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微创外科和内镜“进阶”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已成为胰腺包裹性坏死合并感染的首选手术方式。外科清创具有高效、费用低、可及性好的特点,而内镜下治疗后胰瘘、切口疝等并发症发生率低。腹腔镜经胃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LTGN)结合了外科与内镜下清创的优势,可能成为未来坏死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的重要术式之一。本文重点介绍LTGN的技术优势、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胃胰腺坏死组织清除(LTGD)治疗包裹性胰腺坏死(WOPN)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LTGD治疗的32例病人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2例WOPN病人中,28例(87.5%)局限于胰腺或胰...  相似文献   

3.
<正>胰腺囊肿可分为真性囊肿(先天性囊肿、潴留性囊肿)、囊性肿瘤(囊腺瘤、囊腺癌)和假性囊肿三种。最常见的是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是急性胰腺炎以及胰腺损伤的常见并发症。约3/4假性胰腺囊肿由急性胰腺炎引起,约占全部胰腺囊性病变的75%以上。PPC的诊断多不困难,根据病史、症状以及体征即可做出初步诊断。再辅以其他检查,则诊断可以进一步明确。内镜及腹腔镜治疗成人假性胰腺囊肿具有创伤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辅助下胰腺假性囊肿-胃吻合术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 2 0 0 1年 1 2月我科成功地施行了 1例腹腔镜下胰腺巨大假性囊肿切除术后 ,我科又完成了 1例腹腔镜辅助下胰腺假性囊肿 -胃吻合术 ,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女性 ,5 0岁。因胆源性胰腺炎后胰腺囊性肿物持续存在 1 1月入院。B超、CT示 :胆囊多发性结石 ;胰体部 9cm× 1 0cm× 1 2cm的囊性肿物。 2 0 0 2年8月 1 4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 ,头高足低仰卧位并右倾 30° ,术者位于病人的左侧 ,CO2 气腹压力为1 2mmHg ,脐部 1 0mmTrocar为腹腔镜观察孔 ,左锁骨中线肋缘下及右腋前线肋缘下 3cm分别置入 1 0mm及 5mm的Trocar ,先常规切除胆囊 ,…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前壁切开入路假性囊肿-胃吻合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 年12 月至2019 年6 月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微创外科(3 例)、安吉县第三人民医院外科(1 例)、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外一科(1 例)共5 例胰腺假性囊肿行腹腔镜下胃前壁切开入路胰胃吻合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该术式的近远期疗效。结果 5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其中男4例,女1例,2 例为胰腺术后胰漏所致假性囊肿,2 例为急性胰腺炎所致假性囊肿,1 例为胰腺外伤后所致假性囊肿。手术时间60~150 min,术中出血10~50 mL,术后无胰漏、胃漏、消化道出血等。术后随访2~24 个月,无反复发作胰腺炎、囊肿腔内感染及囊肿复发。结论 腹腔镜胃前壁切开入路囊肿-胃吻合治疗胰腺假性囊肿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在合适病例中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6.
微创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在临床开展日益增多,包括腹腔镜、肾镜及消化内镜均可用作微创治疗的手段。腹腔镜经胃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适用于紧贴胃后壁的以积液为主的包裹性胰腺坏死。手术中打开胃前壁,使用术中超声及穿刺定位后,切开胃后壁,吸净积液,使用Endo-GIA完成胃后壁—囊肿壁吻合。在腹腔镜监视下,经吻合口进入脓腔,清除坏死组织,将坏死组织置入消化道,使用Endo-GIA或缝合关闭胃前壁切口。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一步法”腹腔镜辅助经网膜囊胰腺坏死组织清除(LATLSD)治疗胰周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实施LATLSD治疗的35例IPN病人资料,所有病例坏死积液均集中于胰周区域。观察术后24 h及术后1周生命体征及炎症指标。结果 35例病人均成功进行手术,初次手术时间为(78.9±25.3)min,出血量为20(10~600)ml,初次手术引流管数量为(3.8±1.0)根。平均手术次数(2.3±1.6)次。平均住院时间为(44. 8±32.2)d。34例(97.1%)病人脓液细菌培养结果阳性。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7.1%(6/35),其中新发器官功能障碍4例(1例同时发生腹腔出血),胃漏、结肠漏各1例;发生Clavien-Dindo Ⅲ级及以上并发症5例(14.3%)。病死率为5.7%(2/35),治疗成功率为94.3%。病人术后24 h白细胞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10.6±6.6)×109/L vs. (12.6±6.3)×109/L,P<0.01],而各项生命体征及炎症指标(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在术后1周显著好转。结论 “一步法”LATLSD治疗胰周IPN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完全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为23例胃间质瘤患者行完全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9例,中位年龄53岁;肿瘤直径平均(1.8±0.7)cm。结果:2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72.8±15.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5.7±14.6)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43.4±11.2)h,术后平均住院(4.4±1.1)d。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随访6~62个月,无死亡病例。结论:完全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术治疗直径小于3 cm的胃间质瘤是安全、可行的,且具有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对3例巨大薄壁假性胰腺囊肿并囊壁坏死,采用坏死囊壁切除、囊腔吻合、Roux-Y内引流方法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感染性胰腺坏死(IPN)是急性胰腺炎主要的手术指征。微创清创已成为IPN的主流手术方式。IPN微创手术应针对经充分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施行, 优选经消化道或腹膜后入路行引流手术, 并适当清创。目前报道的视频辅助的经消化道、经腹及经腹膜后入路微创手术均能很好地控制IPN。为减少胰瘘等并发症, 外科和内镜经胃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可能是今后IPN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感染性胰腺坏死(IPN)是造成急性胰腺炎病人器官功能衰竭及死亡的重要原因,手术是治疗IPN的重要手段。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质量研究为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提供了证据,也改变了传统IPN治疗模式。在微创外科时代,是否仍应坚持“延迟手术”及如何实现“延迟手术”成为IPN治疗的研究热点。创伤递进式策略并非所有IPN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感染性胰腺坏死(IPN)及其合并肠瘘的临床特点、诊治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3例IPN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0例合并肠瘘。结果:所有患者均按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行规范化治疗,肠瘘患者根据具体情况行肠瘘修补、肠瘘切除吻合术及腹腔引流;全组IPN患者的病死率为39.4%(13/33),2012版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分级与IPN患者死亡密切相关(P<0.05);IPN合并肠瘘患者的病死率为40.0%(4/10),肠瘘对IPN总体病死率无明显影响(P>0.05),但明显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P<0.05)。罕见部位肠瘘患者的病死率(75.0%,3/4)高于常见部位肠瘘患者(16.7%,1/6)(P<0.05)。结论:IPN有较高的病死率,肠瘘发生虽不明显增加IPN患者的总体病死率,但却明显影响患者恢复,而且罕见部位肠瘘能增加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感染性胰腺坏死(IPN)是急性胰腺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引起严重的脓毒症和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患者死亡。近年来,随着急性胰腺炎治疗理念和技术的不断进步,IPN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IPN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仍十分困难,IPN的干预时机、干预方式和干预策略仍有较多争议。并且,由于IPN的诊治往往涉及多学科合作,因此,统一认识、充分发挥多学科诊疗模式的优势显得十分重要。笔者通过文献复习并充分结合本单位的实践经验,就IPN的诊断、病原学变化及治疗进展等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真菌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发病情况以及外科治疗与临床转归。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8年7月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胰胆外科连续收治的145例IPN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真菌性IPN病例进行重点分析。结果:145例IPN中,真菌性IPN共46例(31.7%);年代分布分析显示,近2年(2017—2018)真菌性IPN所占比例最高,达40.7%;46例患者均为念珠菌感染,主要为白色念珠菌(25例次),其次为光滑念珠菌(14例次)和热带念珠菌(7例次)。46例患者中,41例采取升阶梯治疗,5例采取降阶梯治疗。真菌性IPN患者的外科干预总次数159次,平均外科干预次数明显高于非真菌性IPN患者(3.5次/例vs. 2.7次/例,P0.05)。全组IPN患者的病死率为22.1%(32/145),其中真菌性IPN患者的病死率为17.3%(8/46),非真菌性IPN患者为24.2%(24/9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例患者中,4例患者合并真菌血症,合并真菌血症者的病死率较非真菌血症的病死率明显增高[75%(3/4)vs.14.3%(5/42),P0.05]。结论:真菌性IPN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虽然真菌感染并不增加IPN患者的病死率,但往往需要更多的外科干预,且当合并真菌血症时,患者的病死率明显升高。因此,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及彻底的感染源控制是治疗真菌性IPN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技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为25例肾盂旁囊肿患者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资料。均全身麻醉,建立后腹腔操作空间,沿输尿管上段寻及肾门,充分暴露肾盂旁囊肿,尽量切除囊肿壁,壁缘电灼,囊腔内塞入带蒂脂肪组织。结果:23例手术顺利完成,1例因分离时损伤肾静脉分支、1例因囊肿位置无法暴露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44~130 min,平均(65±26)min;术中出血量10~120 ml,平均(40±18)ml,无尿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至今,均无复发。结论:肾盂旁囊肿是肾囊肿的特殊类型,解剖结构复杂,手术操作难度较大,后腹腔镜技术可清晰地解剖肾门组织,充分暴露肾盂旁囊肿,是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4例患者行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53min,失血19ml。随访3个月至9年,原手术部位无囊肿复发。结论: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和多囊肾的最好方法,患者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且可早期下床活动。  相似文献   

17.
A ten-year experience with laparoscopic treatment of splenic cys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S: The management of symptomatic splenic cysts lacks clear,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due to its low incidence. Recently, laparoscopic treatment has been described. We present our experience with the laparoscopic management of solitary splenic cysts with a review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rapy. METHODS: All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aparoscopic treatment of splenic cysts over a 10-year period were identified. The medical records of these 9 patients were reviewed. RESULTS: All surgeries were performed laparoscopically, with no conversions. Two patients underwent cyst decapsulation, and 7 patients underwent cyst unroofing. No major complications occurred. Recurrence occurred in 33.3% of patients; unroofing had a recurrence rate of 42.9% compared with 0% after decapsulation. Pseudocysts were found in 66.7% of patients and true cysts on final pathology were found in 33.3%. CONCLUSIONS: Laparoscopic decapsulation and unroofing of splenic cysts are safe procedures that confer the advantages of both splenic preservation and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Cyst unroofing has a high recurrence and should be selectively used. Laparoscopic cyst decapsul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longer operative time, but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first-line therapy.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手术经验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197例良性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1例行腹腔镜手术,96例行开腹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平均(76±19)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0.5±11.6)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18.1±10.7)h,术后平均住院(3.8±1.7)d,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患者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对其他脏器影响小,术后疼痛轻,不良反应少,康复快,对生活影响小,容易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Da Vinci surgical system,DVSS)治疗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体尾部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为1例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体尾部囊肿患者行DVSS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结果:患者在DVSS辅助下顺利完成胰腺体尾切除术,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患者康复良好。结论:结合文献认为,DVSS治疗慢性胰腺炎、胰体尾良性病变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等优点,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