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0 毫秒
1.
目的:探讨贵州平正仡佬族头面部体质特征以及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并与我国其他4个仡佬族和贵州其他族群进行比较,找出亲缘关系远近,为赤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体质人类学研究积累资料。方法:对世居在贵州平正仡佬族的349名(男167人,女182人)年龄在20~59岁的仡佬族进行头面部活体观察和测量;采用聚类分析,选择欧氏距离值,比较其亲缘关系。结果:测量的体质特征有23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头宽、鼻长、颏高、头耳高、全头高、头长、额最小宽、两耳屏宽、面宽、两眼外角宽、左眼裂宽、右眼裂宽、鼻宽、鼻深、口裂宽、唇高、全上唇高、全下唇高、容貌面高、左容貌耳长、右容貌耳长、形态面高以及头冠状围;平正仡佬族男女发色都以黑色为主,多为直发,前额发际多为平型;肤色都以褐色为主,眼色大部分为黑褐色;眼裂倾斜度都以水平为主,上眼睑大部分有皱褶,且多为短睫毛,眉毛密度男性以中等居多,女性以稀少居多;鼻背形态多为直型,鼻尖方向男性以下垂多见,女性以水平为主,鼻孔形状大部分为椭圆形;上唇皮肤前凸度以正唇为主,且红唇厚度大多为中等;耳垂形状以方形多见,耳垂外展度都以中等居多;颧部突出度都以中等占优势,颏部向前突出度直型居多。平正仡佬族男女性都以圆、高、阔头型为主;面型以超狭面型多见;男性以中鼻型为主,女性以狭鼻型多见。结论:平正仡佬族头面部体质特征大部分存在性别差异;男女性都与贵州习水苗族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贵州仁怀与习水苗族头面部体质特征是否存在差异,以及与我国南方其他5个苗族和贵州其他族群的亲缘关系,为苗族体质人类学研究积累资料.方法:对世居在贵州仁怀后山乡的378名(男196人,女182人)、习水良村镇的357名(男173人,女184人)年龄在20~59岁的苗族进行头面部活体观察和测量(观察项目6项,测量项目16项);采用聚类分析,选择欧氏距离值,比较其间亲缘关系.结果:仁怀、习水男、女苗族头型以特圆头型、圆头型占多数;面型以超狭面型、阔面型多见;属中鼻型.并与我国南方其他5个苗族以及贵州其他族群的聚类分析显示,仁怀后山乡苗族男、女分别与习水良村镇苗族男、女最为接近.结论:仁怀与习水苗族头面部体质特征有些存在差异;仁怀与习水苗族同属川黔滇西部方言,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九江地区400名(男女各200名)出生24小时内的新生儿进行头最大长、头最大宽等十九项头面部径线测量,计算头指数、头长高指数等十四项指数,结果表明:男女在新生儿时期,其头最大长、头最大宽、容貌面高、面宽、额最小宽、左及右侧眼裂宽、外毗距、鼻高、鼻宽、鼻深、口裂宽、容貌耳长和头耳高的大小已有明显著性差异。同时,根据男女头指数、头长高指数、头宽高指数,形态面指数和鼻指数数值的大小分型,确定新生儿头面部的形态为:圆头型、高头型、狭头型、超阔面型、超阔鼻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辽宁省满族成人头面部形态特征。方法:在知情同意情况下,按照人体测量方法,对辽宁省清原县满族成人256例(男102例,女154例)进行21项头面部指标活体测量,并计算5项头面部指数,所得数据使用SPSS 20.0软件、PEMS医学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辽宁清原满族头面部除两眼内角宽、上红唇高和唇高3项,其余各项测量指标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头面部测量指标除两眼内角宽和唇高两项之外,其他各项均大于女性;男、女头型、面型及鼻型相似,头型以特圆、高、狭头型多见;面型以超狭面型为主;鼻型以狭鼻型多见。结论:辽宁满族头面部特征具有典型的东亚蒙古人种特点,与吉林满族有一定差异,与辽宁汉族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5.
江西客家人体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江西客家人的体质特征并分析江西客家人在蒙古人种中的分型地位. 方法 采用国际学术界规定方法,在江西赣州调查了337例男性(城市客家人男性为154例,乡村客家人男性为183例)和346例客家人女性(城市女性为150例,乡村女性为196例))成人的86项体质指标,计算了23项体质指数,统计了指数分型比例,与我国族群资料进行了比较,对江西客家人体质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 结果 (1)江西客家人上眼睑有皱褶率低,有蒙古褶率高,眼裂狭窄,眼外角多高于眼内角,鼻根高度多为中等型,直鼻背,鼻基部多上翘,鼻翼高度多为中等,鼻宽值多大于眼内角间宽值,上唇皮肤部高度多为中等,男性红唇薄型率略高于中等型率,女性薄型率最高.江西客家人发黑,皮肤黄色率最高,眼褐色率最高.江西客家人头面部观察指标表现出蒙古人种北方族群的头面部特征.但其鼻翼较宽,又表现出南亚类型的一定体质特点.(2)江西客家人男女性均以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中鼻型率最高.男性以阔面型率最高;女性则以狭面型率最高.江西客家人头面部测量指标值更接近于北方族群,头面部指数值介于南方、北方族群之间.(3)江西客家人城市、乡村的男性与女性身高均属于中等身材.江西客家人男女性均以长躯干型、亚短腿型率最高.男性和城市女性以中胸型率最高,乡村女性以宽胸型率最高.男性与乡村女性中肩型、宽肩型率均较高.男性以中骨盆型率最高. 结论 聚类分析显示,客家人既具有北方族群体质特征,又具有南方族群体质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广西融水苗族儿童青少年头面部形态特征.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1 597名7~16岁乡村苗族青少年(男生798例,女生799例)头面部的9项指标进行测量、比较,并计算相关的指数,根据头面部各项指数数值大小进行头型、面型的分型.结果:该地区苗族青少年头面部9项指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各年龄组的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苗族青少年的头型:头指数以圆头型(34.33 %)和特圆头型(33.08 %)多见;头长高指数以高头型(93.93 %)多见;头宽高指数以中头型(38.07 %)和阔头型(33.56 %)多见;形态面指数以阔面型(38.70 %)和中面型(28.55 %)多见.结论:广西融水苗族儿童青少年的头型和面型与广西壮族、侗族青少年比较有其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成人头面部形态特征.方法: 按照人体测量方法,测量了157名鄂伦春族成人的21项头面部指标,计算了5项头面部指数分型值.结果: 黑龙江鄂伦春族成人头面部主要特征是,除头宽、眼内角宽、容貌上面高、鼻高、上红唇厚及唇高无差异外,其他各项指标男、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以中头型、高头型、狭头型、超狭面型、狭鼻型为主.女性以圆头型、高头型、狭头型、超狭面型、狭鼻型为主.结论: 黑龙江鄂伦春族头面型较内蒙古鄂伦春族狭,这可能是由于生活地域不同,且与当地其他民族通婚有关.  相似文献   

8.
四川汉族体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四川城市、乡村成人的体质特征.方法 按照Martin<人体测量方法>和<人体测量手册>规定的方法,在四川资阳地区简阳市调查342例男性(城市汉族男性137例,乡村汉族男性205例)和357例女性(城市女性151例,乡村女性206例)成人的86项体质指标,计算35项体质指数,统计了指数分型情况,并将之与我国族群资料进行比较,对四川汉族体质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 四川汉族(男女合计)上眼睑有皱褶率较高,有蒙古褶率低,眼裂高度多为窄型,眼外角多高于眼内角,鼻根高度多为中等型,鼻背多为直型,颧骨多不突出,鼻基部多为上翘,鼻翼高度多为中等,鼻孔最大径多为斜位;鼻翼宽度多大于眼内角宽,耳垂三角形率最高,上唇皮肤部高度多为中等,红唇厚度薄型率(49.1%)最高,中型率(40.1%)亦较高,厚红唇率低;发色为黑色,眼色多为褐色,肤色多为黄色.按头面部指数均值,四川汉族男女性均为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超狭面型、狭鼻型、长躯干型、亚短腿型、宽肩型、宽骨盆型,男性还为中胸型,女性还为宽胸型.四川汉族城市男性为中等身材,城市女性、乡村男性、乡村女性均属于亚中等身材.结论 四川汉族头面部指标值、指数值明显受到南亚类型族群与北亚类型族群的共同影响.四川汉族体部指标值更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体部指数值介于北亚类型族群与南亚类型族群之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福建汉族闽东语族群的体质特征。方法 按照Martin、《人体测量方法》和《人体测量手册》规定的方法,调查福建汉族闽东语族群692例(城市男性151例,乡村男性188例,城市女性159例,乡村女性194例)成人的86项体质指标,对26项体质指数进行计算,统计指数分型情况,并与我国族群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 闽东语族群城乡男女均表现为上眼睑皱褶率高,有蒙古褶率低,眼裂高度多为窄型,眼外角高型者居多,鼻背多为直型,鼻翼高度多为中等,鼻基部上翘型略高于水平型,鼻孔最大径多为斜位,鼻翼宽度多大于眼内角间宽,颧骨多不突出,上唇皮肤高度多为中等型,红唇薄型最多,发色几乎均为黑色,皮肤黄色率最高,眼色褐色较多。闽东语族群城市男性、乡村男性、城市女性身高属于超中等型身材,乡村女性为中等身材。从头面部、体部指数均数看,闽东语族群城、乡男性均为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狭面型、狭鼻型、中腿型、中胸型、窄骨盆型、长躯干型、宽肩型,城、乡女性均为中头型、高头型、狭头型、超狭面型、狭鼻型、中腿型、中胸型、窄骨盆型、中躯干型;城市女性为中肩型,乡村女性为宽肩型。闽东语族群头面部指标值、指数值受中国南方族群与北方族群的共同影响,体部指标值、指数值更接近于中国北方族群。 结论 闽东语族群男、女性体质特征更接近于中国北方族群。  相似文献   

10.
汉族江淮方言族群的体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江苏江淮方言族群城市、乡村汉族人的体质特征。方法 按照Martin、《人体测量方法》和《人体测量手册》规定的方法,在江苏省淮安市、郊调查了370例男性(城市男性157例,乡村男性213例)和362例女性(城市女性154例,乡村女性208例)成人的86项体质指标,计算了26项体质指数,统计了指数分型情况,与我国族群资料进行了比较,对江苏汉族江淮方言族群体质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1.江苏汉族江淮方言族群男女均表现为上眼睑皱褶率高,有蒙古褶率低;眼裂高度多为中等型;眼外角高型者居多;鼻根高度多为中等型;鼻梁侧面观多为直型;鼻基部多为上翘;颧骨多不突出;鼻翼高度多为中等;鼻孔最大径多为斜位;耳垂三角形率与圆形率接近;上唇皮肤部高度多为中等型;红唇厚度以薄型率为主;发色几乎均为黑色;眼色多为褐色;肤色以黄色为主。鼻翼宽度男性多为宽阔型,女性多为中等型。2.按头面部、体部指数均数,江苏汉族江淮方言族群男女均为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中鼻型、长躯干型、亚短腿型、宽胸型。此外男性为阔面型、宽肩型、宽骨盆型,女性为中面型、中肩型、中骨盆型。3.江苏汉族江淮方言族群城市与乡村男女均为超中等身材。结论1.江苏汉族江淮方言族群男性主要表现为城市围度和皮褶厚度大于农村,而女性则结果相反。2.头面部、体部主要指标、指数,江苏汉族江淮方言族群更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但也具有一些南亚类型族群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革家成年人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革家人头面部形态特征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规律。方法 按照国际学术界规定方法,在贵州黄平县共调查了311例(男性为159例,女性为152例)革家成年人38项头面部指标,并计算了12项头面部体质指数,对革家人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 随年龄增长,革家人有蒙古褶率下降,眼色变浅,上唇皮肤部变高,红唇变薄。革家人形态面高、上唇皮肤部高度、容貌耳长、容貌耳宽与年龄呈正相关,革家人头宽、眼外角间宽、唇高、红唇厚度与年龄呈负相关,革家人额最小宽、下颌角间宽、眼内角间宽、口裂宽、鼻深与年龄无相关。革家人容貌面、形态面、头面宽、头面高指数与年龄呈正相关,头长宽、头长高、口指数与年龄呈负相关。 结论 革家人头面部形态特征随年龄增长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贵州仁怀市苗族成年人体部特征,比较分析该苗族群体男女体质特征及其与其他12个民族群体的差异性,了解其亲缘关系。方法 采用体质特征观察、测量法,对376例(男性194例,女性182例)仁怀市苗族成年人进行活体观察及测量,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仁怀苗族拇指直型稍多于过伸型(男66.5%,女58.8%);中指无毛型稍多于有毛型(男56.2%,女58.3%);男女均为环指长明显多于食指长(男88.7%,女91.8);惯用手R型明显多于L型(男90.7%,女94.5%);交叉臂R型略多于L型(男53.1%,女54.4%);扣手L型明显多于R型(男73.7%,女72.5%);男、女性间除4项上下肢末段长差异不显著外(P >0.05),其他肢体长指标差异均显著(P <0.05);男性中躯干型较多(49%),女性长躯干型较多(46.2%);手型分型男性宽手型最多(34.0%),女性窄手型最多(42.3%);腿型分型男性亚长腿型和中腿型最多(均占34.0%),女性亚长腿型最多(30.8%);身材多属矮型身材(男42.8%,女53.8%)。结论 仁怀后山苗族群体男性与云南耿马佤族、勐腊克木族、怒江怒族、西藏察隅僜人、周覃布依族、云南贡山独龙族、金平莽人最接近;该苗族群体女性与云南耿马佤族、勐腊克木族、怒江怒族、西藏察隅僜人、周覃布依族、云南贡山独龙族、云南金平莽人、西藏米林珞巴族及错那门巴族最接近,仁怀苗族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  相似文献   

13.
李咏兰  刘璐 《解剖学报》2019,50(1):98-106
目的 探讨中国蒙古族头面部体质人类学特征以及蒙古族各个族群头面部体质指标值的差异。 方法 对蒙古族17个族群的12项头面部测量指标(头长、头宽、面宽、额最小宽、形态面高、鼻高、鼻宽、眼内角间宽、容貌耳长、唇高、口宽、耳上头高)的均值进行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 结果 东北三省的杜尔伯特部、郭尔罗斯部、阜新蒙古族、喀左县蒙古族的头宽、面宽、鼻宽值较小,口宽、额最小宽值小,两眼之间的距离近。北方汉族与科尔沁部头面部特征最为接近。巴尔虎部、鄂尔多斯部和青海和硕特部的头宽、面宽、鼻宽值大,而口宽、额最小宽值小,两眼之间的距离较近。布里亚特部、额济纳土尔扈特部、赤峰蒙古族、东北汉族、锡林郭勒蒙古族的共同特点是头、面、鼻较宽或中等,口宽、额最小宽值大,两眼之间的距离大。新疆察哈尔部和土尔扈特部的头宽、面宽、鼻宽值小,而口宽、额最小宽值中等,两眼之间的距离中等。云南蒙古族头面部特征与北方各个蒙古族族群差距较大。 结论 按照头面部特征可以将蒙古族分为3个大组。主成分分析表明,头面部和五官的宽度指标是区分蒙古族各个族群头面部形态特征的主要依据。北方汉族与蒙古族头面部特征有一定的共性。总体上来说,蒙古族面高、鼻高、形态面高均值与东亚类型均值接近,而不是与北亚类型接近。  相似文献   

14.
山西汉族人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Objective To study changes of head-fac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with the increasing age. Methods Thirty-eight head-face characteristics of 401 male (150 urban males and 251 rural males) and 402 female adults (153 urban females and 249 rural females) of Han were investigated in Qi county of Shanxi province in August 2009. Twelve physical indices were calculated. Preliminary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head-face characteristics changes with the increasing age. Results The head breadth,minimum frontal breadth, face breadth, external biocular breadth,lip height,thickness of lips and auricular height had negative correlations with age. Head length, nasal breadth, mouth breadth, morphological facial height, nasal height, nasal length, nasal depth, upper lip skin height, physiognomic ear length, physiognomic ear breadth and facia skinfold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age. With increase of the age, Shanxi han nationality’s mongoloid fold rate and external angle rate dropped, the internal angle rate increased, the opening height of eyeslits became narrower, the brown eye rate increased, the black eye rate dropped. The rate of upper lip skin height increased ,but the middle rate and narrow rate decreased. The thin rate of thickness of lips increased obviously, but thick rate fell. The middle rate of breadth of alae nasi increased. Length-breadth index of head, length-height index of head lip index had negative correlations with age. Morphological facial index, and vertical cephalo-facial index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age.Conclusion Changes of the head face morphological charac  相似文献   

15.
李咏兰  廉伟 《解剖学报》2016,47(4):544-550
目的 探讨额济纳土尔扈特人的体质特征。 方法 遵循《人体测量方法》,于2015年9月在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测量了土尔扈特人196例(男84例,女112例)体质数据。 结果 额济纳土尔扈特人多具上眼睑皱褶,有蒙古褶略低于50%,眼裂高度、鼻根高度、鼻翼高多为中等型,眼裂倾斜度多为眼外角高于眼内角,直鼻背,颧骨体发达,唇薄,眼褐。额济纳土尔扈特人男为高身材,女为超中等身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与中国北方13个族群相比,额济纳土尔扈特男性身材高大,躯干宽阔,面的宽度大,头较长且宽,鼻较高且宽。土尔扈特女性鼻高、形态面高的高度中等,鼻很宽,口裂窄、唇薄。内蒙古额济纳土尔扈特人与新疆巴州土尔扈特人体质存在较明显的不同。土尔扈特人男性身体质量指数(BMI)均值已经达到肥胖的下限,女性BMI均值已经接近超重的上限。 结论 土尔扈特人具有蒙古人种北亚类型的体质特征,在中国北亚类型族群中土尔扈特人较为肥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数字化三维重建与测量分析内蒙古地区正常蒙古族青年大学生面部解剖学参数,评价面部性别差异,以便对外科美容整形、颌面部正畸等提供解剖学参考依据。完善面部轮廓数据库,为现代蒙古族青年男女面部整形提供美学参考。 方法 对60名(男30例,女30例)蒙古族青年大学生采用面部三维扫描,利用软件测量头宽、形态面长等12项指标以及头面部指数,并进行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对比不同地区民族之间的面部差异。 结果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青年大学生左右侧眼裂宽分别为(31.76±4.81)mm、(31.47±4.3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眼裂宽分别为(35.49±2.74)mm、(27.74±1.99)mm,男性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间比较头宽、容貌面长、面宽、形态面长、眼外角间宽,男性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算出男女性鼻指数分别为72.55±1.63、73.14±1.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面宽指数、形态面指数、额面指数、唇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形态面指数分型,男性阔面型多见占46.67%,女性超阔面型多见占56.67%;根据鼻指数分型,男女性中鼻型多见分别占50%和53.33%。 结论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青年大学生面部三维指标,男性普遍大于女性;男性形态面指数分型多见阔面型,女性形态面指数分型多见超阔面型;鼻指数分型男女性均多见中鼻型。与其他民族相比,蒙古族男女性都存在面宽较宽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获得阿克陶县塔吉克族成人的头面部体质人类学特征,并通过与其他人群的聚类分析探讨其族源问题。 方法 按照《人体测量方法》对新疆阿克陶县286名塔吉克族成人(男121人,女165人)的12项头面部形态观察指标、19项头面部测量指标、12项头面部指数及其分型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阿克陶县塔吉克族成人头长、头宽、头高、额最小宽、面宽、下颌角间宽、鼻宽、口裂宽、耳上头高、容貌面高、形态面高、鼻长、鼻高、容貌耳长、容貌耳宽、颧部突出度、鼻根高度、鼻背侧面观、鼻基底方向等指标具有性别间差异(P<0.05);阿克陶县与塔什库尔干县塔吉克族相比:颧部突出度、眼裂倾斜度、鼻根高度、鼻基底方向、鼻孔最大径、耳垂分型、头宽高指数分型、形态面指数分型、鼻指数分型等头面部类型指标存在地区间差异(P<0.0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塔吉克族具有独特的头面部特征,单独聚为一类,并与伊朗人较相似。 结论 阿克陶县塔吉克族具有欧罗巴人种的头面部特征,阿克陶县塔吉克族与塔什库尔干县塔吉克族的头面部特征有一定差异,从头面部特征看可能与东伊朗部族人群具有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8.
贵州赤水苗族体部体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探讨贵州赤水市苗族成年人体部体质特征,比较分析该苗族群体男女体质特征与其他10个族群的差异,并了解其亲缘关系,为我国苗族体质人类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数据。方法采用体质特征观察、测量法对299例(男性146例,女性153例)赤水苗族成年人(20~60岁)进行活体观察及测量,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男、女性间除中指长和内踝下点高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他19项肢体长指标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0.01P0.05或P0.05);男性中躯干型较多(55.5%)、女性长躯干型较多(39.9%);手型分型男性宽手型较多(44.4%),女性窄手型较多(39.9%);腿型分型男性亚长腿型较多(占33.6%),女性中腿型较多(35.3%);身材多属矮型身材(男37.0%,女54.9%)。结论赤水苗族群体男、女性均与习水苗族最接近,与仫佬族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积累大学生的体质人类学方面调查资料,为美容、整形外科学提供面部形态学基础资料。方法:按体质人类学测量要求,对山东胶东地区大学生(男:195人,女:181人)鼻与面型进行了活体测量,并计算了鼻指数、鼻深指数和形态面指数。结果:各项测量指标及指数,均为男性大于女性,且均有显著性性别差异。山东胶东地区大学生的鼻型以狭鼻型为主,面型以过狭面型和狭面型为主。结论:鼻与面型的差异与性别、地区及年龄有关。进行面部美容、整形手术时,应注意这些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