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恶性程度极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肝癌患者生存期最为有效的手段,但目前多数肝癌确诊时已是晚期,极大限制了肝癌临床治疗的可用手段。目前常规的早期筛查与诊断策略是利用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结合超声检测对肝癌高危患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进行定期筛查。但AFP灵敏度较低,超声检测又高度依赖医师的临床经验,导致肝癌的早期检出率大大降低。血清标志物筛查作为更符合我国国情的肝癌早期筛查与诊断策略,具有低侵害、低成本、样本易得、患者易于接受等独特优势,已经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形成了包括单分子蛋白、MicroRNA、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种类型标志物。本文对上述类型血清学标志物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以期为肝癌血清学早期筛查与诊断标志物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SP90α联合肿瘤标志物在早期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肝癌组,60例肝炎或肝硬化患者为肝病组,6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AFP、CA199、CEA及HSP90α表达水平。结果肝病组和肝癌组AFP、CA199、EA及HSP90α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肝癌组明显高于肝病组。肝癌组AFP阳性率明显高于CEA、CA199(P0.01),HSP90α阳性率显著高于CEA(P=0.002),CA199(P=0.000)。肝癌组的肿瘤标志物及HSP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肝病组和对照组(P均0.01)。60例肝癌患者50例肿瘤标志物检测显示为阳性,49例HSP90α为阳性,57例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HSP90α检测为阳性。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HSP90α检测敏感性均显著高于AFP、CA199及CEA三项合并检测(P0.05),而特异性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90α联合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有效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有利于原发性肝癌患者早预防早治疗的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肝癌标志物对肝癌高危人群早期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从住院及体检中抽取1000例HBsAg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联检组(300例)和对照组(700例)。联检组每半年检测1次血清AFP、AFU、GGT—Ⅱ、TSGF,阳性患者追加检测次数同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对照组则不定期检测上述肝癌标志物和定期电话随访。结果 联检组5年共检出早期肝癌4例,均为小肝癌。对照组5年发现肝癌8例,无1例早期肝癌病例。结论 应用AFP、APU、GGT—Ⅱ、TSGF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尤其对高危人群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4.
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主要标志物,测定血清AFP水平是目前诊断HCC的主要手段.约1/3的HCC患者血清AFP水平正常,即所谓的AFP阴性肝癌,这部分患者的诊断是目前肝癌诊断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能弥补AFP不足的肝癌标志物,以提高HCC的诊断水平.本文综述了有关AFP阴性肝癌的肿瘤标志物诊断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传统肝癌标志物对AFP阴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新肝癌标志物对AFP阴性肝癌的诊断价值,以及对AFP阴性HCC具有潜在诊断价值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肝脏》2016,(1)
<正>原发性肝癌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列世界第5,死亡率位居第3位~([1])。原发性肝癌早期往往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和体征,临床确诊时已发展至中晚期,预后极差。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率的最佳途径。AFP作为肝癌诊断及疗效观察指标已用多年,但其他疾病也可能引起AFP升高,尤其是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2、3])。另外也有部分肝癌患者AFP呈阴性。有分析认  相似文献   

6.
《肝脏》2020,(1)
目的分析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甲胎蛋白(AFP)、高尔基蛋白73(GP73)、碱性磷酸酶(ALP)等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抽取解放军联勤部队第九八一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作为肝癌组,抽取同期在本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5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同期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乙肝组,同期在本院接受常规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并对比4组受检者血清AFP-L3、AFP、GP73、ALP表达。结果 4组中,健康对照组血清AFP-L3、AFP、GP73、ALP表达最低,其次为乙肝组、肝硬化组,肝癌组各血清标志物表达最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血清AFP-L3、AFP、GP73、ALP阳性检出率及联合阳性检出率最高,其次为肝硬化组、肝炎组,健康对照组最低,均未检出阳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各血清标志物单独检测,联合检测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价值更高。结论对于疑似肝癌的患者,早期联合检测其血清AFP-L3、AFP、GP73、ALP表达,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病情监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危人群,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是实现肝癌很好控制、减轻肝癌负担的重要措施。其中,确定肝癌的高危人群和制定适合的肝癌筛查策略是实现肝癌早期筛查和诊断的关键。肝癌风险评估模型是对肝癌的高危人群便捷和快速识别的重要手段。在肝癌风险分层评估的基础上,应用影像学技术、血清学标志物、液体活组织检查、代谢组学及糖组学等方法,实现肝癌精准早筛、早诊,从而达到早治目的。  相似文献   

8.
hTERT基因检测诊断早期小肝癌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迄今不明,由于肝癌特异性指标如AFP、PZVKAⅡ等在小肝癌中很少表达,传统的血清AFP检测又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众多学者致力于寻找更好的肿瘤标志物以早期监测肝细胞癌变。1998年2月~2002年6月,我们应用RTPCR法,检测了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表达,旨在探讨其在小肝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肝癌患者血清AFP、AFU和SHCSP的联合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多种肝癌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对79例经B超、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为肝癌的患者进行了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和特异性肝癌蛋白(SHCSP)的联合检测。单项AFP、AFU和SHCSP法在PHC组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5.95%、72.15%及70.89%,AFP法与AFU法两项联检阳性率为91.14%,AFP法与SHCSP法两项联检,阳性率为89.87%,三项联检的阳性率97.47%,均显著高于任何单项检测的阳性率(χ^2=15.87,P<0.005)。AFU法和SHCSP法在19例AFP阴性的PHC病例中,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3.6%和68.42%。采用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肝癌患者的诊断率,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尤其对AFP阴性的肝癌诊断具有更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慢性肝病人群开展规范筛查,实现肝癌危险人群精准分层与规范管理,并通过有效技术手段早期预警肝癌,是提升我国肝癌早期诊断率的有效方法。临床实践中可以利用aMAP等肝癌风险评分模型对慢性肝病人群进行风险初筛,识别罹患肝癌中、高危人群,通过新型血清标志物进一步鉴定出肝癌极高危人群,并应用影像学技术早诊筛查。通过分层富集,不断探索、完善肝癌早筛早诊“金字塔”筛查管理模式,以最终实现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率并降低肝癌相关病死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以肝细胞癌(HCC)最为多见,据2011年全球最新估计,2008年新发肝癌患者74.9万,死亡患者69.4万.我国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发地区,肝癌新发和死亡患者均占全球总数的54%[1].我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肝癌死亡率高居恶性肿瘤第二位.本文择要回顾2012年原发性肝癌领域特别是HCC研究的部分新进展. 一、肝细胞癌诊断和转移预测 血清肿瘤标志物仍是我国和亚洲国家肝癌诊断的依据.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血清标志物主要为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变异体和异常凝血酶原[2].  相似文献   

12.
《肝脏》2020,(6)
正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癌症相关死亡原因的第二位,近年来发病率持续增长,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1])。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占原发性肝癌的85%~90%~([1])。HCC的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是改善患者生存预后的关键。我国85%以上的HCC与慢性HBV感染有关,因此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LC)患者中进行HCC筛查和监测是实现HCC早诊断的最有效途径~([1-2])。目前临床上用于HCC检测和诊断的血液学指标主要有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异常凝血酶原(DCP)等,其中AFP为肝癌诊断和疗效监测中最常用且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肝癌 (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死亡率位于第二位。所有HCC几乎都有肝硬化基础 ,确诊时已多属中、晚期 ,缺乏有效治疗 ,预后差。虽HCC非手术疗法有进展 ,但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1 ,2 ] 。晚期HCC切除后复发率高 ,易转移 ,早期诊断极为重要。肝癌血清标志物众多 ,尚无单一标志物能够诊断所有肝癌。敏感而特异如甲胎蛋白AFP L3、异常凝血酶原 (PIVKA Ⅱ )、肝癌特异性GGT等标志物 ,它们间无相关性并起互补作用。肝癌标志物分析有助于肝癌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术后随访、复发或转移监测[3 ] 。本文就早期诊断有价…  相似文献   

14.
最新研究数据显示,肝癌患者死亡人数位居恶性肿瘤第3位,全球肝癌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的情形严峻,如何实现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上常用甲胎蛋白、甲胎蛋白-L3和脱-γ-羧基凝血酶原检测肝细胞癌,然而其灵敏度无法满足早期肝癌患者的诊断需求;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血清寡糖链检测、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B...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异常凝血酶原(DCP)、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检测在原发性肝癌(HC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85例肝硬化患者、7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67例健康对照者,分别检测DCP、GP73、AFP、AFPL3、GPC-3含量,计算AFP-L3占总AFP的比率。结果肝癌组DCP、GP73、AFP、AFP-L3及GPC-3血清浓度均明显高于其它非肝癌组(P0.05)。单项检测中AFP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21),GP73灵敏度最高(78.5%),AFP-L3特异度最高(95.5%),DCP准确度最高(85.4%)。联合检测提高了诊断的灵敏度,5种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最高(98.5%)。结论 DCP、GP73、AFP、AFP-L3、GPC3可以作为诊断肝癌的标志物,联合检测可弥补单项检测的不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已成为肿瘤相关性死亡的首要原因,早期诊断是改善预后的关键。AFP联合肝脏超声筛查和随访是早期诊断的主要途径,但对慢性肝病基础上较为常见的良性病变与小肝癌的鉴别仍较困难。AFP低水平升高仅预示肝癌的可能,不具有诊断价值。AFP〉200ng/ml作为诊断肝癌cutoff值,敏感性仅为20%-45%。AFP-L3等对肝癌有很好的特异性,但是敏感性也低。磷脂酰肌醇硫酸类肝素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是通过磷脂酰肌醇(GPI)锚定于细胞膜表面脂质的硫酸类肝素蛋白聚糖,参与调节胚胎生长发育。国外研究显示GPC3在80%-90%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上调,在正常成人组织和其它肿瘤中低水平表达或不表达,约50%肝癌患血清中亦可检测到升高水平的可溶性GPC3蛋白,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肝癌特异性标志物。GPC3联合AFP测定可以显提高敏感性而不影响特异性,在相对早期的肝癌中也有一定的阳性率,有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本采用ELISA测定肝癌和肝硬化患血清GPC3水平,探讨单独GPC3及联合AFP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为经糖基化修饰的膜蛋白,肝癌患者中GP73上调表达。外周血中较高水平的GP73与肝癌相关,在肝癌早期诊断方面,GP73优于AFP,是一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的新的肝癌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AFP对肝癌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等均具有重要价值,但其诊断肝癌的阳性率仅70%左右,其敏感度和特异性均受到限制。近年来,随着肝癌标志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与AFP联合检测大大提高了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本文就AFP与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联合检测血清AFP、AFu及CEA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某些原发性肝癌(尤其小肝癌)患者的AFP检测结果呈现阴性,使其早期确诊有一定的困难。国外有学者报道,α-L-岩藻糖苷酶(AFu)对肝癌的早期诊断阳性率高于AFP,国内也有同样报道。癌胚抗原(CEA)已多年来被用于诊断胃肠道肿瘤.本文拟通过AFP、AFu及CEA三项联合  相似文献   

20.
肝细胞癌(HCC)的早期,正确诊断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以甲胎蛋白(AFP)为代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合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已成为肝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就其最新进展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