1.237,P=0.002)。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C1q水平升高,其可望作为评估高血压患者CVD发生风险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载脂蛋白B(ApoB)水平在初诊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随诊糖尿病患者连续3年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低密度脂蛋白(LDL)、ApoB、载脂蛋白A(ApoA)水平测定。结果第3年ApoB水平同前2年相比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未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相比,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的第2年及第3年ApoB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他汀类药物影响ApoB的生成,ApoB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预示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