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鞍底带蒂粘膜骨瓣复位联合鼻中隔粘膜瓣进行鞍底重建在垂体腺瘤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1年11月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36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鞍底带蒂粘膜骨瓣复位联合鼻中隔粘膜瓣重建鞍底。结果 36例完成鞍底带蒂粘膜骨瓣制作、复位,其中10例切除肿瘤过程中鞍隔破裂,术中出现脑脊液漏,结合鼻中隔粘膜瓣完成鞍底重建。肿瘤全切除31例,次全切除5例;肿瘤全切除率为86.1%(31/36)。术后无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术后随访3~12个月,无鞍底粘膜骨瓣移位,无迟发性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结论 鞍底带蒂粘膜骨瓣复位联合鼻中隔粘膜瓣重建鞍底,方法简单,可有效预防垂体腺瘤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切除术后脑脊液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鞍区Rathke囊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 至2013年8月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的23例鞍区症状性Rathke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或消失。术中发生2例脑脊液漏。23例术后均未行辅助放疗,随访3个月到2年,复查CT或MRI仅有1例复发。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是治疗鞍区症状性Rathke囊肿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蝶窦鞍底黏膜骨瓣翻转术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颅底重建中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的23例鞍区病变的临床资料,术中均采用蝶窦鞍底黏膜骨瓣翻转术进行颅底重建,即术中在导航引导下确定鞍底粘膜骨瓣的大小,使用磨钻制作骨瓣并向底部翻转,形成半游离的黏膜骨瓣;肿瘤切除后,将半游离的黏膜骨瓣翻转复位,辅以生物蛋白胶固定。结果 23例中,颅咽管瘤1例,鞍上型Rathke囊肿2例,垂体腺瘤20例。术中发生脑脊液漏3例,采用人工材料常规修补后以蝶窦鞍底黏膜骨瓣翻转术。23例术后随访6个月,均未出现脑脊液漏、细菌性脑膜炎和张力性气颅等并发症。结论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中,采用蝶窦鞍底黏膜骨瓣翻转术进行颅底重建中是一种可靠、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与鞍底修复在临床上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20例经鼻蝶入路行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单侧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术,术后根据鞍膈膜损坏程度使用自体鼻软骨材料及止血棉纱、明胶海绵、生物胶等生物材料分别进行单纯鞍底修复术和严密鞍底修复术.修复后若仍有脑脊液外漏者,则延迟撤除鼻腔填塞物并给予颅内降压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初次全切除患者占93.1%,患者术前临床症状2周内显著改善.术中脑脊液外漏发生率为18.1%(58/320),术后1.88%(6/320).垂体及靶腺激素低下发生率为0.94%(3/320),尿崩症0.94%(3/320),电解质紊乱1.56%(5/320),颅内感染1.25%(4/320).经延迟鼻腔填塞时间并配合颅内降压处理后,术后仍有脑脊液外漏的6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控制,其他并发症经及时临床处理及药物治疗后消除.结论 经鼻蝶入路垂体切除术是目前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最好方法,鞍底修复能有效减少术后脑脊液外漏发生率,且能明显降低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手术的鞍底重建策略。方法回顾分析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手术病例165例,总结鞍底重建修补的手术技术及手术策略。术中依据鞍膈损伤程度,采用分类修补方案:(1)术中鞍膈保护完整,颅底缺损较小,无需鞍底重建,仅用明胶海绵填塞,若颅底缺损较大,伴有鞍膈塌陷,可用自体脂肪填塞,人工硬脑膜修复;(2)术中鞍膈局部小破口,需鞍底重建修补,取预留脂肪填塞,人工硬脑膜修复,带蒂粘膜瓣鞍底贴覆;(3)术中鞍膈大破口,可行Gasket seal技术封闭鞍底,人工硬脑膜修复,带蒂粘膜瓣鞍底贴覆,生物蛋白胶固定,膨胀海绵填塞鼻腔。结果 114例(69.1%)鞍膈保护完整,采用1类修补方法,49例(29.7%)术中鞍膈小破口,采用2类修补方法,2例(1.2%)术中鞍膈大破口,采用3类修补方法。术后短暂性脑脊液鼻漏5例,经保守治疗治愈4例,1例患者再次内镜下经鼻入路行颅底重建得以修复,术后随访6个月~5年,有1例患者脑脊液漏复发,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术前评估鞍膈厚度,术中评估脑脊液漏程度,对于手术方案的选择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采用鞍底重建分类修补手术,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术后脑脊液漏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游离中鼻甲粘膜瓣在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垂体腺瘤鞍底重建中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 2018年6月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45例直径1~2.5 cm的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经单鼻孔手术25例(单鼻孔组),双鼻孔手术20例(双鼻孔组)。术中均采用游离中鼻甲粘膜瓣重建鞍底。结果 肿瘤均全切除。术后随访 6个月,两组均未出现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均无鼻腔干燥、异味等鼻部并发症;单鼻孔组术后嗅觉障碍发生率(16.0%,4/25)明显低于双鼻孔组(90.00%,18/20;P<0.05)。结论 对于直径1~2.5 cm的垂体腺瘤,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中鞍底缺损直径约2 cm,采用游离中鼻甲粘膜瓣进行鞍底重建,可有效预防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单鼻孔组术后嗅觉障碍发生率较双鼻孔组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大及巨大垂体腺瘤切除术后鞍底重建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大及巨大垂体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肿瘤切除术,7例采用常规多层修补法重建鞍底(非骨性重建组),45例在多层修补的基础上加用骨性材料支撑(骨性重建组)。结果非骨性重建组中,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3例,全切率57.1%,术后尿崩2例,无术中脑脊液漏。骨性重建组中,全切除30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7例,部分切除3例,全切率66.7%;加用2孔连接片修补39例,4孔连接片1例,8孔连接片1例,PEEK雪花片4例;出现术中脑脊液漏16例,术后尿崩25例。两组术中脑脊液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20个月,两组均无永久性尿崩,无死亡病例,无术后脑脊液漏。结论骨性重建是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大及巨大垂体腺瘤术后鞍底重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与鞍底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及鞍底重建的方法。方法52例垂体腺瘤患者,在内镜控制下,经单鼻孔进入,直接自蝶窦开口打开蝶窦前壁,经鞍底切除垂体腺瘤,术中有脑脊液漏者,使用多层修补法修补鞍底。结果术中颈内动脉损伤1例。39例垂体瘤全部切除,13例垂体瘤次切除。术后随访3个月。术前39例有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者,术后一个月内均改善。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例,发生率为1.9%。12例术后发生暂时性尿崩症。6例术前激素水平增高的患者术后下降到正常水平。无颅内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是一种能有效切除垂体瘤的微侵袭手术方法;鞍底多层修补能安全有效预防脑脊液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均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肿瘤Simpson Ⅰ级切除6例,Ⅱ级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前视力下降9例中,术后视力好转7例,无变化1例,加重1例;术前视野缺损8例中,术后视野改善4例,无变化4例。术后出现尿崩1例、嗅觉减退3例、脑脊液漏3例。术后随访3个月~1年,均无迟发性脑脊液漏;复查MRI示肿瘤均无复发;6例临床症状消失,3例明显好转。结论 只要病例选择适当,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水密缝合修补技术进行神经内镜扩大经鼻蝶入路鞍结节脑膜瘤切除后颅底重建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采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14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 颅底重建时采用阔筋膜对鞍底硬脑膜缺损进行水密缝合修补, 修补后鞍底再覆盖一层较大的阔筋膜加固, 均未应用鼻中隔黏膜瓣。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 14例患者的肿瘤均获得影像学全切除;术中经Valsalva通气试验证实, 要达到水密缝合状态, 至少需要缝合12针。14例患者中, 13例获得了水密缝合状态, 均未发生脑脊液漏;1例因术中鞍底硬脑膜受肿瘤侵犯而切除较多, 未达到水密缝合状态, 术后出现短暂性脑脊液漏, 卧床2周后脑脊液漏消失。11例视力视野损害患者中, 9例明显改善, 2例无改善。14例患者术后随访(26.8±8.4)个月(范围5~53个月), 均未发现肿瘤复发, 均无脑脊液漏发生;2例视力视野无改善患者截至末次随访时视力视野仍无明显改善。结论采用阔筋膜对鞍底硬脑膜缺损行水密缝合修补的方式进行神经内镜扩大经鼻蝶入路鞍结节脑膜瘤切除后颅底重建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鞍上Rathke’s囊肿(RCCs)的临床特点及扩大经鼻-经鞍结节入路神经内镜手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1例鞍上RCCs的临床资料,均行扩大经鼻-鞍结节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结果 根据影像学特征及神经内镜下探查分型:鞍上型7例,脚间池型2例,垂体柄型1例,混合型1例。入院血清泌乳素增高5例、头痛10例、视力受损5例、月经紊乱2例,术后均改善。术后随访0.5~30个月,出现迟发性脑脊液鼻漏1例、蝶窦脓肿1例,无囊肿复发。结论鞍上RCCs易出现症状,根据术前头颅MRI和术中神经内镜表现进行分型,有利于术中对囊周结构的保护,并制定有效手术方案。在掌握颅底重建技术基础上,经鼻-鞍结节扩大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鞍上RCCs是安全的、有效的,而且创伤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鞍膈下颅咽管瘤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13年3月显微手术治疗290例颅咽管瘤,其中29例为鞍膈下颅咽管瘤,行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116月,采用MRI评估肿瘤切除程度和复发。结果肿瘤全切24例,全切率82.8%;次全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患者。术后6例出现脑脊液鼻漏,2例行手术修补,4例行腰穿置管,均治愈。术后6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尿崩,2例出现电解质紊乱,3月后恢复正常。14例术前视力下降患者,12例术后得到不同程度改善。8例术前高泌乳素水平患者术后恢复正常,5例新出现垂体功能障碍,3月后复查恢复正常。1例复发再次经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论鞍膈下颅咽管瘤经蝶入路手术可安全切除,创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手术中的蝶鞍修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了介绍神经内镜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鞍区病变后行蝶鞍修复的技术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235例鞍区病变患者行神经内镜单鼻孔经蝶手术切除后有鞍底缺损,均用生物材料和自体组织行修复,对本组每一个病例的蝶鞍修复不同技术都作了复习。结果全组患者于神经内镜术后均视为需要作蝶鞍修复者,其主要理由是术中开放了鞍底,或出现脑脊液漏。在经过蝶鞍修复和腰蛛网膜下腔引流后,患者都未发生永久性脑脊液鼻漏或其他并发症。结论对采用神经内镜经蝶手术的患者有必要行鞍底修复,而选择合适的材料是成功进行鞍底修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治疗垂体腺瘤切除术后脑脊液鼻漏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治疗的16例垂体腺瘤切除术后脑脊液鼻漏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经验。结果 16例患者均采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其中13例(13/16)经首次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即成功,2例(2/16)经再次修补术成功,1例(1/16)改行开颅手术方修补成功。术后1例出现颅内感染,予头孢曲松后痊愈。平均随访12个月,无肿瘤和脑脊液鼻漏复发。结论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治疗垂体腺瘤切除术后脑脊液鼻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不同人工材料鞍底重建技术在单鼻孔经蝶窦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2003年1月全2006年12月应用显微镜下单鼻孔经蝶安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和鞍Ⅸ病变86例,切除病变后,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方法封闭鞍底.结果 本组86例中35例(41%)选用不同材料重建鞍底.术后3例脑脊液漏,经腰池引流脑脊液治愈,无颅内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牛.结论 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病变后如发生腑脊液漏和(或)骨质广泛破坏,鞍底重建是必要的.不同人工材料的效果及安全性需要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经鼻蝶入路垂体手术中及手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并探讨术中及术后脑脊液漏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5月至2011年12月行经鼻蝶入路垂体手术276例患者(其中垂体腺瘤270例,垂体脓肿3例,粘液囊肿2例,垂体转移瘤1例)的临床资料,并对术中、术后脑脊液漏的防治进行探讨。结果108例(39.1%)术中发生脑脊液漏,14例(5.1%)术后出现脑脊液漏(1例合并脑膜炎)。14例术后脑脊液漏患者中,8例平卧5~7d后脑脊液漏消失;6例经蝶窦再探查,重新封闭后3例治愈,1例行腰椎穿刺置管脑脊液引流5d后治愈,2例引流1周症状无改善,经内镜修补漏口后脑脊液漏停止。未发现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生长方式、肿瘤类型、手术放疗史与术后脑脊液漏之间有相关性。结论术者经验是减少术中脑脊液漏的重要因素,积极重建封闭鞍底是预防术后脑脊液漏的关键,及时重新蝶窦探查,封闭鞍底,选择性腰椎置管引流,必要时经内镜等措施修补漏口,可有效治疗术后脑脊液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鞍区肿瘤经蝶切除术发生脑脊液漏的治疗及疗效。方法2009年9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86例鞍区肿瘤均经蝶手术切除,其中发生脑脊液漏16例;所有脑脊液漏患者均行鞍底修补重建治疗。现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一期手术修补12例,二次手术修补4例。全部病例修补成功。术后随访3月-2年均无脑脊液漏复发。结论鞍区肿瘤经蝶切除术中和术后发生的脑脊液漏可利用自身肌肉组织、筋膜、脂肪及止血材料多层复合修补重建,辅以围术期综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方法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鞍区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垂体腺瘤26例(其中无功能垂体腺瘤6例、泌乳素瘤16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4例),拉克囊肿1例,胆脂瘤1例,脑膜瘤1例,颅咽管瘤1例。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27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3例发生脑脊液鼻漏,经腰大池持续引流后痊愈。无死亡病例。随访3~6个月,病人恢复良好。结论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治疗鞍区肿瘤,较单纯的显微镜手术治疗创伤更小,肿瘤全切率更高。  相似文献   

19.
垂体瘤经蝶手术中脑脊液漏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蝶人路垂体瘤切除术中脑脊液漏的防治的方法。方法回顾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6—03-2009—12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460例,分析术中手术操作、脑脊液漏及修补以及术后效果,结合文献对术中脑脊液漏的预防措施进行评估。结果术中脑脊液漏184例(40%),术后脑脊液漏31例(6.7%)。结论预防脑脊液鼻漏应贯彻于自打开鞍底至手术结束的始终,术前认真读片、术中小心操作、出现脑脊液漏后及时修补可以减少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游离鼻粘膜瓣在垂体腺瘤经鼻入路神经内镜手术鞍底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经鼻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80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游离鼻粘膜瓣进行鞍底重建。结果 肿瘤全切除63例,近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9例,部分切除6例。出院后随访6~32个月,无脑脊液漏。结论 垂体腺瘤经鼻入路神经内镜切除术中,应用游离鼻粘膜瓣进行鞍底重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