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构建了含人抑瘤素M(HOSM)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AD—HOSM,观察其对人胰腺癌细胞株Capan-2在体外生长抑制情况,为胰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同源重组方法构建含HOSM基因的缺陷型腺病毒载体AD—HOSM,报告基因AD—GFP检测腺病毒的对胰腺癌细胞系的转染效率;人胰腺癌细胞株Capan-2转染含HOSM基因的缺陷型腺病毒载体AD—HOSM后,用RT—PCR法检测外源HOSM基因在其中的表达;苔盘兰染色、细胞计数法检测AD—HOSM对Capan-2的体外增殖抑制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腺病毒载体AD—HOSM,AD—HOSM对胰腺癌细胞Capan-2有较高的转染效率,HOSM基因在转染细胞能有效的表达。休外试验示AD—HOSM明显抑制CAPAN-2的的生长。结论重组腺病毒介导HOSM表达能有效抑制Capan-2在体外的增殖,提示重组腺病毒介导的HOSM基因治疗可能成为胰腺癌治疗的侯选方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关骨肉瘤基因治疗的研究在基因治疗方法、基因载体、载体导入途径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骨肉瘤的基因治疗主要有免疫基因治疗、反义基因治疗、抑基因治疗、自杀基因治疗及联合基因治疗等。基因载体包括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3.
基因治疗胰腺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轶晖 《中国医药导报》2009,6(7):156-156,159
胰腺癌的基因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传统疗法之后肿瘤治疗的新模式,本文从自杀基因疗法和免疫基因治疗这两种主要治疗方法方面对近年来胰腺癌基闪治疗现状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感音神经性耳聋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目前仍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基因治疗为攻克这一顽症带来了新希望。基因治疗指将外界正常或治疗基因,通过载体转移到人体的靶细胞,进行基因修饰和表达,从而改善疾病的一种治疗手段。1996年,基因治疗技术首次应用于耳聋的治疗研究,10余年来发展迅速。我们就感音神经性耳聋基因治疗常用的载体、常用的外源基因和载体导入内耳的途径等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超声微泡造影剂与靶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治疗是近年来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但迄今为止缺乏安全、高效的基因载体及基因转移方法,目前常用的病毒载体存在免疫原性和致突变性,而裸质粒等非病毒载体又存在转染率低、靶向性差等缺陷。因此,发展安全、高效、可控、简便实用的基因载体及基因转移方法己成为基因治疗研究的重点。超声医学在长期发展中,从诊断超声、治疗超声走向两个新的应用领域:药物输送和基因治疗。微泡(microbubble)的使用已被证明可以大大提高超声效应即基因或药物转染效率。  相似文献   

6.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型疾病治疗手段,它通过载体把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导人靶细胞,纠正先天基因缺陷或者合成具有治疗作用的蛋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腺相关病毒载体(adeno—associated virus,AAV)具有无神经毒性和低免疫原性等独特生物学优势,在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领域倍受重视.被认为是当前基因治疗中最有潜力的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7.
基因治疗是一种通过载体系统将目的基因导入机体发挥治疗作用的新型药物。肝脏靶向性基因治疗不仅可以针对肝脏本身疾病发挥作用,还可利用肝脏作为机体的生物反应器,通过表达的基因产物对全身性或其他器官的疾病发挥治疗作用。由于肝脏具有对进入体内物质的代谢和解毒特性,大多数基因载体都会进入肝脏。因此肝脏靶向性是基因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早期由于特异性、疗效、毒性和免疫限制,肝脏靶向性基因治疗的实际临床价值受到限制。随着载体技术和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肝脏靶向性基因治疗现已成为治疗各种肝脏和非肝脏相关疾病的一种具有潜力的方法。本研究在梳理肝脏靶向性基因治疗分类、病毒和非病毒载体系统的基础上,概述肝脏靶向性基因治疗技术进展过程和发展现状,探讨肝脏靶向性基因治疗在肝癌、遗传性系统性疾病、遗传性代谢性肝病、脂代谢紊乱性疾病等方面应用,总结分析当前肝脏靶向性基因治疗存在问题以及潜在解决方案,进一步展望肝脏靶向性基因治疗的未来前景,以期为肝脏靶向性基因治疗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进而促进我国基因治疗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高迁移率族蛋白 1(HMGB1)基因的反义真核表达载体 ,寻找胰腺癌基因治疗新途径。方法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HMGB1基因反义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 1/antisense HMGB1,转染胰腺癌细胞株PANC 1,通过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免疫印迹法 (Westernblot)、噻唑蓝 (MTT)比色法检测转染 4 8h后胰腺癌细胞HMGB1基因表达和体外增殖活性的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 pcDNA3 1/antisense HMGB1反义真核表达载体。所获反义表达载体 pcDNA3 1/antisense HMGB1转染可使PANC 1细胞HMGB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P <0 0 1)。反义 pcDNA3 1/antisense HMGB1的导入能有效抑制PANC 1增殖活性 (P <0 0 1)。 结论 应用反义RNA技术阻断HMGB1基因的表达 ,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 ,为基因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Smad4基因在人胰腺癌细胞中的肿瘤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Smad4真核表达载体,然后用脂质体法将其导入到Smad4同源缺失的人胰腺癌细胞HS766T中,经G418筛选获得可稳定表达Smad4的人胰腺癌细胞克隆,用细胞计数和噻唑蓝(MTT)法观察细胞生长速度及增值率,流式细胞仪(FCM)检测Smad4表达、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情况。结果 获得了Smad4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mad4。Smad4导人人胰腺癌HS766T细胞后,肿瘤细胞增值能力明显受到抑制、生长速率显著下降,并出现细胞周期G1期阻滞。结论 Smad4基因具有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可作为胰腺癌基因治疗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10.
基因治疗病毒载体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眭维国  邬俊勇  陈洁晶  戴勇 《医学综述》2008,14(24):3702-3703,3739
基因治疗是指将人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纠正基因的缺陷或发挥治疗作用,因此它可用来治疗一些后天性和遗传性疾病,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载体。目前应用的载体主要有包括病毒和非病毒载体,但在基因治疗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载体是病毒载体。本文就近年来病毒载体系统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改进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离及克隆胰腺癌基因组中K—ras基因片段,构建重组反义K—ras癌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并探讨其意义。方法:设计2对PCR引物,分别在上下游引物中引进BamHI和EoRI位点,以胰腺癌细胞株BxPC-3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K—ras基因外显子1及侧翼序列,并采用重组DNA技术将目的基因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LZRSpBMN—Z中,并经菌液PCR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结果:K—ras基因外显子1及侧翼序列已成功地克隆入LZRSpBMN—Z中。结论:LZRSpBMN—Z是胰腺癌反义基因治疗中新型候选载体之一。应用PCR方法获取反义K—raS目的基因外显子1方便可行,可用于重组反义K—ras癌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机制的认识日益加深.胰腺癌基因治疗的探索已经在多方面展开,如抑制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诱导凋亡和采用基因导向的酶解药物前体治疗及免疫激活等,期待新的靶基因发现及基因技术的新进展,带来该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3.
胰腺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酶联雌二醇及孕酮组化标记法检测8例胰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gR)水平,其中4例标本ER或/和PgR呈阳性结果。本实验结果提示:胰腺癌和乳腺癌、前列腺癌一样,为一激素反应性肿瘤,性激素与胰腺癌发展的关系密切。激素通过与上述受体结合可能对胰腺癌产生影响。内分泌治疗可望成为治疗胰腺癌的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ClinicalSignificanceofEstrogenandProgesteroneReceptorsAssaysinPancreaticCarcinoma¥MiacYi,etal.ACTAACADEMIAEMEDICINAENANJING,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双自杀基因对胰腺癌BxPC-3细胞的杀伤作用及胰腺癌的基因治疗方法。方法通过脂质体将含有双自杀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MMLV—CD+TK导入包装细胞PA317,经G418筛选后大量培养产病毒的阳性克隆PA317/CD+TK细胞株,收集病毒上清液,浓缩后转染胰腺癌BxPG3细胞系,再次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双自杀基因的BxPC-3/CD+TK细胞株。用RT—PCR检测双自杀基因的表达。给予前体药物5-氟胞嘧啶(5-flourocytosine,5-FC)和(或)无环鸟苷(Ganciciovir,GCV)后,MTT法测定转基因组及未转基因组胰腺癌BxPC-3系细胞的存活率。结果双自杀基因在胰腺癌BxPC-3系细胞中可稳定表达,联合使用5-FC和GCV对细胞增殖的杀伤作用及旁杀伤效应效果明显。结论逆转录病毒介导自杀基因可有效杀死胰腺癌Bx-PC-3系细胞,双自杀基因具有更强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在胰腺癌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是一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在维持细胞外基质完整性和调控肿瘤细胞浸润转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分析TFPI-2和在人类胰腺癌中表达情况,探讨TFPI-2与胰腺癌恶性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判断胰腺癌预后及后期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Westem Blot及RT-PCR方法,检测TFH-2在20例临床胰腺癌标本及8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HPIAS图像分析仪分析各组标本相对密度,t检验各组相对密度差异,秩和检验TFPI-2与胰腺癌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随着胰腺癌恶性程度的加深,TFPI-2表达逐渐下降,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性.结论TFPI-2与胰腺癌恶性程度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性,可能成为胰腺癌预后的判断指标之一,并为基因治疗胰腺癌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胰腺癌肝转移患者不同方案治疗模式疗效的评价,探讨胰腺癌肝转移综合治疗的模式和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胰腺癌伴肝转移患者的病史资料,并对影响胰腺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和治疗模式进行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survival time,MST)10.6个月,1年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37.0%,2年生存率14.9%。影响全组胰腺癌肝转移生存的单因素有:KPS(karnofsky)评分,治疗前CA199水平,首次治疗前后CA199变化,治疗前分期,有无原发灶手术史,介入治疗次数,年龄,性别,血红蛋白水平,有无黄疸和淋巴结转移。治疗前后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变化和化疗方案在胰腺癌的生存中并没有明显影响。在全组102例患者中,多次介入者的MST较单次介入者长7.7个月(16.7 vs. 9.0个月,P=0.000),其1年和2年的OS分别为67.2% vs. 29.7%和42.7% vs. 9.5%。治疗前有原发灶切除术的患者MST较无手术史者长4.2个月(13.2 vs. 9.0个月,P=0.024),1年和2年的OS分别为63.6% vs. 34.0%和22.7% vs. 12.6%。有放疗者的MST较无放疗者长3.0个月(13.0 vs. 10.0个月,P=0.673),1年和2年的OS分别为54.5% vs. 32.7%和27.3% vs. 11.7%。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手术可以使胰腺癌肝转移死亡风险下降78%(P=0.001,95% CI:0.095~0.521)。结论 对于胰腺癌肝转移病例,介入治疗和原发灶的手术可带来生存获益,无明显证据提示联合放疗可带来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8.
胞嘧啶脱氨酸基因治疗人胰腺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探讨腺病毒介导的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基因用于人胰腺癌基因疗法的可行性。方法将含癌胚抗原启动子的重组腺病毒感染人胰腺癌SW1990细胞和Capan-2细胞以及人宫颈癌Hela细胞,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CD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以MTT法比较细胞对5-氟胞嘧(5-FC)的敏感性差异。建立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CD基因的原位治疗效应及安全性。结果腺病毒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EphB2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同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病理科2003年2月至2006年2月期间外科手术切除胰腺癌标本24例,胆管下段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而切除的正常胰腺组织6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胰腺癌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标本中EphB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EphB2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细胞胞浆,呈棕黄色或棕褐色。EphB2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66.67%(16/24),评分值为3.08±1.349,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16.67%(1/6),评分值为1.17±1.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胰腺癌各病理分级组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EphB2蛋白表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hB2蛋白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且可能参与了胰腺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人胰腺癌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中p16基因第1外显子和第2外显子的纯合性缺失和突变情况。探讨p16基因异常与胰腺癌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技术检测51例胰腺癌组织中p16基因第1外显子和第2外显子的纯合性缺失和突变频率,以正常胰腺组织15例为对照。结果:全部被检胰腺癌组织中有23例发生p16基因第2外显子缺失,缺失率45%,有1例发生第1外显子的突变,未发现第1外显子缺失和第2外显子突变。正常胰腺组织中均未发生第1外显子和第2外显子的缺失及突变。结论:p16基因缺失与胰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p16基因的突变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