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报告1例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女,67岁.面部反复出现红斑、肿胀10年,头痛1周.体格检查T 37.6℃,左额部大片暗红色浸润性斑块,表面光滑,无鳞屑,有结痂脱落痕迹.斑块边界欠清,鼻根部肿胀.鼻腔内有较多痂皮及脓性分泌物,左鼻腔内充满坏死组织及新生物.免疫组化染色LCA、CD2、CD3、D45RO、CD56、粒酶B均( ).CD4、CD8、CD20均(-).组织病理诊断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2.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1例结外鼻型NK/F细胞淋巴瘤。患者男,43岁。左面部红肿1个月余。初发时表现为左下眼睑红肿,以后红肿范围渐扩大,累及整个左侧面部,并有水疱形成甚至破溃。根据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确诊为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3.
《临床皮肤科杂志》2021,50(1):38-41
正1病历摘要患者男,72岁。因额部、鼻根、双眼周围皮肤反复红肿伴疼痛4个月、破溃2个月于2018年6月29日来我院就诊。患者4个月前额部、鼻根、双眼周围皮肤出现红肿伴疼痛,无发热、鼻塞、流涕,就诊当地医院诊断"蜂窝组织炎",予"青霉素、头孢呋辛"抗感染后好转,仅右眼下见蚕豆大肿胀性淡红斑,出院后外用中草药贴敷治疗。2个月前皮疹复发,额部中央出现蚕豆大浅溃疡并逐渐扩大至鼻根、双侧鼻翼处,基底覆黄色脓性分泌物,伴恶臭及压痛,  相似文献   

4.
报告1例累及皮肤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女,74岁。鼻根部出现红肿、破溃。根据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确诊。  相似文献   

5.
报告1例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患者男,36岁。因"全身散在浸润性红斑、紫红色斑块4个月"就诊。皮肤科检查:躯干、四肢散在分布硬币至核桃大小的红色、紫红色斑块,浸润感明显,双侧腹股沟及腋下淋巴结肿大,左侧睾丸肿胀。经皮肤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为"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6.
报告1例累及皮肤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男,72岁.确诊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8年后,鼻根部出现红肿、破溃.根据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确诊.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39岁.因左腰背部反复红斑、水疱2年,破溃渗出半年余,于2008年10月至我院就诊.2006年患者在当地医院疑诊为"鼻咽癌",为明确诊断注射76%泛影葡胺造影后左腰背部出现2 cm×3 cm紫红色斑片,伴阵发性瘙痒,其上渐出现水疱,并破溃,该院皮肤科疑诊为"湿疹",外用炉甘石洗剂,去炎松软膏治疗未见好转,皮损时轻时重,后未再治疗.  相似文献   

8.
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大部分来源于NK细胞,部分病例来源于NK样T细胞.2001年淋巴造血系统肿瘤新WHO分类已将其命名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extranodal NK/T-cell, nasal type)".1以往曾称为中线恶性网织细胞增生症或致死性中线肉芽肿等.主要发生于结外,是指原发于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以外的NK/T细胞淋巴瘤,以区别于原发于鼻部的鼻NK/T细胞淋巴瘤,占全部恶性淋巴瘤的2%~10%.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0岁,藏族。全身斑块、结节及肿块6月,肿块破溃伴疼痛2月。皮损病理组织示:表皮变薄,基底层液化变性,瘤细胞在真皮及皮下脂肪层呈弥漫性浸润,瘤细胞形态不一,核深染,可见血管中心性浸润及凝固性坏死。免疫组化标记瘤细胞CD3,CD3ε,CD56,TIA-1,粒酶B均为(+),CD30约10%(+),CD8(-),CD79a(-),EBER1/2原位杂交(+)。TCR-γ重排未见明确克隆性重排条带。诊断:皮肤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10.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 cell lymphoma,nasal type,EN-NK/T-NT)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原发于皮肤者更少见.现将我们最近诊治的1例原发于皮肤的EN-NK/T-NT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 患者女,15岁.因反复皮肤红肿、水疱、溃疡伴痒痛3年.加重并出现结节、斑块半年住我科病房.患者3年前起每于春夏季节被蚊虫叮咬后.面部及四肢皮肤出现红肿、水疱、溃疡伴痛痒.经4-5 d后自行消退,与光照无明显关系.病程中常伴复发性口腔溃疡.1年前患者曾来我院就诊并收住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道1例皮肤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分析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点及治疗和预后,以提高皮肤科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通过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分析,结合免疫组化染色、EB病毒原位杂交确诊.结果:颈后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浅中层血管附属器周围几大灶淋巴样细胞浸润,细胞核大,胞浆透明,异型性明显.瘤细胞表达CD2、CD3、CD5、CD7、CD8、GranzymeB、Ki-67,而不表达CD56,EB病毒( + ).诊断为皮肤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结论: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恶性度高、易误诊、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对1例皮肤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结合免疫组化染色、EB病毒原位杂交及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进行分析.右胫后多发结节,组织病理特征为肿瘤组织在真皮及皮下组织内弥漫性浸润,肿瘤组织具有血管中心性及血管破坏性特点,肿瘤细胞具有异型性.瘤细胞表达CD2,CD56,颗粒酶B,EBER阳性,未检测到TCR克隆性基因重排.诊断为皮肤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皮肤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恶性度高、预后差;诊断有赖于组织病理及免疫表型检测及EBER原位杂交技术.  相似文献   

14.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进展迅速且预后凶险的恶性淋巴瘤,尚无标准化治疗方案。根据其临床表现中医归纳为恶核,正气亏虚、湿热毒流窜为基本病机,治疗宜清热利湿解毒兼顾扶助正气。本文分享中医药治疗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1例。  相似文献   

15.
正1病历资料患者女,48岁。因鼻部红肿、溃疡伴疼痛半年于2015年4月2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鼻背部左侧出现一黄豆大红色结节,伴有轻微压痛,后皮损逐渐增大,蔓延至鼻梁及两侧鼻翼,边界不清,并出现溃疡,疼痛明显。病程中偶有发热,体温最高38.0℃。无进行性消瘦。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及睡眠可,二便正常。为求进一步诊治,门诊以"鼻部软组织感染,淋巴瘤待排外"收住入院。既往体健,无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23岁,因双唇及面颊肿胀伴反复发热2个月余就诊。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唇及面颊肿胀,舌背及颊黏膜有散在浅表痛性溃疡,伴反复发热,体温最高可达39.5 ℃,无咳痰、无鼻衄等不适症状,患者曾就诊于当地医院,予柴胡等药物退热,体温可暂时恢复正常,但反复发作,近日自觉双唇及面颊肿胀明显,咽部肿胀致吞咽困难,来我院门诊就诊……  相似文献   

17.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皮肤恶性淋巴瘤,当其发生系统性播散时,部分患者可伴嗜血细胞综合征.本病发病率相对较低,现将所见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74岁女性患者,双下肢反复多发肿块伴溃疡6个月。皮损组织病理示:大、中、小3种肿瘤细胞混合浸润,有明显的血管中心性和血管破坏,伴广泛的凝固性坏死和溃疡。免疫表型:CD3ε、CD43、CD56、TIA-1、EB病毒潜伏膜蛋白(EBV LMP-1)、粒酶B(Granzyme B,Gr B)均阳性,Ki-67阳性(≥85%),CD8+CD4+。全身检查未发现皮肤以外系统受累证据,诊断为原发皮肤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该病恶性程度高,需尽早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以帮助诊断。  相似文献   

19.
3例患者2例为老年男性,1例为年轻女性,发病初期表现为鼻塞症状、眼眶肿痛、腭部溃疡,同时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全层大量淋巴样细胞弥漫浸润并累及皮下组织,细胞核大深染,病理性核分裂象多见,有淋巴样细胞亲表皮现象。主要免疫组化结果 CD56(+),CD45RO(+)、细胞毒性颗粒TIA-1(+)、粒酶B(Gr B)(+)、Ki-67(+)、EB病毒原位杂交(EBER)(+),CD20(-)。诊断: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20.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46岁。四肢乏力、左上眼睑红斑结节两年累及下颌、颈部半年,发热1周。患者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乏力,左上眼睑红斑、结节,查肌酶学异常,肌电图示肌源性损伤,诊断为:皮肌炎。给醋酸泼尼松片30mg/d,硫唑嘌呤片50mg/d等治疗,乏力及皮损均有所缓解。半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左上睑红斑、结节加重,并累及下颌、颈前部,1周前出现发热,给予甲泼尼龙针40 mg/d,环磷酰胺针0.4g/w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