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微管相关蛋白-2与缺血性脑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管相关蛋白-2(MAP-2)存在于神经元的胞体、树突和树突棘,参与构成细胞骨架、突起生长、胞浆蛋白运输、神经元塑形等功能,其丢失涉及到神经元结构破坏和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对MAP-2的深入研究,可进一步了解神经生长发育、突触可塑性形成等生命活动的本质,并为脑血管疾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刺激对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和脑组织微管相关蛋白-2(MAP-2)及存活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制模后24h起,分别给予大鼠瘫痪侧(单侧)或双侧肢体电刺激治疗3d、7d、14d和21d。电刺激前、后各时间点用平衡木试验(BWT)检测大鼠的肢体运动功能,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梗死灶周围大脑皮质MAP-2和存活素的表达水平,并与脑梗死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比较。结果治疗第7d起电刺激组大鼠瘫痪肢体的BW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4d起双侧电刺激组BWT评分明显高于单侧电刺激组(均P<0.05)。治疗第7d起,电刺激组梗死灶周围脑组织MAP-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4d起,双侧电刺激组MAP-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单侧电刺激组(均P<0.05);治疗21d时与假手术组MAP-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刺激组治疗后各时间点梗死灶周围脑组织存活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治疗7d、14d存活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达到高峰;而双侧电刺激组明显高于单侧电刺激组(均P<0.05);治疗21d时,电刺激组和...  相似文献   

3.
尼莫地平对脑创伤后神经元内微管相关蛋白2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脑创伤后大鼠神经元内游离钙 ([Ca2 + ] i)及微管相关蛋白 2 (MAP2 )的变化 ,探讨脑创伤后神经元内 [Ca2 + ] i 与MAP2的关系。方法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脑创伤后神经元内 [Ca2 + ] i及MAP2的变化。结果 :尼莫地平于伤后 1h内应用可减轻MAP2的丢失 ,而伤后 10h以上应用则无效。尼莫地平于伤后 2 2h内应用均可降低神经元内 [Ca2 + ] i升高。结论 :尼莫地平可降低伤后神经元内 [Ca2 + ] i升高及MAP2丢失 ,但应用的有效时间窗不同 ,提示脑创伤后神经元内 [Ca2 + ] i 升高并不是MAP2丢失的惟一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微管相关蛋白2(MAP2)在难治性癫患者颞叶中的表达,探索其在难治性癫中的作用。方法:收集难治性癫患者术后脑组织,用免疫组化法从蛋白水平测定MAP2在难治性癫患者脑组织中的表达,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免疫组化检测发现目的蛋白MAP2比对照组明显增加(t=5.338,P<0.05),这种蛋白主要分布在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结论:MAP2在难治性癫患者脑组织表达增强,提示他们可能参与了难治性癫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体外液压冲击伤后大鼠神经细胞内游离钙([Ca~(2+)]i)及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2,MAP-2)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亚低温对颅脑创伤后神经细胞内[Ca~(2+)]i与MAP-2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经体外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制备液压冲击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创伤组(7个亚组)和亚低温治疗组(4个亚组)。亚低温治疗组于伤后30min、1h、10h和22h进行亚低温(32±0.5)℃治疗2h,随后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体外液压冲击伤后神经细胞内[Ca~(2+)]i及MAP-2水平的变化。结果 于伤后3Omin内应用亚低温治疗可降低神经细胞内[Ca~(2+)]i水平(P<0.01),而于伤后1h以上应用则无效;于伤后1h内进行用亚低温治疗可明显减少MAP-2的丢失(P<0.01),而伤后10h以上应用则无效。结论 亚低温可降低颅脑创伤后神经细胞内[Ca~(2+)]i水平及减少MAP-2丢失,但应用的有效时间窗不同,提示颅脑创伤后神经细胞内[Ca~(2+)]i升高并不是MAP-2丢失的唯一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25—35注射法建立Alzheimer病(Alzheimer disease,AD)大鼠模型,观察该AD模型中tau蛋白和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2,MAP2)表达情况。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健康对照组、假手术组及AD模型组,以凝聚状态的Ap25—35经大鼠右侧海马注射制作AD模型,造模2周后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AD模型鼠脑中海马CA1区病理形态以及tau蛋白和MAP2的表达。结果AD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紊乱、变稀、中断、数量减少,同时可见许多细胞体积缩小,胞核固缩且染色加深。AD模型鼠海马CA1区AD模型组tau蛋白阳性细胞(62.13&#177;4.12)个/HP,较健康对照组[(26.78&#177;3.46)个/HP3与假手术组[(26.36&#177;3.13)个/HP]明显增高(均P〈0.01);MAP2阳性细胞吸光度值AD模型组为5.13&#177;4.12,较健康对照组(28.78&#177;3.46)与假手术组(29.36&#177;3.13)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在AB诱导的AD模型中tau蛋白表达增高,MAP2表达减低。  相似文献   

7.
8.
发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干预的体外纯化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突起增多,生长相关蛋白43和微管相关蛋白2 mRNA表达明显增加,RhoA/Rock蛋白含量显著下降。显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促进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突起的生成,通过抑制Rho/Rock途径,促进轴突生成相关蛋白生长相关蛋白43及微管相关蛋白2表达增加,从而促进缺氧损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修复。  相似文献   

9.
10.
L.S,女,39岁,右利手,除轻度抑郁外,身体健康。2000年4月2日早上下楼时,她感到左腿无力,摔倒在地。丈夫发现她时,她已清醒地坐在地上,但左侧肢体有几分无力。当时她拒绝丈夫呼叫911,当左侧肢体无力加重、变得更加嗜睡时,丈夫才打电话给医疗急救服务系统,将其转送到一家医院。到达急诊室时,她处于嗜睡状态,左侧肢体偏瘫,颅脑CT平扫显示左侧颞叶的内侧尖部蛛网膜有一囊肿,其他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超选择性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合并动脉狭窄的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2013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对动脉溶栓[尿激酶或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再通后残存严重狭窄(狭窄率>70%)的18例急性脑梗死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即刻血管造影评估支架定位及血管残余狭窄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3月后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术后电话或门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18±10.37)(6~48)个月。结果 所有支架定位准确,血管残余狭窄率<20%。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3个月后mRS评分明显改善。1例(5.6%)在术后第4 d仍处于昏迷状态,家属放弃治疗,死于脑干梗死。1例(5.6%)术后10个月出现神经定位体征,但临床表现明显较首次发病轻,复查DSA提示支架处血管闭塞。结论 早期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联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合并动脉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的136例患者分为2组各68例。治疗组给予尿激酶100万~150万U ,并给予除抗血小板聚集外的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1周、2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1周、2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且安全性较好,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T)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入选的200例(发病至入院时间<4.5 h)ACI的患者按照分层区组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rt-PA 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次,2次/d,静脉点滴,连用14 d; 于各时间点(治疗前、治疗后第24 h、3 、7 、14 d)监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纤维连接蛋白(c-F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复查颅脑CT或者MRI观察有无HT。结果 治疗后第3、7、14 d重复测量数据比较,观察组患者的MMP-9、c-Fn、GFAP水平、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49)。静脉溶栓后14 d内观察组患者出血性转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1); 随访3个月观察组病死率1.0%(1/100),对照组病死率3.0%(3/100),2组患者病死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经Fisher精确检验,P=0.621); 依达拉奉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能减少rt-PA溶栓后HT的发生,下调MMP-9、c-Fn、GFAP水平和NIHSS评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02—2012-11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小剂量(0.6mg/kg)静脉溶栓A组(41例),大剂量(0.9mg/kg)B组(41例),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2组疗效,对比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NIH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各阶段2组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rt-PA静脉溶栓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但治疗效果与剂量大小关联性不显著,大剂量rt-PA会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74例发病<6 h的ACI患者给予rt-PA(50 mg)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前及溶栓后30 min、24 h、14 d及3个月时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溶栓后3个月给予修订的Rankin评分(mRS)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al指数(BI)评分,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溶栓后各时间点NIHS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均P<0.01);3个月时NIHSS≤1分者31例(41.9%),mRS 0~1分者39例(52.7%),BI 95~100分者33例(44.6%).脑出血发生率:<36 h 5例(6.8%),36~72 h 3例(4.1%).3个月内死亡9例(12.2%).结论 ACI发病6 h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相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闭塞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术的护理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治疗的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6.0%,观察组96.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护理满意度为74.0%,观察组则分别为2.0%和94.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早期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0-01—2015-01 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均经超早期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观察组41例,超早期(6h)治疗,对照组41例,在6~24h治疗,观察治疗后在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对照组显效率34.15%,总有效率78.05%,血管再通率51.22%,出血转化率29.27%;观察组显效率51.22%,总有效率90.24%,血管再通率82.93%,出血转化率9.7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在血液流变学高切、低切和Fib、ADL均有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间以上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h、24h、1周、2周较治疗前有改善,治疗后2h、24h、1周、2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早期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能提高血管再通,降低出血转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方式机械性动脉溶栓治疗的方法、时间窗、溶栓药物剂量。 方法选择海口市人民医院急性发病12h内的脑梗死患者60例,采用不同方式机械性动脉溶栓治疗(术中联合采用介入接触溶栓+导丝机械疏通、球囊机械扩张、支架拉栓和联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等),通过脑血管造影判断其血管开通情况并对其治疗疗效(依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评估。 结果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血管完全再通率为55%(33/60),部分再通率为38.3%(23/60),未开通率为6.7%(4/60);临床治愈38例(63.3%),显著好转I0例(16.7%),有效9例(15%),无变化3例(5%),死亡0例。 结论经不同方式机械性动脉溶栓是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建立急救绿色通道和规范其治疗措施,能较好的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9.
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 对15例ACI患者采用股动脉插管行动脉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分别行DSA检查;治疗前、治疗后2 h、48 h、15 d及30 d分别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 溶栓后12例闭塞侧大脑中动脉完全再通.溶栓后各时间点ESS、NIHSS和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0.01);基本痊愈8例,显效5例,显效率86.7%.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动脉内尿激酶溶栓是治疗ACI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持续监测辅助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TCD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TCD组在此基础上予以TCD持续监测。根据TCD检查血流信号的改变判断血管再通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治疗后3 d内采用CT检查判断有无颅内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30 d、90 d时,TCD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B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TCD组治疗后24 h时血管再通率(78.6%)明显高于对照组(30.8%)(P<0.05),治疗后再通时间[(34.5±10.5)min]明显短于对照组[(55.8±13.6)min](P<0.01)。两组治疗后3d内CT检查均未发现颅内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 TCD持续监测辅助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