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报告一例3个月的日本女孩在发热(38℃)、流涕等流感样症状出现1~2天以后,于1976年11月在脸上、臀部出现一些有触痛、暗红色隆起性红斑.皮损持续2周,口服抗菌素及外用类固醇后消失,一月后由于皮损再现,即入院治疗.体检:额、颊、臀和左大腿有一些暗红色,高出皮面直径为10cm的斑块,有触痛.臀部之皮损其中央有几个豌豆大小的水疱.实验室发现:白细胞16100/mm~3、中性66%、血沉60mm/h、血清IgGl220mg/dl、IgA280mg/dl、IgM200mg/dl.  相似文献   

2.
婴儿Sweet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女,7月龄,因头面部反复出现红色斑块1月余,伴间断发热1周于2019年3月21日就诊。患儿1个月前右面部无明显诱因出现环状红斑,高于皮面。曾于当地医院先后以湿疹、面癣等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未见好转。后左面部出现同样皮损,渐扩大。1周前出现间断性发热,最高38 ℃,且发现右上臂疫苗注射处出现同样皮损。近日病情逐渐加...  相似文献   

3.
患儿男,6个半月。面颈部、躯干、四肢水肿性红斑、水疱伴痛25 d,加重伴间断性发热10 d。皮肤科情况:双面颊、下颌、颈部、躯干、四肢可见多发直径约0.5~12 cm大小的暗红色水肿性丘疹、扁平斑块,大部分呈圆形或椭圆形,界清,部分皮疹边缘规则隆起呈堤状,中央可见糜烂、溃疡,部分表面有黄色分泌物渗出及黑色痂皮,部分溃疡基底见颗粒状新鲜肉芽生长。皮损组织病理示:角化过度,角化不全,角层内可见中性粒细胞微脓疡,表皮不规则增生,棘层肥厚,表皮突向下延长,真皮乳头水肿,真皮内炎细胞呈结节状浸润,可见较多组织细胞样单一核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皮下脂肪层未见明显炎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示:较多的组织细胞样单一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MPO、CD68表型阳性。诊断:组织细胞型Sweet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Sweet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weet综合征(SS)的特征为①发热;②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增多;③四肢、面部、颈部疼痛性红斑;④真皮内致密的中性粒细胞浸润。SS的皮肤症状具特征性,据此可作出初步诊断。皮损常突然发生,迅速扩展,并常相互融合,呈鲜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6个月,头面部、双上肢红斑、脓疱12 d。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检查示:棘层海绵水肿,可见脓疱样结构,真皮乳头水肿,真皮全层及毛囊周围可见大量高折光炎细胞浸润。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浅中层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及大量核尘,血管壁未见纤维蛋白样坏死。诊断:Sweet综合征。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6.
报告1例儿童Sweet综合征。患儿男,7岁。因四肢疼痛性斑块伴间断性发热2个月就诊。皮肤科检查:四肢数十个大小不等、境界清楚的浸润性红斑或结节,部分红斑边缘隆起呈环状;左小腿见一10 cmx20 cm暗紫红色斑块,表面呈颗粒状,轻度水肿,浸润感明显,皮损触痛明显。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14.3×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62,C反应蛋白29.0 mg/L,血沉67 mm/1h。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浅中层轻度水肿和弥漫性中性粒细胞浸润,血管壁未见纤维蛋白样坏死。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和组织病理检查符合Sweet综合征诊断。  相似文献   

7.
报告1例发生于儿童的Sweet综合征,并结合文献复习了16例儿童Sweet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患者系4月龄的婴儿,出生时颜面、四肢即出现皮疹、主要为  相似文献   

8.
重温Sweet综合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复习Sweet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组织病理学特点。着重介绍肿瘤型和药源型sweet综合征及其皮肤外表现、诊断标准及主要的治疗方法和治疗上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 患者 女,46岁、因多发性关节疼痛2个月,皮疹1周于2009年8月就诊、患者于2009年6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腕关节、指间关节、肘膝关节肿痛,并出现低热,体温37.5℃左右。  相似文献   

10.
报告1例Sweet综合征。患者女,49岁,因面部、四肢反复水肿性红斑、斑块伴疼痛7月余,再发加重4天入院。体检:鼻梁部、鼻部、右颈后部、双手及右足部明显水肿性斑块,边界清楚,部分表面破溃、结痂,少许渗出;部分皮损似假水疱样、脓疱样,周围绕以红晕,皮损压痛明显。组织病理:真皮水肿,浅层血管扩张充血,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该患者虽无发热,但根据典型临床表现结合组织病理仍可诊断为Sweet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Sweet综合征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weet综合征又称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病因尚不清楚,但经典型Sweet综合征在皮损出现l~3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或流感样症状,抗生素治疗通常不能影响疾病的发展过程。介绍Sweet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分类、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的进展等诸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2.
报告1例皮下型Sweet综合征.患者女,58岁.眼睑、四肢红色结节伴发热1周.皮肤科检查:左上眼睑一直径2 cm的红色结节,边缘隆起似假水疱;前臂伸侧、小腿伸侧及腕、肘、膝、踝部可见十余处直径1~3 cm的红色结节,有压痛,无破渍,无渗出.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真皮大致正常,脂肪小叶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可见白细胞碎裂.诊断:皮下型Sweet综合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2例用氨苯砜治疗Sweet综合征有效的病例。例1.女性,40岁,因上肢患疼痛性皮损10天而就诊。检查见双侧前臂及手掌外侧均有直径0.5~3cm的多个触痛性红斑。体温37.7℃,全身体检正常。白细胞总数7800/μl,中性粒细胞仅0.55,淋巴细胞0.44,单核细胞0.01。血沉77mm/h,血小板计数220000/μl。组织病理示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血管周围浸润,有些真皮血管有内皮层肿胀。给予氨苯砜100mg每日2次,症状显著改善,发热及疼痛均消失。7天内斑块变平,硬肿消退。继续给药2周。  相似文献   

14.
Sweet综合征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weet综合征又称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病因尚不清楚,但经典型Sweet综合征在皮损出现1-3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或流感样症状,抗生素治疗通常不能影响疾病的发展过程。介绍Sweet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分类、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的进展等诸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临床资料 患者女,46岁.因多发性关节疼痛2个月,皮疹1周于2009年8月就诊.患者于2009年6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腕关节、指间关节、肘膝关节肿痛,并出现低热,体温37.5℃左右.  相似文献   

16.
2例男性患者,年龄分别为64岁和39岁。2例患者均表现为反复面部、躯干红斑、丘疹、丘疱疹伴疼痛。病史长达1年及2年。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浅中层弥慢性中性粒细胞浸润。诊断:Sweet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女,63岁。因面部反复红斑半年,于2017年3月29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面部反复出现花生至鸽子蛋大红斑,部分相互融合,伴细小鳞屑,偶有疼痛感。于当地医院曾诊断为皮炎、湿疹及红斑狼疮等,曾外用地奈德乳膏、口服抗组胺药物及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口服醋酸泼尼松可短期改善,停药后症状反复。病程中偶有发热,最高T 38.6℃,皮损与发热无明显相关性。无咳嗽、咳痰、腹泻、便秘及关节疼痛,口腔及生殖器黏膜无溃疡,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报道18例Sweet综合征患者皮肤活检的组织学特征,显示真皮乳头层有轻到中度水肿,真皮上部及中部有炎症细胞聚集。2例浸润位于真皮深部。偶有真皮弥漫性浸润,皮下组织无浸润。浸润的成分呈多样性,其中仅2例表现为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浸润,11例浸润主要由组织细胞构成,其余病例中中性粒细胞和组织细胞均等。虽然所有的皮  相似文献   

19.
Sweet综合征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weet综合征,也称为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以突然发生发热、皮损境界清楚、主要对称分布于面、颈、上肢具触痛性的红色斑块或结节,真皮上层成熟的嗜中性细胞浸润为特征。依照其病因,可将本病分为经典型、肿瘤相关型和药源型等三型…。而以经典型为最多(80%~90%),肿瘤相关型次之(10%~20%)。现将本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经典型的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因右前臂反复起红斑伴瘙痒、疼痛3年,于2006年7月17日来我院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右前臂出现红斑,自觉瘙痒、疼痛,皮损逐渐扩大且增多,经治疗(具体用药不详)后皮损消退。于2006年7月8日右前臂再次出现同样红斑伴疼痛,在当地治疗效果不佳来我科就诊,患者起病后无畏寒发热等不适,一般情况好,无基础疾病;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右前臂大片水肿性红斑,边缘清楚,略呈环状,触之较硬;在大片皮损外侧有一花生大红色斑块,外观呈假水疱样(图1)。实验室检查:白细胞7.3×109/L,中性粒细胞77.7%,淋巴细胞18.4%,中性分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