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PIVAS与住院药房一体化智能药房的构建思路与应用现状。方法 介绍苏州科技城医院PIVAS与住院药房一体化智能药房的建设。从药品管理、发药模式、药品运输、调配效率、调配差错等方面分析该模式的优缺点。结果 一体化智能药房降低了药品管理成本、优化了发药模式、降低了工作强度、提升了药学服务质量、提高了药房管理水平。结论 一体化智能药房可有效地整合药房的各项工作流程,有利于开展深层次的药学服务,有进一步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沈丽花 《今日药学》2020,(4):282-284,288
目的探讨医院药师在药品调配过程中的执业风险,研究其相关对策,进行有效干预,以降低出现药品差错率和差错量。方法通过收集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门诊、急诊以及住院药房调配处方,将调配差错进行分类归纳,并对比控制前后的差错率和差错量,对调配差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取相应对策后,门诊和急诊2018年6~12月4580张处方中,发生调配差错有70例,差错率为1.53%以及2019年1~6月8257张处方中,发生调配差错有48例,差错率为0.38%;住院药房调配处方2018年6~12月5579张处方中,发生调配差错有65例,差错率为1.16%以及2019年1~6月8311张处方中,发生调配差错有32例,差错率为0.23%。结果显示在门诊药房、急诊药房以及住院药房中,医院药师在药品调配过程中的差错率和差错量均明显降低,其中用法用量、剂型规格、药品以及数量为主要差错。结论通过将调配差错进行分类归纳,针对性的对策研究,找到方法控制,明确调配工作环节的规范,对药师进行系统性培训,提高药师执业过程中的风险意识,降低药品差错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药房处方调剂中常见差错及其防范措施.方法 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的药品调查调配差错登记记录,分析药房处方调剂中的常见差错,并给予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共发生202例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其中药物品种差错40例,药物数量差错56例,药物剂型与剂量差错22例,包装相似差错24例,划价差错12例,生产厂家差错22例,医师处方差错8例,退药差错10例,位置相近取药差错4例,发错科室4例.结论 在药房处方调剂管理中建立健全调剂标准体系,加强药师培训、学习,建立调配工作的标准操作规程,完善考核制度等能够有效的提高药房药师的处方能力,有效预防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发生.保证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的减少,工作人员应端正工作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住院药房口服摆药调剂内差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由复核药师在《中心药房口服摆药调配差错记录本》登记的资料,运用PDCA方法,分析调剂内差原因,针对数量差错和药品破损进行优化和改善,对改善前后的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口服摆药调剂内差差错率显著降低,由改善前的0.166%降低至0.034%,目标达标率为135.766%,进步率为79.674%。药师在和谐程度、积极性、责任感、沟通配合、愉悦感和团队凝聚力等无形成果方面较改善前有很大的提高。结论 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使发药差错问题得到不断纠正和解决,保障了我院住院患者的口服用药安全与切实利益。  相似文献   

5.
《抗感染药学》2016,(5):1002-1005
目的:分析住院药房处方或医嘱调配环节中的差错原因,为住院患者用药安全和满意度的改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6月间(整改前)及2015年7—12月间(整改后)处方或医嘱,对调配药品环节中存在的差错问题提出防范措施和解决对策。结果:改进长期口服药核对管理后,住院药房处方或医嘱用药调配总差错减少了90.2%;药师对差错医嘱的审出从整改前的261份提高到了整改后的368份。结论:通过改变调配长嘱医嘱口服药的核对方式,合理的药品调配流程提高了药师工作责任心,避免了药品调配差错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我院门诊药房发药时出现的差错,提高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准确率,包括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强化管理,加强药师的业务能力,端正工作态度,抓好关键环节,避免差错发生。方法:查看我院电子处方、药品及患者的病历,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建立各种完善的规程,来避免差错的发生。结论:提高门诊药房处方调配质量是医院药学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郭首兵  李永兵 《中国药事》2017,31(7):824-829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提升门诊药房的药学服务质量。方法:濮阳市人民医院药剂科门诊药房全体药师成立品管圈小组,设立活动主题,对门诊药房自动发药系统故障较多、窗口发药效率低和药师调剂差错较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设定目标、拟定对策、确认结果。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门诊药房自动发药系统故障发生次数由每周156次下降到48次,药师每小时发药处方由102张提高到161张,调剂差错由每周12件下降至每周5件,患者平均候药时间由5.6 min减少至3.2 min,退药事件由每周36件减少到17件。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门诊药房自动发药系统工作效率,改善了药师工作质量,降低了调剂发药错误率,缩短了患者候药时间,减少了患者退药事件,该院药学服务质量有了大幅提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毛楠  林汉华  梁钰华  刘佩坚  杨辉 《中国药事》2017,31(11):1370-1375
目的:探究开展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实践活动对住院药房拆零药品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开展QCC活动前后住院药房拆零药品质量管理数据资料,统计实施QCC的成果和影响。结果:通过QCC活动,拆零药品质量管理情况有较大改善,药品变质、过期、调剂差错次数均大幅下降,达到预期效果;圈员各项活动成长值均为正值。结论:开展QCC可有效降低住院药房拆零药品质量管理中的差错事件,提高拆零药品质量管理,亦能有效提高药师的工作积极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凝聚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药房管理和药学服务中采用信息化手段,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药事管理水平。方法 总结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五官科药房在药品调剂、药学服务和团队建设各方面的信息化建设进展及经验,分析对比实施效果,提出改进方案。结果 笔者所在医院五官科药房信息化建设程度较高,尤其是建立了用于药品养护的温湿度监控管理系统、用于住院药房调剂的数字化智能药房系统以及促进合理用药的审方平台。各病区医嘱领药组车效率均>65%,眼科医嘱单调配时间均<2 min。结论 医院药房全流程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调剂差错,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0.
许晨霞 《海峡药学》2014,(12):218-220
为分析门诊药房处方差错情况,降低差错率,提高药品调配质量,对本院门诊药房2013年调配差错类型及原因进行分析。统计期间共发生差错194例,占门诊处方总量的0.149‰;发出差错8例,占门诊已发出药品比例为0.0062‰。合理设置药品的货架号;应定期对药师进行易混淆药品的培训,提高药师的责任心,降低出错概率。  相似文献   

11.
吴冰 《中国医药科学》2012,(21):149-150
目的分析处方调配差错的原因并制定防治措施。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门急诊药房2009~2011年处方调配差错的类型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3年内共发生差错49例,其中因药名相似发错11例、药品位置相近差错12例、剂型差错7例、规格差错5例、用法书写差错2例、外包装相似差错2例、错发患者6例、数量差错4例。结论药学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处方调配规程,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素质,避免发药差错。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减少住院药房用药差错,提高药品调配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住院药房2013-01~2013-12收集的91例用药差错,归纳分析差错类型和原因,找出容易出错的环节和药品,并制定防范措施。结果与结论 常见的用药差错分成五大类,如:药品发错(45.05%)、数量发错(24.18%)、混淆病区(16.48%)、遗漏差错(13.19%)、质量差错(1.10%),其中药品发错主要表现为发错药品品种(通常为外观或发音相似的药品);发错名称相同药品的不同规格、不同厂家、不同剂型等。造成用药差错的主要原因有药品因素、药师因素、流程因素、配送工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可通过科学合理地摆放药品、设计醒目标识、标准化工作流程、改进工作模式、合理调整药房区间布局、加强业务学习、合理排班等措施进行防范,以减少用药差错。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借助智慧药房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分析处方数据实现门诊药房特殊管理药品及专科用药在特定窗口发药。方法 采用EIQ-ABC分类法分析处方中药品品种和数量、单品种日发药量和发药频次,结合临床科室用药特点,确定特定发药窗口的药品品种和调剂方式,通过优化调试实现各发药窗口间处方工作量分配均衡和快速准确发药。通过自动化药房管理系统对比改善前后药师调剂处方平均耗时和患者取药平均耗时;通过药事管理记录统计处方调剂差错和退药例数改善情况。结果 选定254种药品在4个特定发药窗口调剂,对比设置特定发药窗口前后效果,药师调剂处方平均耗时缩短至16 s,患者取药平均耗时缩短至160 s,处方调剂差错率下降至0.20‱,退药例数降低至15例每月。结论 借助智慧药房信息管理系统可对药房竞争或平均分配处方的传统调剂模式进行优化,合理设置门诊药房特殊管理药品及专科用药发药窗口,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降低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的差错率,提升医院药剂科服务水平.方法 将品质管理圈(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减少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内差中,分析处方调剂内差的主要表现及引起差错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同时评估该活动的效果.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处方调剂内差件数明显降低,下降比例超过50%;提升了药师对服务品质管理手法的认识以及沟通协调的能力.结论 提高了药房服务的品质,降低了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内差件数,保证了临床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保障患者安全用药。方法:分析造成门诊药房调配差错的原因,采用品管圈方法拟定对策,评估对策实施的效果。结果:针对药品调配差错多为数量发错和品种发错的原因,制订并实施了电子处方单上增设剂型警示标签和定位码,对工作区域内药架整理进行岗位划分,制作培训手册、对轮转人员等进行岗前培训,重新设计统一药品标识等对策。活动后,调剂差错率由每周0.82%降为0.17%,圈员在学习能力、工作积极性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效减少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门诊药房日常的药品调配工作更加准确、快捷和高效,降低了调配差错率。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This study aimed to identify pharmacist professional liability patterns and trends associated with 2 of the most common allegations in legal claims: wrong drug dispensing errors and wrong dose dispensing errors.MethodsThis study used pharmacist professional liability claim data from the Healthcare Providers Service Organization professional liability insurance program, underwritten by CNA. The final 2018 claims dataset consisted of pharmacist professional liability (i.e., malpractice) claims that closed between 2012 and 2016 and incurred a payment of at least $1 from the Healthcare Providers Service Organization program. Using malpractice claim data, the claims were classified by clinical license (pharmacist or pharmacy technician), primary allegation type, and total payment amount. These claims were then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risk factors that most often led to wrong drug and wrong dose dispensing errors and the factors that led to claims with higher-than-average total payments. Then,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2013 claims dataset to identify patterns and trends.ResultsInclusion criteria, applied to 1264 reported adverse incidents and claims, created the 2018 claim dataset consisting of 184 closed claims over the 5 years available for review. The average total payment was $124,407 for closed claims with a payment of at least $1. Wrong drug dispensing errors represented 36.8% of claims in the 2018 dataset, and wrong dose dispensing errors represented 15.3% of claims. Comparisons with the 2013 dataset revealed that the percentage of claims associated with wrong drug dispensing errors decreased from 43.8% in the 2013 dataset to 36.8% in the 2018 dataset. The percentage of wrong dose claims also decreased since the 2013 dataset from 31.5% to 15.3%.ConclusionAlthough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 have contributed to improvements in the area of medication error prevention, wrong drug and wrong dose dispensing errors continue to occur because of system and human factor errors.  相似文献   

17.
中成药处方调剂差错11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岩  金锐  刘慧文  鄢丹 《安徽医药》2016,20(10):1959-1962
目的 降低门诊中药房的中成药差错,提高药师工作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逐一整理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北京世纪坛医院《中成药药品发药差错登记本》及《中成药药品调配差错登记本》中记载的用药(发药调配)差错案例,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内共发生1 132件用药差错,其中2014年用药差错770件,2015年362件,2015年比2014年下降52.99%,总体分析该院用药差错呈下降趋势。其中,药品差错为主要差错共997件,主要体现为药品数量、剂型和名称相似差错等。药品差错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作环境压力和调剂发药流程的漏洞,而医生处方差错和收费处差错的主要原因在于对药品信息的不熟悉和系统漏洞。相应的改进措施是:严格遵守调剂制度;优化操作流程;加强药品管理;提高药师的操作技能及责任心;差错经验分享。结论 药品差错是用药(发药调配)中成药差错的主要方面。回顾性分析真实差错案例,有助于发现工作环节的问题并改进,使患者用药安全得到保障,增加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临床药物治疗中用药错误的分布特点,为制定用药错误风险管理持续改进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题病案回顾统计分析方法,对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4年5月住院各病区疑似用药错误的各类记录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统计显示,疑似用药错误共计1586例,主要存在于医生、护士、药师及患者4个方面,构成比分别是49.31%、40.04%、9.45%、1.2%;用药错误以B级错误占首位(44.07%)。医生处方环节中选药错误、用量错误和用法错误分别占63.42%、13.17%、12.66%;护士给药环节中给药错误49.6%,药品储存错误30.71%,配药错误10.24%;药师发药环节中,品种错误34%,分剂量错误32%,数量错误30%;患者用法错误占73.68%。结论:用药错误作为临床药物治疗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生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医生处方环节和护士给药环节。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用药错误监测和报告系统,充分利用药学技术服务和前瞻性的自动化信息干预预警技术,提高用药错误的风险管理水平,制定用药错误风险管理的持续改进指引,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