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心内直视术后患儿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压疮预防方法。方法收集157例心内直视术后需要重症监护患儿的围术期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入院诊断、术前营养状况、术中情况、体外循环相关指标以及在监护室观察期间的相关指标,并对所有可能导致压疮发生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中有15例(9.55%)发生压疮,其中Ⅰ期13例,Ⅱ期1例,怀疑深部组织损伤1例。不同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类型、术后体位、术后水肿情况、镇静药物使用情况、肌松药物使用情况、体外循环最低肛温、术后SpO2以及正性肌力药物评分患儿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正性肌力药物评分、术后SpO2以及镇静药物的使用是小儿心内直视术后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580,0.066,11.762)。结论心内直视术后患儿属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对于正性肌力药物评分≥10分、术后SpO20.95以及在监护期间使用镇静剂的患儿应尽早启动压疮评估及预防机制,以预防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低血压的护理十分重要。现就这个问题,谈谈我们实践工作中的几点体会。一、术后低血压常见原因的护理观察1.低心排综合征:术前心功能差或有心衰史的病人、重症青紫型或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病人、心内分流继发重症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 :使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老年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发生心衰的研究,寻找其相关危险因素,从而对其围手术心衰提出相应的临床建议。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7年4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143例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围手术期发生心衰组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龄(77.2±12.5)岁;未发生心衰组118例,男54例,女64例,年龄(71.1±10.6)岁。调阅病例资料记录收集其受伤至手术时间、高血压病史、心脏病病史、意识障碍、术前肾功能、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麻醉方式、围手术期液体出入量差值、围手术期疼痛评分、术后血红蛋白等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各个因素,对结果有意义的因素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年龄、心脏病病史、术前肾功能、围手术期液体出入量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心衰的危险因素分别是为年龄[P=0.016,OR=2.789(1.208,6.439)],心脏病病史[P=0.011,OR=2.878(1.269,6.527)],术前肾功能[P=0.043,OR=2.410(1.027,5.654)],围手术期液体出入量差值[P=0.022,OR=4.215(1.230,14.439)]。结论 :年龄、心脏病病史、术前肾功能、围手术期液体出入量差值为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心衰的危险因素,围手术期应充分重视及评估这些危险因素的危害,并采用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病儿细胞及体液免疫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观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病儿不同时间(术前、术后24小时,72小时和168小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含量及淋巴细胞膜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的 表达,结果提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病儿后近期有细胞免疫,体液免疫,IL-2R表达功能紊乱,术后应予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1年7月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成人患者6665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分为两组,AKI组1779例,非AKI组488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K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AKI组中102例(1.53%)进行了肾脏替代治疗(RRT),院内死亡44例;非AKI组死亡14例,AKI组住院病死率显著高于非AKI组患者(2.47%对0.29%,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每增加10岁)、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术前基础血肌酐值≥115μmol/L、术前血尿酸值≥420 μmol/L、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0.40、术前贫血、手术类型(主动脉瘤手术)、体外循环≥120 min、深低温停循环的应用、术后低血压、术后24 h内输血量≥1000 ml、术后机械通气≥72 h是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KI是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与术后病死率的增加有关.AKI的发生与多种围手术期危险因素有关,应充分重视这些危险因素的评估和预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比较接受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的含量和脑电图(EEG)的变化,探讨心内直视手术对不同疾病患者脑损伤的差异. 方法选择心内直视手术患者40例,按疾病种类不同分为两组,A组:室间隔缺损患者20例;B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0例.两组均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施行手术.所有患者均在术前、体外循环(CPB)开始后20分钟、CPB结束后1、24小时采集血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NSE和S-100b蛋白含量.结合患者术前与术后7天的EEG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脑组织损伤的程度.结果 CPB 20分钟A组血浆NSE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CPB后1小时达峰值,以后逐渐下降,至CPB后24小时接近术前水平(P>0.05);CPB20分钟B组患者血浆NSE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CPB后1小时明显高于术前,至CPB后24小时仍高于术前(P<0.01). CPB20分钟两组患者血浆S-100b蛋白均明显升高,持续至CPB后24小时仍高于术前水平(P<0.01);A组S-100b蛋白升高程度较B组明显.术后两组患者EEG的异常率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心内直视手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脑组织的损伤较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常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甲状腺激素代谢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常温心脏不停跳(非停跳组)心内直视手术病例围术期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综合征发生程度,并与低温停循环(停跳组)心内直视手术病例比较,分析其临床意义。选择非停跳组21例,术中鼻咽温维持在(33~37)℃,不阻断主动脉,心脏空跳下手术;停跳组23例,术中降温致鼻咽温(27~31)℃,阻断升主动脉,灌注高钾心脏停跳液,心脏停跳下操作。两组病人选择在病种分布、术前心功能、体外循环时间无差异,术前均无甲状腺功能障碍,均在静脉复合麻醉下手术。于术前,体外循环(CPB)转流10分钟,停CPB10分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分析二尖瓣成形术后围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1985年3月至2006年6月542例病人行二尖瓣成形手术,按手术死亡与否分成两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全组死亡20例(3.7%),单因素显著性分析发现年龄、心衰史、左室收缩末内径、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Ⅲ~Ⅳ级、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成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二尖瓣成形术围术期死亡有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衰史、术前左室射血分数和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心衰史、术前左室射血分数和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二尖瓣成形术围术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肾移植术后导致肾功能恢复延迟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发生肾功能恢复延迟(DGF)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肾移植术后发生DGF的111例患者(DGF组)及同期未发生DGF的141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用Logistic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计算其相对危险度。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表明,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术后早期低血压,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急性肾小管坏死,加速性排斥反应,神经钙调素抑制剂肾毒性,术后早期尿漏、输尿管梗阻等8种因素是发生DGF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术中及术后早期的多种因素均能导致DGF,其发生基础为缺血-再灌注损伤,应针对多种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处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危险性。方法:1993年3月到1997年6月间对术前诊断为氮质血症期18例,肾功能不全代偿期4例,尿毒平期1例共23现人,在心脏手术围术期均给予积极治疗。结果术后早期肾功能指标较术前差,围术期腹透4例,血透1例治疗后,肾功能指标有所改善。20例昨出院3例死亡。结论术前肾功能不全病人绝大多数可以安全地渡过肾功能衰竭关,达到改善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术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则莉 《护理学杂志》1999,14(4):205-206
25例病人在浅低温(33±05)℃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术,该方法可维持跳动心脏的基本血供,避免心肌缺血、缺氧和再灌注损伤,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手术顺利。重点介绍了术后采用床边全电脑监控仪监测病人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肾功能、电解质、体温、神志等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搏动灌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搏动灌注与平流灌注的区别。 方法 将100 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按灌注方法不同分为搏动灌注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50 例,分别采用搏动灌注法与平流灌注法。于转流前、转流30 分钟、60 分钟、90 分钟和升主动脉开放时,分别测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记录术中尿量,术中、术后血红蛋白尿例数,肢体末梢皮肤温度恢复时间,正性肌力药物应用时间;观察术后引流量,记录术后呼吸机应用时间和心脏自动复跳例数等,然后进行对比观察研究。 结果 搏动灌注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提高,术中尿量增多,术后正性肌力药物应用时间减少,肢体末梢皮肤温度较对照组提前恢复2~3 小时,提前拔气管插管6~10 小时,转流中血小板两组无差异;血浆游离血红蛋白随搏动时间延长逐步增高,术中、术后血红蛋白尿例数有所增加,但两组无差异;术后渗血引流量两组无差异。 结论 搏动灌注方法较符合生理状况,明显优于平流灌注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 总结分析2009-2012年208例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资料;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寻找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为25.9%,在获得性肺炎发生的可能相关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吸烟、低肺功能、术后非硬膜外镇痛、术中喉返神经的损伤、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高龄患者应做好术前评估及围手术期的处理,减少食管癌术后并发症能有助于减少术后获得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患者出现血红蛋白尿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减少或避免其发生的灌注技术和方法。方法选取2002年10月~2006年6月331例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出现肉眼血红蛋白尿的患者作为血红蛋白尿组(n=72),其余未出现血红蛋白尿者为对照组(n=259),比较两组病程、体外循环时间、转流中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分析其与血红蛋白尿出现的关系。结果331例研究对象中:72例术中出现肉眼血红蛋白尿。结论体外循环时间长,转流中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较高的患者易于出现血红蛋白尿。  相似文献   

15.
体外循环中血浆内皮素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病人不同时间(术前1天、术中不同时点,术后1、3、7天)血浆内皮素水平。结果表明,体外循环开始后血浆内皮素持续升高至术前2倍,直至体外循环结束。提示内皮素是心脏手术病人一个新的加压指标,术中选用保护剂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ProSeal喉罩用于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儿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 择期拟行心内直视术患儿76例,年龄3月~8岁,体重3.3~34.5 kg,性别不限,ASA分级Ⅱ级,心功能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38):气管导管组(T组)和ProSeal喉罩组(P组).麻醉诱导后,T组置入气管导管,P组置入ProSeal喉罩,行机械通气.记录气管导管和喉罩的置入情况、置入时间、最高气道压、术中低氧血症、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低血压和高血压的发生情况、术后喉头水肿、吞咽困难、呛咳、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的发生情况.结果 气管导管和ProSeal喉罩全部置入成功.两组术中均未见低氧血症、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低血压和高血压的发生.与T组比较,P组置入时间缩短,喉头水肿和吞咽困难的发生率降低(P<0.05),最高气道压、呛咳、呼吸困难和声音嘶哑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oSeal喉罩置入简单易行,可有效保证通气,对咽喉部刺激较小,用于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儿的气道管理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王维  赵卓 《临床外科杂志》2006,14(11):730-731
目的分析瓣膜置换术后肺不张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和评估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1998年1月至2005年10月完成的517例瓣膜置换术患者按有无肺不张分成两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全组有肺不张31例,单因素显著性分析发现年龄、吸烟史、左心房直径、术前肺动脉高压、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胸膜完整、使用膜肺以及应用药物和长期应用呼吸机有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体外循环时间、联合瓣膜病等是独立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瓣摸置换术后肺不张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心包、心脏     
保留二尖瓣后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刘左室构型及功能的影响;冠状动脉窦逆行灌注在冠脉搭桥中的应用;抑制心内直视术中核转录因子激活保护心肌;不同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高龄患者瓣膜手术长时间体外循环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363例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并对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长期重度吸烟史、术前有两种及以上的合并症和手术持续时间为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高龄食管癌患者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早戒烟、控制术前合并症和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20.
心内直视手术患儿围术期呼吸道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业萍 《护理学杂志》2004,19(2):29-30
回顾208例婴儿及新生儿心内直视手术的术前、术中、术后呼吸机应用期间及脱机后呼吸道管理的经验.提示由于婴儿及新生儿的病理生理特殊性,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呼吸道管理不同于大龄儿童,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影响术后存活率的重要因素.而进行术前呼吸道准备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术中、术后采取有针对性、严格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心内直视手术婴儿的呼吸道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