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4.
5.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5)
患者男,43岁。左肩胛部结节10余年,增大伴轻压痛1年。皮肤科情况:左肩胛部可见一约2.5cm×2.0cm大小皮下结节。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层可见大量胞质嗜酸性颗粒状细胞呈巢索状排列,其间纤维组织间隔,无异型性。免疫组织化学示:S-100蛋白(+),CD68(+),NSE(+),TFE3(+),Ki67(5%+)。诊断:皮肤颗粒细胞瘤。 相似文献
6.
《临床皮肤科杂志》2015,(12)
<正>1 病历摘要患者女,28岁。胸部丘疹5个月,于2014年1月8日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就诊。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胸部出现一丘疹,逐渐变大,轻压痛,无明显瘙痒。未诊治。患者平素体健,无外伤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胸部近右乳下可见一枚约1.1 cm×0.8 cm结节,呈红褐色,中央轻度凹陷,边界清楚(图1A),质硬,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胞质嗜酸性颗粒状的细胞呈巢索状排列,在真皮内浸润性生长,无明显异形性(图1B)。免疫组化:S-100蛋白(+)(图1C),CD68(+)(图1D),神经烯醇化酶(NSE)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1岁,左臀部皮下肿物2个月。皮损组织病理示:肿瘤细胞成片状或条索状分布,间隔可见胶原纤维束,肿瘤细胞体积较大,边界不清,具有较粗的颗粒状胞浆和较小、位于中央的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100、NSE、CD68、CD56、Vimentin、Calretinin、Inhibin-α均为阳性。诊断皮肤颗粒细胞瘤,予外科手术完整切除肿物治疗,目前在持续随访中。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患者女,56岁。发现左耳后质硬结节5月就诊。皮肤组织病理示:真皮层可见排列成巢状或束状的肿瘤组织,瘤细胞为多角形,胞浆丰富,淡粉染,充满嗜酸性颗粒。免疫组化标记CD34,CD68,S-100,Vimentin(+)。诊断:皮肤颗粒细胞瘤。治疗:采取完全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65岁,因外阴皮疹伴瘙痒6年余,加重3个月就诊。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外阴皮肤瘙痒,局部皮肤变白,反复搔抓,皮肤肥厚皲裂,曾外用多种药膏(具体不详),病情未见好转。近3个月病情加重,左侧大阴唇局部可触及皮下结节,遂就诊。既往健康,无相关疾病家族史。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