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预防和减少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应激性溃疡、口腔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100例重型颅脑损伤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及护理。[结果]观察组经过监测及护理,术后各种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观察组经过监测及护理,使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呼吸道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例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因中枢衰竭死亡,发生肺部感染4例,经及时处理后症状消失,无一例因肺部并发症死亡.[结论]加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呼吸道的预见性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对45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入院后给予常规止血、脱水等基础治疗,急诊行手术治疗,同时加强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术后并发颅内再出血3例,肺部感染4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泌尿系感染2例,高血糖4例,低钠血症1例,肾衰竭3例,压疮1例,便秘2例;40例好转出院,5例死亡。[结论]加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汇总分析2002年10月~2004年10月重型颅脑损伤术后临测资料。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与长时间卧床、侵入性操作、脑出血、平均住院日等因素有关。结论:对病情重,住院时间长,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和实施了侵入性诊疗操作颅脑术后患者,应采取相应护理对策,预防肺部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贾晓玲 《全科护理》2012,(35):3274-327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行高压氧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11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同时做好入舱前、入舱后、出舱后的护理,对两组病人临床疗效及肺部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67%、85.71%;观察组、对照组肺部感染率分别为1.67%、10.71%,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及治疗期间有效的护理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减少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监测及护理。包括回顾性分析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护理。认为通过严密监测,以及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对于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与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结果 实施预见性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存率.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或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了死亡率与致残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不同管饲方法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86例重型颅脑损伤管饲病人随机分为两组,93例采用分次灌注法,93例采用缓慢滴注法.采用皮褶厚度和上臂肌围两种方法来评定病人的营养状况.[结果]两组管饲病人在并发症、营养状况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及早管饲增加了病人的营养,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情重,及早的管饲膳食是非常重要的,采用分次灌注法和缓慢滴注法均可增加病人的营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呼吸道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的呼吸道得到了有效监测和护理,22例恢复良好,3例存在语言功能障碍伴肢体活动力下降,1例原发性脑干伤病人因中枢衰竭死亡,4例发生肺部感染经及时处理后症状消失,无一例因肺部并发症死亡。[结论]加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呼吸道的预见性护理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杨小菊 《当代护士》2008,(10):30-3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经确诊的首发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8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并比较2组住院30d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3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呼吸道的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瑞瑛  陈娟  汪李宏 《全科护理》2008,6(34):3147-3148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呼吸道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的呼吸道得到了有效监测和护理,22例恢复良好,3例存在语言功能障碍伴肢体活动力下降,1例原发性脑干伤病人因中枢衰竭死亡,4例发生肺部感染经及时处理后症状消失,无一例因肺部并发症死亡。[结论]加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呼吸道的预见性护理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并发便秘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便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便秘发生率为10%,对照组便秘发生率为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护理干预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是颅脑外科常见急、重症病,病程中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加速患者的死亡,因此对护理要求高,通过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正确处置是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的关键^[1]。本文报告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损伤是外科常见的急症,其特点是病情重且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为了提高颅脑损伤病人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致残率和病死率.本文通过回顾性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情观察和术后护理措施,探讨了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情观察及术后护理要点。结果本组病例无1例因护理不当引起术后并发症或因观察病情欠仔细延误手术而导致患者死亡,但因损伤严重而自然死亡3例。结论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障碍四个进行性改变,加强术前和术后护理足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5.
廖媛媛 《全科护理》2013,(18):1643-1644
[目的]通过观察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表现,提出护理措施,减少病人的痛苦与负担。[方法]观察并治疗80例因重型颅脑损伤而入院的病人。[结果]经手术或其他方法治疗后,8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有20例完全康复,41例病情好转,有4例病人植物生存,7例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在经过手术治疗,并且在术后给予全面的观察护理,大部分病人都能够得到较好的恢复,明显减少了死亡人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严重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后人工气道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方法]对3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后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病人,5例因病情转重死亡,仅5例发生肺部感染,且经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后治愈,其余病人均未发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建立人工气道后行有效的气道湿化、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熊洋 《全科护理》2011,9(25):2272-2273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病人进行观察与护理。[方法]对34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病人进行观察与护理,包括病情观察、低氧血症的护理、体位护理、高热护理、预防消化道出血的护理、饮食护理、预防感染、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恢复期护理等。[结果]死亡8例,其余病人手术后10 d~30 d拔管,无肺部并发症。[结论]加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方法]63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留置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治疗期间加强病情监测、心理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结果]本组病人康复出院61例,死亡2例.[结论]加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护理。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颅脑外伤10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术后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观察预见性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GCS评分。结果实验组在常见术后并发症、GC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重型颅内外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并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需口腔护理病人对预防口腔感染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4例重型颅脑损伤需口腔护理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观察组3 h~4 h病室通风1次,每次15 min~30 min环境下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病室通风每日2次,每次15 min~30 min环境下行口腔护理.从口臭发生率、口腔感染率方面观察其效果.[结果]观察组口臭率、口腔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适当增加病室通风次数,可改变病室空气质量,有效地防止口臭及口腔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