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究临床上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腹腔镜结合术中十二指肠镜的治疗疗效。方法: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联合术中十二指肠镜同步治疗,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十二指肠镜下胆总管取石及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所需总治疗时间,术后并发症(胆漏、胆道结石残留、胆道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实验组所需治疗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出现胆道结石残留、胆道感染情况,两组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联合术中十二指肠镜同步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有推广普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5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Ⅰ期缝合胆总管20例,术后发生胆漏1例;放置T管引流36例,术后发生水肿性胰腺炎和胆漏各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对患者创伤小,效果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道结石的个体化治疗方法。方法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选择:①LC+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取石;②LC+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③ENBD+LC+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结果本组86例,经胆囊管途径取石12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或蛔虫、T型管引流64例,其中术后胆道残余结石3例,经胆道镜1次或数次取尽结石;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鼻胆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10例,手术全部取得成功。结论根据手术前患者彩超,腹部CT,胆道造影结果,选择二镜或三镜联合的方式治疗胆囊合并胆道结石,治疗效果安全可行,个体化的治疗原则保证了让大多数患者得到适合的微创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手术指征及适应证。方法:共45例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镜取石后一期缝合术患者临床资料予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术后出现胆漏2例(4.44%),予充分引流2~6 d愈合。术后随访0.5~2年,复查彩超、MRCP均未见结石残留及胆管狭窄,复查肝功能正常。结论:应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应跟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选择病例合适,熟练掌握操作技巧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联合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实验组选取42例临床病例是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主要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治疗,对照组是常规胆囊总管切开取石术42位病患,对两种治疗情况和相应的并发症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取得了成功,无中转开腹,采用T管引流患者为27例,胆总管一期缝合的病例为15例。实验组的病患的手术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有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病患的出血量、病患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与比对照组病患时间短(P0.05)。实验组中有1名患者出现了胰腺炎并发症,经过治疗后有力症状有了明显的缓解。有4位病患出现了胆汁瘘,经过引流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对照组出现了肺部感染5例,切口感染的患者2例。跟踪治疗一年,在实验中发现了1例残余结石患者,经过胆道镜取石后病患痊愈结论:腹腔镜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适用于结石比较大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6.
吴胜春 《求医问药》2014,(19):248-249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抽样法将其按照1:1的比例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胆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为实验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可靠的微创手术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均成功,术中无大出血、无胆管损伤,术后无胆漏,3例术后T管造影有胆道残留结石,用胆道镜取尽。结论: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8月16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胆囊切除术,共计82例)与对照组(采取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共计82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道镜和腹腔镜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运用胆道镜和腹腔镜联合的手术方式对8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微创治疗。结果82例手术均获成功,胆管残留结石2例,占2.4%,中转剑突下小切口开腹25例,占31.2%。结论胆道镜和腹腔镜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是切实可行的和安全可靠的,它不仅具有微创治疗的特点,而且可降低术后残留结石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胆总管一期缝合的疗效与价值。方法收集外科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共76例,根据胆总管是否一期吻合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后胆总管一期缝合。对照组37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后放置T型管引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对机体损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推荐,但对外科医师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
罗顺全 《河北医学》2012,18(3):317-3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1±0.4)h,住院时间(14.6±3.1)d;放置T管者术后2周经T管造影,无残石且末端通畅的,术后3周拔管;3例有残石,2例于术后6周经T管窦道用胆道镜取石,1例用甲硝唑及生理盐水冲洗后排出,全组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胆总管结石较好大的微创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58例,根据胆囊管及胆总管直径、腹腔感染及组织水肿严重程度、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3组,A组:腹腔镜胆囊切除,经胆囊管胆总管胆道镜探查取石(16例);B组: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94例);C组: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胆道镜取石,一期胆总管缝合(48例)。评价手术时间、结石残留率、并发症率(出血、胆漏、伤口感染)。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为(95.1±14.7) min,B组为(102.2±18.1) min,C组为(110.1±16.4) min,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20,P=0.887)。A组有1例术后出现结石残留,B、C组无结石残留,总体结石清除率为99.4%。总体并发症率为1.9%,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在适合的人群中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外科38例采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资料.结果:本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成功率97.4%(37/38),1例中转开腹,1例术中探查胆总管未见结石,1例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1枚,2例合并肝内胆管多发结石,均于术后6~8周经T管窦道行胆道镜取石.手术时间90~190 min,术中出血量10~200 mL,术后住院5~10 d.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微创、安全、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内镜逆行胆管取石联合应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探讨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的微创外科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0例患者术前经CT和MRCP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结石1~4枚,大小为0.4~1.0cm。全组患者先行LC手术,术后1~3天患者肛门排气后行内镜逆行胆管取石,在B超引导下使用取石网篮取干净总胆管结石,取石后常规放置ENBD管,行鼻胆管造影明确胆总管无结石残留。结果全组20例患者均获得成功,术后造影均无结石残留。结论LC与内镜逆行胆管取石联合应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较传统开放手术有明显的优势,治疗效果确切,创伤性少。  相似文献   

15.
[摘要] 〖HTH〗目的〖HTSS〗〖KG*2〗评价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经胆囊管治疗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HTH〗方法〖HTSS〗〖KG*2〗回顾性分析31例接受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经胆囊管治疗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结石清除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HTH〗结果〖HTSS〗〖KG*2〗30例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石经微创完全取出,术后无胆管损伤、出血、胆漏等并发症,随诊 8~12个月,均无结石复发及胆管狭窄。 〖HTH〗结论〖HTSS〗〖KG*2〗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经胆囊管治疗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石直观,安全有效,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病人80例,其中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40例作为微创组,传统开腹手术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效果。结果80例手术均获得成功。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微创组手术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1),术后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胃肠道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以及术后各种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临床上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龄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均为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n=44)与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n=44),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全部取石成功,观察组中途无开腹手术患者,术后检查显示均无残余结石;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要高,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高龄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疗效显著,且患者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胆道镜配合取石网篮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行胆道镜配合取石网篮胆总管探查取石手术患者4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6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120min,平均80±12min,术中出血量60-100mL,平均86±14mL,所有患者术后均放置T管引流。术后无出血、严重感染及胆漏等并发症,住院时间10-14d,平均12±2.2d,T管引流量每天300—1100mL,平均750±101.3mL。术后2周行T管造影,术后3周行胆道镜检查,122例结石残留,带管出院,术后6周再行胆道镜配合取石网篮取胆总管残余结石。术后随访6—12个月,行肝功能、B超或CT检查,无黄疸,未见胆管残留结石和胆管狭窄。结论-开腹胆总管探查术胆道镜配合取石网篮取石具有操作较为简单,手术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等优点,本研究为胆道镜配合取石网篮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在基层医院应用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从2007年5月~2009年5月期间29例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术后超声检查证实29例患者胆囊结石全部被清除,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无出血、胆漏、急性胆囊炎、胰腺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2周至术后1个月复查胆囊收缩功能正常,超声见胆囊大小、形态正常.随访6~12个月,无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样病变安全可靠,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技术难度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三镜(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行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其优缺点。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12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行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术+一期缝合术62例(50.4%),以下简称三镜组;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T管引流术61例(49.6%),以下简称T管组。通过观察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术中手术情况、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随访情况,对比分析三镜联合行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和T管引流术各自的临床疗效及其优缺点。 结果 三镜组与T管组性别、年龄、术前伴有急性胰腺炎、术前慢性疾病率(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结石数目、手术时间、术后1 d鼻胆管和T管引流情况、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术后漏胆率、术后出血、术后胰腺炎并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胆总管直径、术前总胆红素、术前胆管炎严重程度分度(应用2018版东京指南分级)、既往上腹部手术史情况、术中估计出血量、结石大小、腹腔引流管术后1 d引流量、术后残石率、手术治疗费用、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成功手术且术后恢复良好,随访期间内无结石复发及胆道狭窄或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 在可靠的腔镜缝合技术支持下,三镜联合行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安全可行,临床疗效满意。但不应盲目选择一期缝合,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不同术式优缺点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