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氧饱和度(b1ood oxygen saturation,SaO2)是反映机体供氧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人体氧转运能力和对低氧适应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以武警新兵为研究对象,观察了急进高原和新兵训练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以期为武警新兵高原习服提供新的资料。作者将受试者分为平原男性组、平原女性组、高原男性组和高原女性组。平原男性组分别在平原、  相似文献   

2.
高压氧抗低氧效果与高原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期证明,高压氧预适应是提高高原移居者习服高原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高压氧在高原军事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防治高原急(慢)性疾病、改善机体生理功能、降低高原病发病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机理是,高压氧可以提高机体在缺氧时的血氧张力和血氧饱和度、使组织细胞氧含量和血浆物理溶解氧明显增加、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功能。同时,高压氧可提高氧的弥散率和有效弥散距离。有效地改善了组织缺氧和增强了机体的抗缺氧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原低流量吸氧时间与血氧饱和度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吸氧是预防和治疗高原慢性缺氧损害的主要手段,为了对高原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氧疗,对低流量吸氧时间与血氧饱和度变化的关系进行监测,找出科学的吸氧时间,预防和减少缺氧对人体造成的急、慢性损害。方法:通过对高原施工人员在缺氧情况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和通过一定时间低流量(2L/m in)吸氧后发生的变化进行观察,用最佳的吸氧时间来改善机体的缺氧状态。结果:通过低流量吸氧,能明显改善机体的缺氧程度,在一定时间内机体血氧饱和度变化明显,吸氧30分钟后血氧饱和度的升高到一定程度就停止变化。结论:低流量吸氧能显著改善高原缺氧环境下施工人员机体的缺氧状态,吸氧在30分钟内就能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探讨富氧水抗低氧效果,为部队快速适应高原提供有效的给氧方法。方法:采用高原现场观察资料,参考以往历史资料。结果:富氧水可清除机体在低氧状态下产生的过多的自由基,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提高血氧饱和度,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具有抗缺氧、抗疲劳能力。结论:富氧水制备简单,经济实惠、便于携行,无异味和毒副作用,为部队快速适应高原提供了一条有效的供氧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阐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病人运动能力降低的机制。方法观察了16名高原健康人和15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血液粘滞性及运动前后心搏指数、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及血压变化,并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病人的血液粘滞性、血压及外周阻力增加,而心搏指数和心指数降低。心搏指数与血球比积呈负相关。病人运动时耐受时间缩短,心指数和血压增加的程度及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健康人。结论红细胞和血液粘滞性增加,可能在降低心搏指数和减少运动耐力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高原高空及坑洞内施工现场长管道吸氧的效果。方法:在海拔约3 600、4 200、4 800 m的施工现场,各随机选取高原高空及坑洞作业者40名(高空及坑洞作业者各20名),吸氧前先测血氧饱和度3次,计算出平均值,再用50 m长管道,连接40 L氧气瓶以10、5、2.5 MPa压力,4 L/min的氧流量吸氧3 min后测量血氧饱和度3次,每次间隔1 min,计算出平均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高原不同海拔高度的高空及坑洞内用长管道、以不同供氧压力、相同氧流量吸氧后血氧饱和度都显著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原高空及坑洞内施工现场长管道吸氧能显著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缺氧,是解决高原高空及坑洞内作业缺氧的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新研发弥散供氧住宿方舱在高原高寒环境下实地应用效果.方法 以移居海拔3540 m高原某地1年以上的10名高原人员和急进高原的10名平原人员为试住对象,在弥散供氧住宿方舱内休息2 h.检测试住期间舱内氧浓度、温湿度等环境参数变化,检测试住人员休息前后血压、脉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在满足20人舱内住宿条件下...  相似文献   

8.
海拔3700m富氧室对高原人体运动血气及心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在3700m高原建立富氧室对机体运动后血气及心率的影响。方法:对海拔3700m高原的10例健康青年在进入富氧室前、后分别进行功率自行车递增负荷运动,检测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肺泡、动脉氧分压(AaDO2)、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及5min恢复心率;结果:富氧后较富氧前pH增高显著(P<0.05);PCO2、PO2、SaO2增高,即刻心率、AaDO2降低,差别有非常显著性(P<0.01);恢复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富氧室能改善高原低氧人体气体交换和心脏工作效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高原供氧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原是一个特殊环境,其大气物理与地球化学与平原不同,组成大气的各种气体分子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逐步下降,当海拔高度上升至3 000m时,大气中的氧分子含量显著减少,机体吸入的空气氧分压下降,使肺泡氧分压降低,影响血液中氧的含量,组织细胞出现缺氧反应,致心率和呼吸增快,血氧饱和度(SaO 2)降低,引起肺血液循环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pulmon artarterial hypertension,PAH)。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化学感受器功能状态;方法:采用一口气法及不固定二氧化碳分压的氧通气反应测定法,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及正常对照组的化学感受器功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存在着人静息每分通气量,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周边感受器功能降低。虽然低氧通气反应的组无明显差异,但通过血氧饱和度为70%是的每分通气量进行比较,仍可发现低氧通气反应降低,结论:高原工细胞增多症患者存在着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高原富氧室的供氧方法,为指导富氧室的建设和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飞行员宿舍和体能训练室氧气浓度变化规律,建立富氧室数学模型,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8名志愿者乘飞机进入高原(海拔3780m),按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供氧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人.供氧组晚上22:00至次日8:00在富氧室休息(氧气浓度为24%~27%,连续供氧8 d),对照组22:00至次日22:00在普通宿舍休息(不供氧);观察2组志愿者晨起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差异. 结果 飞行员宿舍和体能训练室内实际测量的氧气浓度与数学模型计算结果呈正相关(r=0.986、0.998,P=0.000).供氧组晨起心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F=13.067,P=0.011);供氧组晨起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F=102.885,P=0.000). 结论 建立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可指导高原富氧室建设.飞行员宿舍和体能训练室应采用不同的供氧方式.维持宿舍供氧生理等效高度3000 m以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短波治疗对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将中度病情的高原肺水肿患者随机分常规治疗组(对照组,50例)和常规治疗加超短波治疗组(实验组,41例)。两组于常规治疗前及常规治疗后15min经皮(手指)测血氧饱和度,此后实验组病人加用超短波治疗20min,2组继续监测血氧饱和度。结果:高原肺水肿病人经常规治疗后15min血氧饱和度提高,并基本稳定于一定水平;实验组加用超短波治疗后,血氧饱和度进一步提高,并稳定于更高水平。结论:超短波治疗高原肺水肿可明显提高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阐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病人运动能力降低的机制。观察了16名高原健康人和15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血液粘滞性及运动前后心搏指数,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及血压变化,并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病人的血液粘滞性,血压及外周阻力增加,而心搏指数和心指数降低。  相似文献   

14.
低氧条件下增加血氧饱和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压舱模拟急性低氧3000m和日喀则高原3836m条件下,以41名健康成年人为被试对象,经15min健身顺运动使血氧饱和度明显增加,运动后3min血氧饱和度仍比对照有显著意义的增加。结果提示:在低氧条件下进行健身运动确有提高血氧饱和度的功效,是克服生低氧反应的一各肯效措施。本文对此类健身器运动后增加血氧饱和度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富氧室在高原对人体PWC170时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在高原建立富氧室对人体PWC1 70时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为提高高原作功效率探讨有效途径 ;方法 :1 0名受试者在进入富氧室前、后分别坐于踏车功量机上 ,以 60rpm连续蹬车 ,0W为静息时对照值 ,从 2 5W开始 ,每 3分钟递增 2 5W ,蹬车至力竭时停止 ,用心电图机及掌式血氧仪记录每个负荷末期 5秒的心率 (HR)及血氧饱和度(SaO2 ) ;结果 :HR的富氧室后较富氧前 3分钟及 5分钟恢复速度明显加快 ,差别有显著性(P <0 .0 5) ;血氧饱和度的 0W至 1 2 5W升高 ,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血氧饱和度在1 75W至 2 2 5W时明显升高 ,差别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 ) ;结论 :高原富氧室能增强心脏功能和肺功能及提高动脉SaO2 ,是一种有效的高原供氧途径  相似文献   

16.
《高原医学杂志》2013,(1):27-27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目前已有很多研究初步证明了藏族在高原人类群体中已获得了最佳的高原适应性,而平原人在快速移居高原时,人体会出现为适应高原低氧环境而产生的各种生理机能的代偿性改变,其改变程度取决于个体对低氧环境适应的能力。本文通过比较初进高原(1周之内)的汉族与高原世居藏族的血常规18项指标及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旨在研究低氧对机体代谢功能的影响,尤其是低氧对机体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观察了海拔3300米地区35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和68例高原健康人服用复方天棘胶囊前后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服用复方天棘胶囊后,PaO2和SaO2均显著升高,与服药前相比差异显著。表明该药具有升高PaO2和SaO2的作用,这对于改善庙的居民体内的缺氧状况,增加组织的血氧供给,防治高红症等高原疾病和改善高原居民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原救生固体化学氧气发生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制可用于高原环境、便于携带和使用的固体化学氧气发生器(简称固氧),供氧量为120 L,供氧流量>1.5 L/min,供氧时间30 min,使用环境温度为-40~50℃. 方法 根据氯酸盐燃烧分解产氧原理设计高原救生固氧的结构,设计4种不同配方的固氧药柱.配方1:91%产氧剂+3%金属粉+2%催化剂+4%抑氯剂;配方2:91%产氧剂+5%金属粉+4%抑氯剂;配方3:前部91%产氧剂+5%金属粉+4%抑氯剂,后部91.5%产氧剂+4.5%金属粉+4%抑氯剂;配方4:前部88%产氧剂+5%金属粉+4%抑氯剂+3%稳定剂,后部88.5%产氧剂+4.5%金属粉+4%抑氯剂+3%稳定剂.在高、低、常温3种不同状态下对4种配方的供氧时间、流量等性能进行测试,并对固氧所产氧气质量进行净化研究.选取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高原环境实际应用试验对象,观察其在不同高度使用固氧后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结果 配方3和配方4的产氧性能均能满足指标要求,配方4供氧性能更稳定,温度敏感系数更低.固氧所产气体成分均能满足标准和规范.2名受试者在4 939m高原使用固氧产品后血氧饱和度均达到了90%以上. 结论-40~50℃环境条件下能正常工作30 min的固氧,可满足高原救生供氧使用要求.降低催化剂含量,提高金属粉用量,药柱中加入稳定剂有助于稳定固氧的产氧速度.1支30 min固氧可同时满足2人吸氧并保证吸氧效果,达到了高原缺氧防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二十八烷醇在提高高原军事作业劳动能力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驻3700 m高原1年以上的健康男性青年38名,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9名.实验组口服二十八烷醇胶囊(10 mg,1次/d),连续服用30 d;对照组服用安慰剂胶囊(淀粉10 mg,1次/d),连续服用30 d.分别于服药前后测定受试者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踏车运动前后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结果:服用二十八烷醇1个月后,受试者静息和踏车运动心率显著降低,血红蛋白浓度减少,90 W踏车运动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而对照组无此变化.结论:二十八烷醇能增强高原劳动能力,降低高原缺氧所致红细胞增多.  相似文献   

20.
高原血氧饱和度初步调查及运动前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超  周晓波  何祎  李珣 《西南军医》2009,11(5):815-816
目的探讨拉萨地区人群血氧饱和度及运动前后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藏族人群和平原移居者(2年以上)各50名测定血氧饱和度,并对70名驻藏战士5公里越野运动前后的血氧饱和度进行测定,将三组人群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原世居者和平原移居者静息状态下血氧饱和度没有显著性差异,平原移居者运动后血氧饱和度下降明显,与运动时间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结论高原世居者比平原移居者具有更强的活动能力,平原移居者在高海拔地区进行重体力活动时氧经肺的弥散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