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萍 《中医药学刊》2005,23(8):1452-1452
病毒性心肌炎(vm)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细胞变性、坏死、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纤维渗出等病理改变,从而导致心肌损伤、心功能障碍或心律失常的一种疾病。如果治疗方法不得当,多反复发作心力衰竭、严重心律紊乱,或心脏成进行性扩大,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最终不治而死。笔者根据瘟病学说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理论及“子午流注”理论,提出了辨证分型配合中药贴服的治疗方法,疗效颇佳,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心肌炎(vm)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细胞变性、坏死、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纤维渗出等病理改变,从而导致心肌损伤、心功能障碍或心律失常的一种疾病.如果治疗方法不得当,多反复发作心力衰竭、严重心律紊乱,或心脏成进行性扩大,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最终不治而死[1].笔者根据瘟病学说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理论及"子午流注"理论,提出了辨证分型配合中药贴服的治疗方法,疗效颇佳,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目前的常规治疗以休息、支持及对症治疗为主,尚缺乏针对性强、疗效好的治疗药物。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用中医药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效果,现综述如下。1基础方随证(症)加减治疗曾宇晖[1]用芪地清心汤(黄芪、生地、麦冬、太子参、黄连、丹参、五味子、连翘)为基础方,邪热炽盛加金银花、板蓝根;气滞血瘀加红花、赤芍;湿热重者加淡竹叶、滑石;余热未清,营阴耗损加银柴胡、白薇。每日1剂,水煎服,并配合静滴能量合剂及口服辅酶Ql0。经2个疗程(共30天)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其总有效率、治愈率及心电图改善情…  相似文献   

4.
5.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据1978年至1980年我国九省市小儿心肌炎协作组对170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调查,本病就诊占协作单位二年入院患儿总数的5.97‰,占门诊、急诊人数的0.14%。协作组又对其中1004例进行了二年半的随访,除13例为其他疾病外,其余991例中痊愈58.8%,好转21.3%,迁延17.6%,恶化0.9%,死亡1.4%,再感染0.1%。虽然1989年第二次全国心律平儿科临床学术会议决定心律平作为治疗儿科各类异位心律的首选药物,但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也并非特效。近十多年来,中医对本病的病名诊断、病因病机、治疗及药理实验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较快,对此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辨证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中药为主辨证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30例,严重心律失常加心律平和阿托品,并与单纯西药治疗30例对比,两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3%,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中药为主治疗本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随访6个月 ̄34个月结果,单纯西药治疗后遗留心律失常人数多于中药为主治疗者。  相似文献   

7.
小儿厌食症中医诊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琴 《西部中医药》2005,18(3):22-23
小儿厌食症,以食不知味,不欲饮食、偏食为基本特征,久则出现面色无华,体重减轻、消瘦,如失于诊治,可发展为疳积。目前,随着生活、医疗条件的改善,临床上疳积的发病率渐趋减少,而相应厌食症则成为儿科常见的病证。笔者多年来采用中药辨证分型诊治,效果满意,现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辩证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心血管系统常见病,常继发于感冒、麻疹、痄腮、泄泻等病后,以春秋两季发病为主,发病年龄以3~10岁小儿多见,属祖国医学"温病"、"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畴.本病若能及早诊治,预后多良好;若治疗不及时,或失治、误治,可迁延难愈,甚致心阳虚衰,阳气暴脱,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目前的常规治疗以休息、支持对症治疗为主,尚缺乏针对性强、疗效好的治疗药物。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用中医药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效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马朋  杜武勋 《吉林中医药》2009,29(5):459-460
病毒性心肌炎主要引发病毒是柯萨奇B组病毒,西医对此病治疗无较好疗效。中医学认为,此病属温病范畴,由正气不足、邪毒犯心所致。临床上大多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3期,辨证治疗分为气阴两虚、热毒侵心、心脾两虚等几型治疗,以从整体出发,“治心不止于心,调节他脏以治心”为治疗原则,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郑家远 《四川中医》2003,21(4):62-63
病毒性心肌炎是外感风温邪毒未愈,内舍于心,复因受凉、运动等因素诱发,致邪毒瘀浊互结心包,使心之气血阴阳受损而发生的一种疾病。故在辨证施治的时候,采用益气滋阴、清解热毒、消瘀通络的扶正祛邪方法,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邪毒侵犯心脏,致心主血脉神志功能失常,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自汗、面色苍白,脉细数无力、舌淡苔白,心电图及心肌酶异常的儿科临床常见疾病,属中医"心悸"范畴。笔者自2000年3月~2010年12月,共收治病例86例,根据患儿临床表现,采用中医分型治疗,痊愈68例,有效16例。  相似文献   

14.
心康合剂治疗病毒性心肌炎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心康合剂治疗病毒性心肌炎65例,其中气虚血瘀型25例,气阴两虚型19例,心阳虚型8件,气滞血瘀型11例,脾虚痰阻型2例。经治疗治愈23例,显效17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83.1%。  相似文献   

15.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论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霞 《中国中医急症》2002,11(4):317-317
1心气虚弱、心阴不足证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邪毒侵犯心脉,最易耗气伤阴。症见胸闷、心悸、多汗、面色苍白、肢体倦怠、舌红或舌淡红,舌体胖或有齿印,苔薄或花剥,脉细数无力或结代,指纹淡。心电图大多呈ST段轻度偏移及T波低平。治当益气活血,滋阴养心。方用自拟参芪玉竹  相似文献   

16.
17.
病毒性心肌炎为病毒侵犯心脏后引起心肌局灶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尤以小儿及青年多见。其临床表现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出现心衰、休克。本病属于中医的“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畴。近年来,中医对本病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现做如下概述。1 病因病机 关于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病机,多数医家认为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周氏认为本病主要原因为感受外邪,但起决定作用的是人体的正气,故在全过程中始终表现着正邪盛衰和阴阳消长的病理变化。张氏等认为本病因素体不足,复感温热毒邪,内舍于心所致,正如叶天上所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寒温失调、劳倦过度、情志刺激、起居失常为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辨证施治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从中医学观点全面阐述了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特点、病理演变过程及辨证施治。从“虚、毒、湿、痰、瘀”之间的辨证关系,揭示了“虚”是病变的根本,“毒”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湿”、“瘀”、“痰”是病变过程中的不同病理改变。治疗上主张以扶正为主,紧紧围绕“虚、毒、湿、瘀、痰”的标本缓急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9.
养心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心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黑龙江中医学院一院温广学黑龙江中医学院二院张风春牡丹江市骨伤医院张晓东拜泉县中医院苏文阁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所致,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内膜炎症改变。我们应用《养心汤)}-(自拟方)——...  相似文献   

20.
病毒性心肌炎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以常规治疗为主。近年来随着大批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中药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中医药的优势得以彰显,使病毒性心肌炎成为中医药能有所突破的病种之一。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优势在于辨证论治,围绕发病过程中毒、瘀、虚3个病理因素,掌握疾病的动态演变规律,遣药组方,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