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行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56例,其中全身麻醉组66例,腰-硬联合麻醉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麻醉方式和呼吸道感染的关联性,以及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7.78%,与全身麻醉组发生率19.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0,P0.05)。腰-硬联合麻醉是老年骨折手术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保护因素(OR=0.751,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7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共检出1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8株(66.67%),革兰阳性菌4株(33.33%);全身麻醉组13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共检出2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3株(65.00%),革兰阳性菌7株(35.00%)。两组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9,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呼吸道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对青霉素/头孢呋辛的耐药率为8.33%,与全身麻醉组耐药率4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0,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全身麻醉组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对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0和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可显著降低老年骨折手术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感染病原菌对青霉素/头孢呋辛有耐药性,对美罗培南较敏感,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良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和胆汁KL-6黏蛋白的表达差异及其在良恶性梗阻性黄疸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集41例确诊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恶性梗阻组)和15例确诊的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良性梗阻组)的胆汁和血清样本,酶联免疫法检测胆汁和血清KL-6黏蛋白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AFP、CEA和CA19-9水平,对各检测指标组间间表达差异以及鉴别诊断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能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清CEA、CA19-9、KL-6黏蛋白及胆汁KL-6黏蛋白在恶性梗阻组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梗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AFP的表达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2)。血清AFP、CEA、CA19-9、KL-6黏蛋白及胆汁KL-6黏蛋白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7、0.753、0.894、0.846和0.954,以各检测指标的最佳临界值为界,胆汁KL-6黏蛋白鉴别诊断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均优于血清AFP、CEA、CA19-9和KL-6黏蛋白。结论胆汁KL-6黏蛋白对鉴别良恶性梗阻性黄疸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有望成为鉴别诊断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特异性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宫颈癌合并阴道炎患者病原菌感染情况及阴道局部辅助性T细胞17(Th17)的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清因子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152例新发宫颈癌患者,根据是否合并阴道炎分为阴道炎组(54例)和对照组(98例),比较两组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病原菌检出情况、HPV感染情况,以及Th17细胞和细胞因子(IL-17,IL-10,TGF-β)水平。结果阴道炎组检出阴道致病菌感染者37例(68.52%),对照组检出致病菌感染者46例(46.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1,P=0.011)。阴道炎组共分离病原菌4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5株(30.61%)、革兰阳性菌9株(18.37%)、真菌25株(51.02%)。对照组共分离病原菌4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4株(51.06%)、革兰阳性菌11株(23.40%)、真菌12株(25.53%),两组阴道真菌、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06,P=0.033)。阴道炎组HPV16、HPV18感染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Th17细胞、IL-6、IL-10、IL-17A、TGF-β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宫颈癌合并阴道炎患者阴道感染病菌分布广泛,以真菌为主。患者阴道局部Th17细胞及血清因子水平偏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HPV感染和宫颈癌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16基因在良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及胆汁中的表达,为临床鉴别良恶性梗阻性黄疸提供诊断依据。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和胆汁中P16蛋白的表达,用放射性发光仪测出每个样本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换算成样本浓度,分析不同原因所致梗阻性黄疸中P16的表达意义。结果 P16蛋白浓度在良恶性梗阻性黄疸血清中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3±0.49)ng/ml vs(1.38±0.38)ng/ml,P=0.01)];胆汁中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7±0.57)ng/ml vs(0.94±0.64)ng/ml,P=0.002)];P16蛋白浓度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和胆汁中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 P16蛋白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及胆汁中浓度较良性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并且胆汁中下降更为明显,P16蛋白浓度的下降可提示胆道恶性肿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汁内引流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中晚期胰腺癌伴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2月-2012年10月纳入的47例胰腺癌伴梗阻性黄疸患者,分为胆汁内引流组(A组)和胆汁内引流联合125I粒子治疗组(B组),比较A、B两组患者治疗后总胆红素变化、肿瘤体积变化、十二指肠出现梗阻时间以及两组患者的生存期差异。结果 A、B两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均明显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治疗前后对比,A组肿瘤体积无变化(P=0.111),B组肿瘤体积明显减小(P=0.033),两组之间体积大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出现十二指肠梗阻较A组晚1.63个月(6.68个月vs 5.05个月,P=0.017)。A组经治疗后6、8个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3.1%、21.9%,中位生存时间为6.8个月;B组经治疗后6、8个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5.2%、50.1%,中位生存时间为8.2个月,两者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Log-rank值为4.459,P=0.035)。结论胆汁内引流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伴梗阻性黄疸可以解除黄疸、抑制肿瘤的生长、减缓十二指肠梗阻、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患者痰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呼吸内科患者痰标本855份,分离鉴定病原菌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检出病原菌271株,检出率为31.70%。检出革兰阴性杆菌最多,占53.63%,其中居前三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呈多重耐药,耐药情况比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严重(χ~2=358.808,P=0.000),对青霉素类、磺胺类、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等药物的耐药率为64.71%~100%;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卡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高,分别为91.30%和86.96%;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100%。3种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酶烯类未产生耐药性。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呼吸内科患者痰标本中的主要病原菌,真菌其次。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差异,临床医师应该合理使用抗生素,以达到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控制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小肠黏膜中黏蛋白-2表达变化及3种姑息疗法的效果分析。方法恶性胆管梗阻患者88例,分为恶性胆管梗阻伴黄疸组56例,恶性胆管梗阻无黄疸组32例;另收集同期行胃镜检查的健康老年人30例为正常对照组。每位受试者在逆行胰胆管造影或胃镜检查时钳取8块肠黏膜组织,分别行HE染色,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AB-PAS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黏蛋白-2表达情况。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恶性胆管梗阻伴黄疸患者分为采取Roux-en-Y吻合术(胆肠吻合组)、ERCP并胆管支架置入术(ERCP组)、PTCD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体能、并发症情况。结果 HE染色显示,恶性胆管梗阻伴黄疸组患者肠黏膜绒毛完整性部分破损。电镜下观察恶性胆管梗阻伴黄疸组患者肠黏膜微绒毛变短、稀释、排列不齐,杯状细胞经复合胞吐释放出大量黏蛋白。AB-PAS染色显示,恶性胆管梗阻伴黄疸组患者肠杯状细胞数明显少于恶性胆管梗阻无黄疸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恶性胆管梗阻无黄疸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恶性胆管梗阻伴黄疸组患者黏膜-蛋白2阳性细胞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恶性胆管梗阻无黄疸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恶性胆管梗阻无黄疸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 d 3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T)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3组间TBIL、ALT、γ-GT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胆肠吻合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ERCP组和PTCD组(P<0.05)。ERC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TCD组和胆肠吻合组,PTCD组明显低于胆肠吻合组(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小肠黏膜黏蛋白-2数量明显减少,是导致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杯状细胞可通过复合胞吐释放大量黏蛋白-2修复受损的黏液层,维持屏障功能。老年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ERCP胆道支架治疗在保证疗效基础上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下胆道全覆膜金属支架及塑料支架置入治疗远端胆道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2年1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2例接受ERCP下全覆膜金属支架(WallFlex)置入和40例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治疗不可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操作成功率、临床成功率、通畅时间、堵塞率、再干预次数、总费用等临床资料。结果ERCP 操作成功率两组均为100.0%(92/92),金属支架组和塑料支架组临床成功率分别为94.2%(49/52)和75.0%(30/40)(χ2 =6.89,P<0.01)。两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个月比7.2个月, χ2=0.25,P>0.05)。金属支架组中位通畅时间较塑料支架组明显延长(182.0 d 比 84.0 d,P<0.01)。两组胰腺炎(χ2 =0.2,P>0.05)及胆管炎发生率(χ2 =0.2,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金属支架组发生堵塞的概率要明显少于塑料支架组 [7.8%(4/51)比 25.0%(10/40), χ2 =5.25,P<0.05],在再次干预次数方面,金属支架组要明显少于塑料支架组(0.06 次比 0.38次,t=2.91,P<0.01)。塑料支架组和金属支架组在总费用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 956.1元比 44 851.5元,t=1.84,P=0.07)。结论ERCP下全覆膜金属支架置入对于不可切除的远端胆道恶性梗阻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在通畅时间及再次干预次数等方面要明显优于塑料支架。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疗效,检测胆汁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4年11月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150例AOSC患者,所有患者均行ERCP治疗,治疗中抽取患者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测定,并根据测定结果选择抗生素,评价疗效。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总插管成功率为92%(138/150),引流有效率为94.2%(130/138);有效引流的130例患者TBil和DBil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60.3±43.4)μmol/L vs(110.2±53.1)μmol/L,(35.5±23.6)μmol/L vs(65.5±33.2)μ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56、8.65,P值均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治疗前显著下降(65.2%vs 83.4%)(χ2=11.85,P0.05);胆汁培养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胆汁培养阳性标本总数的85.7%(78/91),加入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做为首选用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做为二线用药。结论 ERCP是治疗AOSC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根据患者胆汁标本的培养结果选用抗生素,可迅速缓解患者中毒症状,预防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胆总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胆汁培养病原菌分布, 以期指导临床优化抗生素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3月30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治疗的753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 抽取胆汁进行细菌培养、菌株种类鉴定和药敏试验, 分析胆汁病原菌的分布、变化趋势和耐药情况。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7至2021年, 753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培养总阳性率为90.17%(679/753)。2017至2021年胆汁培养阳性率分别为82.05%(64/78)、88.81%(119/134)、88.03%(125/142)、93.87%(199/212)、91.98%(172/187), 各年份间的胆汁培养阳性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8, P=0.029);2017年胆汁培养阳性率低于2020和2021年,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43、5.57, P=0.002、0.018);其余年份间胆汁培养阳性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胆汁培养结果呈阳性的679份胆汁标本中, 共检出病...  相似文献   

11.
《内科》2016,(4)
目的评估西吡氯铵含片含服及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含漱后留痰对优化痰标本的效果。方法选取1 018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西吡氯铵组、氯己定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三种方法留取患者痰标本,比较三组痰标本的合格率及致病菌检出率。结果西吡氯铵组痰标本合格率(75.28%)、复方氯己定组痰标本合格率(73.96%)高于对照组(6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吡氯铵组痰标本致病菌检出率(57.58%)、复方氯己定组痰标本致病菌检出率(57.99%)高于对照组(4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吡氯铵组与复方氯己定组痰标本合格率、致病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痰标本病原菌的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痰标本检出病原菌类似,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以及真菌;革兰阴性杆菌中病原菌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结论肺部感染患者含服西吡氯铵含片或含漱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后再留取痰标本,均能有效提高痰标本合格率和致病菌检出率,对临床检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内镜和介入治疗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ERCP支架置入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并置入内支架(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stenting,PTBS)是姑息性治疗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胆胰管恶性梗阻,恢复胆汁、胰液引流,进而改善全身症状.本文总结我院近5年经ERCP支架置入和PTBS治疗胆管癌、胰腺癌及肝门部肿瘤所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资料,分析比较其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与经内镜胰胆管造影(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先后进行MRCP与ERCP检查,所有诊断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结果:MRCP与ERCP对梗阻的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0.6%(29/32)及82.8%(24/2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60),合并两者检查的准确率为96.9%(31/32),与单项MRCP(P=0.3010)、ERCP(P=0.0643)准确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MRCP与ERCP对梗阻的定性诊断准确性分别为75.0%(24/32)及72.4(21/29),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9503),合并两者检查的准确率为93.8%(30/32),高于MRCP(P=0.0387)或ERCP(P=0.0245)单项检查。结论:MRCP与ERCP都是有效、安全的诊断梗阻性黄疸的方法,MRCP与ERCP相结合诊断准确率可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胆汁内、外引流术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肝脏库普弗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8只,分成梗阻性黄疸、胆汁外引流、内引流和假手术四组,每组12只.采用原位灌注消化肝脏及贴壁培养方法 分离并纯化库普弗细胞,采用逆转录(RT)-PCR方法 检测库普弗细胞iNOS mRNA表达.用ELlSA方法 测定血清TNF-α含量.结果 梗阻性黄疸组血清TNF-α水平为(110.8±26.3)pg/ml,与假手术组的(88.4±17.9)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内引流组解除胆道梗阻后,血清TNF-α水平受到抑制,为(89.84±28.3)pg/ml,而胆汁外引流组却无此作用,为(118.6±22.7)Pg/ml,后者与梗阻性黄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胆道梗阻形成后,梗阻性黄疸组库普弗细胞iNOSmRNA表达增强(0.82±0.24),显著高于假手术组(0.38±0.35,P=0.005).胆汁内引流术解除黄疸后,内引流术组的库普弗细胞iNOS mRNA表达受到抑制(0.59±0.35),但与梗阻性黄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9),外引流组iNOSmRNA表达并未受抑制(0.974±0.48),与梗阻性黄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1),但显著高于胆汁内引流组(P=0.016).结论 胆汁内引流术在逆转梗阻性黄疸大鼠升高的血清TNF-α水平和肝脏库普弗细胞iNOS mRNA的表达方面优于胆汁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322例病毒性脑炎流行病学特点,为该的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本院收治的来自周边地区的病毒性脑炎患者322例,采集血和脑脊液标本,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病毒IgM抗体;收集病毒性脑炎流行病学资料,采用χ~2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2例患者中春、夏、秋、冬季发病分别占12.11%、23.91%、48.76%和15.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7 9,P0.05);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占58.70%和4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78 3,P0.01);患者年龄为0~12岁、13~18岁、19~38岁、39~58岁、58岁者分别占36.02%、23.29%、11.49%、13.04%、1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10 6,P0.01);学生、教师、公务员、服务员、农民及其他职业患者分别占36.96%、9.01%、4.97%、16.15%、23.91%、9.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26 1,P0.01);发热288例(占89.44%),恶心209例(占64.91%),呕吐84例(占26.09%);意识障碍63例(占19.57%),抽搐52例(占16.15%),嗜睡16例(占4.97%)。抗体检测确诊为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腮腺炎病毒、肠道病毒感染分别占25.24%、3.88%、15.53%和55.34%。其中感染的肠道病毒包括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占10.68%、8.74%、35.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49 5,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秋季病例较多,患者以男性、0~12岁学生占比较多,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主要流行株为肠道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可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原发疾病类型患者行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胆道出血的风险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6月成都军区总医院收治的685例行治疗性ERCP的胰胆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ERCP术后胆道出血,分为出血组(29例)和未出血组(656例),评价原发疾病类型与出血风险之间的关系。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ERCP术后胆道出血的总体发生率为4.2%(29/685);其中21例为早期出血,8例为迟发性出血。出血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病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出血组(65.5%vs 25.6%,χ~2=22.286,P0.001)。出血组壶腹部嵌顿结石(17.2%vs 4.6%,χ~2=9.193,P=0.002)、胆管癌(10.3%vs 2.4%,χ~2=6.437,P=0.011)、胰腺癌(10.3%vs3.0%,χ~2=4.556,P=0.033)及壶腹部癌(6.9%vs 1.4%,χ~2=5.356,P=0.021)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未出血组。2组患者胆总管结石、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胆管炎性狭窄及胆道术后胆管狭窄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壶腹部嵌顿结石及恶性胆胰疾病患者ERCP术后胆道出血的风险更大,对于此类患者重在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有效止血及术后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病原学特征,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1 029例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分离鉴定患者感染病原菌类型,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同时检测表皮葡萄球菌的黏附基因分布情况。结果 1 029例肿瘤患者,341例发生感染,分离出277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130株,革兰阴性菌102株,真菌45株。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其他各68、32、18和12株;革兰阴性菌中,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其他各51、30、12和9株;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19株、热带假丝酵母菌14株、光滑假丝酵母菌12株。68株表皮葡萄球菌对氯霉素、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4.71%、52.94%和45.59%,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51株阴沟肠杆菌对阿莫西林、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9.22%、35.29%、27.45%、21.57%和17.65%。19株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益康唑、酮康唑、氟胞嘧啶、两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53%、47.37%、21.05%、5.26%和5.26%。mecA、icaA、icaD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64.71%、20.59%和11.76%。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患者感染率分别为32.81%、49.76%、28.27%和2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1060,P0.05)。住院时间10 d、≥10 d、≥20 d、≥30 d、≥40 d的患者感染率分别为11.95%、20.69%、38.94%、46.84%和62.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8127,P0.05)。肿瘤分期为I期、II期、III期、IV期的患者感染率分别为21.71%、29.77%、37.66%和5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341,P0.05)。结论表皮葡萄球菌是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菌株黏附基因检出情况与表皮葡萄球菌耐药性发展关系密切,夏季、IV期肿瘤患者、长住院时间是院内感染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诊断和治疗性胰胆管造影并发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道梗阻性疾病和胆道梗阻部位对诊断和治疗性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并发胆道感染的影响,分析胆道感染引起败血症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3年12月间587例次诊断和治疗性ERCP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恶性梗阻、胆管结石、炎性狭窄和胰胆管未见异常之间胆道感染的发生率;胆道感染又按梗阻部位分为肝门组、肝总管组、胆总管组及胆管未见异常组,比较各组间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术后发生胆道感染120例次,梗阻原因中恶性胆道梗阻发生率最高(65%),梗阻部位又以肝门部发生率最高(81.8%),其次为肝总管(42.2%)和胆总管(18.2%),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44例胆道感染合并败血症患者血培养阳性,以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和阴沟肠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为主(79.5%)。结论在ERCP操作中,肝门部梗阻和恶性梗阻是并发胆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术后确保胆道胆汁引流通畅和感染早期应用强效抗生素是防治感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肾内科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医院收治的肾内科381例患者,通过尿培养分离病原菌,采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采用K-B纸片法进行耐药性检测,采用统计学分析患者感染特点。结果尿培养共分离170株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菌107株,革兰阳性菌49株,真菌14株,分别占62.94%、28.82%、8.24%。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其他分别占24.12%、18.82%、15.88%、4.12%;革兰阳性菌中,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其他分别占11.18%、8.24%、3.53%、5.88%;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各占4.12%、2.94%、1.18%。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氨曲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1.95%~53.66%,铜绿假单胞菌25.00%~59.38%,肺炎克雷伯菌29.63%~55.56%;革兰阳性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青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为粪肠球菌42.11%~63.16%,金黄色葡萄球菌28.57%~57.14%、,表皮葡萄球菌33.33%~66.67%;对万古霉素敏感。男、女性患者感染率分别为62.50%和5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772,P0.05);50岁患者和≥50岁患者的感染率分别为48.52%和66.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2277,P0.05);有基础疾病和无基础疾病患者感染率分别为66.34%和50.28%,(χ~2=10.1001,P0.05);住院时间≥15d和15d患者感染率分别为63.45%和51.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661,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是肾内科患者感染的主要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对常用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因此应重视对细菌的耐药性检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12—2016年甘肃省武威市农村土壤中蛔虫卵污染情况,为今后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2016年,收集25个乡(镇)100个监测点400份土壤标本,用饱和硝酸盐漂浮法检测土壤蛔虫卵污染情况。结果 400份5~20 cm表层土壤标本中蛔虫卵检出分别为41.25%,22.50%,27.50%,25.00%和1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4,P0.05);活卵检出率分别为66.67%,66.67%,77.27%,65.00%和53.85%,检出率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1,P0.05);川区和山区土壤标本中蛔虫卵检出率分别为19.50%和33.50%,山区蛔虫卵检出率明显高于川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6,P0.05);活卵检出率分别为53.85%和74.63%,山区活卵检出率明显高于川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P0.05)。结论武威市农村土壤中蛔虫卵污染较重,在今后的防控工作中,应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和粪便无害化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