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院自l983年l0月以来采用撑开骺分离;忙对患肢短缩并膝屈畸形之患儿行一次性治疗,共24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一,插针方法:在连硬或腰麻下,仰卧,患肢伸直位,穿针定位。于术前行皮肤龙胆紫划线,金属丝粘固标记拍片,术中依此按常规经皮插入克氏针2枚,使平行进入骨骺平面中心,针距1.5cm左右,术中按无菌术摄X线片,证实定位无误,继于胫骨干适当部位中点处,插入一枚直径2.5mm司氏针,将已备用的骨骺撑开器安装于患肢二侧已插人之各针上.无菌纱布羔包针眼.随即在麻醉  相似文献   

2.
本院自1983年10月以来采用撑开骺分离术对患肢短缩并膝屈畸形之患儿行一次性治疗,共24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一、插针方法:在连硬或腰麻下,仰卧,患肢伸直位,穿针定位。于术前行皮肤龙胆紫划线,金属丝粘固标记拍片,术中依此按常规经皮插入克氏针2枚,使平行进入骨骺平  相似文献   

3.
髋关节短缩畸形的下肢延长术(附40例报告)浙江省建工医院骨科郭伟然,俞宏亮髋关节短缩畸形临床上并不少见,常见症状为髋关节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骨盆倾斜,下肢不等长和跛行步态.对短缩料肢体施行骨延长手术则是达到均衡双下肢长度,改善功能的主要措施,亦为大...  相似文献   

4.
5.
黎荣慧  吴必武 《海南医学》1994,5(3):166-167,163
下肢短缩畸形采用骨延长的手术式样较多。我院自1989年至1993年以来,使用多功能矫形延长器(1),行胫上干骺端截骨或骺端牵仲术,治疗下肢短缩畸形式合并有膝关节屈曲畸形、膝外翻,对其治疗优点,并合症及手术适应症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9例中,男性7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26岁,平均13.2岁。术前肢体短缩最小3cm,最长6cm,平均3.76cm,合并有膝外翻6例,其中13~15度5例,20度1例。合并马蹄足2例。原发疾病:脊髓灰质炎后遗症17例、股骨头无菌性缺血性坏死致下肢短缩1例,够关节疾患致肢体短缩1例。2.治…  相似文献   

6.
7.
8.
本文报告采用改良骨骺刺激术治疗小儿麻痹后遗肢短和膝关节反屈,外翻畸形35例.复查时间2~18个月。此手术矫治肢短畸形效果满意。还通过外积性骨生成,局部的可塑性增加,膝关节各部分通过压力增减出现形态改变,从而达到矫治膝关节反屈或外翻畸形的目的.本手术还有对病人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无合并签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自1983年1月~1987年5月止,对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等疾病引起的下肢不等长的23例患者;采用骨骺牵伸延长治疗,均达到延长目的,延长长度在4.5~10cm。股骨远端骨骺牵伸延长2例,胫骨和腓骨的近端骨骺同时牵仲无需腓骨切骨延长19例。另2例骨骺未能牵脱而改用手术,在骺板下部位横断胫骨。以上除1例延期愈合外均达到骨性愈合。术后观察,4例骺板早闭。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50例髂骨延长术,描述了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论述了手术的优点,提出了有关注意事项。作者认为在多种骨延长术中,本手术具有一定的特点、优点,是较好的一种骨延长术。  相似文献   

11.
下肢肢体短缩畸形是常见的畸形,当超过4~5cm时即可引起严重的跛行,而对短缩肢体施行骨延长术以达到均衡双下肢长度、改善功能与步态是矫正下肢短缩畸形的积极治疗方法。从6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器械与手术方法的改进,延长效果和手术安全性有所提高,但仍有不少、甚至是严重的并发症,被认为和延长度量有关,如何增加  相似文献   

12.
周铁军 《广西医学》1995,17(4):265-267
作报告髂骨延长加盖术治疗髋关节松弛及下肢短缩畸形51例,总有效率94.1%,这种手术用邵氏方法测量所延长的长度及所加大的CE角,固定仍用克氏针,改进了切骨轴线,有效地延长了肢体,增大了CE角,使臀肌得以紧张,稳定了髋关节,不需要特别器械,手术康复时间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先天或后天性的胫骨短缩畸形较为常见,我院1992年~2002年收治胫骨短缩畸形3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先天或后天性的胫骨短缩畸形较为常见,同时其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我院自1992年-2002年收治的胫骨短缩畸形3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胫骨缓慢牵伸延长的方法以及骨膜在骨延长中的作用。方法:其中20例采用胫骨骨骺端分离牵伸延长的方法。66例采用胫骨干骺端截骨牵伸延长的方式。结果:骨骺分离实际延长3~5 cm,干骺端截骨实际延长3~10cm。本组例无一例神经血管损伤,骨的愈合达100%。结论:截骨方式不同在骨延长中无明显差异,而骨膜的完整性及剥离骨膜的范围对骨延长的影响更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我国肢体短缩畸形(LRD)的基本状况,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对1986年10月至1987年9月全国29省(市、自治区)945所医院收集的822例LRD围产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国LRD发生率为6.6/万,云南、贵州、福建和江西省显著高于全国水平(P<0.05),上海市的发生率低于全国水平(P<0.01)。低体重儿中LRD发生率高于正常体重组(P<0.001)。乡村与城镇发生率存在差异(P<0.001),患儿无性别差异。畸形以四肢受累最为常见;上肢受累高于下肢(P<0.001),左右侧无差异(P>0.05)。24.2%的患儿为单发LRD,伴有其它畸形的发生率为75.8%。  相似文献   

17.
骨外固定技术治疗创伤性肢体短缩畸形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外固定技术对创伤性肢体短缩畸形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创伤性肢体短缩畸形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2例。A组采用骨外固定技术进行治疗;B组采用内固定结合骨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愈情况及恢复时间。结果:A组患者的骨愈情况明显优于B组(P<0.05);且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采用骨外固定技术对创伤性肢体短缩畸形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十分明显,具有恢复时间短、肢体长度恢复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19.
20.
肢体长短不等,首先影响步态,在短肢病例中,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短肢占绝大多数,约为97%,此系肢体运动神经受累及血液循环障碍所致。近年来,髂骨截骨延长术开始应用于临床,对于矫正畸形及康复患肢功能有较好的效果。我院自1989年开始对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