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脊髓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在小鼠慢性炎性痛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ICR小鼠40只,体重20~25 g,随机分为5组(n=8),正常对照组(A组)、慢性炎性痛组(B组)、KN92组(C组)、KN93 30 nmol组(D组)和KN93 45 nmol组(E组).B组~E组均采用小鼠左足背皮下注射完全Freund佐剂(CFA)20 μl的方法 制备慢性炎性痛模型.A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20μl.于CFA注射后1 d和3 d时D组、E组和C组分别鞘内注射CaMKⅡ特异性抑制剂KN93 30 nmol、45 nmol 和KN92(KN93无药理活性结构类似物)45 nmol,容量均为5μl.于CFA注射前30 min(基础状态)、注射后1 d且鞘内给药前(T1)及给药后30 min(T2)、注射后3 d且鞘内给药后30 min(T3)时测定痛阈.于最后1次痛阈测定结束后处死小鼠,取腰段脊髓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脊髓p-CaMKⅡα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基础值和A组比较,B组、C组和D组T1~3时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低,脊髓p-CaMKⅡα表达上调;E组T1时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低,T2,3时机械痛阈、热痛阈和脊髓p-CaMKⅡα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E组T2,3时机械痛阈、热痛阈升高,脊髓p-CaMKⅡα表达下调(P<0.05).结论 脊髓CaMKⅡ参与了小鼠慢性炎性痛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蛋白激酶Ⅱ(CaMKⅡ)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中的作崩.方法 雄性ICR小鼠32只,随机均分为四组:神经病理性疼痛(SNL)组,制作L5/6脊神经结扎(SNL)模型;SNL/KN92组,制作SNL模型,鞘内注射无药理活性的KN93的结构类似物KN92 45 nmol;SNL/KN93组,制作SNL模型,鞘内注射KN93 45 nmol;假手术(Sham)组,仅显露脊神经而小结扎.分别于SNL术前及术后2~5 d每天测定小鼠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SNL/KN92组与SNL/KN93组于术后5 d痛阈测定前30 min行鞘内给药.于最后一次痛阈测定毕处死小鼠,取腰段脊髓组织用Western blot检测pCaMK Ⅱα的表达水平.结果 SNL可导致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低(P<0.05),脊髓组织pCaMKⅡα的表达增加(P<0.05);鞘内注射KN93可翻转SNL所致的上述改变(P<0.05),但KN92无此效应.结论 CaMK Ⅱ参与了SNL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维持,靶向于CaMK Ⅱ信号途径的治疗町为慢性疼痛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背景 虽然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是挽救缺血心肌的重要措施,但是再灌注本身可以导致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它与细胞内钙超载密切相关,钙/钙调蛋白依赖的钙调蛋白激酶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是一种重要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活化的CaMKⅡ通过多种方式调节胞内Ca2+的浓度. 目的 探讨CaMKⅡ的结构、功能及CaMKⅡ磷酸化目的蛋白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内容 CaMKⅡ可能是再灌注早期发生心律失常的重要信号分子,CaMKⅡ功能异常导致钙稳态失衡,是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 趋向 在缺血/再灌注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药物减轻钙超载,进而调节CaMKⅡ磷酸化目的蛋白的过程可能是未来治疗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离体大鼠心肌经二氮嗪预处理(DPC)后环磷酸腺苷(cAMP)及环磷酸腺苷依赖蛋白激酶(PKA)表达的变化,探讨cAMP信号通路在DPC心肌保护作用中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建立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随机分成4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0):在心脏平衡灌流30 min后,缺血30 min再灌注K-H液1 h;二氮嗪预处理组(DPC组,n=10):在心脏平衡灌流10 min后,给予含二氮嗪(100μmol/L)的K-H液灌注5 min,再复灌不含二氮嗪的K-H液5 min后,再给予含二氮嗪的K-H液灌注5 min,再复灌不含二氮嗪的K-H液5 min,然后缺血30 min,再灌注K-H液60 min;空白对照组(对照组,n=10):用等量盐水代替二氮嗪,过程同DPC组;二甲基亚砜组(DMSO组,n=10):用DMSO代替二氮嗪,过程同DPC组。取缺氧前和复灌30 min后的冠脉流出液,测定肌酸激酶(CK)的活性,心肌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比较各组心肌梗死范围、心肌组织cAMP和环磷酸腺苷PKA含量的变化。结果心肌组织中MDA含量DPC组较I/R组明显减少(8.28±2.04 nmol/mg vs.15.52±2.18 nmol/mg,q=11.761,P0.05),SOD含量明显增加(621.39±86.23 U/mg vs.477.48±65.20 U/mg,q=5.598,P0.05);复灌30 min后DPC组冠脉流出液CK活性较I/R组明显减少(82.55±10.08 U/L vs.101.64±19.24 U/L,q=5.598,P0.05);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5.63%±9.23%vs.17.58%±5.76%,q=6.176,P0.05)。心肌组织cAMP含量DPC组较I/R组明显增加(0.64±0.07 pmol/g vs.0.34±0.05pmol/g,q=14.738,P0.05);PKA含量DPC组较I/R组明显增加[17.13±1.57 pmol/(L.min.mg)vs.12.85±2.01 pmol/(L.min.mg),P0.05]。I/R组与DMSO组、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PC能增加心肌组织中cAMP、PKA的产生和释放,拮抗氧自由基,减轻心肌I/R损伤,cAMP信号通路可能参与DPC保护机制的触发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在弗氏佐剂致大鼠炎性痛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75只,体重200~300g,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组)、完全弗氏佐剂(CFA)组(F组)和CaN+CFA组(NF组)。C组大鼠右侧后爪趾底注射生理盐水100μl,F组和NF组大鼠右侧后爪趾底注射CFA 100μl制备炎性痛模型,NF组大鼠于右侧后爪趾底注射CFA前1d鞘内注射CaN 10 U。三组大鼠于右侧后爪趾底注射前30 min(T0)、注射后0.5h(T_1)、1h(T_2)、2h(T_3)及4h(T_4)测定大鼠热刺激缩足潜伏期(PWTL);同时各取5只大鼠脊髓组织,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脊髓中CaN、核因子κB(NF-κB)p65蛋白含量;RT-PCR法测定大鼠脊髓中CaN及NF-κB基因的表达。ELISA法测定大鼠脊髓组织中IL-1β、TNF-α和IL-10浓度。结果T_2~T_4时F组,T_3、T_4时NF组PWTL明显短于T0时和C组(P0.05);T_2~T_4时NF组PWTL明显长于F组(P0.05)。T_1~T_4时F组,T_2~T_4时NF组脊髓组织CaN蛋白含量明显低于,NF-κB p65蛋白明显高于T0时和C组(P0.05);T_2~T_4时F组、NF组脊髓组织CaN基因表达、IL-10浓度明显低于,NF-κB基因表达及IL-1β、TNF-α浓度明显高于T0时和C组(P0.05);T_1~T_4时NF组脊髓组织CaN蛋白含量和基因表达明显高于,NF-κB p65蛋白含量和基因表达及IL-1β、TNF-α明显低于,IL-10浓度明显高于F组(P0.05)。结论 CaN通过抑制NF-κB,调节抗炎细胞因子和促炎细胞因子的平衡,抑制大鼠炎性痛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观察慢性坐骨神经结扎(CCI)大鼠前扣带皮层(ACC)对脊髓痛觉信息传递的调节。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四组:Sham组,假手术组,仅分离出坐骨神经;CCI组,右侧坐骨神经结扎组;ACC组,正常大鼠,双侧ACC定点注射生理盐水1μl/侧;AP-5组,CCI术后13d,双侧ACC定点注射NMDA受体拮抗剂AP-5 25mM,1μl/侧。明暗箱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机械痛阈、热痛阈等行为学测试完成后,将大鼠麻醉,取ACC和腰膨大脊髓,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磷酸化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和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CCI组术后2周机械痛阈值明显下降,明箱内时间明显缩短,穿梭次数明显减少,游泳潜伏期明显延长,手术侧脊髓pERK和pCREB的表达明显增多,ACC内pERK和pCREB的表达明显增多(P均0.01)。与CCI组比较,AP-5组术后2周机械痛阈明显升高,热痛阈明显升高,大鼠在明箱内时间明显延长,穿梭次数明显增多,且游泳潜伏期明显缩短,手术侧脊髓pERK和pCREB表达明显减少(P均0.01)。结论 ACC参与了CCI大鼠脊髓痛觉信息传递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缺氧对钙/钙调蛋白依赖性丝氨酸蛋白激酶(CASK)表达的影响及其与p38MAPK信号通路活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定量PCR方法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内皮细胞株的CASK在常氧和缺氧1、3、6、12 h条件下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常氧和缺氧1、3、612 h条件下p38 MAPK 180位苏氨酸/182位酪氨酸双位点磷酸化情况,及p38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预处理1 h,血管内皮细胞缺氧3 h后CASK蛋白的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常氧和缺氧1、3、6、12 h条件下CASK启动子报告基因的活性.结果 缺氧能够明显上调CASK mRNA和蛋白的表达,缺氧3 h,CASK mRNA的表达为常氧对照组的1.8倍,CASK蛋白表达为常氧对照组的1.4倍.p38 MAPK信号通路阻断剂SB203580预处理,能够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3 h缺氧诱导的内皮细胞CASK蛋白表达.不同时间的缺氧能够明显增强CASK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活性.结论 缺氧能够诱导内皮细胞CASK的表达部分依赖于p38 MAPK信号的活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_2O_3)诱导膀胱癌凋亡过程中蛋白激酶C(PKC)和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的改变及其在膀胱癌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放射免疫、酶联免疫、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等方法分别检测As_2O_3作用后膀胱癌T24细胞凋亡、凋亡过程中PKC和cAMP改变、caspase 3蛋白表达及caspase 3激活。结果药物作用24 h后,凋亡细胞呈现棕黄色浓染和绿色荧光。对照组细胞凋亡率0.86%,PKC总量2.55pmol·min~(-1)·μg~(-1),cAMP含量22.56pmol/ml,caspase 3蛋白表达率8.01%。与对照组相比,5μmol/L和10μmol/L As_2O_3组细胞凋亡率分别升高8.51倍和13.33倍,PKC总量分别降低59.22%和64.71%,cAMP含量分别升高5.34倍和4.23倍,caspase 3蛋白表达率分别上调3.96倍和6.7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s_2O_3组相比,5μmol/L和10μmol/L As_2O_3+100nmol/L PKC激动剂佛波酯(PMA)组细胞凋亡率分别降低40.22%和45.58%,PKC总量分别升高1.00倍和0.76倍,cAMP含量分别降低8.37%和31.46%,caspase 3蛋白表达率分别下调51.09%和65.03%。As_2O_3组均可显著激活caspase 3活性,As_2O_3+100nmol/L PMA组对caspase 3激活明显弱于同浓度As_2O_3组。结论As_2O_3可通过降低PKC和升高cAMP水平启动膀胱癌T24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在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Cav3.2T型钙通道表达上调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20~ 250 g,3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n=8)∶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二甲基亚砜组(D组)、不同浓度CaMKⅡ特异性抑制剂KN93组(K1~3组).采用背根神经节慢性压迫法建立神经病理性痛模型.D组和K1-3组于造摸后5d鞘内注射二甲基亚砜和KN93 15、30、60 nmol/L,容积10 μl.于造模前、造模后5d鞘内给药前、鞘内给药后30、60 min、3、6、8h时测定机械缩足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于鞘内给药后8h测定痛阈后处死,取脊髓腰膨大,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Cav3.2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比较,NP组、D组、K1-3组MWT降低,TWL缩短,Cav3.2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NP组比较,K1-3组MWT升高,TWL延长,Ca3.2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D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MKⅡ通过上调大鼠脊髓Cav3.2T型钙通道的表达而参与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和维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胆囊收缩素-B(CCK-B)受体拮抗剂--CR-2945对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促戒断时海马神经元内游离Ca~(2+)浓度([Ca~(2+)]i)、钙凋蛋白(CaM)活性和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α(CaMKⅡ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5只,体重180~240 g,随机分为9组(n=5):吗啡依赖组(MD组)采用剂量递增法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生理盐水组(Ns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吗啡;纳洛酮催促戒断组(NPW组)于末次皮下注射吗啡后1 h,腹腔注射纳洛酮5 mg/kg;伏核给药组(NA组)、杏仁核给药组(A组)和侧脑室给药组(LCV组)于末次皮下注射吗啡后1 h,相应靶核团注射10μg CR-2945,30 min后腹腔注射纳洛酮5 mg/kg;急性腹腔给药组(ACA组)于末次皮下注射吗啡后1 h,腹腔注射1 mg/kg CR-2945,30 min后腹腔注射纳洛酮5 mg/kg;慢性腹腔给药组(ACC组)给予吗啡的同时,腹腔注射1 mg/kg CR-2945,连续6 d,末次给药后30 min腹腔注射纳洛酮5 mg/kg;安慰剂组(P组)以生理盐水替代CR-2945,其余处理同LCV组.处理完毕后冰浴下分离海马,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海马神经元内[Ca~(2+)]i和CaM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CaMKⅡα表达.结果 与NS组比较,MD组[Ca~(2+)]i和CaM活性升高,CaMKⅡα表达上调(P<0.01);与MD组比较,NPW组[Ca~(2+)]i和CaM活性降低,CaMKⅡα表达下调(P<0.01);与NPW组比较,ACA组、ACC组和LCV组[Ca~(2+)]i和CaM活性升高,CaMKⅡα表达上调(P<0.01),NA组、A组和P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K-B受体拮抗剂通过升高海马神经元内[Ca~(2+)]i、CaM活性,上调CaMKⅡα表达,从而抑制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促戒断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钙库调控钙离子通道(SOCC)在瑞芬太尼诱发的切口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2~3个月龄,体重360~3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n=8)、切口痛组(I组,n=9)、切口痛+瑞芬太尼组(IR组,n=9)、切口痛+瑞芬太尼+SOCC抑制剂(YM-58483)组(Y组,n=10)。IR组和Y组尾静脉泵注瑞芬太尼1μg·kg~(-1)·min~(-1),持续60 min; C组和I组尾静脉泵注生理盐水0.1 ml·kg~(-1)·min~(-1),持续60 min。I组、IR组和Y组于给药后10 min于右后足底做一切口,于给药前24 h(T_0)、给药后2 h(T_1)、6 h(T_2)、24 h(T_3)、48 h(T_4)测定大鼠热缩足潜伏期(TWL)和机械缩足阈值(MWT)。Y组于每次行为学测试前2 h鞘内注射10μl浓度为1000μmol/L的SOCC抑制剂YM-58483,其余各组注射等容量溶剂PEG300。取L_(4-6)节段脊髓,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脊髓背角SOCC主要蛋白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和Orai1阳性细胞计数,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背角STIM1和Orai1以及磷酸化的钙离子/钙调素依赖的蛋白激酶Ⅱα(p-CaMKⅡα,CaMKⅡα的激活状态)蛋白含量。结果与C组比较,T_1—T_4时IR组TWL明显缩短、MWT明显降低(P0.05),I组、IR组和Y组脊髓背角STIM1和Orai1阳性信号细胞数、STIM1和Orai1蛋白含量、脊髓p-CaMKⅡα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I组比较,IR组和Y组脊髓背角STIM1和Orai1阳性信号细胞数、STIM1和Orai1蛋白含量、IR组脊髓p-CaMKⅡα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IR组比较,Y组T_1—T_4时TWL明显延长(P0.05),T_2—T_4时MWT明显升高(P0.05),Y组脊髓p-CaMKⅡα蛋白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SOCC蛋白含量增加参与了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觉过敏的形成,鞘内注射SOCC抑制剂YM-58483明显减少了p-CaMKⅡα蛋白含量,改善了大鼠由瑞芬太尼诱发的切口痛觉过敏,提示脊髓中SOCC通路通过磷酸化CaMKⅡα参与了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觉过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2+-CaMKⅡ-CREB)信号通路在U50488H减轻CPB致大鼠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350~4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0):对照组(S组)、CPB组(C组)、CPB+κ受体激动剂U50488H组(U组)和CPB+CaMKⅡ特异性抑制剂KN93+U50488H组(K组)。S组仅进行动静脉穿刺置管,其余各组建立无血预充心脏不停跳CPB模型。U组CPB前30 min时静脉注射U50488H 1.5 mg/kg;K组CPB前60 min时侧脑室注射10 μmol/L KN93 5 μl,CPB前30 min时静脉注射U50488H 1.5 mg/kg。术后第3天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大鼠认知功能。然后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CaMKⅡ(p-CaMKⅡ)、磷酸化CREB (p-CREB)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CaMKⅡ、CREB、BDNF的m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蛋白激酶A(PKA)-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在七氟烷减轻CPB诱发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其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4月龄,体重300~3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10):对照组(C组)、CPB组、CPB+七氟烷组(CS组)和CPB+七氟烷+PKA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观察骨癌痛小鼠痛行为学的变化,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hosphorylated 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pCREB)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脊髓背角中表达的变化,探讨pCREB和BDNF在骨癌痛产生和维持中的作用. 方法 52只雄性C3H/He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骨癌痛组(T组)和假手术组(S组),每组26例.T组小鼠右侧股骨骨髓腔内注射含2×10^5个纤维肉瘤细胞的20μl最小必须培养基(α-minimal essence medium,α-MEM),而S组注入不含肿瘤细胞的20μ1α-MEM,分别于接种肿瘤细胞前1d、接种后第4、7、10、14、21天测定自发抬足次数(spontaneous lifting times,SLTs)和机械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按照分组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小鼠,用免疫印迹法测定小鼠L3~5脊髓背角pCREB和BDNF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术前基础值和S组比较:接种后7、10、14、21d,T组小鼠SLTs[(4.43±0.91),(7.10±1.03),(11.27±1.35),(13.03±0.58)次]显著增加(P<0.05);接种后10、14、21 d,T组小鼠PWMT[(0.63±0.20)、(0.32±0.12)、(0.24±0.12)g]明显下降(P<0.05),脊髓背角pCREB[(3.78±0.58)、(3.92±0.46)、(4.92±0.37)]和BDNF[(2.13±0.31)、(2.88±0.15)、(2.58±0.41)]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 结论 骨癌痛小鼠脊髓背角pCREB和BDNF表达增加,并且与痛行为学的改变具有相关性,提示其可能参与了骨癌痛的产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脊髓背角神经元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ERKCREB)信号通路在吗啡依赖大鼠戒断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00 ~ 250 g,2月龄.经枕骨大孔行鞘内置管,取置管成功的50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5组(n=10):对照组(C组)、吗啡依赖组(MD组)、吗啡戒断组(MW组)、U0126组和二甲基亚砜组(DMSO组).皮下注射吗啡10mg/kg,2次/d,隔天每次增加10 mg/kg,至第6天末次注射50 mg/kg,建立吗啡依赖模型.末次注射后4h,MW组、U0126组和DMSO组腹腔注射纳洛酮激发吗啡戒断反应.给予纳洛酮前30 min时,U0126组和DMSO组分别鞘内注射U0126(溶于10μlDMSO中)150 μg和DMSO 10 μl.于注射纳洛酮后1h内行戒断反应评分和促诱发痛评分,注射纳洛酮后1h处死大鼠,取脊髓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脊髓背角磷酸化ERK(p-ERK)和磷酸化CREB(p-CREB)的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MW组脊髓背角p-ERK和p-CREB表达上调(P<0.05);与MD组比较,MW组、U0126组和DMSO组戒断反应评分和促诱发痛评分升高(P<0.05);与MW组比较,U0126组戒断反应评分和促诱发痛评分降低,脊髓背角p-ERK和p-CREB表达下调(P<0.05),DMSO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髓背角神经元ERK-CREB信号通路参与了吗啡依赖大鼠的戒断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TXNIP)/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通路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手术切除的15例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其TXNIP及NLRP3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选取3种乳腺癌细胞系(M...  相似文献   

17.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通路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通过影响下游多个靶点而发挥抑制凋亡、促进增殖的作用.研究发现通过药物及非药物手段可以激活PI3K/Akt通路及其下游靶点,促进神经元存活.提示PI3K/Akt通路可能是脑保护的重要靶点.现就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组成、功能、下游靶点及其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Hippo信号通路的核心蛋白YAP对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收集5周龄雌性小鼠的生发泡(GV)期卵母细胞并随机分为3组进行相应处理,分别为对照组(仅使用M2培养液培养)、抑制剂组(使用含有1μmol/L Verteporfin的M2培养液培养)和激动剂组(使用含有6μmol/L XMU-MP-1的M2培养液培养),20枚/组。于体外培养4 h和12 h后在体视镜下观察统计各组生发泡破裂(GVBD)率和第一极体排出率,并使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卵母细胞中Hippo信号通路主要成分Yap1、Lats1和Tead1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分析各组卵母细胞内YAP蛋白的分布情况和对纺锤体、微丝帽等结构的影响。结果 Yap1 mRNA在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都有表达并且表达水平逐渐上升,Lats1 mRNA在GV、GVBD、MⅠ期表达量偏低,到了MⅡ期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而Tead1 mRNA在GV期和GVBD期没有表达,到MⅠ、MⅡ期才逐渐开始表达。YAP蛋白在GV期定位于细胞质内,细胞核中没有YAP蛋白的分布。在随后的GV...  相似文献   

19.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通路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通过影响下游多个靶点而发挥抑制凋亡、促进增殖的作用.研究发现通过药物及非药物手段可以激活PI3K/Akt通路及其下游靶点,促进神经元存活.提示PI3K/Akt通路可能是脑保护的重要靶点.现就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组成、功能、下游靶点及其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PI3K/Akt信号通路在吡咯喹啉醌促雪旺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3 kinase/Akt,PI3K/Akt)信号通路在吡咯喹啉醌促雪旺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雪旺细胞,S-100免疫荧光鉴定;Western blot检测PI3K下游因子Akt磷酸化激活形式(p-Akt)的表达,并通过PI3K激酶抑制剂(wortmannin)阻断该通路后p-Akt的表达情况.结果 毗咯喹啉醌可使雪旺细胞发生形态学变化,加入吡咯喹啉醌后30 min即可检测到p-Akt的表达,4 h达高峰,12 h基本无表达;吡咯喹啉醌在1~100 nmol/L范围内可使p-Akt表达增加;加入wortmannin阻断PI3K后p-Akt上调表达消失(P<0.05).结论 吡咯喹啉醌可使雪旺细胞发生形态学变化,PI3K/Akt信号通路在吡咯喹啉醌促雪旺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