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飒  陈艳  郭淑霞  张红 《农垦医学》2011,33(1):71-72
目的:评价社区儿童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30个社区中12~18个月接种过腮腺炎疫苗的1~8岁儿童共769名,用血清酶联免疫法原(ELLSA)定性测定流腮IgG抗体。结果:1~岁组的抗体阳性率最低(31.15%),2~岁组抗体阳性率最高(67.19%),2~岁组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各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的统计学意义(χ2=477.22,P〈0.005),男女间腮腺炎抗体阳性率无差异(χ2=0.077,P〉0.05),常住儿童和暂住儿童抗体阳性率有差异(χ2=3.92,P〈0.05)。结论:石河子市社区儿童腮腺炎抗体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提示采取2剂次的接种方案。定期在社区儿童中进行腮腺炎抗体水平的测定,抗体阴性者应进行腮腺炎疫苗的补种。  相似文献   

2.
王亚峰 《吉林医学》2011,(6):1145-1146
目的:了解人群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方法:对某小区1620名人群进行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检测抗-HBs阳性情况。结果:观察对象首针接种后第1个月、3个月、7个月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20.0%、45.5%、94.7%,同时女性抗-HBs阳转率高于男性。结论:本组成人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后抗-HBs阳转率较高,免疫效果良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被犬、猫、鼠等动物咬、抓伤者接种不同种类狂犬病疫苗免疫后的效果。方法将被犬、猫、鼠等动物咬、抓伤者随机分为接种冻干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A1)组和接种国产人用液体狂犬病纯化疫苗(A2)组。均按五针法(0、3、7、14、28d)程序进行。五针疫苗接种后7-10d采血检测抗狂犬病毒抗体。对检测抗体阴性者,再增加二针于0、7d各接种一针,即七针接种后再检测抗体。结果第一次检测狂犬病毒抗体结果显示,A1、A2组抗体阳性分别为95.25%(703/738)。89.0%(438/492)。A1组明显高于A2组(P〈0.01)。第一次检测抗体阴性者再接种二针后狂犬病毒抗体均达到阳性。结论两种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均良好,冻干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优于人用液体狂犬病纯化疫苗。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狂犬病疫苗全程免疫后抗体阳转率,制定干预措施,预防狂犬病发生。方法:对1 412例被狗、猫等动物致伤后到北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进行狂犬病疫苗全程接种者检测抗体,试剂使用宁波天润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人狂犬病病毒IgG抗体酶联检测试盒,按说明书进行血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共检测1 412例,全程免疫后抗体阳转1 396例,抗体阳转率98.87%,抗体产生与性别无关,而与年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加抗体阳转率有所下降。结论:对免疫人群进行抗体检测十分重要,通过检测抗体便于发现免疫效果差者及时进行加强免疫,以保证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5.
钟诚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174-175
目的 了解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和流行的特征,为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上直报2005年南海区流行性腮腺麦病例资料,采用Excel及SPSS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 全年均有发病,7月份为发病高峰;男性发病明显多于士性;发病年龄最小6个月龄,最大81岁,以4—6岁发病最多,以学生及学龄前儿童为主,成人发病占15.72%;免疫1次或以上86人,占同年龄组发病的15.44%。结论 对1—14岁的人群进行一次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普遍免疫。迅速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将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纳入常规免疫;对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和未患过该病的成人也应进行免疫接种,控制其发病。  相似文献   

6.
<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近年来,饲养猫、狗等宠物又成为城市市民的一种新时尚,因而被猫、狗抓、咬伤者亦不断增加,注射狂犬疫苗成为伤者首选。 为了研究狂犬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及免疫应答,我们于1999年至2000年初对来我站接种狂犬疫苗的人员共520人进行了调  相似文献   

7.
幼儿接种国产酵母重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瑄  符感申 《热带医学杂志》2003,3(2):215-216,168
目的:观察幼儿接种国产酵母重组乙肝疫苗的免疫持久性效果。方法:应用国产酵母重组乙肝疫苗按0、1、6免疫程序对幼儿进行5年免疫效果观察。HBsAg、抗-HBs和抗-HBc的检测用RIA法。结果:接种的幼儿中未发现严重副反应者;免后7个月抗体阳转率达94.64%,抗体GMT231miu/ml,5年抗体阳转率达78.16%,抗体GMT54miu/ml。结论:国产酵母重组乙肝疫苗安全性好,抗体峰值高,维持时间长。  相似文献   

8.
接种腮腺炎疫苗后再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接种腮腺以苗后再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的原因。方法:对115例接种腮腺炎疫苗后再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的患儿血清,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法分离得到流行株与疫苗株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其分子生物学特点。结果:流行株与疫苗株的核苷酸序列相差8个核苷酸,流行株之彰有1-2个核苷酸差异。结论:接种腮腺炎疫苗后再发生感染的原因可能是流行株与疫苗株核苷酸序列相差太大,从而导致疫苗保护力不足,引起再次发病。  相似文献   

9.
<正>1995年春,海安部分地区流行性腮腺炎大流行,我们试用人脾免疫核糖核酸(iRNA)治疗“流腮”患儿5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本院儿科门诊初诊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32个月~14周岁,病程<1天32例,~2天18例,~3天6例,初诊  相似文献   

10.
梁毅航 《中国热带医学》2004,4(5):720-721,716
目的:了解目前使用的狂犬疫苗的实际免疫效果及副反应的发生等情况,为在全面推广使用优质狂犬疫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GSA间接法对404名暴露者接种疫苗后检测抗狂犬病毒IgG抗体,并对660名接种不同种疫苗进行副反应观察。结果:2002年对404名暴露者使用狂犬疫苗常规免疫的抗体阳转率为85.6%,复种阳转率为86.2%。4种不同类型的狂犬疫苗常规免疫抗体阳转率在80.0%-91.2%,地鼠肾纯化疫苗阳转率明显高于浓缩疫苗和Vero疫苗。不同年龄组人群的抗体阳转率在75.0%~91.3%,低年龄组人群的抗体阳转率明显高于高年龄组人群,约10%的人初免失败;660人接种不同种疫苗副反应率在6.7%~40.5%之间,纯化疫苗的全身反应、局部反应和中、重度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浓缩疫苗。结论:纯化疫苗的实际免疫效果好,副反应发生率低,适合大量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不同剂量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成人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5μg和10μg两种不同剂量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成人的免疫效果.方法:将某企业580名新员工分成2组,分别接种不同剂量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人群中HBs-Ab。结果:成人全程接种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6个月后,5μg组阳转率为78.85%、几何平均滴度(GMT)为28.91mIu/ml,10μg组阳转率为91.87%、GMT为59.94mIu/ml;24个月后,5μg组阳转率为71.53%、GMT为25.15mIu/ml,10μg组阳转率为87.19%,GMT为56.68mIu/ml;5μg组与10μg组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近期和远期免疫效果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5μg组及10μg组表面抗体阳转率在2年内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成人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成人接种10μg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比5μg免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人群接种狂犬疫苗后血清抗体阳转情况 ,我们开展了血清学检测 ,1 999年内共检测标本 2 575份 ,抗体阳转 2 0 89份 ,平均阳转率 81 .1 % ,现将阳转情况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对象 均为被犬、猫、鼠所咬伤者 ,按免疫程序接种狂犬疫苗 ,于接种后 1 5天采静脉血检测。方法 采用酶标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狂犬IgG抗体 ,狂犬抗体检测ELISA试剂盒购自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显蓝色程度达到或超过阳性参考者为阳性 ,说明抗体水平达到免疫水平 ,不显色或显色明显低于阳性参考者为阴性 ,应加强注射狂犬疫苗 3针或全过程 ,注射结束后 1 …  相似文献   

13.
程周祥 《世界感染杂志》2007,7(3):186-190,202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性传染病,其危害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1967年研制成功减毒活疫苗并开始广泛使用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明显下降,但在没有应用疫苗的国家中仍保持高发病率。我国缺少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完整资料,疫苗接种率不高,又缺乏系统免疫规划和高效疫苗,目前流腮在我国远未被控制。全世界有109个国家将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常用的疫苗株至少有10种以上,近期应用最为广泛的疫苗毒株有Jeryl-Lynn、RIT4385、L-3、L-Zagrab、S79等,均有良好的免疫效应。但儿童(二剂次)接种率〈80%,不但不能阻止暴发和流行,还会导致流行年龄高峰向后推移。免疫效应最突出的毒株是L3系列、Urabe株等低度减毒株免疫原性较好但往往与接种疫苗后的脑膜炎有关;高度减毒株较安全,但免疫原性可能较差。几株系列有免疫效应好且安全的特长国产疫苗效应较几、L3系列疫苗差。  相似文献   

14.
谭琳琳  张国华  刘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22):2000-2000,2003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于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具有预防控制乙肝病毒感染,保护易感人群的作用.为维护医务工作者身体健康,对272名医务人员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并对乙肝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成人接种狂犬病疫苗2172例的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成人接种不同种类、不同免疫程序、不同剂量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 应用ELISA间接法对1991——2001年间在我站门诊注射狂犬端病疫苗的2172例成人进行抗体检测。结果 常规5针法狂犬病疫苗的抗体阳性率为70.08%,浓缩狂犬病疫苗的阳性率为83.05%,人用纯化狂犬病疫苗的阳性率为97.06%。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性(P<0.001)。浓缩狂犬病疫苗7针法阳性率为96.19%,与人用纯化狂犬病疫苗常规5针法比较,差异无显性。结论 提示成人注射人用纯化狂犬病疫苗效果优于浓缩狂犬病疫苗,但抗体阳性率仍未能达到100%,对结果阴性应及时补种疫苗。  相似文献   

16.
郭建沂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9):1079-1080
目的了解狂犬疫苗的免疫效果、抗体产生的情况和可能影响的因素。方法采用ELISA法对2 413例被犬、猫致伤者注射狂犬疫苗后14d的血清标本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接种疫苗后抗体阳性率为97.1%,年龄在70岁~组的抗体阳性率最低,为94.1%;全程注射狂犬疫苗者抗体阳性率为95.8%,未全程注射者阳性率为89.2%,同时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者抗体阳性率为100.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9,P〈0.05)。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8,P〈0.05);接种进口疫苗者1 242例,阳性率95.4%,国产疫苗者998例,阳性率98.8%,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混合173例,阳性率9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1,P〈0.05)。结论对被犬、猫致伤者及时接种狂犬疫苗可获得有效地保护。严重暴露者狂犬免疫球蛋白和疫苗联合免疫可获得最佳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接种后中长期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国内对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简称腮腺炎疫苗 )的应急接种进行了观察研究 ,并肯定了它的应急免疫效果和安全性。我们对102名腮腺炎疫苗接种者3年后的特异性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 ,旨在观察此疫苗的中长期免疫效果。1.1对象系1996年我院儿保科定点地段温州市蒲鞋市街道中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阴性的1~4岁儿童 ,共158名。其中102名进行了腮腺炎疫苗注射作为接种组 ,男性56名 ,女性46名 ;56名未注射疫苗儿作为对照组 ,男性26名 ,女性30名。两组性别和各年龄段构成无差别 (χ2=1.04、5.99 ,均P>0.05)。1.2方法接种组均给予冻干流行性腮腺炎…  相似文献   

18.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由于腮腺炎疫苗的应用和人们对该病预防观念的提高,流行范围明显减小,但在儿童密集的校园内。仍时有小范围的流行,且重症腮腺炎居多,并发症常见。自2001年10月至2004年10月我们应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重症流行性腮腺炎50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掌握HepB纳入计划免疫后的基础免疫状况,为制订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实施政府HepB后免疫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HepB纳入计划免疫后,规范了HepB的接种管理,HepB全程报告接种率、调查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采用胶体金纸片法检测1岁组592名儿童接种HepB后的免疫状况,结果HBsAg全部为阴性,抗-HBs阳性率为84.29%。乡、镇级以上医院产科住院分娩产妇HBsAg筛查阳性率为5.68%。HBsAg阳性产妇出生新生儿HBIG和HepB联合免疫为55.10%。结论:儿童全程及时接种HepB是控制和消除乙肝的根本策略。  相似文献   

20.
比较不同剂量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究竟哪种组合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最优,提高广州地区乙肝疫苗免疫成功率方法。方法:2003-2004年,应用国产重组CHO乙肝疫苗及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使用不同剂量按0、1和6个月免疫程序免疫1489人,其中国产重组CHO乙肝疫苗免疫816人,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673人。结果:使用各厂家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首针免疫后7个月抗-HBs阳转率分别为: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抗-HBs阳转率为92.40%,GMT为175.39,国产重组CHO乙肝疫苗抗-HBs阳转率为91.67%,GMT为174.02;基因重组乙肝疫苗首针免疫后12个月抗-HBs阳转率分别为: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81.7%,GMT为77.02;国产重组CHO乙肝疫苗83.52%,GMT为76.40。有效抗体阳转率在两种疫苗中均相似。5μg、10μg、20μg不同剂量疫苗免疫存在明显区别,结果显示免疫效果与疫苗剂量间呈正相关。结论使用国产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免疫的保护率达到国外同类疫苗水平,从抗-HBs阳转率和抗体滴度考虑,建议北京酵母疫苗首针免疫最好使用10μg,其后两针可选择5μg或10μg;CHO疫苗首针免疫最好使用20μg,其后两针可选择10μ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