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新萍 《北京中医》2010,(9):678-679
痹证是由于正虚邪滞,阳气失于宣达,不通则痛所引起的肢体关节疼痛、运动障碍的病证,其本质是阴证。因此人体气机的畅通和阳气的温煦功能对于痹证的发生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诸多的治痹方剂中非常重视阳气在体内的通达的作用。包括两层含义:一要通阳,使表里内外痹阻之阳气得以宣通,畅行无碍;一要达阳,使内外虚弱之阳气得以振奋,充沛盈满。阳气通达则经脉通利,邪气易除;阳气通达则正气充足,机体抵御风寒湿邪的作用强,能更好地濡养四肢关节,从而达到治愈痹证的目的。《金匮要略》"通达阳气"的治法至今仍在有效地指导着痹证的临床。  相似文献   

2.
《金匮要略》温法,既可复人身五脏之阳气,又可温散机体内外之寒邪,使机体阳气振奋,表里上下气血周流。现将《金匮要略》温法治疗杂病以五脏为纲,分别阐述其临床有效之证的机理和方药配伍,以祈匡正。  相似文献   

3.
失眠古称"不寐"、"不得眠"、"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其轻者入睡困难,眠而易醒,醒而难以入睡,亦有时睡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睡。早在《黄帝内经》中《素问·逆调论篇》即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记载,《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中亦有"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论述,《类证治裁·不寐》亦有"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的记载。  相似文献   

4.
风湿病,在《内经》称为痹,在《金匮要略》既称痹,又称风湿,又名历节病。《内经》首先提出风寒湿痹和热痹,而《金匮要略》则在《内经》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治疗方药,这些对指导临床有很重要的价值。《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又说:“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明,故为痹热。”痹热,即热痹;阳遭阴,是指病人阳气素盛,而遭受阴寒之气,但阳气多,阴气少,阴气不胜病气,所以成为热痹。以上痹症的分型及其主证、病因和病机,和《金匮要略》关于风湿病的分类也是一  相似文献   

5.
三、【重视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而上,卫外者也。”《内经》把阳气视为天空中的太阳一样,失其照耀,则天空暗淡无光;人体的阳气,若失其正常的功能,不能温煦和卫外,则易致寿命夭折。可见,阳气在生命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仲景十分重视阳气在疾病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可从《伤寒论》少阴病预后,厥阴病的厥热胜复和《金匮要略》对内伤虚损性疾病治法两方面充分体现出来。 1.以阳气的存亡做为疾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金匮要略》,原用于治疗湿热阻滞,阳气不足的肠痈。其病机为阳气不振、湿热内蕴,根据这一病机将其应用于痤疮、湿疹、结节性红斑等皮肤病的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篇》云:“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历代医家对此语的解释纷繁,莫衷一是.如《金匮要略心典》云:“(难)经言其为病之故;此(金匮)言其致病之原也.”《医宗金鉴》认为“阴气衰者为癫之癫字当是狂字;阳气衰者为狂之狂字当是癫字”.《金匮要略语释》认为《难经》“重阴者癫,重阳者狂”指病邪而言;《金匮》“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指正气而言.《金匮要略浅述》认为是传抄之误.《金匮要略讲义》则存疑不释.等等说法,难以透关.为解其惑,效法训诂,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述己见.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中的护阴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多数人认为仲景论治杂病着重扶阳气的观点,本文在肯定《金匮要略》重视扶阳的前提下,强调《金匮要略》是遵循“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基本原则,同样十分重视顾护阴液,并从补脾胃、助生化、防损伤和综合治疗四方面探讨了其护阴思想。  相似文献   

9.
<正>汉·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指出,无论是外感伤寒还是内伤杂病,都可能出现眩晕证候。仲景称之为"眩"、"冒"等。张仲景所论述的眩晕多与阳气有关。如阳虚水泛,阳气被郁,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属祖国医学“消渴”病范畴。《素问》、《灵枢》中早有记载 ,《金匮要略》亦立《消渴》专篇论述。后世医家提出了上、中、下三消的概念 ,治法上多宗《医学心悟·三消》篇之法 ,以清热泻火、滋阴生水为主。笔者在临床中体会到 ,糖尿病一经发现 ,已多伴有各种并发症 ,若此时按清热泻火法治疗 ,虽可收一时之效 ,但长期疗效不佳。笔者在学习《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时体会到 ,遵循先贤仲景之法 :扶助阳气及清温药并用 ,活血化瘀贯穿始终 ,治疗 2型糖尿病效果理想。1 扶助阳气 ,治病求本《伤寒论》在扶正和祛邪的关系上 ,将扶助阳气作为…  相似文献   

11.
"扶阳气"是贯穿《伤寒论》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宣通与温补是调治阳气的两大法门。  相似文献   

12.
痹症是由于正虚感邪、阳失温运所引起的肢体关节疼痛、屈伸受限的病证,其本质属阴。张仲景《金匮要略》诸多的治痹方剂中非常重视阳气的温运作用,包括通阳、温阳与扶阳,使表里内外痹阻之阳气得以温运、通畅,使机体微弱之阳气得以补充、振奋。纵观《金匮》治疗痹症原文,"温运阳气"的治法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  相似文献   

13.
仲景方应用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任 《天津中医》2011,(4):265-270
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方,配伍严密,疗效卓越,为历代所推崇,习称"经方"。文章分别以八纲、八法就其应用予以论析,详明其理法方药,推衍其临床运用,以期达到"古为今用"、"应用无穷"之目标。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非常重视阳气的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气的正常运行与气化对维持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生理功能具有决定性作用。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藏君火,肾藏命火。对于外邪或内邪引起的心血管病阳虚证患  相似文献   

15.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运用汗法治疗了多种杂病,同时也总结了汗法的禁忌.本文就《金匮要略》中有关汗法禁忌的条文进行了探析,得出阴津亏虚、阳气虚弱、热邪困扰者皆不可汗,病邪在表者不可大汗,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刘立杰  宋雨婷  张媛  张艳春 《新中医》2014,46(3):229-231
<正>疼痛为临床常见症状,其成因复杂多样,寒凝、气滞、痰阻、瘀血等因素均容易阻滞气机,闭阻阳气,导致经脉气血运行不畅,产生疼痛。古人总结为"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疼痛的治疗提出了多种治疗方法。笔者不揣简陋,将《金匮要略》治痛法归纳为以下九法,就正于同道。1解表治痛法风寒湿之邪容易侵袭肌表,导致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疼痛。《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症》提出:  相似文献   

17.
林昌松教授认为产后关节痛多由瘀血留滞,兼阳气及气血亏虚,外感寒邪所致。临床常以《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方典美 《光明中医》2011,26(8):1578-1579
咳嗽在《金匮要略》中与痰饮列一专篇论述,是说痰饮与咳嗽有密切关系。"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治疗痰饮的重要原则,也是治疗咳嗽的重要原则。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原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治疗"妇人咽中如有炙脔"症。临床用于痰饮上犯,气逆不降的咳嗽,疗效显著。现将我临床治疗的50例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仲景《金匮要略》湿病应归属于中医痹病、风湿病范畴。张仲景继承和发展了《内经》痹病思想,将湿病纳入六经辨证体系,治疗注重因势利导,扶正与祛邪兼顾,重视扶助阳气和健脾除湿。  相似文献   

20.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的内部活动有很强的时间节律性,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灵枢.营卫生会》说"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气受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