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对发生严重创伤的急诊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发生严重创伤的急诊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急救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耗时、抢救成功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死亡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耗时为(44.3±17.4)min,对照组患者的抢救耗时为(80.1±21.7)min,观察组患者的抢救耗时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t=6.8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6.5%,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82.0%,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X2=5.3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2.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X2=5.2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2.5%,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5.0%,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X2=5.9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发生严重创伤的急诊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探讨外伤性血气胸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及其临床效果,为外伤性血气胸患者的急救护理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所收治的70例外伤性血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急救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35例,总结分析其急救护理措施和结果。结果:经过长期护理后,急救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1.43%,常规护理组为71.4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救护理对外伤性血气胸的治愈非常重要,充分良好的急救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探讨外伤性血气胸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及其临床效果,为外伤性血气胸患者的急救护理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所收治的70例外伤性血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急救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35例,总结分析其急救护理措施和结果。结果:经过长期护理后,急救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1.43%,常规护理组为71.4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救护理对外伤性血气胸的治愈非常重要,充分良好的急救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干预优化措施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中的临床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0年11月期间在海南省儋州市农垦那大医院收治的84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42例,给予常规急性左心衰急救护理;优化组(B组)42例,给予优化后的左心衰急救护理,记录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并在患者出院6个月后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为标准,评定两种护理方法在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的作用。结果B组疾病知晓率为97.6%,依从性为88.1%,两项指标均高于A组(83.3%、6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救治成功率为88.1%,B组患者救治成功率为97.6%,B组患者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ADL评分平均为(59.1±3.2)分,显著高于A组[(47.3±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后的急性左心衰急救护理措施相比于常规急救护理能有效提高对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出院后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院前急救模式应用链式一站式急救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单纯随机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2月在厦门市中医院接受院前急救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模式干预,研究组采用链式一站式急救模式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效果。结果 研究组急诊逗留时间、初步救治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74,P<0.05)。结论 院前急救模式应用链式一站式急救模式能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根据其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神经内科收入院治疗的患者共1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进行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个体化舒适护理干预,统计2组入院时和出院时焦虑自评表(SAS)评分、住院时间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SAS评分、住院时间及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满足神经内科患者的身心需要,利于患者疾病恢复,降低焦虑情绪,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住院治疗的人格障碍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强调专病护理的综合护理措施,记录2组患者出院时间,并及时获取患者适应社会程度的反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9.01±23.24)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9.12±28.27)d(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率为32.26%,明显低于观察组的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格障碍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对急诊创伤休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2021年1月樟树市人民医院治疗的急诊创伤休克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急救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分诊用时、采血用时、抢救用时均少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宣教、护理态度、病房管理、护患关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救护理用于急诊创伤休克患者,能够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与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其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分析心理护理效果。结果30例患者治愈21例,好转8例,死亡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病死率为3.3%。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护理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针对性、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发生产后出血的40例产妇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20例和常规护理组20例,对两组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产后24h的出血量及满意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出血量,让产妇对护理质量感到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5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接受治疗10d后,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上消化道出血复发率。结果:常规护理组复发率和满意度分别为14.8%和77.8%,护理干预组复发率和满意度分别为3.7%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饮食干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妇产后抑郁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160例足月分娩的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产后抑郁症的发病诱发因素,采取分娩前、分娩中、分娩后全方位的护理干预。于产后4周末,采用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测评。结果:产妇4周末,对照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于产后抑郁症,如果能够提前干预,早发现、早治疗,就能够有效的降低其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有效救治方式以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5例,A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B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模式。对2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在经过治疗以及护理后,B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A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救治的重要因素,合理使用抗胆碱药以及复能剂,及时给予通气是治疗的关键,有效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中毒后的治愈率,而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对一氧化碳重度患者实施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按期入院时间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40例患者治疗后的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0例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8±55)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为(8±98)d。结论及时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可提高治愈率,是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能够圆满康复出院的重要的前提和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措施的情况与价值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7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在对其实施院前急救过程中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对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急性脑卒中的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使病情能够得以稳定,值得临床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情绪反应,探讨对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程度及疾病康复效果.方法将80例行常规药物治疗的胃肠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干预、饮食干预健康教育等.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及疾病康复效果.结果四周后干预组焦虑、抑郁程度、胃肠道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对于减轻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抑郁情结,减轻胃肠道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默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21,34(4):287-289
目的:探讨不同院前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接收的1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月至12月接收的90例AMI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12月接收的99例AMI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接诊后给予心理护理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