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崔刚英 《全科护理》2008,(30):1804-1804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部位特殊,关节活动度欠,体外留置导管长8cm,安装链接器,尾端接肝素帽,穿刺点采用3M透明敷贴固定,余外露端用传统的一次性输液砧分别贴导管尾部,再用胶布绕前臂1/3周粘贴于皮肤上,此方法固定松紧不易掌握,影响肢体血液循环,病人在翻身、坐起、穿脱衣时易撕脱胶布,污染针眼,引发感染,导管易牵拉脱出,增加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思乐扣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移位及穿刺处肉芽肿的效果。[方法]将74例对健康教育路径依从性差的PICC置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采用3 M透明敷贴加思乐扣固定 PICC 导管,对照组采用3 M透明敷贴加3条胶带固定PICC导管。观察两组病人PICC移位及穿刺处肉芽肿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 PICC移位及穿刺处肉芽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思乐扣联合3 M透明敷贴固定 PICC导管能明显降低导管移位及穿刺处肉芽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前,采用3M透明膜固定中心静脉置管,具有防水、粘贴牢等优点.在夏季,部分出汗较多外科手术病人出现皮肤过敏的症状,表现为瘙痒、水疱,水疱破溃后引起疼痛.  相似文献   

4.
改良PICC维护法防治肿瘤病人夏季过敏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维护法防治夏季过敏性皮炎的效果。[方法]将48例应用PICC的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局部皮肤按常规用乙醇、碘伏各顺、逆时针消毒3遍待干后用无菌透明贴固定导管;观察组局部皮肤用碘伏顺、逆时针彻底消毒3遍待干后再用生理盐水将碘伏清洗干净,自然风干后,用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固定导管。两组均每周维护1次。[结果]治疗20 d后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PICC维护法防治夏季过敏性皮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正>3M透明敷料是PICC导管固定的一种常用工具,具有易观察、粘性好、固定牢等的优点,但临床实践中发现有少数患者对透明敷料过敏,出现局部红肿、瘙痒,甚至出现水疱和破溃,还容易导致感染,严重时需要拔除导管,严重影响PICC的使用。从前临床上常用方法为在透明敷料下覆盖整块无菌纱布,达到隔离皮肤的效果。但常出现因导管在纱布下活动度大,易发生导管牵拉,脱出,移位,且纱布遮挡不利于操作者对导管的观察。本科在工作中发现采用无菌开口纱布覆盖法,能有效固定导管,  相似文献   

6.
水胶体敷料在早产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结合3M透明敷贴“三明治”式固定早产儿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50例PICC置管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水胶体敷料结合3M透明敷贴“三明治”式固定PICC导管,对照组采用3M透明敷贴常规固定PICC导管。比较两组PICC留置的时间及穿刺周围局部皮肤情况(包括皮肤机械性损伤、过敏性皮炎、静脉炎及局部皮肤压疮等)。结果 观察组PICC留置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皮肤机械性损伤、过敏性皮炎、静脉炎及局部皮肤压疮等情况的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胶体敷料结合3M透明敷贴“三明治”式固定早产儿PICC导管,不仅能妥善固定PICC导管,而且还能保护局部皮肤,避免局部机械性损伤、过敏性皮炎及皮肤压疮等情况的发生,还可以预防或减轻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7.
季芬芬  李丽芬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2):1131-1132
目的 探讨康惠尔透明贴(水胶体敷料)对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有效性.方法 将2012年1~6月收治的带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共222例,按住院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普通无菌敷贴作为中心静脉穿刺处换药;实验组使用康惠尔透明贴换药,比较两组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结果 对照组静脉插管总日数1 889 d,CRBSI感染率1.1%;实验组静脉插管总日数1 789 d,CRBSI感染率0.5%.结论 使用康惠尔透明贴换药,可以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思乐扣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移位及穿刺处肉芽肿的效果。[方法]将74例对健康教育路径依从性差的PICC置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采用3M透明敷贴加思乐扣固定PICC导管,对照组采用3M透明敷贴加3条胶带固定PICC导管。观察两组病人PICC移位及穿刺处肉芽肿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ICC移位及穿刺处肉芽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思乐扣联合3M透明敷贴固定PICC导管能明显降低导管移位及穿刺处肉芽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夏玉琴 《护理研究》2011,25(7):622-623
[目的]探讨改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维护法防治夏季过敏性皮炎的效果。[方法]将48例应用PICC的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局部皮肤按常规用乙醇、碘伏各顺、逆时针消毒3遍待干后用无菌透明贴固定导管;观察组局部皮肤用碘伏顺、逆时针彻底消毒3遍待干后再用生理盐水将碘伏清洗干净,自然风干后,用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固定导管。两组均每周维护1次。[结果]治疗20 d后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PICC维护法防治夏季过敏性皮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应用美国3M公司生产的透明薄膜固定静脉留置针,包括PICC和各种深静脉留置导管。它具有保持无菌面、透明、易观察、透气、低过敏、粘性好、固定牢等优点,成为静脉留置针的专用固定薄膜。随着各种留置导管在临床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3M透明薄膜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现介绍1例3M透明薄膜致过敏性皮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两种敷料在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中心置管术后使用效果。方法:将133例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中心置管术后病人分为A、B组,A组使用3 M普通透明敷料(6 cm×7 cm),B组采用高通透导管固定敷料IV3000(6 cm×7 cm)。观察两组病人固定处皮肤情况、敷料使用后效果、导管固定情况、更换敷料间隔时间。结果:B组敷料固定处皮肤红肿等异常情况、导管脱位发生率低于A组,敷料使用后效果优于A组。结论:使用高通透导管固定敷料IV3000皮肤红肿少,固定性好,敷料使用后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经颈外静脉行PICC“三明治”固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林峰  吕红利 《护理研究》2009,23(7):1825-1826
[目的]探讨经颈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固定方法。[方法]32例恶性肿瘤并行颈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化疗病人的导管固定方法采用“三明治”固定方法(研究组),选择同期恶性肿瘤行颈外静脉1管化疗病人32例作为对照组(导管采用常规固定方法)。[结果]研究组导管固定性、导管压迫皮肤情况、颈部活动受限情况和病人的舒适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明治”固定法明显优于传统固定法,减少了导管对皮肤的压迫,增加了病人颈部活动的自由度和病人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张来香  谢建璞  冯丽明 《全科护理》2012,10(15):1368-1369
[目的]探讨导管固定贴固定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行中心静脉置管的肿瘤病人,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缝线方法固定,实验组采用导管固定贴固定,比较两组固定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人穿刺点红肿、不适感、导管脱出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固定贴固定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明显的优点,便于局部皮肤消毒,减少局部皮肤的感染,同时减少因缝线牵拉皮肤引起病人的疼痛和不适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在预防神经外科中心静脉导管细菌定植和细菌感染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3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患者4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30例患者,共34 500个导管留置日;观察组240例患者,共23 400个导管留置日。对照组在中心静脉置管后采用3M敷料进行导管固定,观察组则在中心静脉置管后采用水胶体敷料进行导管固定。比较两组敷料在预防导管病原菌定植,导管相关性感染和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皮肤病原菌定植的效果。同时比较两组敷料的皮肤安全性。结果与3M透明敷料相比,水胶体透明敷料可以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以及皮肤病原菌定植的发生率(P0.05)。但是在导管病原菌定植方面,水胶体透明敷料与3M透明敷料相比优势不明显(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可有效预防神经外科中心静脉导管细菌定植和细菌感染。且具有良好的皮肤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具有安全、方便、易于掌握、保存时间长(可达1 a)的特点,为危重症患者带来最佳的治疗途径,已广泛应用于ICU患者。3M透明敷贴因其透气、透明、防水、粘贴牢固、便于观察等优点而应用于PICC术后的固定,临床发现3M透明敷贴不同换药频次直接影响着P ICC术后导管感染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和3M敷贴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固定效果。[方法]按病人住院号奇数、偶数分组,奇数为实验组,采用水胶体敷抖固定,偶数为对照组,采用3M透明敷料固定。观察两组穿刺后局部感染、渗血、局部皮肤过敏及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比较两种不同敷料所需要的材料成本及护理人力成本。[结果]水胶体敷料能有效降低局部感染和皮肤过敏发生率,有效固定时间长。[结论]对于过敏体质的病人和极易出汗的病人选择水胶体敷料能有效降低局部皮肤过敏及感染的发生率.缩短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既节省卫生材料,又节约护理人力成本。  相似文献   

17.
杜洁珊  彭环庆 《护理研究》2011,25(35):3243-3244
[目的]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方法]选择重症监护病房中心静脉置管病人201例,分为两组,实验组100例,在中心静脉置管处放置一个纱球,上面覆盖3M无菌透明敷料固定;对照组101例,置管处用3M无菌透明敷料固定。比较两组置管时间及感染情况。[结果]两组置管时间、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M无菌透明薄膜覆盖消毒小纱球及置管处的护理方法,可延长置管时间,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自创无缝合固定法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患儿1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线固定中心静脉导管;实验组采用自创无缝合固定法,使用透明敷贴加3M自粘性胶布加水胶体敷料固定。结果两组患儿各有2例中心静脉导管移位,两组中心静脉导管牢固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导管固定部位皮肤感染发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和皮肤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采用自创无缝合固定法代替缝合线固定中心静脉导管安全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能够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9.
自黏弹性绷带用于预防PICC置管术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丘雪琴  郑霞  黄中英  曹慧娇 《家庭护士》2009,7(16):1424-1425
[目的]观察自黏弹性绷带用于预防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42例行PICC置管肿瘤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PICC管置管成功后对照组采用常规3M透明敷料加纱布固定,观察组在3M透明敷料加纱布固定的基础上,加用自黏弹性绷带固定.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PICC穿刺成功后12 h和24 h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12 h和24 h出血5例(23.8%)和8例(38.1%),对照组12 h和24 h出血19例(90.5%)和21例(100.0%). [结论]3M透明敷料加纱布再加自黏弹性绷带预防PICC置管术后24 h内出血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M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在颈内静脉置管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将232例行颈内静脉置管的患者按随机配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6例。观察组用3M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贴于颈内静脉置管固定处皮肤,对照组采用3M透明敷贴。结果观察组颈内静脉置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且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较晚。结论3M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在颈内静脉置管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效地保护了颈内静脉置管固定处的皮肤,延长了导管的留置时间,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完成全程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