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 ,女 ,35岁 ,第三胎 ,足月剖腹产下 2个男婴。胎盘娩出完整 ,于胎盘子体面可见一巨大实质性肿块 ,儿头大小 ,送病理检查 ,以确定肿瘤性质。病理检查 :肿物近似圆形 ,质中 ,大小约 12cm× 10cm× 9cm ,表面光滑 ,部分结节状 ,包膜完整 ,切面黄 ,灰白 ,红褐色相同分布 ,部分区域有囊性变及出血。显微镜下示 :瘤细胞较大 ,呈多边形 ,胞质呈空泡状 ,部分细胞含少量脂滴 ,细胞大小不一致 ,核分裂罕见 ,细胞排列成索状或团状 ,间有纤维及毛细血管分隔并可见灶性出血 ,小囊腔形成。病理诊断 :胎盘子体面巨大异位肾上腺皮质腺瘤 ,该肿瘤为良性肿…  相似文献   

2.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35岁。发现左乳腺肿块半年 ,近 2月来生长迅速 ,于 1995年 11月10日入院。查体 :左乳外下象限可触及一 4cm× 3cm× 2 cm大小肿物 ,质硬、活动 ,边界清 ,行左乳腺肿块切除术。病理检查 :肿物大小 3.5 cm× 3cm× 2 cm,表面光滑 ,有部分包膜 ,切面灰白色 ,分叶状 ,有散在大小不等裂隙 ,质细、韧。镜检 :肿瘤由乳腺导管上皮和间质两种成分构成。导管上皮呈裂隙样、腺管状 ,上皮分化良好 ,局部可见增生成多层 ,但无异型 ,基底膜完整 ;间质成分由密集的短梭形细胞组成 ,轻至中度异型 ,核分裂相 (2~ 3)个 /10 HPF。瘤细…  相似文献   

3.
腮腺皮脂腺癌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觉  宋容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5):298-298
患者男,52岁。因左腮腺肿物3年,增大1周,伴口眼歪斜2个月入院。查体:患者出现面瘫,左口眼向右侧歪斜,左耳前扪及2cm×3cm大小肿物,活动度可。彩超提示:腮腺混合瘤。术中见左腮腺上方有一2.5cm×3cm实性肿物。病理检查:巨检:腮腺组织一块5cm×4cm×3cm,切面见一肿物2.5cm×2cm×2.3cm,灰白色,质硬,部分有包膜。镜下:瘤细胞排列成巢、成片或索状,分化较好区域瘤细胞胞浆透明呈空泡状,可见脂滴,细胞间相嵌排列,伴轻度异型;分化差的区域则细胞体积较小,核深染,核仁明显,可见核分裂相,异型显著;两者之间相互过渡,相互延续。间质中纤维增生伴部分…  相似文献   

4.
张静  李雯  梁颜笑 《癌症》2002,21(6):704-704
患者女性,28岁.发现腹部包块3个月伴体重减轻约10kg.B超显示,左下腹部囊实性包块,约23cm×22cm×20cm.手术见左侧卵巢肿瘤20cm×20cm×20cm大小.囊实性,表面不规则,部分质硬.右侧卵巢、子宫未见明显异常.行左侧卵巢切除术.病理检查巨检:左卵巢肿物17cm×16cm×12cm,灰红色,表面形态不规则.切面部分为囊性,部分为实性.囊肿内可见少许毛发和皮脂样物并有骨质感;实性部分切面灰黄色,质脆,可见灶性出血.镜检:左卵巢可见成熟性畸胎瘤成分,如:鳞状上皮、毛囊、腺上皮及软骨等.实性区域,呈疏松网状结构,内衬扁平上皮、立方上皮或柱状上皮,并含粘液样物,间质为毛细血管或血窦;可见腺样结构及血管套、肾小球样结构(SD小体)(图1);另见少量圆形嗜酸性透明小体及实性细胞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FP(+)(图2),CK(+),CK7(-),CEA(-)CA125(-),PAS透明小体(+).  相似文献   

5.
右侧腮腺腺淋巴瘤伴多形性腺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75岁。主因右侧耳屏前及下颌角区发现肿物3个月就诊。查体:右侧耳屏前可触及1.0cm×1.0cm×0.5cm大小的卵圆形肿物,右侧下颌角后侧见一约4.0cm×3.0cm×2.0cm大小的肿物,两肿物触之质中,均可活动。术中见:耳屏前约1.2cm×0.8cm×0.8cm的肿物,包膜完整,质中等。腮腺下极见一4.0cm×3.0cm×2.0cm的肿物,包膜完整,质地较软。病理检查肉眼所见:(腮腺下极)结节样肿物一个,大小3.5cm×2.8cm×1.5cm,包膜完整,切面灰红色,分叶状,质地较软;(耳屏前)肿物呈卵圆形,大小1.2cm×0.8cm×0.8cm,包膜完整,切面灰白色,质中等。镜下检查:(腮腺下极)肿…  相似文献   

6.
患儿女 ,6岁。腹痛 ,B超发现上腹部肿块 1周 ,于 2 0 0 0年 8月入院。术中见腹腔巨大肿块 ,约 16cm× 14cm× 10cm大小 ,肿瘤与横结肠系膜、胰腺、大网膜及十二指肠粘连 ,切除肿块、大网膜及部分肠管。病理检查 :肿物 15cm× 13cm× 10cm大小 ,表面结节状 ,包膜不完整 ,切面灰黄色 ,质地不均 ,未见出血、坏死。镜下观察 :肿瘤细胞呈小圆形 ,胞质少 ,核深染 ,核分裂易见 ,细胞排列呈大小、形状不一的巢团状 ,其间有丰富的纤维间质。肿瘤细胞团境界清楚 ,巢团周边细胞可见栅栏样排列及小管状结构 ,并有菊形团形成 ,部分较大细胞…  相似文献   

7.
肺所谓的硬化性血管瘤合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66岁。查体发现右肺下叶及右肾上腺占位病变5d ,于 2 0 0 2年 12月 2 5日入院。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压史 8年。入院时血压 155/ 165mmHg ,血糖 10 .88mmol/L ,总胆固醇 6.3 2mmol/L ,低密度脂蛋白 4.3 3mmol/L。CT检查 :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可见 3cm× 2cm结节状组织密度影 ,密度较淡、均匀 ,边缘欠光滑。临床诊断 :右肺下叶肿瘤、右肾上腺肿瘤。后行右肺下叶切除加右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病理检查 :右肺下叶 3cm× 2cm× 2cm结节 ,界限清楚 ,切面灰白、实性、质韧。右肾上腺结节为 4cm× 3cm× 3cm大小 ,包膜完整 ,切面灰黄、质脆。显…  相似文献   

8.
例1患者女,15岁,未婚。发现右乳肿块3个月余,无发热、疼痛等症状,近期肿块迅速长大。查体:肿块位于右乳外下象限,2.0 cm×1.6 cm,边界清,活动度尚可,表面光滑,质硬而韧,无压痛,与胸壁及皮肤无粘连。临床诊断:乳腺纤维腺瘤。病理检查:肉眼观:椭圆形肿物一个,2.0 cm×1.8 cm×1.6 cm,包膜完整,切面实性、灰白灰红色,质韧,似呈分叶状,中心区域见灶性出血。镜检:肿瘤组织为典型的纤维腺瘤结构,其中央区域肿瘤组织坏死,可见清楚的导管轮廓,基膜较完整,导管内大部分上皮细胞坏死,细胞核溶解消失,部分坏死的细胞核脱落至腔内(图1),导管周围的间质细…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52岁。因左腰部疼痛1年,加重4个月,于1999年5月6日入院。查体发现:左腰部轻叩痛,B超、CT、ECT均提示左肾肿物,遂行左肾切除术。病理检查:巨检肿物位于左肾,6cm×5.5cm×3cm大小,包膜不完整,切面淡黄色,部分为灰黄、灰白相间,部分区域有出血、坏死,质脆。镜检:肿瘤成分复杂。一部分由脂肪、血管、平滑肌混合构成,各成分比例以平滑肌血管为主,脂肪组织多成片分布,以成熟的脂肪组织为主,血管多聚集成簇,呈屈曲状,大小不等,管壁显著增厚,厚薄不均,管腔狭窄,不规则,甚至闭塞,部分有出血。平滑肌细胞形态差异大,大部分异型性明显,有的…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 ,5 1岁。 4个月前不明原因胸闷、心累 ,均在夜间出现 ,伴咳嗽、咳少量白色黏液痰 ,无其他不适。院外CT示右下肺块影。入院后纤维支气管镜显示 ,支气管黏膜炎症改变。入院检查 :颈部无包块 ,CT示前中纵隔肿块 ,以畸胎瘤可能性大。术中见肿块位于主动脉与心脏交界区 ,大小约6 .0cm× 5 .0cm× 5 .0cm ,包膜完整 ,边界清楚 ,其包膜与心包黏连 ,手术完整切除肿块。病理检查 :巨检 :灰红色不规则结节 3.6cm× 3.6cm×2 .8cm ,包膜完整 ,切面灰白灰红色 ,质软 ,可见部分囊性区 ,囊内可见白色混浊液体。镜检 :肿瘤组织由薄层纤维组织构成…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20岁。因左髂部发现肿块1月余而入院。体检:心肺正常,腹无异常,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左髂前上棘下2cm偏内侧可触及一5.5cm×4cm×3.5cm肿块,质中,边界欠清,活动度差,有压痛,局部皮肤无红热及静脉怒张,肿块穿刺抽出新鲜血液,实验室各项检查正常。诊断为左髂血管瘤。给予手术切除。术中见瘤体位于股直肌、股外侧肌间隙,包膜完整,血管丰富,完整取出,大小约5.5cm×4cm×3.5cm暗红色瘤体。病理学检查结果:大体所见肿块包膜完整,大小约5.5cm×4cm×3.5cm,切面灰白、灰黄及灰红相间,呈花斑状;镜下见肿瘤组织排列呈腺泡状或器官样结构,腺巢与巢间为互相连通的窦状血管网,瘤细胞体积大,卵圆形或多角形,胞浆丰富,有嗜酸性颗粒,核仁清楚,核分裂相少见。病理诊断: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63岁。因右下腹持续性疼痛半年余而入院诊治。查体:右下腹部可们及固定包块,压痛,B超显示右卵巢占位病变,于1991年7月1日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右侧卵巢有一菜花状不规则肿物,与子宫、乙状结肠粘连,肠系膜见二个紫红色结节,直径约2cm,将瘤体及部分系膜切除。病理检查:大体见卵巢肿物1个,表面呈结节状,大小约7.5cm×6cm×4cm,切面灰白间灰红色,实性,质细腻呈鱼肉状,部分区域有出血。另见肠系膜上有2个花生米大硬结,质脆。镜下:瘤细胞呈束状和放射状排列,细胞核呈梭形或椭圆形,核有间变,核分裂像易风(2-35个/…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患者,女,72岁,因尿中带血2个月,以膀胱肿瘤收入院。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可疑+。尿细胞学:找到癌细胞(鳞癌)。膀胱镜检查示:膀胱右侧壁见一直径约3cm大小圆形肿物,基底较宽。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中见膀胱右顶部有面积分别为3cm×3cm及2cm×2cm的肿瘤,两者间距1cm。病理检查:灰黄灰红不规则肿物2个,均带部分膀胱壁,体积分别为4cm×3cm×2.5cm和3cm×2.5cm×1.8cm,均无蒂及包膜。大者切面灰白质硬,未侵及肌层。小者表面坏死,切面灰白灰红质稍韧,侵达深肌层。镜下检查:大者:瘤细胞多角形、梭形,胞浆宽,嗜伊红,异型明显,可见瘤巨细…  相似文献   

14.
例1,患者女,49岁,右肩部肿物2年余,逐渐增大,有疼痛。于1996年12月入院。骨科检查:于右肩部可触及2cm×2cm实性肿物,皮肤表面红肿,质硬韧,界限清楚与皮肤无粘连。X线:右肩部软组织内见一直径1.0cm肿物阴影,临床诊断:右肩部纤维瘤。 病理检查:一带皮的类圆形肿物,包膜不完整,切面红白相间,质中等硬。体积1cm×1cm×10cm。镜下所见:肿瘤细胞呈团块状排列,团块周围为纤维结缔组织,瘤细胞排列紧密似上皮样,并可见大片坏死。瘤细胞为多边形,胞浆丰富红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67岁。半年前发现舌前左侧有一豆粒大肿块,近2月生长迅速,于1995年10月20日入院。口腔科检查:肿物位于舌左侧前1/2,约4cm×3cm×3cm,质硬、压痛、活动度不大、边界尚清、略呈结节状。辅助检查:心、肺隔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ESR:10mm/h。行手术切除。临床诊断:舌部混合瘤。病理检查:送检结节状肿物1个,4cm×3cm×3cm大小,包膜不完整,切面灰白色,实体均质状,可见微小囊腔,质硬。光镜下:瘤细胞有两种,一种为较小的基底样细胞,胞浆少而淡染,核圆形深染;另一种细胞稍大,胞浆嗜酸,核大淡染,核仁核膜…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4 2岁。发现左侧外阴包块3年 ,逐渐增大 ,于 2 0 0 2年 4月 15日手术后送检。体检 :左侧外阴部见一肿块8cm× 4 cm× 4 cm大小 ,质韧 ,术中见肿块与周边组织无粘连 ,界限清楚。病理检查 :灰白色肿块呈椭圆形 ,表面光滑 ,有黏液感 ,大小约 8cm× 4 cm× 4 cm,切面灰白色 ,半透明 ,略呈编织状。镜下检查 :肿瘤细胞呈梭形或星形 ,分布于疏松的含有胶原纤维的黏液性间质中 ,并可见较多的大小不等的 ,管壁厚薄不一的血管 ,瘤细胞边界不清 ,无明显异形性及核分裂。免疫组化染色 :SMA、S- 10 0阳性 ,Vimentin CK阴性。病理…  相似文献   

17.
双卵巢原发性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女性,38岁。腹部迅速胀大,腹痛20日,加重7日,于1994年7月30日入院。体表检查: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外周血无异常。妇科检查:盆腔扪及5+月妊娠大小包块,张力大,活动差,与子宫壁紧贴。临床诊断:卵巢癌Ⅲ期。于1994年8月7日行盆腔肿瘤切除。病理检查:右卵巢实性包块,形状不规则,14cm×13cm×10cm,包膜大部完整,切面灰白、细腻、质脆易碎。左卵巢肿瘤约18cm×16cm×15cm,包膜大部完整,形状不规则,切面灰白,质细腻、脆、易碎,表面附有输卵管。镜下:两侧肿瘤均为一致的圆形及卵圆形细胞…  相似文献   

18.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8岁。因颈前包块3年加重1个月入院治疗。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发育正常,营养一般。右颈部可触及6cm×5cm×5cm,肿块,质硬固定。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血钙2.5mmol/L。术中见肿瘤位于右侧甲状腺下极,与气管前壁粘连,左侧甲状腺外观无异常。临床诊断:右侧甲状腺腺瘤。病理检查;肿瘤6cm×5cm×5cm,表面似有包膜,切面灰红色,实质性,并见灶性出血及钙化。镜检:癌组织呈片块状,癌细胞卵圆形或多边形,排列紧密,胞浆丰富呈透明状,细胞境界清楚,核呈圆形或卵圆形。癌巢间少量纤维组织增生,并见癌组  相似文献   

19.
肺嗜酸细胞类癌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资料为2002年笔者在浙大医学院附属一院进修期间所遇病例,病理切片经浙江省临床病理质控中心专家会诊确诊。患者男性,48岁,平素体健,常规体检行X线胸片摄影发现右肺不规则肿物,考虑为良性肿瘤而入院,行手术切除。术中所见:右上肺近肺门处有一2.0cm×2.0cm×1.5cm肿块,切面呈鱼肉样。病理巨检:破碎组织2块,总体积2.5cm×2.0cm×1.5cm,表面光滑,有不完整的包膜,切面实性,淡红色,质软,鱼肉状。镜检:边缘部分有薄层纤维包膜,部分被覆支气管黏膜。瘤细胞呈片状、梁状、巢状、菊形团及绸带样排列,可见腺泡状区域。有少量富于血管的纤维组织间质…  相似文献   

20.
任莉  董力  张尚福 《癌症》2001,20(5):560-560
患者,男, 55岁,因活动后心悸气促半年、加重伴不规则低热半月于 2000年 3月 27日入院 (住院号: 727618)。查体:一般情况可,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区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和舒张期中晚期杂音,肝肋下 2 cm,剑突下 4 cm,腹部移动性浊音 (-),双下肢轻度水肿。既往无栓塞和晕厥史。彩超发现左心室内一巨大肿块。 2000年 3月 31日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室肿块切除术 ,术中见心包无异常,左房、左室明显增大,左心室内一不规则分叶状的巨大肿块,大小约 15 cm× 8 cm× 6 cm,基底约 3 cm× 3 cm,附于室间隔。完整切除肿块后送病理检查 (检查号 00-05104):肿物由多个包膜不完整的肿块组成,约 13 cm× 8 cm× 6 cm大小,瘤重 112g,切面灰白色,质中等。镜下可见肿瘤组织以巢状的间皮样细胞与肉瘤样梭形细胞混合存在,呈双向分化;瘤细胞大小一致,胞浆略嗜酸性,核大,空泡状,可见小核仁,核分裂相易见 (见图 1),肿瘤细胞外可见多少不等的粘液物质。免疫组化染色: CK(+ ), EMA(+ ), Vim(+ ), HBME-1(+ )(见图 2), Des(-), FⅧ (-),特殊染色 AB(+ ),消化 PAS(-)。病理诊断:左室间隔恶性间皮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