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治疗(APP)的情况,为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连续入组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使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病情严重程度量表(CGI-SI)评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在患者出院日记录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比较接受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患者(单药组)与接受APP患者(APP组)的临床特点,描述APP中具体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共入组801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364例(45.4%)使用APP。与单药组相比,APP组发病年龄更小、本次住院时间和总病程更长、住院次数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PP组中78.0%的患者为同时使用两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SGA),常见的联用方式为利培酮(47.3%)、氯氮平(44.5%)和奥氮平(40.1%)联合另一种抗精神病药物。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接受APP方案的患者发病较早且病程迁延;两种SGA联用是APP中最常见的疗法,APP方案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依次为利培酮、氯氮平和奥氮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苏州市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现况。方法:采用患者药物使用调查表,对苏州市3家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的544例住院和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结果:使用居前6位的抗精神病药物分别是氯氮平(25.6%)、利培酮(16.5%)、奥氮平(13.9%)、奎硫平(11.4%)、阿立哌唑(9.1%)、氯丙嗪(6.8%)。门诊和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频率存在差异(χ2=37.361,P=0.003)。门诊患者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阿立哌唑、氯丙嗪、奋乃静、帕利哌酮的使用剂量低于住院患者;舒必利、齐拉西酮、氟哌啶醇使用剂量高于住院患者(P均0.01)。单一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比率(54.4%,293例)高于联合药物治疗(45.6%,246例);单一药物治疗者中84.2%(247例)使用第2代抗精神病药(SGAs);联合用药者中97.8%(241例)主要抗精神病药物及65.0%(160例次)次要药物为SGAs;最常合并使用的药物是镇静催眠药(20.2%)、心境稳定剂(12.2%)、抗胆碱能药(12.1%)、抗抑郁药(7.8%)和β-受体阻断剂(4.3%)。结论:单一用药和选择SGAs是苏州市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抗精神病药引发糖尿病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所致糖尿病的发生率,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1995~2001年收治的52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两次住院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将氯氮平所致糖尿病的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予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在526例患者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糖尿病的发生率(8.5%)明显高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2.7%);应用氯氮平治疗的患者糖尿病发生率为10.2%,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体重增加、用药时间和年龄等.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显著增加糖尿病的发生率;氯氮平所致糖尿病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2006年我国10个省市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联合用药的现状,并初步研究其影响因素.方法 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各省分为5个经济发展等级,以一定的抽样比例,选择10个省市的41所精神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的5898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于2006年5月22-28日使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抗精神病药治疗现况调查.结果 (1)4306例(73.0%)患者单独使用1种抗精神病药,其中74例(1.2%)单独使用长效抗精神病药,1237例(21.0%)患者单独使用第1代抗精神病药,2995例(50.8%)患者单独使用第2代抗精神病药,1541例(26.1%)患者联合使用≥2种抗精神病药.联合用药患者中,291例(4.9%)联用长效抗精神病药与非长效抗精神病药,1250例(21.2%)联用≥2种非长效抗精神病药,其中159例(2.7%)联用≥2种第1代非长效抗精神病药,741例(12.6%)联用第1代与第2代抗精神病药,350例(5.9%)联用≥2种第2代抗精神病药.(2)联合用药组震颤、静坐不能、嗜睡、便秘、流涎、口干、体位性低血压、体质量改变、肝功能变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比例显著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门诊或住院治疗、所在地区、年龄、病程(总病程和本次病程)、就诊次数、阴性症状、情感症状、思维奔逸、言语活动增多、攻击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可能为使用联合用药方式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当前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以单一用药为主,联合用药方式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更高,应当掌握联合用药的适应证;联合用药方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2006年我国十省市抗精神病药处方方式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调查2006年我国10省市抗精神病药处方方式;分析4年间我国抗精神病药处方方式的变化趋势.方法 按照作者2002年的调查方法,选择10省市41所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的5898例精神分裂症门诊和住院患者,于2006年5月22-28日使用自制修订的调查问卷进行精神分裂症处方方式的现况调查.结果 (1)5898例患者中,门诊患者为2716例(46.0%);住院患者为3182例(54.0%);男3041例(51.6%),女2803例(47.5%),缺失54例数据.(2)99.1%的患者接受了抗精神病药治疗,使用频率在前7位的药物依次为:氯氮平(31.7%),利培酮(30.5%),舒必利(14.5%),氯丙嗪(10.8%),奋乃静(9.2%)、喹硫平(7.2%),氟哌啶醇(5.8%).换算为氯丙嗪等效剂量后,住院患者平均药物剂量显著高于门诊患者.(3)72.7%的患者使用第2代抗精神病药治疗;第1代抗精神病药的使用频率为38.3%;6.19%的患者接受了长效药物治疗.(4)75.6%的患者接受了单一非长效抗精神病药治疗;24.4%的患者联合使用2种或2种以上抗精神病药.(5)54.1%的患者联合了抗胆碱能药、苯二氮革类、β-受体阻断剂、抗抑郁药和心境稳定剂,主要用于控制不良反应或增效治疗.结论 第2代抗精神病药已经成为我国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流药物,反映出精神分裂症治疗理念和治疗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10省市抗精神病药使用现况的调查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43  
目的调查中国10省市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使用现状.方法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各省分为五个经济发展等级,以一定的抽样比例,选择10个省市的46家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的4 779例住院和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于2002年5月20~24日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现况调查.结果 (1)在4 779例患者中,门诊为1 969例(41.20%),住院为2 810例(58.80%).与门诊患者比较,住院患者中的男性患者比例高、年龄大、病程长、公费医疗比例高(均P<0.01).(2)使用频率在前六位的药物依次是氯氮平、利培酮、舒必利、氯丙嗪、奋乃静和氟哌啶醇.换算为氯丙嗪等效剂量后,治疗剂量为12.5~4 125 mg/d,平均(365±253)mg/d.其中住院患者的使用剂量[(409±274)mg/d]高于门诊患者[(300±201)mg/d;F=223,P<0.01].(3)2 617例次(54.99%)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2 940例次(61.78%)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包括氯氮平在内).312例接受长效抗精神病药.3 523例(74.03%)接受单一抗精神病药治疗,1 236例(25.97%)联合使用2种及其以上抗精神病药.(4)常见的合并治疗药物有抗胆碱能药、β-受体阻断剂、苯二氮NFDA3类药、抗抑郁药和心境稳定剂.结论国内精神分裂症药物处方方式逐渐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占主流,经济负担和患者的症状表现对精神药物的处方方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民政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使用现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调查民政医院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APD)的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05年2月20至23日为时点调查日,对全国13所不同省份的民政医院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进行抽样调查。结果:①在1401例患者中,收容患者832例(59.4%),收费患者569例(40.6%),二者比较,收容患者男性比例高、年龄大、住院时间长(P均<0.01);②使用频率在前7位的药物依次是氯氮平、氯丙嗪、奋乃静、舒必利、氟哌啶醇、利培酮、奎硫平;③接受单一APD治疗932例(67.5%),联合使用2种及以上APD449例(32.5%);使用典型APD960例(69.5%),使用非典型APD(包括氯氮平)802例(58.1%),接受长效APD25例(1.8%)。结论:民政医院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使用APD仍以典型APD为主,付费方式、经济负担和患者症状对精神药物的选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北京安定医院住院的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使用情况。方法:回顾分析住院年龄≤18岁患者出院当日使用抗精神病药情况。结果:共有1 827例患者入组,其中1 621例出院当日处方有抗精神病药;位于处方频率前5依次为喹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利培酮、帕利哌酮缓释片/氨磺必利;双相障碍与抑郁发作使用频率最高的抗精神病药为喹硫平,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为奥氮平,起病于童年和青少年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为阿立哌唑;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用药剂量青少年患者显著高于儿童患者,男性患者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5或P0.01);阿立哌唑使用呈逐年上升趋势,奥氮平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住院患者的抗精神病药处方主要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不同年龄、性别用药剂量不同,阿立哌唑的处方频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等效剂量的差异性。方法:对1 552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按照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分组,进行等效剂量换算,分别从性别和年龄对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等效剂量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性别分组结果显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利培酮组、联合药物组以及氯氮平组的平均有效剂量分别为(10.53±2.57) mg、(18.45±7.08) mg、(6.54±2.58) mg,显著低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P<0.01或P<0.05)。年龄分组结果显示55~66岁年龄段的平均有效剂量最低,16~55岁年龄段男性患者用药剂量显著高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01)。结论:性别以及年龄因素均可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治疗剂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2013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使用情况。方法本次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以2013年5月22日为时点调查日,对我院802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使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药物使用的现况调查。结果(1)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比例为43.45%。(2)抗精神病药物使用频度前5位:氯氮平421例(52.56%),奥氮平225例(28.09%),利培酮196例(24.47%),阿立派唑158例(19.73%),奎硫平126例(15.73%)。(3)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比例为21.70%,且年龄因素、是否使用氯氮平治疗与糖尿病的发生有相关性。(4)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的比例为33.04%,且年龄因素与高血压的发生有相关性。结论我院单一用药比例低,氯氮平的使用率高,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仍需进一步规范。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比例高,年龄因素可增加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生率,服用氯氮平可增加糖尿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起病年龄段双相障碍患者的特征和用药情况。方法:利用电子病历系统,收集住院双相障碍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和用药情况,将患者按起病年龄分为早发型、中间型和晚发型,比较3组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和用药差异。结果:共纳入双相障碍患者8 184例,其中早发型1 575例(19.24%),中间型5 383例(65.77%),晚发型1 226例(14.98%)。早发型年龄更小,男性和未婚比例更高,病程和住院时间更长,混合状态的比例更高(P<0.05)。早发型使用两种心境稳定剂联合抗精神病药的比例较高,药物组合以锂盐+丙戊酸盐+喹硫平/奥氮平为主(P<0.05)。晚发型使用1种心境稳定剂联合抗精神病药的比例较高,药物组合以丙戊酸盐+喹硫平/奥氮平为主(P<0.05)。晚发型联用抗抑郁药的比例较高(P<0.05)。结论:不同年龄起病的双相障碍患者在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和用药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双相障碍的起病年龄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2010年7所精神疾病专科医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APD)使用现状。方法以2010年7月12至14日为时点调查日,对全国5省市7所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的1024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使用自制调查表进行APD使用的现况调查。结果 (1)1024例患者中,男652例(63.7%),女372例(36.3%)。(2)1010例(98.6%)患者接受了APD治疗,药物使用频率依次为:利培酮378例次(36.9%)、氯氮平295例次(28.8%)、奎硫平118例次(11.5%)、阿立哌唑101例次(9.9%)、氯丙嗪78例次(7.6%)齐拉西酮64例次(6.3%)、奋乃静59例次(5.8%)、奥氮平59例次(5.8%)、舒必利56例次(5.5%)。(2)非典型APD的使用频率为87.7%;典型APD的使用频率为22.8%;3.03%的患者接受了长效药物治疗。(3)72.36%的患者接受了单一抗精神病药治疗;26.27%的患者联合使用2种或2种以上APD。(4)合用药物主要是抗胆碱能药(25.00%)、苯二氮类药物(20.61%)、β-受体阻滞剂(19.34%)和心境稳定剂(11.72%),主要用于控制不良反应或增效治疗。结论非典型APD已经成为我国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流药物,APD的使用比较合理规范,但尚有不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对脑结构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了340例CT正常和79例CT诊断为脑皮质体积缩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年龄、病程、家族史、查CT前不同时段的抗精神病药用量、住院次数等变量。另外比较了40例接受2次C-r检查的精神病患者查CT前的用药情况。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年龄、查CT前2个月氯氮平用量、查CT前6个月普通抗精神病药用量和舒必利用量是脑皮质体积缩小的危险因素。3例有脑皮质体积缩小者减药6个月以上后脑皮质萎缩恢复。结论 除疾病本身以外,大剂量抗精神病药与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皮质体积缩小有关联,减药一段时间后。相应的脑皮质缩小可恢复。  相似文献   

14.
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为了探讨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的影响。方法 29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临床调查。结果 67.12%患者出现体重增加;体重增加从多到少的药物依次是氯氮平、奥氮平、氯氮平合并利培酮、氯丙嗪、利培酮、氯氮平合并舒必利;氯氮平、氯丙嗪、利培酮体重增加较人组前有显著差异;女性患者、初次服抗精神病药者、合并心境稳定剂者体重增加亦明显。结论 大部分抗精神病药可导致体重增加,应在治疗前及治疗中定期进行体重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2018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住院未成年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通过电子住院信息系统收集2018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所有住院年龄≤18岁且确诊为精神疾病的患者的临床、人口学和出院当日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入组626例未成年精神疾病患者,出院时93例(14.9%)患者未使用抗精神病药物,92例(14.7%)患者接受两种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治疗,441例(70.4%)患者使用一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障碍(233例)、抑郁症(124例)、精神分裂症(108例)是诊断频率最高的三种精神疾病,其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率为别为94.0%、74.2%和99.1%。使用频率最高五种抗精神病药物依次为喹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利培酮和帕利哌酮;双相障碍和抑郁症使用频率最高的抗精神病药物为喹硫平,精神分裂症最常使用奥氮平;儿童组患者最常使用阿立哌唑,青少年组患者最常使用喹硫平;男性患者最常使用奥氮平,女性患者最常使用喹硫平。儿童组患者阿立哌唑、利培酮和喹硫平剂量显著低于青少年组,男女两组间抗精神病药物剂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大部分住院未成年精神疾病患者在出院时接受单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不同诊断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种类不同,不同年龄组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种类、剂量不同。  相似文献   

16.
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奎硫平、奥氮平、氯氮平与经典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开放分配接受奎硫平、奥氮平、氯氮平和氯丙嗪药物治疗。12周的急性期治疗后,获得临床稳定期的患者[阳性与阴性量表(PANSS)总分≤60或减分率/〉50%]进入固定剂量的24周治疗。分别在基线、治疗12周和24周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言语流畅性测验、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HVLT-R)、持续操作功能测验(CPT)、韦克斯勒记忆测定(WMS)、韦克斯勒智能测定(WAIS)、连线试验测定、手指叩击试验测定。结果:奎硫平组、奥氮平组、氯氮平组治疗12周和24周后认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均〈0.05),明显优于氯丙嗪,而氯丙嗪组无显著改善。治疗12周后奎硫平组在改善执行功能、言语流畅性和警觉性显著优于奥氮平组和氯氮平组(P〈0.05)。奥氮平组在数字特征和连线测定上明显优于氯氮平组(P〈0.05)。3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在认知功能总分的改善与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的改善有显著相关性(r=-0.32,P〈0.05)。结论:3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奎硫平、奥氮平、氯氮平可不同程度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7.
抗精神病药物与强迫症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与强迫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对659例门诊精神分裂症病人做问卷调查并对病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者122例,占18.5%(122/659),其中63例强迫症状在服用抗精神病药后出现,占9.6%(63/659);(2)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诱发强迫症状的比率依次为氯氮平14.2%,利培酮5.1%,奥氮平1.9%,经典抗精神病药诱发强迫症状的比率共计2.8%;(3)氯氮平高剂量者强迫症状的发生率高于低剂量者,约1/3的病人强迫症状出现在服用氯氮平1年以内,半数以上出现在服氯氮平3年以内。结论抗精神病药诱发的强迫症状并不少见,氯氮平是其中的常见药物,强迫症状的发生与用药剂量和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氯氮平与典型抗精神病药引发糖尿病的差异,探讨氯氮平引起血糖增高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中铁五局怀化医院1999~2003年10月收治的328例精神分裂症患进行血糖变化调查,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84例服用氯氮平的患发生糖尿病17例(9.20%);144例接受典型抗精神病药(氯丙嗪45例,奋乃静40例,舒必利53例,氟哌啶醇6例)治疗,发生糖尿病3例(2.08%),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氯氮平致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体重指数、血脂、年龄、家族史.而与用药时间、剂量、性别等无显差异性。结论 服用氯氮平与典型抗精神病药,前可显增加糖尿病发生率。对于体重指数,血脂浓度增高及年龄较大,有家族史应加强血糖、血脂的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精神科老年住院患者精神药物及内科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一日法对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老年住院患者的精神药物及内科药物应用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1)精神科老年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频度依次为奥氮平(37.1%),氯氮平(26.8%),利培酮(24.7%),以单一药物使用为主(80.4%),部分患者二药联合(19.6%),未发现三类抗精神病药物合用;(2)合并躯体疾病的患者较多,均予相应的降压、降糖、降脂治疗.结论 精神科老年住院患者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并重视了躯体疾病的诊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4种新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病患者体重及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调查使用4种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的住院精神病患者,观察体重、血糖、血脂指数的变化,并分析影响体重、血糖、血脂水平的相关因素(年龄、病程、药物种类、药物剂量等)。结果在16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中,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和喹硫平4种抗精神病药引起体重增加、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的概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越大、药物剂量越高引起体重增加、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的概率越高(P〈0.05)。结论氯氮平、奥氮平比利培酮、喹硫平引起体重增加、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发生率高,喹硫平最低,应引起临床关注。有必要对服用氯氮平或奥氮平患者的体重、糖代谢及脂代谢指标进行监测,避免或减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