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迟发性腹腔内出血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中术后腹腔内出血的情况。
结果:168例患者中有38例出现腹腔内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22.6%(38/168);因大出血而再次手术止血11例,发生率6.5%(11/168);再手术的病死率27.3%(3/11);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合并胰瘘或腹腔感染。
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内出血与胰瘘或腹腔感染密切相关。完善围手术期的处理,预防与及时发现、积极处理胰瘘和腹腔感染可以减少腹腔内迟发性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胰瘘合并迟发性腹腔出血的诊治体会。方法〓总结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合并腹腔出血患者的诊治过程及体会。结果〓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合并迟发性腹腔出血患者中,1例经过DSA介入治疗后痊愈,1例经过DSA介入治疗合并腹腔感染,腹腔清创后行全胰切除,1例经过二次DSA介入栓塞治疗后,再次出血行手术缝扎止血痊愈后出院。结论〓介入联合手术治疗是 PD术后胰瘘合并迟发性腹腔出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胃癌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共294例胃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4例胃癌根治术病人中有15例发生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5.1%(15/294),二次手术率为73.3%(11/15),病死率为40.0%(6/15);术后迟发性出血组(15例)与正常组(279例)比较,原发疾病的分布、病人术后第2天的一般情况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迟发性出血与术后缝扎线及血管夹松脱,电刀、超声刀灼伤形成假性动脉瘤破裂、腹腔感染、胃酸腐蚀、外力因素等原因有关;术后迟发性出血多为脏器血管性出血,占46.7%(7/15)。结论胃癌术后迟发性出血二次手术率及病死率极高,重大血管出血、吻合口漏、十二指肠残端破裂是重要的危险因素,腹腔动脉性出血及吻合口瘘并发症引起的出血是主要的致死原因;临床中综合病人出血情况及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对策,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511例行P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PD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8.81%(45/511)。单变量分析表明:术前胆红素水平、胰瘘、胆瘘、术后腹腔感染为有意义的相关因素(P<0.05)。应用Logistic回归多变量分析,胰瘘(OR=2.158)、术后腹腔感染(OR=3.051)是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PD术后胰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做到及早发现、迅速诊断、正确处理可有效减少迟发性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迟发性动脉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12年9月诊治的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迟发性动脉出血患者的资料。结果有3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4例患者术后有胰漏、腹腔脓肿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经动脉造影确诊并经栓塞止血治愈。结论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术后并发胰漏、腹腔脓肿是发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迟发性动脉出血的危险因素,经动脉血管造影和栓塞对诊断和治疗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迟发性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行PD治疗的222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出血的原因、时间、治疗及转归等,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PD术后迟发性大出血的危险因素。 结果发生迟发性大出血17例(7.7%),包括腹腔出血13例,消化道出血4例,总体死亡率35.3%(6/17),出血时间为术后12(5~23)d。术前总胆红素≥171 μmol/L(OR=1.011,95% CI:1.000~1.020,P=0.043)、术后腹腔感染(OR=4.012,95% CI:1.302~12.357,P=0.016)、术后B级以上胰瘘(P<0.05)是PD术后迟发性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术前降低胆红素水平、积极治疗术后胰瘘和控制腹腔感染是预防PD术后迟发性大出血发生的关键,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个体化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7.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迟发性大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收集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胃肠外科2013年6月—2016年6月所施行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迟发性大出血病例12例病例资料并进行分析。术后迟发性大出血发生率2.8%,临床表现包括引流管引流新鲜血液、消化道出血、腹胀并腹腔游离积血等症状;保守治疗3例,手术探查3例,内镜止血1例,DSA+TAE 5例;出血原因有腹壁出血、假性动脉瘤形成并破裂、超声刀凝闭血管残端出血、吻合口出血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中合并消化液漏5例(5/6,83.3%);出血部位包括肝总动脉、GDA、脾动脉、胰周动脉等;10例好转出院。腹腔内迟发性大出血进展迅速、诊治难度大、死亡率高;术中、术后应注意预防血管损伤危险因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经导管动脉栓塞是最佳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13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各种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各种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间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根治性手术91例,同时有43例行联合血管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38例(27.4%),包括上消化道出血10例(7.2%),腹腔内出血4例(2.9%),胰漏6例(4.3%),胆漏4例(2.9%),腹腔内感染3例(2.2%),肺部感染5例(3.6%),胃肠吻合口功能障碍6例(4.3%)。本组手术后死亡4例,病死率2.9%。结论:出血、胰漏、胆漏和腹腔内感染等是PD术后主要并发症,术中仔细操作并采用合适的吻合方法,术后密切观察和及时积极的处理是减少PD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双套管匀速冲洗引流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1医院肝胆外科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现胰漏的病人,共78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行腹腔双套管匀速冲洗引流治疗,对照组行间断冲洗引流治疗,其他治疗相同。对比两组病人腹腔冲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冲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冲洗过程中,对照组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转ICU治疗后好转;4例腹腔脓肿,经穿刺引流治疗后好转;1例迟发性腹腔出血,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证实为脾动脉出血,行栓塞止血治疗后好转。两组各有1例因负压吸引过大,导致腹腔大出血,行急诊剖腹探查并止血后好转。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拔管时间早(26.0 d比29.2 d),术后住院时间短(29.0 d比31.8 d),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治疗术后胰漏,行腹腔双套管匀速冲洗引流,因维持小负压吸引,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关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合并出血的二次手术方式缺乏相应的指南及专家共识,本文旨在复习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合并出血的二次手术方式并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合并出血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分析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C级胰瘘合并出血的诊疗及手术过程,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合并出血的二次手术方式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C级胰瘘合并出血的患者,均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进行了二次手术。患者1在探查胰肠吻合口时,发现门静脉出血,确切止血后重新行原位的胰肠吻合术,最终痊愈出院;患者2由于胰瘘导致了迟发性的出血及腹腔感染,在二次手术时并未发现明确的责任血管,手术中对出血风险较高的血管进行了结扎,并对胰肠吻合口进行了加针修补,最终患者因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PD术后胰瘘合并出血的治疗需要介入科、重症医学科、普外科的多学科参与,外科手术仍然是PD术后胰瘘合并出血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1.
胰肠吻合方式的选择与胰肠吻合口漏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肠吻合口漏(胰漏)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最常见、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1943年Cattell就提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最重要的问题是胰肠吻合,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胰瘘。尽管近20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PD术后病死率已降至5%以下,但胰漏的发生率仍高达8%~25%,由此引起的病死率占总病死率的20%,主要原因是其导致的腹腔感染、假性动脉瘤和血管腐蚀出血。因此,胰肠吻合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关键步骤,往往决定手术的成败,如何有效的预防胰漏是顺利开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因腹部外伤行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后胆胰漏的发生及并发严重腹腔感染需再次手术时的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10年来因腹部外伤而急诊行PD手术病人共35例,术后发生胆胰漏12例,发生率为34.3%.经保守治疗、调整腹腔引流管或穿刺引流后治愈3例,另9例发生严重腹腔感染,再次手术行腹腔清洗和置管引流.结果 再手术者中8例未行胆胰管支撑引流,其中6例术后胆胰漏之积液区未有效局限,腹腔感染持续并加重,3例并发腹腔出血;均行第3次手术,于胰管和(或)胆管内置管外引流,感染区留置双套管术后冲洗腹腔并负压引流;6例均存活,6个月后行决定性手术.结论 胰十二指肠外伤行PD术后胆胰漏发生率高,再次手术时行胰管和(或)胆管内置支撑管外引流,可迅速有效地控制腹腔感染,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防治及PMOD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二十年由于手术技术及围手术期处理的改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 PD)的手术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很高[1,2].PD术后出血的发生率较高,约2%~8%,病死率在30%~58%[3].由于病人多存在严重梗阻性黄疽、凝血机制障碍、手术创面广泛渗血,以及胰断端止血不彻底或术中分离血管方法不当,导致术中术后大出血.本文结合作者的经验对如何防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术后出血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早期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2012年9月间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9例(30.0%),包括腹腔内出血2例(6.7%),胰瘘5例(16.7%),胆瘘2例(6.7%),腹腔内感染1例(3.3%),围手术期死亡1例(3.3%)。统计学分析显示:术前血清胆红素水平≥171 mmol/L,血清白蛋白水平<35 g/L,术中失血量≥600 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高。结论出血、胰瘘、胆瘘和腹腔内感染等是PD术后主要的早期并发症,围手术期恰当的处理,术中仔细操作并采用合适的吻合方法,术后密切观察和及时积极的处理是减少PD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再手术处理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并发症的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施行的239例PD术的临床资料,分析再手术的原因、处理方式及转归。结果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0.5%(73/239),病死率为4.6%(11/239)。12例(5.0%,12/239)再手术,其中腹腔内出血6例,切口裂开2例,胰瘘并腹腔感染1例,胰瘘并腹腔内出血1例,胰腺断面出血1例,腹腔感染1例。再手术时间为术后1 h至13 d;再手术病死率为25.0%(3/12)。结论导致PD术后再手术的主要并发症有出血、胰瘘和切口裂开。及时而果断的再手术是处理PD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手段,但伴随较高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迟发性C级胰瘘并出血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总结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迟发性胰瘘(术后5 d)并出血(术后21 d)患者的诊治经验和体会。结果发现胰瘘后第2天开始应用生理盐水经腹腔引流管持续局部冲洗,胰瘘引流量逐渐减少;发现腹腔出血后立即应用肾上腺素盐水经腹腔引流管持续局部冲洗、结合凝血酶局部保留灌注,24 h后出血停止;继续应用生理盐水持续局部冲洗7 d,术后第28天康复出院。结论非手术治疗可成功救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迟发性C级胰瘘并出血。  相似文献   

17.
<正>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恶性或良性胰头肿瘤和壶腹部肿瘤的标准术式,具有手术创伤大、脏器切除多、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复杂等特点[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PD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显著提高,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然较高,尤其是胰腺切除术后出血(postpancreatectomy hemorrhage,PPH)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其发生率在2.5%~20.2%,而致死率可高达56.2%[2]。迟发性门静脉出血作为PD术后并发症非常罕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期间武汉协和医院胰腺中心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56例病人的临床诊疗经过.结果 术后发生并发症13例(23.2%),包括胰瘘7例(12.5%),十二指肠瘘2例(5.4%);胆瘘1例(2.8%);腹膜后积液和感染2例(5.4%);腹腔大出血1例(2.8%).消化道瘘经支持治疗和维持通畅引流等治疗而痊愈,腹膜后积液和感染病人在B超引导下置管引流治愈,腹腔大出血者急诊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显示胃十二指肠动脉分支破裂出血,经明胶海绵和不锈钢圈栓塞后治愈.结论 胰瘘、十二指肠瘘、胆瘘、腹腔感染和出血等是DPPHR术后主要并发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仔细操作,尽量保留十二指肠的血液供应是减少DPPHR术后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一旦出现并发症应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胰肠吻合口大网膜包裹技术对于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胰瘘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0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二科单一手术组实施的22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例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实施胰肠吻合口网膜包裹技术分为包裹组(125例 )和未包裹组(100例),经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后,比较包裹组(64例)和未包裹组(64例)胰瘘的发生率。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225例病人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2.7%(141/225),再手术率2.7%(6/225),病死率2.7%(6/225)。胰瘘发生率为46.7%(105/225),包括A级61例、B级37例、C级7例,出血发生率为11.%(25/225),胃排空障碍(DGE)发生率为24.9%(56/225),腹腔感染发生率为20.9%(47/225)。除术后胰瘘发生率外,两组病人出血、DGE、腹腔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包裹组无再次手术病人,死亡2例;未包裹组再次手术4例,死亡4例;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19、0.680)。在PSM模型中,单因素分析显示,胰腺质地、胰管直径及网膜包裹与术后胰瘘发生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胰管直径<3 mm及未行网膜包裹是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D中采用胰肠吻合口网膜包裹技术可降低术后胰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其诊治。方法;对21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的术后病死率为6.5%。19例患者发生术后出血(8.8)%,6例最终导致死亡(1.6%)。胃肠道出血11例,腹腔内出血8例。共发现有5例是由于胰瘘腐蚀周围血管造成(26.3%),其中死亡3例。10例行再次开腹手术。慢性胰腺炎手术后发生出血2例(7.7%),肿瘤手术后发生出血17例(9%)。131例术前有梗阻性黄疸(60.9%),其中15例发生术后出血(11.5%)。结论:预防术后出积压,术中细致操作最重要。其次,术前纠正凝血功能异常,术后严密及时发现并发症,预防性使用止血药物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