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躯干神经阻滞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射到特定肌肉之间的平面内,浸润相应神经,在腹部手术后起到镇痛效果。超声引导下的躯干神经阻滞在腹部手术后镇痛运用广泛。文章综述了各类超声引导下躯干神经阻滞的解剖结构、作用机制及临床效果;讨论了各类神经阻滞的适应证、不良反应及潜在原因和机制;此外,还综述了目前临床试验研究中不同躯干神经阻滞之间镇痛效果和并发症的差异以及各类阻滞方案的优缺点。未来尚需进一步研究其确切的机制以及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区域神经阻滞是多模式镇痛的基础方案。与静脉镇痛比较,区域神经阻滞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神经阻滞麻醉镇痛可有效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带来的不良反应。联合应用超声引导技术,能够提高神经阻滞的安全性和精确性。患儿腹部神经阻滞解剖结构以及局麻药物扩散途径、临床应用以及并发症的报道较少,药物浓度与剂量缺乏统一标准,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本文分别从患儿腰方肌阻滞(QLB)、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腹直肌鞘阻滞(RSB)、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和椎旁阻滞(PVB)的局麻药物扩散途径、浓度剂量、临床应用及相关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患儿术后镇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前锯肌平面阻滞是一种新颖的局部肌肉筋膜阻滞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胸部及腹部手术后的疼痛管理。超声引导下平面阻滞具有可视化、定位准确、安全性高、舒适度高等优点。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的研究,对前锯肌阻滞的解剖,超声引导下阻滞层面,穿刺入路,不同手术中的应用和使用的药物种类与注射容量方面进行综述,为其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外周神经阻滞在麻醉和疼痛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神经刺激仪、超声引导定位的应用,使得一些新的神经阻滞术-如腹横肌阻滞术的应用成为可能,优点是操作简便、风险低、应用指征广泛。腹横肌阻滞是腹壁区域阻滞中的新方法,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由于其操作简单、效果确切、并发症少等特点,迅速被临床推广。现就腹横肌阻滞术的应用进展作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5.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在国内迅速发展,不过大多数仍为外周神经及浅神经阻滞,躯干神经和深部神经阻滞所见不多。而近十年以来,超声引导下的腰方肌阻滞(QLB)在国外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广泛的运用。反观国内的情况,极少有关于QLB的病例报导及相关论文,这一篇综述,回顾了QLB的发展历程,结合目前国内外的最新资料,展示QLB的解剖关系,并分析QLB的相关入路以及有效性、安全性及并发症,解答相关的疑惑,给现实的医疗活动提供依据,并为未来的研究设计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6.
膝关节手术后常用的镇痛方式分为: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关节周围注射、外周神经阻滞和多模式镇痛等,其中多模式镇痛应用较为广泛.随着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发展,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技术具有操作简单、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在临床上使用的越来越普遍.近年来超声引导下腘动脉与关节囊间隙(IPACK)联合收肌...  相似文献   

7.
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微创心血管外科手术具有手术切口小、阿片类药物用量少、术后拔管早、恢复快等优点,但术后疼痛仍较为明显。随着可视化技术及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普及,区域阻滞技术成功率和安全性大大提高,阻滞范围也逐渐由中枢性阻滞转移至周围神经阻滞,使其在微创心血管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筋膜平面阻滞技术,通过超声引导使局麻药在前锯肌间隙扩散,有效阻滞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浸润胸长神经及胸背神经,为前外侧胸壁提供术中和术后镇痛。本文就超声引导下SAPB在不同类型微创心血管外科手术中应用的现状、优势及不足进行综述,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腹横肌平面(TAP)阻滞技术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经历了一个复杂的阶梯式的发展过程,由外科医生主导的腹腔镜辅助腹横肌平面阻滞(Lap-TAP)是近年来国际上一种新兴的围手术期镇痛方式,逐渐被临床推广应用.与超声引导下TAP阻滞技术相比,Lap-TAP可在腹腔镜直视侧腹壁下,由外科医师独立完成操作,无需麻醉科医师及超声设备,...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1.5%利多卡因闭孔神经阻滞(ONB)抑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中闭孔神经反射的半数有效容量(EV50)。方法术前根据膀胱镜检或CT检查结果确定需行闭孔神经阻滞的择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27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8~80岁,BMI 19~30kg/m2,在超声及外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用1.5%利多卡因行ONB,以大腿内收肌力、术中腿动情况等判定阻滞效果。利多卡因容量根据序贯法确定,起始容量为10ml,相邻容量比为1.2。计算利多卡因EV50及95%CI。结果超声及外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1.5%利多卡因EV50为5.26ml,95%CI为4.99~5.54ml。结论超声及外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闭孔神经阻滞抑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闭孔神经反射的1.5%利多卡因半数有效容量为5.26ml。  相似文献   

10.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作为一种躯干筋膜间的平面内区域阻滞技术,在围术期镇痛中的应用日渐增多。为了延长竖脊肌平面阻滞镇痛时间,改善手术患者预后,罗哌卡因复合不同佐剂行竖脊肌平面阻滞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不同佐剂复合罗哌卡因行竖脊肌平面阻滞,具有延长镇痛时间、减轻不适症状、改善肺功能等诸多优势。全文主要介绍罗哌卡因复合不同佐剂行竖脊肌平面阻滞的临床研究现状,以期为临床上竖脊肌平面阻滞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华麻醉学杂志》2022,(5):565-568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和胸神经Ⅱ型(PecsⅡ)阻滞用于全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方法选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女性患者60例, 年龄20~60岁, ASA分级Ⅰ或Ⅱ级, 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n=30):前锯肌平面阻滞组(S组)和PecsⅡ阻滞组(P组)。2组均于全麻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阻滞药物均为0.5%罗哌卡因20 ml。术后均行舒芬太尼PCIA。采用肌肉注射曲马多100 mg进行补救镇痛。记录各节段皮区阻滞情况、术中瑞芬太尼和术后24 h内镇痛药(PCIA中舒芬太尼以及补救镇痛药)用量、神经阻滞时间、Horner综合征以及术后24 h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S组比较, P组T5-T7皮区阻滞率降低, 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减少(P<0.01), 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和神经阻滞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使用补救镇痛药, 未见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PecsⅡ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优于前锯肌平面阻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下颌神经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用于腮腺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腮腺手术患者60例,男29例,女31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神经阻滞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全麻,药物治疗组根据术后需要,使用吗啡进行术后镇痛;神经阻滞组在手术结束后行超声引导下下颌神经合并颈浅丛神经阻滞。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h和48h吗啡使用量、运动以及静息VAS评分,以及术后同一时点吗啡使用比例。结果术后第1天神经阻滞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吗啡使用量明显少于药物治疗组(P0.05)。术后第2天,两组运动以及静息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神经阻滞组术后同一时点吗啡使用比例明显小于药物治疗组。结论超声引导下下颌神经合并颈丛浅丛神经阻滞可以为腮腺手术提供术后镇痛,满足患者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进行上肢手术的5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的神经阻滞相关指标、阻滞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以及神经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的短于对照组,且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明显的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注药20分钟后神经阻滞效果的优良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快,持续时间长,效果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和传统外周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TKA的老年患者86例,性别不限,年龄66~70岁,BMI 19~23(kg/m2),ASA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于全麻后、切皮前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外周神经阻滞,对照组在实施外周神经阻滞时未应用超声引导。记录阻滞前(T1)、阻滞后10 min(T2)、切皮时(T3)、术毕(T4)时2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统计神经阻滞时间;观察穿刺并发症和麻醉苏醒后的不良反应;评价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T2、T3时,2组患者的HR、MAP均逐渐升高,并于T4时降低,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后观察组患者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阻滞时间均长于对照组,穿刺并发症和麻醉苏醒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  相似文献   

15.
<正>闭孔神经阻滞在临床上用于处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 TURBT)中的大腿抽动及髋部和膝部镇痛等问题。闭孔神经扁平纤细,没有蜂窝样图像,个体差异很大,不易辨识~([1]),阻滞难度大。闭孔神经阻滞经历了传统体表标志定位法、神经刺激器引导法、和超声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法多个阶段。超声引导下可见闭孔神经及其周围组织和血管,相比传统的体表标志定位与神经刺激器引导法,超声  相似文献   

16.
背景 神经阻滞一般根据周围神经体表标志或针刺异感来定位和穿刺.由于解剖变异或肥胖等原因,常致阻滞不全、效果欠佳,有的需要加大辅助用药量,甚至需改为全麻.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行神经阻滞的效果,并与传统定位的阻滞方法进行比较.内容 综述近几年来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小儿区域神经阻滞等的进展.趋向 超声引导下行神经阻滞是一种无创和可视的方法,能明显提高阻滞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麻醉效果和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总结3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实施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的护理配合,主要措施包括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前加强对患者的评估、设备物品和药品的准备;神经阻滞中配合麻醉医生摆放患者体位、进行神经阻滞的护理配合;神经阻滞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腰骶丛联合T12/L1椎旁神经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61例,所有病人均采用超声引导下腰骶丛联合T12/L1椎旁神经阻滞,记录病人围术期情况、注药后30分钟感觉阻滞平面、阻滞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手术麻醉效果及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注药后30分钟,T12~S3支配皮区针刺感觉阻滞成功率为87.0%~100%。阻滞后平均动脉压及心率与阻滞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手术麻醉优良率为97.0%,61例病人发生1例双侧阻滞。结论超声引导下腰骶丛联合T12/L1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血流动力学平稳,镇痛效果确切,阻滞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9.
超声引导下小儿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小儿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36例拟行肱骨髁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儿,应用高频超声探头扫描肌间沟内臂丛神经的分布,测量神经干的直径和距离皮肤的深度,在超声引导下以0.25%布比卡因行肌间沟臂丛阻滞.结果 超声扫描36例小儿肌间沟内臂丛神经均清晰显示,超声引导下以0.25%布比卡因行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有效率达100%.结论 超声引导下小儿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相对于传统盲探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优越性和实践经验。方法 选取我院采用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上肢手术20例(超声引导组),同时选择同期采用盲探异感法臂丛神经阻滞(盲探臂丛阻滞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各生理指标、生命体征变化、神经阻滞效应和并发症。结果 超声引导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成功率均优于盲探臂丛阻滞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盲探臂丛阻滞组的并发症高于超声引导组,但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有助于使麻药准确注入至最佳位置,提高麻醉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