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膜髓帆入路切除第四脑室病变的手术方法及优点。方法17例第四脑室及周围占位病变,男7例,女10例,年龄5~49岁,平均26.6岁。其中髓母细胞瘤5例,室管膜瘤5例,表皮样囊肿2例,脑囊虫病2例,脉络丛乳头状瘤3例。手术采用小脑延髓裂膜髓帆入路,显微镜下分离两侧小脑延髓裂,游离小脑扁桃体,根据病变大小切开脉络膜和下髓帆,显露四脑室,将病变切除,严密缝合硬膜,骨瓣复位。结果17例病变均全切除,术后早期恢复良好,无重残及死亡。11例术后随访3~21个月,无重残及死亡,其中8例行CT或MRI检查,无复发。结论经小脑延髓裂膜髓帆入路切除四脑室肿瘤不需切开小脑蚓部,且可扩大四脑室的显露,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王琼  高培毅  林燕  孙胜军   《放射学实践》2012,27(10):1058-1060
目的:探讨非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的CT和MRI征象,提高对髓母细胞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术前CT及MRI资料。结果:57例髓母细胞瘤中,8例病灶位于桥小脑角区,病灶位于左、右、双侧小脑半球分别为23例、19例、7例。CT平扫肿瘤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MRI上肿瘤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肿瘤内部囊变坏死者46例,且囊变内壁多较光滑;病灶圆形或椭圆形45例;边界不清、较清、清晰各18例、12例、27例;肿瘤周围有不同程度水肿,发生梗阻性脑积水32例。33例有增强图像,其中9例呈轻度片状强化,18例中度块状、片状强化,6例块状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MRI对非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的显像较CT更有优势,其诊断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3.
硬脑膜动静脉畸形(DAVMs)主要发生于静脉窦附近,罕见累及脑静脉干(大脑内静脉与大脑大静脉)。作者报道4例直接位于脑静脉干(VG)壁的DAVMs。例1,15岁男性。CT扫描示VG扩大。儿月后患者左侧偏瘫,意识衰退,再次CT扫描见脑室内出血。血管造影示小脑上蚓部动静脉畸形(AVM),血供来自左小脑前上、下动脉。小脑上蚓部静脉为AVM的直接引流静脉,并引流到扩大的VG。直窦有血栓形成,造影剂经海马静脉逆流到颞下静脉和右横窦。随着病变恢复,从小脑左侧前上动脉栓塞AVM。栓塞后,AVM减小75%。并且,扩大VG内自发形成部分血栓。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髓母细胞瘤的CT和MRI征象。提高对该病的定性诊断能力。材料与方法:2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结果:22例均位于幕下,其中20例位于小脑蚓部,2例位于四脑室。CT平扫15例为等或稍高密度,5例为混杂密度,增强扫描后均匀性显著强化4例,均匀性中等强化9例,非均匀性强化6例,1例无强化。MRI平扫稍长T1及稍长T2信号3例,等T1及混杂T2信号2例,混杂T1及混染B信号1例。增强后均匀性强化3例,非均匀性强化3例。结论:儿童髓母细胞瘤有较为特征性的发病部位和CT及MRI征象。  相似文献   

5.
髓母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提高非典型髓母细胞瘤的CT和MRI的诊断准确率。材料和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40例,年龄5~35岁。CT检查34例,其中28例同时作增强扫描。MRI检查38例,30例作增强扫描。32例同时作CT和MRI检查。结果:CT和MRI对髓母细胞瘤的定位诊断正确率为100%,定性诊断正确率为87.5%(35/40)。肿块位于小脑蚓部25例,小脑半球9例,四脑室内6例。肿瘤囊变26例,钙化3例,有例增强不明,3例出现转移,转移沿脑脊液播散。结论:非典型髓母细胞瘤可以发生在四脑室内,小脑半球,可以出现大的囊变、钙化,也可以增强不明显,掌握这些征象是CT和MRI诊断非典型髓母细胞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儿童脑瘤CT 表现。1.成髓细胞瘤:增强前CT 表现为位于四脑室内或蚓部的边缘消晰、圆形、一致性高密度区,有低密度水肿带环绕。多不见四脑室或有四脑室上部扩大。有脑积水。增强后为均一明显增强。少有  相似文献   

7.
80%—90%以上的脊髓脊膜膨出均伴有脑积水,系由Ⅰ型Arnold~Chiari 氏畸形所致。至于脑积水的成因,诸家说法不一。作者对65例7—20天的脊髓脊膜膨出新生儿于修复术后,脑积水分流术前作了水溶性造影剂脑室造影。此外,还对7例15天至3个月的患儿及13例1个月到4岁的患儿分别于分流术前、后作了阿米培克脑造影和CT 脑池造影,以对该症脑积水的原因作进一步探讨。作者指出,水溶性造影剂可比空气或碘苯酯更详细地显示脑脊液(CSF)通道,因此能更正确地显示梗阻。阿米培克增强脑造影及CT 脑池造影常使颅内蛛网膜下腔及CSF 循环得到最佳显示,副作用极少。且比气脑造影或放射核素脑池造影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20例无分泌功能垂体腺瘤,分析了,CT所见及其与内分泌,脑血管造影,气脑造影或手术所见间的关系。男性8例,女性12例。单纯CT均显示低~等密度,平均CT值为19.1H。造影CT上显示一致强化者12例,腺瘤边缘环状强化者5例,无强化者3例。 CT上肿瘤全部强化者手术中可见为苍白色质软的腺瘤,其中1例尚能见小囊区。环状强化的垂体腺瘤内大部分为贮留液。低密度无强化的3例中,1例有贮留液,另2例为纤维性硬质腺瘤。15例行脑动脉造影,6例出现肿瘤染色,其中4例在造影CT上表现为环状强化。本组病例中,6例血中催乳素增高,其中4例造影CT显示环状强化,而脑池造影或CT上均未发现三脑室的前部压迫表现。无分泌功能垂体腺瘤内常出现液体贮留,原因尚不清楚。如在造影CT上出现环状强化应想到有液体贮留。这对手术有意义。作者认为造影CT有  相似文献   

9.
小脑 CT 解剖     
作者通过观察50例增强后CT 脑池图象并与5例小脑和脑干的解剖标本比较,论述了小脑各部份的CT 解剖。小脑蚓部:小脑蚓部小叶形状是恒定的。中间矢状面上,从小脑顶到蚓叶所画的一条假设线很接近活树的中轴,这轴上发生的原始板和继发板形成了已命名的小叶。因含造影剂的脑脊液能渗到轴中原始板间大部分裂里,故能识别出已名命的小叶。在其它层面上对它们的确定更多的是求助于各小叶中原始板分支的三种基本类型。在横断CT 上,坡前部的继发小叶常表现为一种从第一条裂向后延伸的特殊阶梯状图形;顶和中间小叶则呈翼状。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气钡灌肠造影和CT扫描对回盲部恶性淋巴瘤检查的效果。方法 收集并分析了4例经术后病理证实回盲部恶性淋巴瘤的影像资料,其中,3例行气钡灌肠造影,1例行CT扫描。结果 气钡灌肠造影显示2例回盲部黏膜被推压、拉长变细或展平,1例黏膜紊乱、粗糙僵直、交织成风格状。2例肿块单发(圆形和葫芦形)、1例多发(圆形),直径0.4cm~10.0cm,边缘光滑。2例诊断回盲部占位,1例疑诊本病。1例h(增强)扫描见回盲部肠腔“夹心饼”样狭窄,肿块分叶界清,密度呈均匀中度增加,诊断回盲部恶性肿瘤。结论 气钡灌肠造影可清楚显示回盲部黏膜改变,明确黏膜下肿物大小、数目、形态及病段肠功能变化。CT扫描可显示更有价值的征象,两种技术联合应用,可获得更多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SCT脑室造影在婴幼儿颅脑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对30例CT平扫发现脑室扩大的患儿进行经脑室造影后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结果:9例为单纯性脑积水(其中6例为梗阻性脑积水,3例为交通性脑积水),8例侧脑室局限性扩大(其中4例为侧脑室囊肿,4例为侧脑室单纯性局限性扩大),7例颅后窝囊肿(其中1例为Dandv-Walker综合征,1例为小脑蚓部囊肿,5例为枕大池囊肿),5例鞍上囊肿,1例脑穿通畸形.结论:MSCT脑室造影不仅有助于侧脑事单纯性局限性囊性扩大与脑室囊肿的鉴别,有助于鞍上囊肿与第三脑室囊性扩大的鉴别,有助于颅后窝囊肿的鉴别,而且在婴幼儿脑室扩大的病因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女,26岁,因头痛1月入院。头颅CT表现(图1):小脑蚓部、四脑室后见一边界清楚、密度较均匀的类圆形高密度肿块,CT值92~108HU,肿块前缘见点状更高密度影,CT值301HU,四脑室受压前移呈“一”字形,幕上脑室系统对称性扩大,脑实质及颅骨结构未见明显异常。CT诊断:小脑蚓部或四脑室后占位伴幕上梗阻性脑积水,建议行MRI检查进一步确诊。MRI表现(图2,3):后颅凹可见一类圆形大小约4.9cm×4.9cm×4.4cm混杂短T1短T2信号为主病灶,病变内部信号强度于T1WI欠均匀,可见稍长T1信号区。病灶占位效应明显,双侧小脑半球、四脑室、中脑导水管及延髓受压…  相似文献   

13.
不典型髓母细胞瘤MR表现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不典型髓母细胞瘤的MR表现特点.方法 收集经手术证实的髓母细胞瘤21例,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10~37岁.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与增强扫描,并对其临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肿瘤位于小脑蚓部6例,小脑半球6例,小脑蚓部及小脑半球4例,第四脑室内5例.肿瘤内发生囊变18例,囊变区内壁光滑.MRI扫描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与小脑半球一致的等信号,肿瘤周围见不同程度的水肿.增强扫描呈中等程度或明显强化,部分小脑半球呈磨玻璃状强化.结论 MRI能够针对典型及不典型髓母细胞瘤作出明确的定位与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4例隐匿性脑动静脉血管畸形,均经CT扫描和脑血管造影检查后由手术或CT导引脑立体定向活检证实。  相似文献   

15.
16层螺旋CT双期脑血管成像诊断脑静脉血管瘤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双期脑血管成像对脑静脉血管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脑静脉血管瘤的16层螺旋CTA及CTV表现。结果:动脉期CT血管造影5例未发现明显异常,10例病灶仅部分显示,且密度淡。静脉期脑CT血管造影15例均清晰显示放射状排列的髓静脉及中央静脉,整个形态似海蛇头。结论:16层螺旋CT双期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脑静脉血管瘤的影像特征,是诊断本病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6.
非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的MRI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提高对非典型部位髓母细胞瘤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位于非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 11例髓母细胞瘤中,9例位于小脑半球(左侧4例,右侧5例),1例位于左侧桥小脑角区,1例位于左侧桥臂.7例肿瘤内见囊变坏死区.MRI信号特征和典型部位的髓母细胞瘤相似,T1WI呈低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增强后呈不同程度强化.11例均引起第四脑室不同程度受压、移位;6例出现不同程度脑积水;8例瘤周出现轻重不等的水肿.结论 非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多位于小脑半球.仔细分析其MRI特征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在颅内静脉性血管瘤极少见。作者报告5例。男4例,女1例,年龄1岁4个月至53岁。幕上2例,幕下3例。均行普通CT、造影CT及导管法脑血管造影,未行手术。普通CT有4例出现圆形或线形高密度区。静脉注入造影剂后CT扫描5例均出现曲线状增强。5例患者的脑血管造影动脉期及毛细血管期均未见异常,静脉期出现类似伞状或水母状的特征的髓静脉和粗的导出静脉。作者指出,1968年Constans首次报导静脉性血管瘤,但极为罕见。近来已了解其特征性的血管造影像,即在静脉像中贯穿脑实质流入静脉窦、浅静脉或深静脉的导出静脉中,许多髓静脉呈轮辐状集中,或所谓伞状或水母状。CT所见最常见的是增强扫描出现显著的线状增强,粗的导出静脉在与静脉长轴垂直的断面上呈圆形,平行的断面上呈线形。冠状面、矢状面扫描有时也有用。这种粗的导出静脉在  相似文献   

18.
作者报告1例中暑及恢复后小脑综合征的临床和CT所见。病人女,50岁,高温中暑后因有明显的共济失调而入神经科。神经系统检查有典型小功脑能障碍。中暑第7天,脑CT扫描正常。5个月后复查CT发现两侧小脑半球和蚓部区域萎缩.小脑上池和桥小脑角池增大,小脑延髓池和第4脑室增宽。大脑半球和脑干未见异常变化。作者指出,小脑综合征是中暑最常见的持久性神经系统的后遗症。中  相似文献   

19.
丹-瓦氏综合征的CT诊断(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andy-Walker综合征又称先天性第四脑室中孔侧孔闭锁,属罕见的颅脑先天发育畸形。我院发现5例,均经CT、手术或脑室造影检查确诊,现结合文献讲行分析讨论如下。1材料与结果见附表。附表Dandy-Walker综合征的CT诊断2·讨论本病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后颅凹发育畸形。Benda于1954年首次命名为Dandy-Walker综合征。French[1]1982年归纳各家本病病史及病因有4个要点:(1)胎生期第四脑室出孔闭锁;(2)胎生期小脑蚓部融合不良;(3)胚胎期神经管闭合不全;(4)脑脊液动力学异常。病理上表现为四脑室中孔侧孔闭锁、四脑室囊状扩大、小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成人髓母细胞瘤的MRI征象,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18 ~57岁,平均34.1岁)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髓母细胞瘤患者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7例加做扩散加权成像(DWI),观察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信号特点、强化特征.结果 12例中,单发病灶11例,1例为多发,共13个病灶;小脑半球5个,小脑半球-蚓部3个,小脑蚓部4个,第四脑室1个;7个广基底贴于脑表面或小脑幕,1例跨左小脑幕累及幕上,1例经桥臂累及脑干.1个病灶T1WI及T2WI均呈等信号,12个病灶T1WI呈低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DWI呈稍高或高信号.12个病灶出现不同程度囊变,裂隙状或斑片状至大囊变;增强扫描11个病灶不均匀强化,9个呈轻中度强化,4个明显强化;脑膜尾征3例,1例见蛛网膜下腔种植转移,12个病灶瘤周无或轻度水肿.结论 成人髓母细胞瘤以小脑半球、小脑半球-蚓部多见,且紧贴脑表面或小脑幕,可多发,易囊变,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无或轻度瘤周水肿,较少出现蛛网膜下腔种植转移,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