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最近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磁共振血管造影等能发现未破裂状态的脑动脉瘤,对未破裂脑动脉瘤手术在目前很难说是完全安全的,在考虑手术适应症时就有必要充分掌握未破裂脑动脉瘤的自然史。未破裂脑动脉瘤的大小与破裂的危险性有很大关系,一般的是动脉瘤越大,其破裂和危险性就越大。通过尸检研究,未破裂脑动脉瘤多数比破裂脑动脉瘤要小,有统计,未破裂脑动脉瘤在4mm 以下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循环动脉瘤破裂伴脑内血肿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患者29例行显微手术治疗,总结其临床特点:动脉瘤部位、大小、形态、合并脑内血肿大小、形态,术前Hunt-Hess分级、手术方式及三个月随访的格拉斯预后评分。结果 Hunt-Hess分级Ⅲ级10例、Ⅳ级17例、Ⅴ级2例。17例患者术前经常规血管造影,12例行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检查证实。29例术中诊断与术前诊断一致,前交通动脉瘤6例,后交通动脉瘤7例,大脑中动脉瘤16例,29例患者共31枚动脉瘤均成功夹闭,3个月后随访时GOS评分Ⅴ级14例,Ⅳ级7例,Ⅲ级4例,Ⅱ级2例,Ⅰ级2例。结论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患者病情危重,早期夹闭动脉瘤,清除血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动脉瘤破裂的后果严重,因此未破裂动脉瘤的研究一直是神经外科的研究热点.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破裂率与既往蛛网膜下腔出血史、性别与年龄、动脉瘤大小、所处位置、多发动脉瘤、家族动脉瘤史等相关,治疗颅内未破裂动脉的手段主要有开颅夹闭术、血管内介入动脉瘤栓塞术、保守治疗以及动脉瘤孤立术或载瘤动脉闭塞术+血管吻合术,医师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年龄、并发症等),动脉瘤情况(大小、形态、位置)以选择合适的方法.现对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夹闭治疗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60岁以上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破裂出血41例,未破裂出血8例).根据术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头颅CT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认动脉瘤后,48例采用经翼点入路,1例采用经纵裂入路夹闭颅内动脉瘤,出院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预后.结果 根据GOS评分,41例破裂出血患者,Hunt-Hess分级Ⅰ~Ⅲ级28例,其中26例(93%)取得良好预后,重度残疾2例(7%);Hunt-Hess分级Ⅳ级13例,其中7例(54%)取得了良好的预后,重度残疾3例(23%),植物生存1例(8%),死亡2例(15%).未破裂动脉瘤8例,均取得良好预后(100%).结论 破裂动脉瘤的老年患者应尽可能早期手术,术前Hunt-Hess分级Ⅰ~Ⅲ级者预后良好,而Ⅳ级以上病死率和伤残率仍较高;未破裂动脉瘤老年患者应采取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未破裂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疗效,探讨栓塞方案、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血管内治疗50例未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影像学和临床随访。结果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术中血管痉挛1例。术后即刻造影Raymond 1级栓塞44例,Raymond 2级栓塞6例。31例行DSA随访(34.5±7)个月,复发(Raymond 3级)2例;50例临床随访(49±10.9)个月,术后偏瘫1例。结论前交通动脉瘤破裂风险较高,血管内栓塞未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是一种微创、相对安全、有效的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6.
血管移植搭桥治疗巨大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高流量血管搭桥方法对颅内巨大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8例巨大和颅底复杂动脉瘤患者,主要表现头痛发病者5例,视力减退者2例,面部麻木者1例。未破裂动脉瘤6例,2例患者发生动脉瘤破裂,Hunt-Hess分级分别为Ⅰ级和Ⅱ级。血管造影证实:动脉瘤体位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C4段)4例、床突上段(C1段)2例、大脑中动脉M2~M1段者2例动脉瘤大小为2.5~6.0cm,平均直径3.7cm。其中6例动脉瘤为梭形,2例为宽颈动脉瘤。8例患者均采用额颞开颅,骨瓣要尽可能低到颅底,以缩短搭桥移植血管在颅外走行长度。通常用7-0显微缝线吻合移植血管与颈外动脉,用8-0缝线吻合移植血管与颅内段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4例患者利用大隐静脉移植搭桥,4例患者利用桡动脉移植搭桥。颅内、外搭桥完毕后将动脉瘤近心端和远端的供血动脉结扎和夹闭,阻断动脉瘤的全部血供。对3例有压迫脑神经或颅内占位引起颅压高的患者,将动脉瘤切除。结果5例术后头痛消失,1例视力减退者明显改善,1例动眼神经麻痹恢复。5例术后行脑血管造影检查,3例行CT血管造影检查,7例搭桥吻合血管全部畅通,动脉瘤消失。2例术后出现暂时性一侧肢体力弱,肌力在Ⅱ~Ⅲ级之间,术后1个月完全恢复。结论中、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可作为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床突旁动脉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30例患者的 34个床突旁动脉瘤 ,其中破裂性动脉瘤 10个 ,未破裂性动脉瘤 2 4个。显微手术夹闭 10个动脉瘤 ,血管内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 18个动脉瘤 ,保守观察 5个动脉瘤 ,另 1个为巨大动脉肿瘤 ,患者造影后死亡。参照Al Rod han的标准 ,Ia型 6个 ,Ib型 9个 ,Ⅱ型 8个 ,Ⅲ型 6个 ,Ⅳ型 5个。从治疗后血管造影、临床结局和影像学随访评价疗效。结果 栓塞治疗 18个动脉瘤术后造影完全栓塞 14个 ,次全栓塞 4个。显微手术夹闭 10个动脉瘤 ,术后造影均完全夹闭。出院时GOS临床结局评分 ,恢复良好 2 0例 ,轻度致残 7例 ,严重致残 2例 ,1例巨大动脉瘤患者脑血管造影后突发脑疝死亡。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床突旁动脉瘤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得到诊断。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每年的破裂率在1%~2%之间,不同研究结果报道影响未破裂动脉瘤破裂的因素各异,包括动脉瘤的大小、位置、形状等等。对于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案的选择,特别是某些小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是否可以观察,仍存在很大争议。开颅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治疗均各有利弊,选择一种合适的治疗方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到患者本身及动脉瘤的特点,还要考虑到设备技术,以及医师经验和技术等诸多复杂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MCA)分叉部动脉瘤的解剖特点、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显微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1 例MCA 分叉部动脉瘤显微外科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39 例有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表现,按Hunt-Hess 分级:0~Ⅰ级5 例,Ⅱ级15 例,Ⅲ级11 例,Ⅳ级9 例,Ⅴ级1 例.64 排螺旋CT 血管造影(CTA)确诊.41 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手术入路为翼点入路或扩大翼点入路.对多发动脉瘤采取早期与择期、一期与分期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动脉瘤,原则是先处理破裂动脉瘤,再处理未破裂动脉瘤.结果 动脉瘤夹闭38 例,动脉瘤夹闭+包裹2 例,夹闭一侧动脉瘤,另一侧动脉瘤未处理1 例.依据GOS 判断:优良31 例,轻残6 例,重残2 例,死亡2 例.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MCA 分叉部动脉瘤效果显著.熟悉MCA 分叉部动脉瘤的解剖特征有助于减少术中血管损伤和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对合并脑内血肿的MCA 分叉部动脉瘤,应急诊手术清除血肿并夹闭动脉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MCA)动脉瘤的解剖特点、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显微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3例MCA动脉瘤显微外科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41例有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表现,按Hunt-Hess分级:0~Ⅰ级6例,Ⅱ级16例,Ⅲ级11例,Ⅳ级9例,Ⅴ级1例.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确诊,动脉瘤位于MCA主干3例,分叉部39例,远端1例.43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对多发动脉瘤采取早期与择期、一期与分期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动脉瘤,原则是先处理破裂动脉瘤,再处理未破裂动脉瘤.结果 动脉瘤夹闭39例,动脉瘤夹闭+包裹3例,夹闭一侧动脉瘤、另一侧动脉瘤未处理1例.预后:优良34例,轻残5例,重残2例,死亡2例.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MCA动脉瘤效果显著.熟悉MCA动脉瘤的解剖特征有助于减少术中血管损伤和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对合并脑内血肿的MCA动脉瘤,应急诊手术清除血肿并夹闭动脉瘤.  相似文献   

11.
烟雾病伴血流相关性动脉瘤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烟雾病伴血流相关性动脉瘤的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神经内科自2000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6例烟雾病伴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及治疗过程. 结果 6例患者中表现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伴未破裂动脉瘤3例;破裂动脉瘤中2例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表现为基底节区出血.3例动脉瘤为主动脉型,2例为周围型,1例为主动脉型及周围型混合.血管内栓塞治疗4例,2例保守治疗.临床随访均恢复良好. 结论 烟雾病伴血流相关性动脉瘤可通过MRA、DSA检查发现,主动脉型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安全有效,周围型动脉瘤若无出血且手术困难可保守治疗并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ACoA)动脉瘤经眶上锁孔入路手术夹闭的手术技术、安全性和相对适应证。方法:总结27例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手术治疗的ACoA动脉瘤临床资料,着重阐述手术方法、术中动脉瘤破裂处理及手术适应证。结果:27例动脉瘤全部一次手术夹闭成功,但其中有5例术中动脉瘤破裂,3例合并脑积水者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1例死亡。27例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入路相关并发症。19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CT血管造影随访显示夹闭良好。结论:眶上锁孔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ACoA动脉瘤的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直接手术技术。方法回顾分析125例共141枚前循环动脉瘤的手术,分析细小结构的识别及处理技法,总结动脉瘤手术的经验和教训。结果所有动脉瘤均夹闭或切除,Hunt-Hess分级Ⅳ级者多数预后不良,Ⅴ级者多数死亡。其他预后差的因素包括颅内压过高、Hunt-Hess分级较高而又未去除骨瓣、大面积脑梗死、其他严重疾病等。结论所有破裂动脉瘤均宜尽早血管造影,并争取急诊手术。认真分析局部血管解剖的个体差异,耐心分离和血管辨认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控制输入动脉、缩短临时夹闭时间、保护穿支动脉和较大的静脉都值得重视。严重动脉硬化者,应谨慎选择临时阻断。  相似文献   

14.
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栓塞治疗后再破裂(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后复发的原因、处理措施。方法 对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行血管造影及栓塞治疗,动脉瘤再破裂出血后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2例病人经血管造影证实均为后交通动脉瘤,用GDC行栓塞治疗,分别在栓塞后7个月、21个月再次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造影检查及手术发现为动脉瘤复发并破裂,即行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结论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再复发的主要原因有:栓塞不致密或栓塞不全,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对再破裂动脉瘤宜行手术予以夹闭。  相似文献   

15.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以改善病人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1年10月至2002年9月共收治未破裂颅内动脉瘤58例,全部病人经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可分为三类(1)症状性动脉瘤32例;(2)偶然性动脉瘤7例;(3)多发性动脉瘤中未破裂的动脉瘤19例.采用手术夹闭、血管内治疗或观察三种方式处理.结果手术夹闭治疗20例,出院时优良者14例(70.0%);血管内治疗28例,出院时优良者26例(92.9%);二组病人治疗优良率经x2检验(P>0.05),无明显差异.随访观察处理11例,无变化10例,再出血1例.结论医生应根据UIAs的自然病程,揣度手术或介入的难度和自身能力来确定选择观察、手术或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6.
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入路很多,有蝶骨嵴入路,半球间入路、双额入路及额下入路等。作者是根据117例患者前交通动脉瘤的血管造影及手术记录资料完整的112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般资料:年龄30~80岁(平均54岁),男75例,女42例。按 Hunt's 手术危险度的分级,Grade Ⅰ级27例,Grade Ⅱ级34例,Grade Ⅲ级26例,Grade Ⅳ级27例,Grade O 级3例(即未破裂的动脉瘤)。研究方法:从术前颈动脉造影的改变来看,①、  相似文献   

17.
颅内动脉瘤治疗措施的临床证据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不同治疗方案对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不良后果.以为颅内动脉瘤的循证治疗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以颅内动脉瘤、治疗、血管内栓塞治疗、手术夹闭治疗等英文词组作为检索词.分别检索MEDLINE、PubMed、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并辅助手工检索获得临床指南、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系统评价、回顾性病例分析、临床对照试验及病例观察研究等方面的相关文献,采用Jadad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经筛选共纳入与颅内动脉瘤治疗有关的临床指南4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4篇、系统评价7篇、回顾性病例分析9篇、临床对照试验1篇、病例观察研究1篇;其中20篇被评为高质量文献(2篇7分、2篇6分、4篇5分、12篇4分),6篇为低质量文献.经对各项临床试验治疗原则和不同治疗方法 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显示:(1)血管内栓塞和手术夹闭治疗是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外科手术方法,但哪种方法 更具优势仍存在争议.(2)对于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有症状者建议积极治疗;但对于无症状的小动脉瘤,是否需要治疗尚有争议,应根据各种影响因素如年龄、既往病史、家族史.以及动脉瘤大小、部位、形态和预期寿命等综合考虑.(3)对于已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建议尽快施行手术治疗,除非急性期不能耐受手术者外,不宜采取延期治疗方案.手术方法 的选择也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4)动脉瘤破裂后的药物治疗,除尼莫地平已获得大犁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据外,其他药物治疗效果仍有待研究.结论 借助循证医学评价方法 可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提供最佳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18.
早期手术结合术后抗痉挛药物治疗破裂动脉瘤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行早期手术夹闭或包裹动脉瘤患者共30例。报告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 29例出院时清醒,术后1个月Glasgow恢复分级Ⅰ级16例,Ⅱ级9例,Ⅲ级4例。1例术后第4天脑疝死亡,2例术后发生交通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病情好转。6例术后48hCT发现脑内低密度灶。用药后1月内逐渐缩小,30例均复查血管造影,除1例前交通动脉瘤有部分残留,其余动脉瘤消失。6例术前出现血管痉挛者术后血管痉挛减轻或消失。2例术后出现新的血管痉挛。结论 动脉瘤破裂早期手术治疗。结合围手术期药物治疗。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破裂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疗效,探讨手术时机、支架使用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性血管内治疗76例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单微导管栓塞71例,双微导管栓塞1例,支架辅助栓塞2例,球囊辅助栓塞2例。并进行影像学和临床随访。结果术前动脉瘤再破裂9例,术中再破裂2例。术后即刻造影Raymond 1级栓塞62例,Raymond 2级栓塞13例,Raymond 3级栓塞1例,完全栓塞率为81.6%。47例行影像学随访(37.3±12.1)个月,复发(Raymond 3级)4例,其中2例发生再破裂。76例病人中预后良好66例,残疾4例,死亡6例,预后良好率为86.8%。结论血管内治疗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支架辅助栓塞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7月至2015年4月采用支架辅助血管内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21例。结果 栓塞后即刻造影示完全栓塞15例,瘤颈部分残留6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术后再出血2例。21例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其中DSA随访15例(9例即刻完全栓塞的患者造影复查动脉瘤仍完全不显影,载瘤动脉通畅;6例栓塞即刻大部分栓塞患者5例动脉瘤级瘤颈未显影,1例瘤颈仍部分显影;术后支架移位2例,载瘤动脉轻度狭窄1例);所有患者均无神经功能损伤。结论 采用支架辅助血管内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是安全的,复发率低,规范的操作、栓塞材料的合理选择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达到最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