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血管外膜生成的一氧化氮(NO)对内皮素-1(ET-1)诱导的血管平滑肌(VSM)增殖的影响,以探讨血管外膜源NO对血管结构重塑调节的意义。方法 取大鼠胸主动脉,去除内皮,分以下几组进行组织孵育10h:(1)完整外膜血管组;(2)单纯中膜组;(3)中膜与剥离的外膜共育组;(4)中膜与服L-N-硝基精氨酸(L-NNA)预处理的外膜共育组。每例胸主动脉剪为二段,分两个亚组:ET(10^-7mol/L)组和对照组。^3H-胸腺嘧啶(^3H-TdR)掺入法检测各组VSM的细胞增殖。另取大鼠腹主动脉外膜,用10^-8和10^-7mol/L ET-1刺激4h。Griess法测血管外膜生成的亚硝酸(NO2-)含量,^3H-L-精氨酸(^3H-L-Arg)标记的同位素法测定外膜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 (1)各ET亚组^3H-TdR掺入比相应对照组分别增加48.8%-71.9%。(2)在10^-7mol/L ET-1刺激下,完整外膜组及中膜+外膜组的^3H-TdR掺入分别比单纯中膜组低21.3%和24.5%。中膜+L-NNA预处理的外膜组^3H-TdR掺入分别比中膜+外膜组及完整外膜组高30.8%和25.4%,而与单纯中膜组差异无显著性。(3)与对照组相比,10^-8和10^-7mol/L 的ET-1使外膜NOS活性分别增加124%和177%;使外膜生成的NO2-含量分别增加88%和225%。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血管外膜生成的NO可抑制ET-1刺激的VSM的增殖,其抑制作用为ET-1激活的血管外膜NOS/NO途径所分导。提示血管外膜源NO可能参与心血管疾病过程中血管重塑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内膜、中膜和外膜一氧化氮合成途径的改变,并探讨其可能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缩窄腹主动脉复制高血压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对假手术组和高血压组.取大鼠主动脉,分离血管内膜、中膜和外膜.分别测定其亚硝酸盐(NO2--)生成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L-精氨酸(L-Arg)转运,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分布.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高血压大鼠血浆中一氧化氮代谢产物(NOx)高26.2%(P<0.05);主动脉NO2--生成低65.8%(P<0.01),中膜及外膜孵育液的NO2--生成量分别高59.6%和123.6%(均P<0.01);主动脉内膜NOS活性低59.3% (P<0.01),中膜和外膜NOS活性分别高62.6%和118.7%(均P<0.01);血管内膜L-Arg转运率低62.5%(P<0.01),中膜和外膜L-Arg转运率分别高53.7%和99.8%(均P<0.01).iNOS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高血压大鼠血管中膜和外膜尤其是外膜iNOS阳性染色明显增强.结论高血压大鼠血管壁一氧化氮合成与代谢发生改变,血管内膜L-Arg/NOS/NO途径受抑,而中膜和外膜尤其是外膜的L-Arg/NOS/NO系统的活性增强,血管生成的NO增多.提示血管中膜和外膜源NO增多在高血压时可能具有一定的代偿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醛固酮对血管外膜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一氧化氮(NO)通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取sD大鼠胸主动脉外膜,分别给予不同浓度醛固酮(ALD)10^-8~10^-6mol/L、ALl)+螺内酯以及ALD+RU486进行孵育,此外在给予脂多糖激活血管外膜iNOS/NO的情况下,观察以上各组药物刺激后iNOS/NO系统的变化。与上述药物共同孵育6h后通过Griess法测定相对稳定的代谢产物硝酸盐和亚硝酸盐(NOx)代表NO的产生量,采用[^3H]-L-精氨酸标记的同位素法测定外膜iNOS活性。结果(1)NOx产生的变化:ALD刺激后血管外膜NOx生成无明显变化。用螺内酯拮抗盐皮质激素受体后,高浓度ALD组(10~~10^-6mol/L)血管外膜NOx产生呈下降趋势(P〈0.05)。用RU486拮抗糖皮质激素受体后随ALD浓度增加NOx生成量也呈浓度依赖性增加(P〈0.01)。脂多糖刺激后上述趋势更为明显。(2)iNOS活性的变化:ALD刺激后iNOS活性无明显变化,螺内酯刺激后血管外膜iNOS活性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而RU486刺激后血管外膜iNOS活性显著增加(P〈0.05)。同时给予脂多糖刺激后,螺内酯+ALD组血管外膜iNOS活性显著下降(P〈0.01),ALD+RU486组血管外膜iNOS活性显著增加(p〈0.05)。结论ALD主要通过盐皮质激素受体和糖皮质激素受体通路两种途径直接影响血管外膜iNOS/NO系统,醛固酮作用于盐皮质激素受体能够诱导iNOS激活、刺激NO产生,作用于糖皮质激素受体抑制iNOS/NO激活。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红细胞L—精氨酸——一氧化氮合成通路受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者红细胞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L-Arg-NO)通路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9例)与健康人(10例)对照。清晨空腹取静脉血,分离提纯红细胞,用放射同位素标记法测定^3H-L-Arg在红细胞转运的动力学特征;纯化红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并测定其含量及活性;测定血浆NO产物-硝酸盐和亚硝酸盐(NOx)的含量。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1)红细胞上L-Arg跨膜总转运能力下降,最大转运速度(Vmax)较对照组下降21%(P<0.01),米氏常数(Km)较对照组增加18%(P<0.01)。经Y^ 载体转运的Vmax较对照组下降28%(P<0.01),而Km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经Y^ L转运的Km较对照组增加10%(P<0.01),Vmax无明显变化(P>0.05)。(2)红细胞NOS含量及活性分别较对照组下降15%(P<0.01)及34%(P<0.01)。(3)血浆NOx浓度与对照组比降低了17%(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时,红细胞L-Arg-NO通路存在多环节障碍,可能导致NO合成减少,使NO介导的血管舒张受损,增加血小板的活性,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促进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观察冠心病人PTCA支架植入术后血小板一氧化氮(NO)生成、NO合酶(NOS)活性和L-精氨酸(L-Arg)转运的变化,探讨PTCA支架术后血小板功能受损的机制。方法:正常对照组14例,其中男8例,女6例,平均年龄52.6±5.5岁;冠心病组11例,其中男9例,女2例,平均年龄53.3±4.8岁。对照组、冠心病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分别取血测定血小板NO生成、NOS活性及L-Arg转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术前血小板NO生成、NOS活性及L-Arg转运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于术后即刻进一步下降(P<0.01);之后有所恢复,但至术后第6天仍未恢复正常(P<0.05)。意义:PTCA支架术可能通过降低血小板NO合酶活性和L-Arg转运使血小板NO生成减少,此可能是术后血小板粘附聚集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舒芬太尼对2型糖尿病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糖尿病组(D组),每只大鼠迅速分离胸主动脉并取4段动脉血管环,4段血管环分别给予生理盐水(C组)、舒芬太尼7×10^-11mol/L(S1组)、2×10^-10mol/L(S2组)、1×10^-9mol/L(S3组)处理,采用离体血管环灌流法,通过比较KCl预收缩和给予累积浓度的NE收缩观察血管张力G1、G2变化幅度,计算血管环收缩幅度(G2/G1×100%)来反映血管内皮功能;随后采用ELISA酶联免疫法,对各组血管环组织进行研磨、离心取上清液,观察不同浓度舒芬太尼作用后血管内皮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定量表达情况,来反映对血管内皮的作用效果。结果与NC组相比,NS2组、NS3组血管环收缩幅度降低,组织匀浆NO、NOS表达升高(P<0.05);与DC组相比,DS1组、DS2组、DS3组收缩幅度降低,组织匀浆NO、NOS表达升高(P<0.05);与DS2组相比,DS3组收缩幅度组显著降低,组织NO、NOS明显升高(P<0.05)。结论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对糖尿病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有抑制收缩作用,高浓度作用显著,其机制可能与血管内皮因子NO表达升高有关,而NOS是其生物转化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L-精氨酸(Arg)对糖尿病(DM)大鼠一氧化氮(NO)-环磷酸鸟苷(cGMP)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给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DM模型,随机分为DM组、L—Arg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用药12W末处死大鼠,测定3组大鼠血糖、胰岛素含量以及血浆、心肌、肾脏、睾丸组织中NO、cGMP含量和NOS活性。结果DM组大鼠血糖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胰岛素水平(P〈0.01)及血浆、心肌、肾脏、睾丸组织NO水平(分别P〈0.01,P〈0.05,P〈0.05,P〈0.01)和血浆、心肌、睾丸组织cGMP含量(分别P〈0.01,P〈0.01,P〈0.05)及血浆、肾脏、睾丸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分别P〈0.01,P〈0.01,P〈0.05)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L—Arg可明显降低DM大鼠血糖水平(P〈0.01),增加胰岛素含量(P〈0.01),同时显著增加血浆、心肌、肾脏、睾丸组织NO水平和血浆、心肌、睾丸组织cGMP含量及血浆、睾丸组织NOS活性(均P〈0.01)。结论DM大鼠NO-cGMP信号通路存在缺陷,L—Arg对DM大鼠NO—cGMP信号通路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奥美拉唑对大鼠胃粘膜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对大鼠胃粘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在乙醇诱导大鼠胃粘膜损伤前,预先给予奥美拉唑、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静脉注射。测定胃粘膜血流量(GMBF)、胃液pH和胃粘膜NO2^-/NO3^-含量,并观察胃粘膜损伤指数(Ulcer index ,UI)、溃疡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严重程度的变化。结果:与模型损伤组比,奥美拉唑组大鼠UI明显降低(P<0.01),溃疡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P<0.01)。预先用L-NAME处理后,奥美拉唑保护胃粘膜损伤的作用明显减弱。静脉注射奥美拉唑,可增加GMBF和胃粘NO2^-/NO3^-含量,L-NAME可逆转这种作用,但对奥美拉唑抑制酸分泌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奥美拉唑对大鼠胃粘膜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一氧化氮介导了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9.
耿彬  常林  赵晶  陈志慧  庞永正  唐朝枢 《高血压杂志》2003,11(4):371-376,T002
目的 取离体大鼠胸主动脉和肠系膜动脉 ,将UⅡ与血管各层 (内、中、外膜 )组织共同孵育 ,观察UⅡ对NOS活性及NO生成的影响 ,以探讨UⅡ的血管活性效应的机理。材料与方法 分离雄性SD大鼠胸主动脉和肠系膜动脉 ,将胸主动脉各层分离 ,上述组织分别加入不同浓度尾加压素Ⅱ在 37℃、通以 95 %O2 ~ 5 %CO2 气体条件下进行血管组织孵育 ,孵育时间为 2小时和 4小时。测定孵育液中亚硝酸盐含量及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取最适浓度及最佳时间点 ,孵育血管后进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表达定位。结果 尾加压素Ⅱ (1 0 - 9、1 0 - 8mol/L)可以引起胸主动脉外膜一氧化氮生成增加 ,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增强 ,P <0 0 5 ,免疫组化证实血管外膜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呈强阳性 ,孵育 2小时和 4小时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1 0 - 1 0 ~ 1 0 - 8mol/L浓度尾加压素Ⅱ可以浓度依赖性、时间依赖性刺激肠系膜动脉一氧化氮生成 ,免疫组化证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血管外膜和中膜表达增加 ,但NOS活性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UⅡ可以刺激胸主动脉和肠系膜动脉血管外膜产生NO。UⅡ对胸主动脉及肠系膜动脉NO/NOS系统影响不同 ,可能是UⅡ作用于血管引起不同生物学效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复合内毒素二次打击大鼠肺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及人参二醇皂苷(PDS)对其影响。方法利用失血性休克对Wistar大鼠制造首次打击,给予地塞米松(Dex)或PDS预治疗,之后腹腔注入脂多糖(LPS)进行第二次打击,二次打击6h后处死大鼠,取肺脏组织进行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NOS(iNOS)活力和NO代谢产物NO2^-/NO3^-含量的测定。结果二次打击的大鼠肺脏组织NOS、iNOS活力水平及N02-/N03-均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5),而经过Dex或PDS处理的大鼠肺脏组织NOS、iNOS活力水平及NO2^/NO3^-与二次打击大鼠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失血-内毒素二次打击时,NO产生过多可能参与了急性肺损伤的发生,PDS可通过抑制NO的产生从而达到保护肺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与一氧化氮(NO)的关系以及外源性NO对离体VSMC的增殖作用,采用EH患者肠系膜动脉分离、消化后进行离体VSMC培养。应用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诱导剂白细胞介素-1(IL-1)干预,检测NO水平,并用外源性NO药物硝普钠进行干预,研究其对VSMC摄入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的影响。结果:EH组VSMC释放的NO较正常血压(NT)组低(P<0.01),IL-1诱导后NO明显增加(P<0.01),但仍较NT组低(P<0.05)。外源性NO药物硝普钠干预后3H-TdR掺入量随浓度的增高而减低,与对照组相比P<0.01。提示:EH患者存在着NO产生通路的异常,外源性NO可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
他汀对NO缺乏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重构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对NO缺乏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重构的作用 ,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给予大鼠L NAME(5 0mg·kg-1·d-1,L组 )造成NO缺乏性高血压模型 ,并在该模型上同时给予西立伐他汀 (0 1mg .kg-1·d-1,L +C组 )或辛伐他汀 (辛伐他汀 5mg·kg-1·d-1,L +S组 )干预。 8周后 ,测定主动脉管壁面积 /管腔面积 (W /L)、组织一氧化氮合酶 (NOS)蛋白表达和活性、脂质过氧化 (MDA)水平和血清一氧化氮代谢物 (NOx)水平。结果 对比正常对照组 (C组 ) ,L NAME喂养大鼠出现血压持续升高和主动脉明显重构 ,主动脉壁eNOS ,iNOS蛋白表达及MDA水平显著增高 ,NOS活性低下 ,血清NOx水平明显降低 (P均 <0 0 1) ,然而未对血脂造成明显影响 (P =NS) ;西立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在未降压和降脂的情况下 ,显著减轻主动脉重构 ,降低W /L(P均 <0 0 1) ;显著抑制高血压大鼠主动脉eNOS(P分别 <0 0 5 ,0 0 1)和iNOS过高表达 (P均 <0 0 1) ;同时降低组织MDA含量 ,提高主动脉NOS活性 (P均 <0 0 1) ,但未明显提高血清NOx水平 (P =NS)。结论 他汀在未降脂和降压的情况下 ,减轻NO缺乏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重构 ,这可能与其改善NO利用度和减轻氧化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在肝硬化大鼠全胃肠外营养(TPN)时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8只,肝硬化对照组6只,肝硬化TPN组7只。测定血清NO浓度、肝脏NO含量和肝脏NOS比活性,观察肝脏β-BADPH黄递酶组化染色。结果 除TPN组一只大鼠因输液过快,肺水肿死亡外,其余大鼠均成活。血清NO浓度、肝脏NOS比活性,肝硬化对照组比正常组升高明显(P<0.05),肝硬化TPN级比肝硬化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肝脏NO含量,肝硬化对照组比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但肝硬化TPN组比肝硬化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肝脏β-NADPH黄递酶组化染色,正常组为-,肝硬化对照组为+,肝硬化TPN组为++。结论 NO可能是一种抗肝损伤因子,损伤因子存在时,表现为肝脏NOS活性增强,当肝脏NO含量减少时,表现为肝脏损害的加重。  相似文献   

14.
消溃灵对乙酸性胃溃疡大鼠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费灵对消化性溃疡愈合的影响及其胃粘膜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大鼠乙酸性胃溃疡模型,分别以消溃灵灌胃和左旋精氨酸*(L-Arg),亚硝基左旋精氨酸(L-NNA)腹腔内注射治疗7d 和 14d后,测定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及血浆内皮素(ET-1)含量,结果:消溃灵组溃疡指数,血浆ET-1含量明显 降低,而溃疡抑制率,血清NO含量显著升高,与模型组和L_NN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L-Arg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L-NNA组溃疡指数,血浆ET-1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而血清NO含量则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消溃灵促进溃疡愈合,保护胃粘膜的作用可能与其诱导,促进NO合成,反馈性地抑制ET-1释放,维持NO和ET的动态平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对醛固酮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 CFs)增殖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 iN-OS-NO)系统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用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CFs,采用MTT比色法、硝酸还原酶法、分光光度法和半定量RT-PCR技术,观察不同浓度洛伐他汀对CFs增殖、NO含量、iNOS活性和iNOS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洛伐他汀(1×10-8~1×10-5 mol/L)能剂量依赖性抑制醛固酮诱导CFs的增殖,升高CFs的NO含量、iNOS活性及增加iNOS mRNA的表达(P均<0.05),甲羟戊酸(1×10-3 mol/L)、法尼酯焦磷酸(5μmol/L)可完全逆转洛伐他汀的上调作用。洛伐他汀干预下醛固酮诱导CFs的NO生成量与iNOS活性、iNOS活性与iNOS mRNA表达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26、0.752,P均<0.01);CFs增殖数目与NO含量呈负相关(r=-0.908,P<0.01)。结论洛伐他汀可上调醛固酮诱导CFs的iNOS-NO系统活性,抑制CFs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甲羟戊酸途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6.
滋补肝肾益气活血法治疗肾性高血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滋补肝肾益气活血方药治疗高血压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Northern印迹分析,RT-PCR检测中药对高血压大鼠动脉壁iNOS,c-myc和ET基因表达的影响,应用放免分析和比色法测定血浆ET水平和NO含量,结果:高血压大鼠经中药治疗20d后,血压显著下降(P<0.05),血浆ET水平明显降低(P<0.05),NO含量升高(P<0.05),二者分别与高血压成压,反相关关系,显著抑制高血压大鼠动脉壁c-myc和ET基因表达活性,促进iNOS基因表达,结论:滋补肝肾益气活血方药可在转录水平上调节c-myc,iNOS和ET基因的表达活性,通过调整NO和ET水平及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而达到降压和减缓动脉硬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实验性大鼠结肠炎疗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中,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合成的高浓度一氧化氮(NO)与肠道炎症和疾病活动度相关。因此抑制iNOS为肠道炎症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目的:评估NOS抑制剂治疗进展期结肠炎的疗效。方法:予雌性Sprague.Dawlev大鼠含30mg三硝基苯磺酸(TNBS)的50%乙醇溶液0.85ml灌肠,诱导实验性结肠炎。7天后,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7只,每天分别腹腔注射0.9%NaCl溶液1ml(造模组)、0.2mg/kg地塞米松(DX)、5mg/kg氨基胍(AG)和35mg/kg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另取4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通过肠道重量指数、溃疡面积、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评分以及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NOS和iNOS活性、血浆CD62P活性、血清NO含量测定评估疗效。结果:与造模组相比,DX组和AG组肠道重量指数、溃疡面积、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评分以及肠组织MPO、MDA、NOS和iNOS活性、血浆CD62P活性、血清NO含量均显著降低,L-NAME组肠组织NOS和iNOS活性以及血清NO含量显著降低,但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评分无改善。结论:选择性iNOS抑制剂AG能通过其抗炎作用减轻进展期肠道炎症,提示AG可作为IBD新的治疗选择,其疗效与DX相似。  相似文献   

18.
慢型克山病血管内皮功能与抗氧化功能变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慢型克山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抗氧化功能变化,探讨在克山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慢型克山病39例,并以病区30例健康人作对照,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成酶(NOS、iNOS和cNOS)活性,超氧化物岐化酶(RBC SOD)及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RBC GSH—Px)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 克山病患者ET及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衰越重升高越明显(P〈0.01)。NOS、iNOS和cNOS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NOS和iNOS活性与ET及NO相一致(P〈0.05)。克山病患者RBC GSH—Px及RBCSOD活性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慢Ⅱ组低于慢Ⅲ、Ⅳ组(P〈0.01);LPO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GSH—Px/LPO及SOD/LPO比值变小(P〈0.01)。结论 克山病血管内皮功能与抗氧化功能降低.这种改变在克山病心肌损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用2FFogarty球囊导管剥脱大鼠胸主动脉内皮,观察动脉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和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运动对它们的影响。结果发现:动脉损伤4周后血浆和胸主动脉ET的含量较假手术组(SO)升高显著(P<0.01),运动明显增强损伤动脉NOS活性,抑制ET的生成,较动脉损伤组明显低(P<0.05)。提示运动增强NOS活性、抑制ET的合成是运动防治内皮损伤和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性疾病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张国  王天才  李勤  梁扩寰 《胃肠病学》2001,6(4):225-227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食管静脉曲张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初步观察使用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可能性。方法:采用NADPH-d黄递酶组化染色与图像分析方法,观察NOS抑制剂左旋肖基精氨酸甲基酯(L-NAME)灌胃给药对食管静脉曲张大鼠食管壁组织学改变及NOS表达平均光密度值的影响。结果:模型组食管、粘膜下静脉壁及食管浆膜外静脉壁粘膜上皮NOS表达较假手术组增多,给予L-NAME后,食管壁NOS表达显著下调(P<0.01),L-NAME组10只大鼠中7只食管浆膜外静脉和粘膜下静脉迂曲扩张情况较模型组减轻。结论;大鼠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病机制中有NO的参与;L-NAME对大鼠食管静脉曲张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