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 HBeAg与 HBV DNA 联合定量检测对 HBeAg 阳性的不同程度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7例慢性乙型肝炎、1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和7例肝细胞癌患者),χ2检验、t检验及秩和检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肝功能、HBeAg、HBV DNA 等指标。采用 ROC 曲线评价 lgHBV DNA、lgHBeAg、lgHBV DNA/lgHBeAg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准确性。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 HBeAg 定量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在性别、年龄、HBV DNA、TBil、ALT、Alb、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 定量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在性别、年龄、HBeAg、TBil、ALT、Alb、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的 HBeAg、HBV DNA 水平高于乙肝肝硬化及肝癌组(P〈0.05)。lgHBV DNA/lgHBeAg诊断乙肝肝硬化肝癌的准确性比其中单一种准确性高,最佳截断值12.31,灵敏度0.412,特异度0.867。结论单一 HBeAg作为判断 HBV复制的活跃及预测疾病进展有一定局限性,故在临床联合检测 HBV DNA和 HBeAg定量,对 HBeAg阳性不同程度的慢性乙型肝炎有更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比较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与单用干扰素α-2b及单用拉米夫定三种不同疗法,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三个治疗中心针对259名HBeAg阳性CHB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其中单用干扰素α-2b(A)组82名患者;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B)组88名患者;单用拉米夫定(C)组89名患者。对照分析各组治疗12、24、36、48周时以及随访第72周时,血清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和血清HBV标志物的变化。观察不良反应以及乙型肝炎病毒耐药情况。结果 (1)三组患者治疗各时间点血清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组抗病毒治疗48周时,HBeAg阴转率和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9.67%和31.59%,与A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单用干扰素α-2b组抗病毒治疗48周时,血清HBeAg阴转率和转换率分别为30.29%和29.27%,与单用拉米夫定组的6.74%和5.6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组和单用拉米夫定组治疗12周即可获得较高的HBVDNA检测下限率,伴随治疗时间越长,单用拉米夫定的患者48周耐药率12.21%,而联合用药组仅为3.23%;(5)干扰素治疗期间可出现白细胞明显减少现象,没有发生一起严重不良事件,入组患者均完成疗程。结论三组不同治疗方法均可获得一定的抗HBV疗效。但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较单独使用干扰素α-2b或拉米夫定的疗效高。适当延长抗病毒治疗时间,患者能获得较高的HBe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还可以减少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比较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6年7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CHB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7例,分别给予PEG-IFNα-2a或PEG-IFNα-2b治疗48 w,随访24 w。结果 在治疗12 w、24 w、48 w和随访24 w末,A组ALT复常率分别为29.7%、35.1%、83.8%和75.7%,与B组(27.0%、29.7%、86.5%和78.4%)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59.5%、73.0%、78.4%和75.7%,与B组(45.9%、51.4%、81.1%和75.7%)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HBeAg转阴率分别为33.3%、36.7%、36.7%和40.5%,与B组(29.2%、29.2%、33.3%和35.1%)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流感样症状比较常见,A组外周血血小板和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40.0%和76.6%,与B组的37.8%和75.7%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现阶段,选择应用PEG-IFNα-2a或PEG-IFNα-2b治疗CHB患者均能获得比较好的临床疗效,但需监测不良反应,及时处理血细胞下降,以维持治疗,完成疗程。  相似文献   

5.
干扰素α-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十扰素α-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应答预测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临床试验,共53例患者,年龄(27.5±9.1)岁,男44例(83.0%),隔日1次干扰素α-2b5MU,共24周,停药后随访24周。结果治疗前ALT131.0(99.0,192.8)U/L,AST78.5(55.8,1223)U/L,TBIL13.3(9.8,17.8)μmol/L,HBVDNA(8.0±0.9)log10 copies/ml。治疗后1d HBVDNA下降为(7.0±1.0)log10 copies/ml(P〈0.01),15例(33.3%)下降超过2.0log10 copies/ml。治疗结束和随访结束时HBVDNA分别为(4.9±1.5)log10 copies/ml和(5:3±1.6)log10 copies/ml,HBeAg阴转率分别为16.0%(8/50)和20.0%(8/40),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14.0%(7/50)和20.0%(8/40),完全应答率分别为4.2%(2/48)和7.9%(3/38),部分应答率分别为35.4%(17/48)和34.2%(13/38)。治疗结束时完全应答[3.3(2.0,4.5)log10 copies/ml]和部分应答[3.0(1.4,4.1)log10 copies/ml]者在12周时HBVDNA水平较基线下降值高于无应答者[1.2(0.7,1.7)log。。copies/ml(P〈0.05)]。病程和基线HBVDNA水平影响治疗结束综合应答;基线ALT和HBVDNA水平影响随访结束综合应答。结论干扰素α-2b能快速降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载量,早期HBVDNA水平对综合应答有预测作用,基线HBVDNA水平影响治疗结束和随访结束时综合应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剂量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α-2b 6MU治疗6个月,对照组5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α-2b 3MU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结束时和随访6个月时的疗效。结果大剂量干扰素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和随访6个月时,HBeAg阴转、HBV DNV阴转和ALT复常率分别为41.7%、83.3%、86.1%和43.1%、79.2%和80.6%,而小剂量组则分别为29.1%、54.5%、49.1%(P〈0.05)和27.3%、47.3%、47.3%(P〈0.05);在随访6个月时,两组综合疗效的比较,CR(41.7%对25.5%)和NR(9.7%对34.6%)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大剂量治疗组患者中,流感样症状(97.2%)、ALT明显升高(27.8%)和白细胞减少(91.7%)发生率明显高于小剂量治疗组(分别为87.3%、3.6%和54.5%。结论大剂量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用药顺序对PEG-IFN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1日-2013年11月1日在山东省禹城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A组(n=28,后期1例退出)、B组(n=29,后期2例退出)和C组(n=29,后期3例退出),均采用Peg IFNα-2a联合ADV治疗。A组同期联合用药;B组先给予Peg IFNα-2a治疗24周,再与ADV联用;C组先给予ADV治疗24周,再与PEG-IFNα-2a联用,共治疗60周,停药后随访24周。对比3组的临床疗效(HBe Ag消失和血清转换率、HBs Ag转阴率、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与不良反应。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行×列表资料的χ~2检验。结果治疗60周:HBe Ag消失和血清转换率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2%vs 81.5%vs 69.2%,χ~2=6.253,P0.05),A组和B组均高于C组(P值均0.012 5);HBV DNA转阴率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1.5%vs 55.6%vs 80.8%,χ~2=7.409,P0.05),A组和C组均高于B组(P值均0.012 5);ALT复常率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1.5%vs 80.8%vs 57.7%,χ~2=7.425,P0.05),A组高于C组(P0.012 5)。停药24周时:HBe Ag消失和血清转换率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1.5%vs 81.5%vs65.4%,χ~2=6.723,P0.05),A组和B组均高于C组(P值均0.012 5);ALT复常率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1.5%vs74.1%vs 53.8%,χ~2=9.690,P0.05),A组高于C组(P0.012 5)。不良反应多集中于治疗24周内,主要表现为低热、头痛、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多数患者未经干预自行缓解;部分患者发生骨髓抑制,多表现为WBC、中性粒细胞及PLT减少,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得以缓解。结论先经ADV治疗降低HBV DNA水平再予以PEG-IFNα-2a,与二者同时联用效果相仿,可能对降低PEG-IFNα-2a的用药时间和用药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英 ]/TassopoulosNC…∥Hepatology 1 999,2 9 889~ 896 本研究目的是评估拉米夫啶 1 0 0mg/d对HBeAg阴性、HBVDNA阳性 (前C区变异 )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病人和方法  1 995年 3月至 1 997年 1 2月 ,1 2 5例病人被随机双盲分组接受拉米夫啶1 0 0mg/d( 60例 )或安慰剂 ( 65例 )治疗。病人年龄 1 6~ 70岁。血清HBsAg、HBeAb阳性 ,而HBeAg阴性至少 6个月。HBVDNA浓度≥ 2 5pg/mL ,ALT≥ 1 5倍而 <1 0倍正常值上限至少3个月。丙型、丁型肝炎、HI…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苦参素胶囊对HBeAg阴性而HBV 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阴转的影响.方法:根据肝功能有无异常、HBV DNA的对数值是否<6进行分层,并按2∶1的比例随机分组:治疗组69例,口服苦参素胶囊200mg 参柴颗粒5g,对照组33例,仅口服参柴颗粒5g,均每日3次,3个月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末、治疗6个月末及停药后6个月各检测1次HBV DNA、HBV-M.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及随访6个月的HBV DNA阴转率:①治疗组分别为23.19%、44.93%、50.72%,较对照组的12.12%、21.21%、24.24%要高,P值分别为0.293、0.036、0.02;②HBV DNA对数值<6的患者中,治疗组分别为26.92%、53.85%、61.54%,明显较对照组的8.00%、20.00%、24.00%要高,P值分别为0.106、0.011、0.004;③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中,治疗组分别为37.93%、65.52%、79.31%,明显较对照组的14.29%、28.57%、42.86%要高,P值分别为0.22、0.051、0.041.结论:苦参素胶囊对此类患者中HBV DNA对数值<6的患者或/和肝功能异常者能产生较好的抗HBV作用,疗程延长到6个月,疗效更明显,停药后仍有持久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HBV核心相关抗原(HBcrAg)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EG-IFNα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接受PEG-IFNα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9例,疗程48周,疗程结束后随访至少24周。分别检测治疗前以及治疗12周、24周、48周时HBcrAg、HBV血清标志物、HBV DNA以及ALT水平。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完全应答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判断HBcrAg对实现完全应答的预测价值。结果 79例接受PEG-IFNα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35例实现了完全应答。应答组相较于非应答组具有更低的基线HBsAg水平(P=0.008)、HBeAg水平(P0.001)以及HBcrAg水平(P=0.002)。基线HBcrAg与HBV DNA(r=0.325,P=0.003)、HBsAg水平(r=0.468,P0.001)、HBeAg水平(r=0.695,P0.001)均呈正相关,与ALT水平无相关性。血清HBcrAg水平在治疗过程中总体呈下降趋势,应答组HBcrAg水平在治疗12周下降幅度大于非应答组(Z=-2.653,P=0.008)。治疗12周时HBcrAg水平为完全应答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5.510,95%可信区间:1.656~18.326,P0.05)。血清HBcrAg的最佳截断值为6.45 log10U/ml,ROC曲线下面积为0.845。结论PEG-IFNα抗病毒治疗前HBcrAg与HBsAg、HBeAg、HBV DNA有较好的相关性。治疗12周时血清HBcrAg水平对PEG-IFNα治疗后实现完全应答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拉米夫定治疗HBV DNA阳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阻断HBV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提高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存活率,我们采用拉米夫定治疗血清HBV DNA阳性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观察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106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入院时血清HBVDNA阳性而其它肝炎病毒血清学指标阴性,并排除妊娠性和酒精性肝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在护肝、促进肝细胞再生、降酶、利胆等一般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加服拉米夫定100mg,每晚1次,不再使用其它抗病毒药物;B组仅采用一般综合疗法。两组患者住院日均大于30d,观察疗程均为1年,治疗中肝功能恢复后又出现异常者为肝炎再活动。所有病例入院时、入院后每月定期采血用ELISA法检测HBVM,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同时观察血清总胆红素、血常规及甲胎蛋白等指标。结果 A组患者存活率为67.9%(36/53),与B组(49.1%,26/53)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存活患者中,A组HBeAg、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25.0%(9/36)、5.6%(2/36),B组分别为61.5%(16/26)、84.6%(22/26),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A组血清HBV DNA阳性者的HBVDNA平均含量(103.8±126.0 copy/μl)也显著低于B组(5 196.4±2 353.8 copy/μl)(P<0.01),两者与入院时(3 944.7±859.6 copy/μl)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A组TBiL复常时间(98.5±21.3d)比B组(124.7±32.0d)明显缩短(P<0.01),1年后肝炎再活动率(13.9%,5/36)明显低于B组(65.4%,17/26)(P<0.01)。A组中仅个别患者出现轻度腹泻,未见血常规和甲胎蛋白检测异常。结论拉米夫定能够抑制HBV DNA合成,减少新表达的靶抗原量,使炎症反应逐渐缓解。本研究发现,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血清HBV DNA阳性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可促使HBeAg和HBV DNA转阴,且血清HBV DNA未转阴者的HBV DNA平均含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病例与自身治疗前水平,说明患者体内HBV DNA的复制受到抑制。相反,对照病例经一般综合治疗后血清HBV DNA阳性者的HBV DNA平均含量不仅明显高于拉米夫定治疗患者,还明显高于自身治疗前水平,表明未采用拉米夫定治疗患者体内仍存在HBV DNA大量复制。我们还观察到经拉米夫定治疗后,患者TBiL复常时间明显缩短,肝炎再活动率也明显降低,说明拉米夫定能够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减少肝炎的复发。此外,拉米夫定副作用少见,对造血系统和肝细胞增生无明显抑制作用。上述机制可能与本研究中采用拉米夫定治疗时患者生存率较高有关。本研究证明:拉米夫定是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抗HBV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母婴传播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应用干扰素α2b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我院收治的非母婴传播的HBeAg阳性CHB患者13例,以同期母婴传播的HBeAg阳性CHB患者19例作为对照,应用国产干扰素α2b抗病毒治疗48周。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HBV标志物,采用罗氏ABI 7500实时定量PCR系统检测血清HBV DNA定量。结果在治疗24周和48周,两组完全应答率分别为15.4%、30.8%和15.8%、26.3%(P0.05);在治疗48周,非母婴传播组血清HBsAg定量低于1500 IU/m l的发生率46.2%,显著高于母婴传播组的22.2%(P=0.045);在疗程结束后24周,非母婴传播组发生完全应答率为38.5%,显著高于母婴传播组的5.3%(P=0.029)。结论非母婴传播HBeAg阳性CHB患者应用干扰素α2b抗病毒治疗可获得更高的持续应答率。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发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较多,干扰素仍是目前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但短疗程疗效欠佳,应答率较低.我们对35例干扰素治疗有效者进行延长疗程治疗,观察其生物化学、病毒学指标及免疫学指标的变化,进一步观察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赵海东  郑瑞丹  陈碧芬  陈建能  卢燕辉 《肝脏》2012,17(12):858-859
目的观察α-2b干扰素联合α1胸腺肽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A组单用α-2b干扰素,B组采用α-2b干扰素联合α1胸腺肽,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3、6及12个月ALT水平、HBVDNA水平、HBV血清标志物的应答效果及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1、3、6及12个月时,HBVDNA转阴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耐受性良好,无一例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α-2b干扰素联合α1胸腺肽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该治疗策略为临床抗病毒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α-2b干扰素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与疗效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67例干扰素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总体疗效,分层分析疗效与性别、年龄、病毒载量、ALT、病理炎症级别及纤维化程度之间关系。结果干扰素治疗24周后观察,完全应答率为47.8%(32/67),部分应答率为40.3%(27/67、无应答率为11.9%(8/67),干扰素的疗效与患者性别,ALT,病毒载量及炎症程度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女性,病毒载量低、ALT及炎症程度高的患者对干扰素应答更佳。  相似文献   

17.
刘洪波  单洪  王宁 《肝脏》2021,(6):611-613
目的 研究HBeAg阴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阳性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达到治疗时间的预测指标.方法 将入组的108例患者,根据肝脏病理结果分为治疗组和随访组,将年龄、性别、感染家族史、HBsAg定量水平、HBV DNA载量纳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多变量回...  相似文献   

18.
李强  XU W  LI Q  HUANG C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4):881-881
【据Hepatology International 2021年2月报道】题:PEG-IFN序贯核苷类似物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评价(作者Xu W等)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策略优化主要有3种可能方案:(1)PEG-IFN和核苷类似物起始联合治疗;(2)核苷类似物序贯PEG-IFN治疗;(3)PEG-IFN序贯核苷类似物治疗。方案(1)和方案(2)目前已有较多研究评估,然而方案(3)的疗效尚缺乏临床研究评价。该研究旨在评估PEG-IFN序贯核苷类似物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干扰素a-2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42例),分别应用干扰素a-2b单药治疗或联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疗程48周。结果在治疗结束时,联合治疗组ALT复常率为85.7%,HBVDNA阴转率为71.4%,HBeAg转阴率为61.9%,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45.2%,均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分别为60.0%、45.0%、37.5%、25.0%,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药治疗组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6例,其中39例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47例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结果在治疗24周时,联合治疗组谷丙转氨酶复常率和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66%和68%,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的41%和10%(P〈0.05或P〈0.01);在治疗48周时,联合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为85%,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的51%(P〈0.01)。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能明显增加HBV DNA转阴率及谷丙转氨酶复常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