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12只恒河猴输精管结扎术及输精管内过滤装置节育术术后睾丸、附睾和输精管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术后两年内,两组动物睾丸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均无异常改变。术后9月,结扎猴的尾部附睾管及近睾端输精管管腔显著扩张、上皮变薄、腔内充满大量变性、坏死精子,出现附睾郁积。附睾主细胞出现微绒毛疏短、排列紊乱等超微结构变化;而行过滤装置节育的动物附睾管及输精管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均未见异常改变。提示两种节育术对睾丸形态结构均无影响;但输精管结扎木可导致附睾郁积及其上皮的萎缩性变化,而过滤装置节育术后无此改变,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用酶细胞化学方法结合超微结构,观察了家兔输精管经金属环夹及加不同性质支撑物后输精管碱性磷酸酶(AKP),睾丸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变化及输精管、睾丸和附睾的超微结构改变,在细胞学基础上,探讨了输精管金属环可复性节育术的影响因素,并结合酶活性变化,分析了其复通后复孕率较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输精管结扎、堵塞术有许多优点,但由于输精管被阻断,使不断产生的精子、睾网液、附睾液必然滞留于输精管近睾端及附睾管中。导致不同程度的附睾郁积,个别还发生附睾郁积症。故研究非阻塞性的输精管节育方法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课题。实验证明,结扎后的输精管近睾端及尾部附睾管有明显扩张,上皮变薄,附睾主细胞出现微绒毛疏短,排列紊乱等结构变化,管腔内郁滞大量变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51例输精管腔植入由作者研制的输精管滤过装置与40例钳穿法输精管结扎术经过1至3年的临床比较研究。其结果:两组不同术式的节育有效率均为100%,滤过装置组术后1~3年仍有51.6%(16/31)测出中性α-糖苷酶活性,至今仅有12例附睾轻度肿胀和近附睾段输精管轻度增粗;而结扎组一年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附睾肿胀和近附睾段输精管增粗,并有1例并发附睾淤积症。两组间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5)。结果提示:输精管滤过装置不仅能限制精子通过而达到节育的目的,又不完全影响附睾液的排出,较好地避免或减少了附睾淤积的发生。因此,有可能作为一种新型的、非阻塞性的男性节育方法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附睾内注射生理盐水的抗生育效果。方法:经输精管向12只成年爱兔双侧附睾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0.1mL/kg)。结果:注射生理盐水后15-255天,实验兔的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和精子活力呈现一由低转高最后至正常的动态变化过程。结论:该方法可能是一种简便、无副作用且具可复性的节育方法。  相似文献   

6.
郭健  佟锦 《生殖医学杂志》1993,2(2):121-123
<正> 输精管结扎、堵塞术有许多优点,但由于输精管被阻断,使不断产生的精子、睾网液、附睾液必然滞留于输精管近睾端及附睾管中,导致不同程度的附睾郁积,个别还发生附睾郁积症。故研究非阻塞性的输精管节育方法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课题。实验证明,结扎后的输精管近睾端及尾部附睾管有明显扩张,上皮变薄,附睾主细胞出现微绒毛疏短、排列紊乱等结构变化。管腔内郁滞大量变性坏死的精子及脱落细胞,而且有向附睾头扩展的趋势。被郁滞精子的分解或被吞噬吸收,附  相似文献   

7.
抽取附睾精子作人工授精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初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5例梗阻性无精子症不育患者输精管收集附睾精子。其中除1例为附睾先天性梗阻,作附睾-输精管吻合术外,余均为远端输精管不通畅或缺如。第二性症发育良好、性激素、睾丸容积等均正常。抽吸附睾液放入术前精浆和精子保养液中冷冻保存,解冻复苏后4例行人工授精。该法对输精管发育不全或炎症、损伤等因素造成的不能手术修复的远端输精管广泛损害梗阻的病人是一种较好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8.
我们应用光导纤维把氩离子(Ar )激光引导至动物输精管腔内进行照射凝堵,以探索男性节育方法。1.材料与方法:选用17109型Ar 激光器(美国优尼克公司生产)为激光光源,光导纤维直径400μm。Wistar大鼠45只、哈白兔10只为动物模型,戊巴比妥钠为麻醉剂。大鼠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全麻,切开阴囊皮肤,暴露并分离出左侧输精管。用光导纤维在距附睾尾约30mm处向附睾端方向穿刺输精管,调Ar 激光器输出功率为800mW,照射时间为4秒,对输精管管腔进行照射。右侧输精管激光照射同左侧。分3批共照射90侧输精管。兔组采用戊巴比…  相似文献   

9.
可复性输精管注射栓堵节育器械“阻断器”的改进山西省生育调节中心(太原030012)赵生才王怀秀吕永安路建红可复性输精管注射栓堵节育法临床应用10多年来,以其安全、有效、方便、经济、非手术、可复性及长效节育的优越性深受广大育龄夫妇的欢迎。1983年以来...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输精管三种节育术后并发症、配偶怀孕和自诉为术后并发疵的随访调查8917例的结果。三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1%(血肿0.04%,感染0.08%,痛性结节0.46%,附睾郁积症0.38%,神经官能症0.11%),其中男扎并发症为1.21%,男堵1.03%,Ⅱ号药0.72%,三种木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间差别无显著意义。配偶怀孕总发生率1.59%,其中节育半年后怀孕0.77%,半年内怀孕0.52%,术前已怀孕0.23%,社会因素怀孕0.05%。自诉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8%。调查表明,输精管三种节育术是安全的,各种并发症低,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5例梗阻性无精子症不育患者行输精管收集附睾精子、其中1例为附睾先天性梗阻,而作附睾-输精管吻合术外,余均为远端输精管不通畅或缺如。第二性症发育良好、性激素、睾丸容积等均正常。抽吸附睾液放入术前精浆和精子保养液中冷冻保存,共3例行人工授精。该法对输精管发育不全或炎症、损伤等因素造成的不能手术修复的远端输精管广泛损害梗阻的病人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输精管可复性注射栓堵法是由山西省人民医院赵生才于1984年研究成功的一种具有安全、高效、可复、简便,经济的男性节育方法。由于其不切开阴囊皮肤、不切断输精管,注射就能节育等优点,很易为广大群众接受。我所自1989年推广此项技术以来,绝大多数受术者反映良好,但也存在并发症。我所自1989年5月至1990年5月,共行输精管可复性注射栓堵术2,467例,同期收治术后并发症47例。本文对47例术后并发症的手术情况和发病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自行研制的活体输精管腔测量器。经动物和人体输精管腔测量验证误差值均为0.03±0.05mm,管腔测量后还可进行注射节育。对生育期男性200人,400根输精管测量结果为扩张状态下输精管内径值为1.25±0.02mm。对兔输精管的管腔进行可扩张性试验表明:用堵塞材料将管腔容积扩张7倍,为最小有效堵塞管腔值。用该值在测量器指导下作注射栓堵法绝育术200例,比对照组根据手触摸输精管粗细所用的堵塞量明显减少,而节育效果两组十分近似,并且术后不适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纵向两针套叠输精管附睾吻合术在梗阻性无精子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确诊为梗阻性无精子症并初步怀疑为附睾水平梗阻的16例进行阴囊探查,观察睾丸、附睾及输精管情况,对其中14例确定为附睾水平梗阻并在附睾液中找到活精子的病例施行纵向两针套叠输精管附睾吻合术,术后随访其疗效。结果14例获随访6~12个月,13例于术后复查时从精液中检出活精子,其中5例配偶受孕成功。结论纵向两针套叠输精管附睾吻合术明显简化了手术难度,提高了吻合成功率,是男性梗阻性不育领域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附睾输精管吻合术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附睾输精管吻合术在梗阻性无精子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3例确诊为梗阻性无精子症并初步怀疑为附睾水平梗阻的患者进行阴囊探查,观察睾丸、附睾及输精管情况,对其中19例确定为附睾水平梗阻并在附睾液中找到活精子的患者用8-0尼龙线施行双侧或单侧附睾输精管端侧吻合术,术后随访其疗效。结果19例获随访8~34个月,9例(47%)于术后3~9个月从精液中检出活精子,其中5例配偶受孕成功。结论阴囊探查简单、易行,有助于梗阻性无精子症的诊断和治疗,附睾输精管吻合术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取得初步效果,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1992年4月至1993年12月共施行输精管注射粘堵术434例,对其中的414例进行了18个月~42个月随访。29例术后再孕,其中孕后检查出精子者25例。表明手术失败率为6%。术后发生血肿3例、感染2例,并发症率为1.2%。认为输精管注射粘堵术是一种并发症低,效果可靠,且为群众乐于接受的男子节育方法。  相似文献   

17.
输精管结扎术是我国目前常用的男性节育方法,应用广泛,效果可靠。本站从1992年至1994年底,累计施行输精管结扎术7983例。经统计,术后并发附睾郁积症者436例,其中资料完整的225例。现对其发病因素及防治方法分析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l.1一般情况本组225例,年龄最大的55岁,最小的25岁,其中3O~39岁的14O例,发病率最高,占62.2%。职业:农民203例,工人13例,干部6例,教师3例。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2年。225例附睾郁积症中,单纯附睾郁积症185例,占82.3%;慢性附睾炎伴郁积症40例,占177%。1.2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按临床计划生…  相似文献   

18.
显微技术附睾管输精管吻合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附睾管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我科自2001年12月~2006年12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9例附睾管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行附睾管输精管吻合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术后精液分析可见精子,其中5例精液分析结果正常,2例已生育。手术成功率77.8%。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附睾管输精管吻合术是目前治疗附睾管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改良精浆中性α-糖苷酶活性测定法和精液自动分析仪测定了40例正常有生育力者和22例经输精管向附睾方向注射0.3~0.5ml/侧鱼肝油酸钠(SM)节育术者的精浆中性α-糖苷酶活性及精子运动的有关指标。结果表明:1.正常人精浆中性α-糖苷酶活性为23.31±15.31mU/ml;SM节育组为4.46±3.79mU/ml,两组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别(P相似文献   

20.
输精管附睾管改良式端侧吻合治疗附睾梗阻性无精子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报道附睾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改良传统的输精管附睾管端侧吻合术,纵向切开附睾管,将附睾管套叠进入输精管腔中,纵向缝合2针的吻合法。结果临床应用20例,随访结果表明,复通率90%,致孕率55%。结论改良的显微输精管附睾管端侧套叠吻合术,在复通率和致孕率方面优于传统的端侧吻合法,而且手术过程更加简化,更易操作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