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野外综合训练对军校新学员心理健康和情绪的影响,为制订野外综合训练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某2所军校新学员分为试验组(316人)和对照组(198人)。试验组先于校内实施基础训练后,再进行330 km的野外综合训练;对照组仅进行校内基础训练。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特质焦虑量表(TAI)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1)训练后,试验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降低(P0.05,P0.01);对照组仅SCL-90中焦虑因子得分显著降低(P0.01)。(2)训练后,试验组焦虑、特质焦虑得分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情绪各因子得分无显著下降(P0.05)。结论野外综合训练能有效提高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水平,缓解其焦虑和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以互动式教学模式开展的<健康心理学>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创新提供依据.方法以2002~2003年度参加<健康心理学>选修课程的医科大学生352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近期效果组和中期效果组,用应付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研究课程前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差异.结果近期效果组在教学前后除合理化和敌对因子外,其余各因子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中期效果组在教学后合理化的得分升高,而幻想、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的得分降低(P<0.05);2组的变化在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合理化、强迫、抑郁和焦虑等因子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从近期效果和中期效果看,以互动式教学模式开展的<健康心理学>课程均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近期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心理辅导前后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变化.方法 采用含无处理对照组的实验设计,将“心理健康课”和“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实验处理,于干预前(刚进校)和干预后(大学三年级)分别运用卡特尔16人格因素量表对553名本科学生的人格特征进行了测查,对干预前后的数据进行横向比较.结果 ①心理课结束一年后,该组学生的稳定性上升(干预前,心理课组与对照组、团体辅导组相比P<0.01;干预后,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紧张性下降(干预前,心理课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干预后P>0.05);②团体心理组辅导的恃强性(干预前,对照组与团体辅导组比较P<0.01;心理课组与团体辅导组比较P<0.01;干预后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和独立性(干预前,心理课组与团体辅导组比较P<0.01;干预后P>0.05)上升,其保持的时间至少在6~14个月.结论 大学生自我意识比较成熟,能够理智、客观地分析认识自己的人格特征,各种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评价运动处方干预和团体心理辅导对朝鲜族焦虑症状大学生的干预效果,为朝鲜族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干预提供支持.方法 在东北随机抽取3所高校1 362名朝鲜族大学生,对其采用状态一焦虑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最终对筛选出的96名焦虑症状大学生均分为4组进行2个月的干预,干预前后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前后对照组朝鲜族大学生的特质焦虑、状态焦虑、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06,-0.011,0.013,P值均>0.05).运动处方干预组干预前后测试得分仅在焦虑自评量表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t=3.109,P<0.01),在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54,1.641,P值均>0.05).团体心理辅导组干预前后结果与运动处方组基本一致.运动处方联合团体心理辅导组干预前后特质焦虑、状态焦虑、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84,2.707,4.489,P值均<0.01).对照组在血清素、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皮质醇含量方面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03,-0.036,0.024,P值均>0.05).运动处方联合团体心理辅导组干预前后血清素和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皮质醇方面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07,-6.061,-2.051,P值均<0.05).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和运动处方干预对降低朝鲜族焦虑大学生焦虑水平有较好效果,尤其是运动处方联合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模式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大一适应困难学生的干预效果,以促进适应困难新生的心理成长。方法对30名经心理普查和面谈筛选获得的大一适应困难新生进行为期8周、共8次的团体心理辅导,同时设置对照组。采用SCL-90,SSRS,SAS,SDS,CSAI量表于团体心理辅导前和辅导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心理测评,进行辅导前、后样本的配对t检验。结果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在SCL-90的总均分、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因子得分上显著下降(P0.05或P0.01);SAS焦虑得分显著降低(P0.05);SSRS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和支持利用度得分显著提高(P值均0.05);CSAI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环境总体认同、身心症状表现得分显著提高(P值均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能显著改善适应困难新生的适应状况。  相似文献   

6.
探讨团体箱庭和团体辅导2种方法对青少年述情障碍的干预效果,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述情障碍量表少儿版筛选安徽省六安市金钥匙学校和阜阳市童庄学校五至八年级的学生759名,将选取的52名述情障碍者分为性别构成、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团体辅导组(17人)、团体箱庭组(13人)和对照组(22人),团体辅导组和团体箱庭组分别进行相应的干预活动,为期2个月,每周1次,每次活动持续时间约为70 min,各组均进行8次;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活动.干预结束后应用述情障碍量表少儿版评定干预效果.结果 团体辅导组述情障碍总分、情感识别障碍得分和外向性思维得分,干预后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团体箱庭组情感描述障碍得分干预后得分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 团体辅导和团体箱庭干预青少年述情障碍都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社区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作用.方法 在心理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86例社区冠心病患者进行焦虑水平利抑郁水平的调查,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44例)及对照组(42例),干预组在进行常规冠心病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以及干预前后的疗效.结果 在心理护理干预后,心理干预组患者的焦虑得分显著下降(P<0.01),抑郁得分显著下降(P<0.01);心理干预后,心理干预组焦虑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缓解其情绪障碍,帮助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心理行为的影响,为抑郁症的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的197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99例)和对照组(9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抗抑郁药物治疗,干预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每周1次共12次的综合心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4周末、干预12周末、1年后随访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前,2组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自杀态度问卷(QSA)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末,2组患者HAMD总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干预组HAMD总分[(12.51±1.67)分]低于对照组[(13.44±2.03)分](t=3.50,P<0.01);干预12周末,除对照组SCSQ的积极应对及QSA的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因子外,对照组和干预组各量表各因子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与对照组各量表各因子得分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随访,除对照组QSA的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因子外,对照组和干预组各量表各因子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QSA的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因子外,干预组与对照组各量表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抑郁复发率分别为7.53% (7/93)和19.57% (1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7,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自杀发生率分别为2.15% (2/93)和8.70%(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5,P<0.05).结论 抗抑郁药物联合综合心理干预,能更快地控制症状、更有效地改变态度和行为,使复发率、自杀率下降,是理想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9.
对护理人员心理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心理干预,提高护士心理应激能力.方法 用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RCA-24)对19~54岁的200名女性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取其中29人为干预组人员,在进行心理干预前后分别对干预组人员进行精神症状测试问卷.结果 不同成长环境的护士在小组分、会议分、公众分量表中的统计平均分值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1);在2人分、总恐惧分量表上的得分t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经济状况家庭中成长的护士在小组分、公众分和2人分项目中的平均分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1);在会议分、总恐惧分量表上的得分t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人员在心理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析对比中,焦虑、抑郁因子的得分明显低于心理干预前数据(P<0.05和P<0.01),其他各因子得分较干预前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 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对保证护理人员心身健康有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团体训练对独生子女新兵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促进其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将武警某支队84名独生子女新兵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均参加3个月常规军事训练、政治思想教育和必要的文娱活动,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团体训练.2组新兵训练前后分别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测查.结果 训练前,2组SCL-90 SDS、SAS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训练后,干预组SCL-90总分、阳性均分、各因子均分及SDS、SAS得分明显低于训练前和对照组训练后(P<0.05,P<0.01);对照组较训练前无明显改善.结论 独生子女新兵入伍后会表现出一定的心身症状,开展认知行为团体训练等心理干预,能在集体互动中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The importance of heredity lies chiefly in giving a good physical condition and a normal capacity for intelligence. The basis of the entire future personality is established in infancy or in early childhood. It is the duty of parents to furnish the proper environment, and this is all-important. This author outlines some of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in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2.
Doctor Rosanoff in this excellent paper presents, for our consideration, facts which in the future must yield the co?peration between the psychiatrist and the public health official.  相似文献   

13.
The importance of heredity lies chiefly in giving a good physical condition and a normal capacity for intelligence. The basis of the entire future personality is established in infancy or in early childhood. It is the duty of parents to furnish the proper environment, and this is all-important. This author outlines some of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in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4.
15.
16.
Doctor Rosanoff in this excellent paper presents, for our consideration, facts which in the future must yield the coöperation between the psychiatrist and the public health official.  相似文献   

17.
18.
不同心理素质训练方式对军人心理健康与个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不同心理素质训练方式对军人心理健康和个性的影响,为部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训练方式提供依据。方法以《军人心理素质训练》为训练教材,将1 011名军人分为系统训练组、单纯阅读组和空白对照组,进行为期8个月不同方式的心理素质训练,采用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问卷(16PF),于训练后对参加心理素质训练和对照组的军人进行团体心理测试。结果(1)3组间的16PF一级因素得分,聪慧性、兴奋性、忧虑性、紧张性得分差异非常显著(P<0.01),幻想性和世故性得分差异显著(P<0.05)。训练组聪慧性、幻想性和忧虑性得分依次为5.03±1.66、5.20±1.46和5.12±1.55,空白组3因素得分依次是4.26±1.79、5.48±1.25和5.66±1.3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阅读组的聪慧性、兴奋性得分均明显升高(P<0.05),世故性得分明显降低(P<0.05);训练组聪慧性得分明显高于阅读组(P<0.01)。(2)3组间的16PF次级因素得分,适应与焦虑因素、心理健康因素及新环境成长能力因素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训练组心理健康因素、新环境成长能力因素、适应与焦虑因素得分依次为5.64±1.47、4.62±1.21、5.25±1.37,空白组的3因素得分依次是5.29±1.13、4.31±1.18、5.53±1.0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训练组新环境成长能力因素得分明显高于阅读组(4.35±1.22,P<0.05)。阅读组和空白组之间,各次级因素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不同的心理素质训练方式对军人心理健康和个性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系统训练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团体授课、小组访谈、个别咨询和骨干培训相结合的心理干预模式对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的维护作用,为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某部官兵1096名,以团为单位进行半年1次的团体授课,以班、排为单位进行小组心理访谈,同时进行面对面心理咨询、电话咨询和网络咨询及骨干培训,于干预前和干预2年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全体官兵SCL-90除躯体化、强迫性、敌对因子外,其余各项分值均显著降低(P<0.05,P<0.01),其中士官、高中和初中学历官兵、非独生子官兵的SCL-90总分及多项因子分在干预后均显著下降(P<0.05,P<0.01);义务兵、非婚官兵的SCL-90少数因子分或总分也显著下降;而干部、大专以上学历官兵、独生子官兵及已婚官兵干预前后的总分和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有些SCL-90项目测试异常(总分>160分、躯体化>2分、焦虑>2分和3分)的百分率均显著下降。结论本研究采取的心理干预对维护部队官兵心理健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应根据不同职别、学历、是否独生子和婚姻状况等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方案。  相似文献   

20.
Summary Parents of 212 severely educationally handicapped children ESN(S) were asked about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ir child's handicap. Findings for the group as a whole were similar to those quoted in other studies but varied significantly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group of the child. The 'no specific pathology' group gives cause for most concern: identification of these children occurs later, and is further delayed from the time that parents become anxious, than it is for children in other groups. Since 'no specific pathology' children may benefit as much or perhaps more from early intervention as do children in the more easily identifiable groups,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means of recognition and of giving appropriate help and support to their par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