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噪声性听力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2只雄性白色豚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从噪声暴露前7天(7 d)开始,分别灌胃给予蒸馏水、NAC 70、NAC 100、NAC 140 mg/kg,1次/d,连续14 d。在用药第8天(d 8),各组动物在中心频率4 kHz、强度115 dB (A)的倍频程噪声暴露4 h,建立暴噪模型。测定噪声暴露前、噪声暴露后d 3、d 8、d 11各组豚鼠脑干听觉反应(ABR)的阈值。以听阈偏移反映听力受损情况,组织学检查耳蜗内外毛细胞的损伤程度,来评价NAC对豚鼠噪声性听力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灌胃给予NAC 100、NAC 140 mg/kg 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噪声暴露后d 3、d 8、d 11豚鼠ABR的阈移值,减轻毛细胞的损伤。结论:NAC对噪声引起的急性和亚急性听力损伤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盐酸哌甲酯(methylphenidate hydrochloride, MPH)口腔速溶膜(oral fast dissolving films, OFDF)抗疲劳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游泳对照组(生理盐水)、益气养血口服液阳性组(7 mg/kg)、MPH-OFDF高、中、低剂量组(5.2、 2.6、1.3 mg/kg)。正常对照组、游泳对照组及阳性组小鼠予以灌胃,其他组小鼠每天舌下给药1次,连续15 d,末次给药30 min后进行负重游泳实验,记录小鼠游泳至力竭的时间,并检测小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三酰甘油(TG)水平。 结果 与游泳对照组比较,高、中剂量MPH-OFDF可显著延长小鼠的力竭性游泳时间(P<0.05,P<0.01),降低小鼠血清中LDH、CK水平(P<0.05,P<0.01),且中剂量MPH能降低小鼠血清的TG含量(P<0.05)。 结论 MPH-OFDF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LDH、CK及TG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长期重复静脉注射右旋硫辛酸注射液对大鼠的毒性,并探讨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机制。方法 180只大鼠随机分成溶媒对照组,右旋低、中、高剂量组,左旋对照组及消旋对照组。静脉给药,连续4周,停药后部分动物恢复4周,给药结束后样本进行各项指标检测。结果 右旋高剂量组、消旋对照组以及左旋对照组大鼠出现自主活动降低、流涎、脱毛、体质量增长缓慢等毒性症状,症状在停药后均可恢复。右旋高剂量组和消旋对照组受试动物血小板计数减少,停药4周后可恢复。右旋高剂量组、消旋对照组以及左旋对照组受试动物出现肝功能轻微损害以及肝细胞变性现象,其中左旋对照组肝细胞变性程度较重,停药4周后肝脏损害均有所减轻。右旋高剂量组的骨髓涂片结果显示巨核细胞数目及形态大致正常,大鼠血清血小板相关抗体IgG水平未发生变化,血小板中活性氧堆积。结论 右旋硫辛酸注射液长期毒性试验最大无毒性反应剂量为40 mg·kg-1,其引起血小板减少可能是通过非免疫性机制导致的。  相似文献   

4.
抗氧化剂L-乙酰半胱氨酸对大鼠脉冲噪声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抗氧化剂L 乙酰半胱氨酸是否能够保护脉冲噪声引起的耳聋。方法 第 1组动物 :8只大鼠暴露在16 0dBSPL 5 0次脉冲噪声。第 2组动物 :10只大鼠同样暴露 16 0dBSPL 5 0次脉冲噪声 ,但在噪声暴露前 1h ,噪声暴露后立刻 ,噪声暴露后 3h ,给予L 乙酰半胱氨酸腹腔内注射 (35 0mg·kg-1,IP)。第 3组动物 :5只给予腹腔注射L 乙酰半胱氨酸 3次 ,注射方法与第 2组相同 ,不暴露脉冲噪声。全部动物通过脑干诱发电位检测听力阈值在噪声前 ,噪声后立刻 ,噪声后 1d ,1,2 ,4wk。结果 第 1组 :比较噪声前和噪声后 ,全部频率有明显听力损失。第 2组 :大鼠暴露同样剂量噪声 ,立刻和 1天后检测ABR阈值与暴露前相比听力损失明显 ,1wk后在 4到 2 0kHz都有听力损失 ,但在 31 5和 4 0kHz已不明显。在 2和 4wk之后 ,各频率听力损失不明显。第 3组 :立刻 ,1d后 ,4wk后测量脑干诱发电位各频率无听力损失。结论 抗氧化剂L 乙酰半胱氨酸能够保护脉冲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藓生马先蒿苯乙醇苷(phenylethanoid glycosides,PhGs)改善高原记忆损伤的机制,明确其是否通过激活mTOR信号通路来实现的。方法 清洁级雄性Wistar 大鼠60只,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缺氧组、PhGs低、中、高剂量组(50、200、400 mg/kg灌胃给药),常氧对照组和缺氧组给予等体积的灭菌注射用水,连续给药7 d。给药第4天,缺氧组和PhGs低、中、高剂量组置于大型低压氧舱模拟高原低压低氧环境(7 500 m,3 d)。采用SYBR Green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海马组织中mTOR、P70S6K和4E-BP1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p-mTOR、p-P70S6K和p-4E-BP1 蛋白表达。结果 与常氧对照组比较,缺氧组海马组织中mTOR、P70S6K mRNA表达分别下调达22.50%、26.00%(P<0.05,P<0.01),4E-BP1 mRNA表达上调达41.28%(P<0.01);p-mTOR和p-P70S6K蛋白表达分别降低42.28%和11.70%(P<0.05,P<0.01),p-4E-BP1蛋白表达升高111.86%(P<0.01)。与缺氧组比较,PhGs低剂量组4E-BP1 mRNA表达下调达77.33%(P<0.01),p-P70S6K蛋白表达升高32.53%(P<0.01),p-4E-BP1蛋白表达降低82.4%(P<0.01);PhGs中、高剂量组海马组织中mTOR、P70S6K mRNA表达分别上调达64.56% 、60.76% 和14.86%、20.27%(P<0.01),4E-BP1 mRNA 表达分别下调达72.67%、71.57%(P<0.01),p-mTOR、p-P70S6K蛋白表达分别升高65.12%、94.17%和56.63%、78.31%(P<0.01),p-4E-BP1蛋白表达分别降低57.6%和40%(P<0.01)。结论 藓生马先蒿苯乙醇苷能够改善高原记忆损伤,其保护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mTOR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肖勇  潘宇杰  邢琦  李伟  江立富 《药学实践杂志》2015,33(5):460-462,476
目的 探讨胃舒乐颗粒联用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胃病的有效性。 方法 选择488例慢性胃病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肠溶胶囊,1次/d,20 mg/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胃舒乐颗粒,3次/d,10 g/次,3周为1个疗程。分别比较两组疾病疗效、内镜检查及中医证型疗效。 结果 功能消化不良及浅表性胃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有统计学差异 (P<0.01);萎缩性胃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内镜检查病变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证型疗效中,肝胃湿热证、肝气犯胃证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络瘀血证、脾胃虚寒证、寒热夹杂证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胃舒乐颗粒联用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胃病临床总有效率、治愈率较高,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公石松水提液对抗小鼠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公石松水提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用公石松1.22、2.44、4.88 g/(kg·d)]、阳性对照组[红景天水提物2.34 g/(kg·d)]和空白对照组(等量蒸馏水),连续灌胃7 d 后,测定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及游泳90 min后血乳酸、血尿素氮及肝糖原指标。结果 公石松水提液各组均可显著降低小鼠血尿素氮水平(P<0.05),增加肝糖原含量(P<0.05),呈量效关系;公石松水提液高剂量组可降低血乳酸,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P<0.05)。其作用与阳性对照红景天水提物相当。结论 公石松水提液具有抗小鼠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提高肝糖原储备、增加葡萄糖的有氧分解、减少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及减少蛋白质的分解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ig瑞格列汀对小鼠自主活动及协同睡眠的影响,以发现潜在非期望药理作用。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包括对照组和瑞格列汀10、20、40 mg/kg组,单次ig给予溶媒或供试品,进行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测定和协同睡眠影响分析。结果 ig给药后,各组动物均未见异常,未出现行动迟缓、活动不协调等反应。不同剂量组之间动物自主活动次数无明显差异。在接受戊巴比妥钠注射后,与对照组动物相比较,供试品给药组动物的入睡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ig瑞格列汀在40 mg/kg及其剂量以下对小鼠自主活动无显著性影响,与阈下催眠剂量的戊巴比妥钠合用无明显协同催眠作用。研究结果为临床进一步评价其安全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养心氏片防治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进行实验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构建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及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小鼠心梗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以及养心氏片低、中、高剂量组,通过预给药和造模后给药,检测大鼠超声心电图、ACE、ACD及小鼠心肌梗死面积、CK、LDH、SOD、相关因子,并观察心脏病理学切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生化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高剂量养心氏片组生化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P<0.05),且能显著减少心肌梗死面积(P<0.01,P<0.05), 明显改善心肌细胞水肿程度,减少细胞浸润。结论 养心氏片对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汉黄芩素(wogonin)联合氟尿嘧啶(5-FU)对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活性的影响。 方法 实验分汉黄芩素组、5-FU组、汉黄芩素+5-FU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观察药物对肿瘤细胞体外生长活性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肿瘤细胞凋亡率的变化。 结果 MTT实验结果显示汉黄芩素(5、10、20、40 μmol/L)作用24、48 h后对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P<0.05);5-FU(5、10、20、40 mg/L)作用24、48 h后对肿瘤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与单用组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相比,汉黄芩素联合5-FU组的抗肿瘤作用呈相互拮抗作用(P<0.05);汉黄芩素联合5-FU给药48 h后,联合指数CI值呈现剂量依赖性,CI值随汉黄芩素浓度的加大而增大,说明随汉黄芩素浓度的加大,其拮抗5-FU抗肿瘤效应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P<0.05)。 结论 汉黄芩素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但可拮抗5-FU的抗肿瘤作用,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生素E在噪声暴露引起的大白鼠听力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雄性纯种Wistar大鼠9只,鼠龄2~3个月,体质量180~200g,由长春市高新开发区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清洁级)。无噪声暴露及耳毒性药物使用史,耳廓反射正常,实验前清洁外耳道,显微镜下检查均无中耳炎。以听阈、耳蜗基底膜铺片及免疫荧光染色为指标,观察大白鼠在稳态噪声持续暴露之前30d至暴露后7d,灌维生素E及生理盐水,对大白鼠听觉脑干电位分析和耳蜗外毛细胞(OHC)丢失率分析及NF-κB在耳蜗毛细胞中表达定量分析。结果维生素E在噪声暴露后大白鼠听力阈值明显低于单纯噪声组,OHC丢失率也明显降低,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VE干预组的耳蜗细胞表达NF-κB的强度低于单纯噪声组(P〈0.05)。结论维生素E在噪声暴露引起的大白鼠听力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通过上调耳蜗毛细胞中NF-κB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伸筋草生物碱对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大鼠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健康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即对照组、模型组、依托考昔片(阳性药,1 mg/kg)组及伸筋草生物碱低、中、高剂量(30、60、120 mg/kg)组,除对照组外,其余40只大鼠sc 0.1 mL CFA造模,致炎15 d后,连续ig给药30 d。测定大鼠足趾肿胀率、HE染色后观察造模测踝关节滑膜病理改变;致炎45 d,ELISA法测定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依托考昔片及伸筋草生物碱低、中、高剂量组足趾肿胀率均显著下降(P<0.05、0.01);中、高剂量伸筋草生物碱明显改善滑膜细胞、巨噬细胞、纤维细胞增生与炎症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依托考昔片及伸筋草生物碱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5),依托考昔片及伸筋草生物碱各剂量组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伸筋草生物碱显著抑制CFA诱导关节炎大鼠关节肿胀,改善大鼠踝关节滑膜病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体内IL-1β、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纯音测听的关系,探讨DPOAE在职业性听力损伤的检测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耳科正常人(对照组)和39例噪声环境工作者(实验组)进行纯音测听和DPOAE检测.其中实验组依纯音听力图的类型细分为听阈正常组,6kHz、4kHz、3kHz听力损失各组和2~0.5kHz听力损失组,比较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纯音听阈和DPOAE幅值.结果实验组中的纯音听阈正常组和对照组各频率听阈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的听力损失组在各自相应的频点均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1).纯音听阈正常组和各听力损失组的DPOAE幅值在F1~F8八个频点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6kHz听力损失组DPOAE幅值在F7、F8频点下降最明显,4kHz听力损失组在F6、F7和F8三个频点DPOAE下降最为显著,3kHz听力损失组与4kHz听力损失组比较无明显变化,0.5~2kHz听力损失组则在F1~F8各频点DPOAE幅值下降均特别显著.结论DPOAE技术用于监测、评估和诊断职业性听力损失,具有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贝宁  贝筝  陈怡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38(9):2227-2231
目的 探讨癫痫宁片联合奥卡西平片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海南省老年病医院就诊的94例癫痫患者,按照计算机随机排列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奥卡西平片,起始剂量1片/次,2次/d,每隔1周增加药物剂量,每次增加2片,分为2次口服,维持剂量2~8片/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癫痫宁片,4片/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强直发作频率、阵挛发作频率、痫样放电数、累及导联数、棘波指数以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4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强直发作频率、阵挛发作频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强直发作频率、阵挛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痫样放电数、累及导联数、棘波指数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痫样放电数、累及导联数、棘波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NSE、IL-1β、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血清NSE、IL-1β、TNF-α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癫痫宁片联合奥卡西平片能显著提高癫痫的临床疗效,减轻癫痫症状、脑部异常放电和神经细胞的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15.
赵有亮  李蓉 《药学研究》2020,39(8):440-442
目的 研究彝族药物朵基诺(铁扫把)抗烟碱急性毒性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腹腔注射致死量烟碱溶液,分别改变朵基诺供试药液和烟碱液剂量,观察不同条件下供试药液解毒效果及实验动物生存率。结果 ①常规剂量实验中,实验组用药72 h后动物存活率为82.5%,对照组动物存活率15%,实验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不同剂量朵基诺实验中,高剂量组72 h存活率100%,中剂量组存活率80%,低剂量组存活率55%;高剂量组小鼠的中毒程度较轻,且存活率高(与低剂量组比较P<0.01);低剂量组的中毒程度重,且存活率降低。③高剂量烟碱实验中,甲组(2.5倍致死量)、乙组(2倍致死量)中毒程度深,实验动物用药后全部猝死,存活率均为0%;丙组(1.5倍致死量)动物也出现严重中毒症状,用药72 h后30%的动物存活率。结论 在烟碱临界致死量时,一定剂量的朵基诺(铁扫把)可明显缓解烟碱液所致中毒症状、降低死亡率。烟碱用量达到2倍致死以上时,朵基诺的解救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钛人工听骨在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8年9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行鼓室成形术的86例(86耳)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开放式鼓室成形伴I期听骨链重建手术,根据钛合金植入物类型将患者分为部分听骨赝复物(PORP)组(61例)和全部听骨赝复物(TORP)组(25例),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干耳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0.5、1、2、4 kHz频率的平均气导听阈、平均气骨导差,评价听力重建成功率。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7~3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术后3个月PROP组及TROP组干耳率分别为98.36%及96.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OP组及PROP组分别有1例患者内镜下检查发现上鼓室内陷、粘连,伴有液体渗出或鼓膜紧张部位穿孔,未见听骨脱出病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平均气导听阈及平均气骨导差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平均气导听阈及平均气骨导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总体听力重建成功率为75.58%,其中TORP组患者听力重建成功率为72.00%,PORP组患者成功率为77.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频率平均气导听阈下降幅度、气骨导差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钛人工听小骨用于听骨链重建,听力恢复情况较好,PORP及TORP听力重建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HDP-MSCs)对免疫缺陷小鼠的致瘤性作用。方法 雌性NOG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和HDP-MSCs低、中、高剂量(2×106、5×106和2×107 cells/kg)组,每组20只;双后肢交替im给药,每周给药1次,共给药6个月(27次);试验期间进行大体观察、体质量检查和肿瘤触诊,给药结束进行解剖检查、脏器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对照组死亡2只动物,其中1只动物颈部出现肿块;HDP-MSCs低剂量死亡1只动物,另有1只动物出现弓背;中剂量组1只动物濒死;高剂量动物未见明显异常;低、中、高剂量组触诊未发现肿瘤。小鼠体质量无异常。解剖后对照组和HDP-MSCs低、中剂量个别动物发现有肿块。各剂量组脏器质量及系数无异常、组织病理学检查无药物相关性病变。结论 HDP-MSCs在本试验剂量下连续im给药6个月,致瘤试验结果为阴性。  相似文献   

18.
苌凤锦  梁杰  彭代银  陈孟夏  孙学勤 《安徽医药》2015,36(12):1447-1451
目的 研究生化糖浆对药物致不完全流产早孕大鼠子宫内膜血管新生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受孕7 d的早孕大鼠灌胃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复制不完全流产模型,将不完全流产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生化糖浆低剂量组、生化糖浆中剂量组和生化糖浆高剂量组,将正常受孕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子宫内膜中微血管密度(MVD)和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采用酶联吸附法检测血清中促血管生成素-1(Ang-1)和促血管生成素-2(Ang-2).结果 MVD和Tie-2积分吸光度以及血清中的Ang-1和Ang-2水平显著性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阳性对照组、生化糖浆中剂量组和生化糖浆高剂量组的MVD和Tie-2积分吸光度以及Ang-1和Ang-2水平显著性的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生化糖浆对药物流产大鼠子宫内膜中的血管新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高大鼠子宫中的Ang-1和Ang-2以及Tie-2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何首乌苷(2,3,5,4’-tetrahydroxy stilbene-2-Ο-β-D-glucoside,TSG)对对乙酰氨基酚(4-acetaminophen,APAP)致豚鼠听力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APAP诱导豚鼠耳损伤,TSG处理后,测试豚鼠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e emissions,DPOAE)等,判断听力损失情况,免疫荧光观察耳蜗毛细胞损伤情况,对豚鼠肝肾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判断TSG对肝肾的毒性;以APAP致HEI-OC1听神经细胞损伤为耳损伤细胞研究,通过MTT法、细胞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存活及凋亡情况,荧光定量PCR检测Birc5基因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第14天时,豚鼠ABR听力阈值显著降低,DPOAE测试频率为2 kHz时差异更加显著(P<0.01),听觉惊跳反射显示在100 dB时惊跳反射幅值显著降低(P<0.05),间隙前脉冲抑制试验表明在10,40,50 ms时惊跳反射幅值降低;剥离豚鼠耳蜗,免疫荧光染色后观察毛细胞完整性,与模型组比较,TSG组外毛细胞排列整齐,细胞无缺失,内毛细胞排列基本整齐;病理学观察发现TSG具有一定的肝毒性而肾毒性不明显。细胞实验发现,APAP对HEI-OC1听神经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为800 µmol·L-1,10 µmol·L-1TSG干预APAP诱导的细胞损伤时,凋亡率下降至16.0%,显著低于模型组(APAP)组的25.5%。APAP组HEI-OC1细胞Birc5表达水平明显下降,TSG处理可明显升高Birc5表达水平。结论 TSG 15 mg·kg-1处理14 d可以对100 mg·kg-1APAP诱导的豚鼠听力损失产生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与TSG抑制APAP导致的听神经细胞凋亡及促进凋亡抑制因子Birc5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Beagle犬长期给药毒性试验及免疫原性试验,评价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Insulin R)与原研药(Humulin R)的生物相似性。方法 进行Beagle犬scInsulin R 30 d停药14 d长期给药毒性试验,Insulin R剂量为0.5、1.0、1.5 IU/kg,Humulin R剂量为1.5 IU/kg,检测指标包括一般状况、进食量、体温、心电图、血液学、凝血、血清生化、电解质及尿液等,于给药期结束及停药期结束分两次剖杀动物,测定主要脏器的脏器系数并进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ELISA法检测Beagle犬血清的免疫原性。结果 Beagle犬重复sc Insulin R 30 d毒性试验中,中、高剂量组部分动物出现食欲降低、食量减少,高剂量1只雄性动物出现流涎、站立不稳、心率加速、抽搐等低血糖症状,中、高剂量组动物心率增加;原研药组与InsulinR高剂量组毒性反应相当;Beagle犬给予Insulin R 30 d未检测到抗药抗体。结论 Beagle犬sc Insulin R 30 d时的最大无毒反应剂量为0.5 IU/kg,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的0.5倍,且未产生抗药抗体,与Humulin R具有较好的临床前生物相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