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血友病为一组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以严重的凝血机制缺陷为主要表现。包括甲型血友病(因子Ⅶ缺乏症或AHG缺乏症)、乙型血友病(因子Ⅸ缺乏症或PTC缺乏症)、丙型血友病(因子Ⅺ缺乏症或PTA缺乏症)三种。现将我院1972~1937年所见120例儿童血友病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血友病类型;按本室常规检查方  相似文献   

2.
血友病为一组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以严重的凝血机制缺陷为主要表现。包括甲型血友病(因子Ⅶ缺乏症或AHG缺乏症)、乙型血友病(因子Ⅸ缺乏症或PTC缺乏症)、丙型血发病(因子Ⅺ缺乏症或PTA缺乏症)三种。现将我院1972~l987年所见120例儿童血友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血友病是一组常见的严重凝血机制缺陷性疾病,属性染色体隐性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此病有三种类型:1、血友病甲(又称血友病A、因子Ⅷ缺乏症、AHG缺乏症);2、血友病乙(又称血友病B、因子Ⅸ缺乏症、PTC缺乏症);3、血友病丙(又称血友病C、因子Ⅺ缺乏症、PTA缺乏症)。  相似文献   

4.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的因子Ⅷ、Ⅸ、Ⅺ缺乏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包括甲型血友病(因子Ⅷ或 AHG 缺乏症)。乙型血友病(因子Ⅺ或 PTA 缺乏症)。丙型血友病(因子Ⅺ或 PTC 缺乏症)甲型及乙型为 X 染色体伴性遗传,发病者皆为男性。丙型为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男女皆可患病。为了提高对本类疾病的认识,进一行探讨诊断及防治有关问题,本文仅就我院1979年10月至1984年10月资料完整的37例血友病整理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讨论有关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血友病类出血性疾病是一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包括血发病甲(又称因子Ⅷ缺乏症),血友病乙(又称因子Ⅸ缺乏症)及血友病丙(又称因予Ⅺ缺乏症)。其临床特征为终身具有自发性或轻微损伤后出血倾向。此类疾病在国内发病数较国外少,有关诊断及治疗问题亦未引起足够重视,往往造成误诊。本院  相似文献   

6.
血友病类出血性疾病包括血友病甲(血友病A、AHG缺乏症、因子Ⅷ缺乏症),血友病乙(血友病B,PTC缺乏症,因子Ⅸ缺乏症),血友病丙(血友病C,PTA缺乏症,因子Ⅺ缺乏症)。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我们从1982年9月至1983年12月,经改良凝血活酶生成试验(改良Biggs法TGT)反其有关纠正试验确诊的血友病共13例,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3例中,血友病甲7例,血友病乙6例,未发现血友病丙。男性10例,女性3例,均为血友病乙.年龄最大者48岁,最小者28天,20岁以下8例,占61.5%,20岁以上5例,占38.4%.有家族史者3例。1女性病例父母为近亲姨表婚配。临床表现:肌肉  相似文献   

7.
血友病及类血友病均为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二者临床表现相同,需依靠凝血活酶纠正试验或凝血活酶生成试验方能鉴别。血友病系缺乏抗血友病球蛋白(AHG),故又称抗血友病球蛋白缺乏症。类血友病又可分为血浆凝血活酶成分(PTC)缺乏症及血浆凝血活酶前质  相似文献   

8.
血友病A(hemophiliaA,HA)是一种由于凝血因子Ⅷ(factorⅧ,FⅧ)基因缺陷所致的出血性疾病。血友病A为典型的血友病,又称为遗传性抗血友病球蛋白缺乏症或遗传性因子Ⅷ缺乏症[1],男性中发病率约10~20/10万,而女性血友病患者极其罕见[2]。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和深部组织自发性或轻微外伤后出血难止为特征,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假肿瘤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由于患者血浆中缺乏某种凝血因子,血管破裂后,血液  相似文献   

9.
血友病是指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所致的一组出血性疾病,包括血友病甲(因子Ⅶ缺乏症)和血友病乙(因子Ⅸ缺乏症)。患者自幼年起关节、肌肉等部位反复出血,其中以关节出血最具特征。易受累的关节依次为膝、踝、肘、肩等。 反复关节腔出血可导致慢性滑膜炎,表现为持续性关节肿胀,滑膜增生,关节软骨受损及融蚀,关节周围组织纤维化,进展性关节变性,最终导致关节功能丧失。其机制比较复杂。目前认为两次以上出血就会引起关节腔内结构持续破坏。在病变初期,受累关节主要表现为增生性滑膜炎。在关节间隙发生明显狭窄之前,如果采取积极的方法控制出血,有望阻止或减  相似文献   

10.
<正>冷沉淀凝血因子是全血分离制作的新鲜冰冻血浆在1~6℃融化后,分离出大部分的血浆,并将剩余的冷不溶解物质在1 h内速冻呈固态的成分血[1]。其中的凝血因子有5种主要成分:凝血因子Ⅷ(FⅧ)、纤维蛋白原(Fi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纤维结合蛋白(Fn)和纤维蛋白稳定因子(F育),主要用于儿童及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先天性或获得性前卫蛋白原缺乏症的治疗[2],因大失血等凝血因子减少  相似文献   

11.
冷沉淀由全血分离的新鲜冰冻血浆制备,采用虹吸法操作,1单位容量为40-50ml,主要含有Ⅷ因子、vWF因子、第Ⅰ因子(纤维蛋白原)、第ⅩⅢ因子(纤维蛋白稳定因子)和纤维结合蛋白等成分。目前仍是国内治疗甲型血友病及Ⅷ因子缺乏症、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等疾病的最佳制品之一,所以对冷沉淀中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测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彭丽  徐华 《中外健康文摘》2009,6(25):214-215
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组性联隐性遗传的出血疾病,包括血友病A(HA)、血友病B(HB)及遗传性因子Ⅺ缺乏症.是由于凝血因子Ⅷ(FVⅢ)和凝血因子Ⅸ(FⅨ)基因突变所致凝血因子生成障碍.临床上,血友病以关节、肌肉、内脏和深部组织自发性或轻微外伤后出血难止为特征.通常男性发病、女性携带.  相似文献   

13.
血友病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由于编码凝血因子的基因异常导致凝血因子生成障碍。以阳性家族史、幼年发病、自发或轻度外伤后出血不止、血肿形成及关节出血为特征,通常男性发病、女性携带。包括血友病A (HA)、血友病B(HB)及遗传性因子Ⅺ缺乏症。血友病的社会人群发病率为(5~10)/10万,婴儿发生率约1/5 000。  相似文献   

14.
1例血友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花 《吉林医学》2009,30(20):2550-2550
血友病(Hemoph ilia)是一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其在凝血第一阶段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凝血时间延长,终身具有轻微创伤后长时间出血倾向[1]。它包括血友病甲、血友病乙和血友病丙3种类型。其中血友病甲(Hernoph ilia A)又称凝血因子Ⅷ缺乏症或称抗血友病因子A(Antihemoph ilia facor A)缺乏症。我院收治1例做包皮环切术后出血不止的血友病患者,在凝血因子替代疗法的支持下进行再次手术治疗,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血友病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一类遗传性出血性性疾病,其致病因素主要是各种凝血因子缺乏所致,主要有三种类型:甲型,又名抗血友病球蛋白(Antiheamophilic globulin,AHG)缺乏症,为凝血因子Ⅷ(FVⅢ)缺乏或异常所致,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  相似文献   

16.
乙型血友病又称为因子Ⅸ缺乏症或血浆凝血活酶成分缺乏症,是由于凝血因子Ⅸ编码基因突变导致该凝血因子功能缺陷而致病。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方法是定期注射凝血因子Ⅸ。最近Nathwani等采用基因疗法治疗乙型血友病取得了初步成功。小规模临床试验表明,患者只需要接受一次注射,自我凝血的能力就能大幅改善,且暂未发现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血友病具有临床出血病状及实验室的血浆凝血活酶生成障碍。由于其中的遗传方式不同,血液凝固因子缺陷也不同,故出血程度亦有所差异。血友病的类型可分为:因子Ⅷ缺乏的血友病甲;因子Ⅸ缺乏的血友病乙与因子Ⅺ缺乏的血友病丙。Ⅺ因子又称血浆凝血活酶前质,简称PTA。Ⅸ因子缺乏症自  相似文献   

18.
血友病是一组因遗传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包括血友病A、血友病B及遗传性因子Ⅺ缺乏症,其中以血友病A最为常见.血友病的社会人群发病率(5~10)/10万,我国的血友病中,血友病A约占80%,血友病B约占15%,遗传性因子Ⅺ缺乏症则极少见[1].本文报告1例,因消化道出血为主要症状,就有关问题讨论于后.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凝血酶原(Ⅱ因子)缺乏是一种少见的出血性疾病,自1947年发现以来也只有十余例,血浆凝血活酶成分(PTC)或Christ-mas因子缺乏症报告较多,复合凝血因子缺乏报道少见,PTC合并Ⅷ因子缺乏,假性血友病合并Ⅴ因子缺乏仅各有一例报告,但Ⅱ因子和PTC联合缺乏引起的出血更为罕见,最近我院门诊连续发现两例,报道如下: 例1 郑××,男性,8岁,河北隆尧县人。主因鼻衄5天,于1981年3月3日来院就  相似文献   

20.
血友病甲(以下简称血友病)及血管性假血友病是二种最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很久以来已经明确血友病是由于缺乏抗血友病球蛋白(AHG)或因子VIII所致,而血管性假血友病则是由于缺乏Von Willebrand因子(VWF)所引起的。但对因子VIII的本质,这二种遗传性出血疾病的临床变异,实验室检查方法尤其是携带者的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