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寐证是临床中常见的内科疾病。本文从冯明清教授多年辩证诊治不寐证的验案入手探析其对不寐证病因病机、病位病性认识及治则治疗经验。导师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多由脾胃失司而致,病位病性多见脾胃虚实夹杂证候,从而在治则治疗上应本着顾护脾胃调理营卫平和的总纲。其对该病的认识和临证经验多丰富了对不寐证的治疗思路,值得临床工作者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2.
“雄激素剥夺治疗后代谢并发症”是转移性前列腺癌行雄激素剥夺治疗临床常见并发症,在控制肿瘤的同时影响生活质量和总生存率。高瞻教授基于《金匮要略》思想发挥从“虚劳”论治“雄激素剥夺治疗后代谢并发症”并提出:该病的病因为医药致病;主要病机是“脾肾两虚”,随病程发展形成痰瘀为主的病理;在治疗上确立“健脾益肾”的治法;自拟“健脾益肾方”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和证候,辨证、分期论治。其中,健脾益肾以治本,益气养阴清热或化痰祛 瘀以治标,临床疗效显著。文章总结高瞻教授对“雄激素剥夺治疗后代谢并发症”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辨证论治经验、用药特色,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狼疮性肾炎中医临床证候分型的调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研狼疮性肾炎(LN)中医临床证候分型的现状。方法:通过光盘检索和追踪查寻入选文献18篇,收集到979例LN,进行资料汇总,分析LN中医证型的临床分布情况一结果:热毒炽盛证、阴虚内热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是目前L、的主要临床证候类型,但上述分型存在着以下不足:(1)未把握LN不同阶段的主要病机特点及其演变;(2)未强调邪正虚实间的相互转化;(3)未重视“湿热”与“瘀血”等标实证候在LN辨证治疗中的地位、结论:分期辨证能更好地反映LN的病机演变规律和临床证候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血虚证是临床常见证候,通过对中医古籍中血虚证相关论述的整理,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舌脉象、治则治法三个方面对血虚证的源流进行考证。总结历代医家对血虚证病因病机及证候的认识,同时对血虚证的治则治法进行综述并深入剖析,规范其理法方药体系,明确其临床应用指征,以期拓宽血虚证临床治疗思路,并为血虚证的理论与临床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分析其出现的病因病机,列举临床常见证候分型及治则、方药加减、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6.
水痘源流考     
本研究从病名、病因病机、证候分类、治疗4方面对水痘的源流进行考证。总结了历代医家对水痘病因病机的认识,同时对水痘的证候分类与治疗进行深入剖析,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7.
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专方专药、针灸治疗等四个方面,对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了综述。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对病因病机认识不统一;二是,中医证候尚未规范;三是,临床试验科学性差,建议规范中医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张新雅  李运伦 《光明中医》2014,(8):1583-1585
肝阳上亢证是临床常见的证候类型之一,其理论的形成较为久远。本文通过将脏腑虚实与阴阳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肝阳上亢证的病因病机及演变规律,并从病机决定证候,证候指导方药的角度总结了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方药。  相似文献   

9.
不稳定型心绞痛瘀热互结证是临床常见证候。通过对该证候的深入探讨,进一步深化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病机的认识,确立益气养阴、凉血散瘀为治疗大法,阐明该法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科学性和重要地位,有利于拓宽临床思路,更有效地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质谱(SELDI-TOF-MS)蛋白质芯片技术在大肠癌围手术期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大肠癌围手术期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对大肠癌围手术期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深入认识该病特定阶段的病因病机,掌握该病证候的发展规律,为该病中医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利用SELDI-TOF-MS蛋白质芯片技术探索该病特定阶段中医证候诊断的客观化和标准化,从而提高中医药诊疗该病的可信度与可重复性,为病证结合的深层次研究提供依据。结论:SELDI-TOF-MS蛋白质芯片技术日益成熟,其正逐渐向其他医药领域延伸,在大肠癌围手术期证候研究方面也将会有广阔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大肠癌围手术期中医证候规律研究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大肠癌围手术期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可以为深入认识疾病的病因病机,预测疾病和证候的演变趋势,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辨析、把握证候特色的同时,探索证候临床诊断、疗效评价的标准化,从而提高中医药诊疗体系的可信度与可重复性,并为病证结合的深层次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与优势。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病证结合论治,是目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科研的主要模式。常见病中医证候辨证标准的不规范和不统一,是制约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科研与新药研制水平、临床疗效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要系统总结各病的治疗规律,不断开发出新的治疗方法和新药,提高临床疗效,前提是从中医角度对西医各病种的病因病机,发生、发展阶段及其演变规律有明确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而“审症(证)求因”是中医临床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认识各种西医疾病的主要证候及其主症。主要证候转化规律,并通过…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性关节炎阴虚络热证是临床常见证候。通过对该证候的深入探讨,进一步深化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并确立养阴清热、宣痹通络为治疗大法及该法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科学性和重要地位,有利于拓宽思路,以便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4.
寒热是中医八纲辨证的一对纲领,可以反映疾病中机体阴阳的盛衰、病邪性质的属阴属阳。目前中医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寒热的认识尚不统一,对于寒热病邪的强调有所偏颇,量表中寒热证候要素体现不全面等。鉴于此,该文通过文献研究从病因病机、证候要素及以药测证等角度对其寒热进行梳理。总结为从病因角度分析外感寒邪、热邪均可增加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风险,既往多认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在冬春等寒冷季节时高发,在此认识基础上,补充炎热天气也会诱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并且不同温度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基础疾病患者影响不同。并强调了新时代下人为“寒邪”如过食生冷、制冷空调等作为新的致病因素;从病机角度梳理提出,在传统“阳微阴弦”“痰瘀虚滞”认识基础上,阴寒、火热病机均可以引发心脉痹阻、不通则痛,以及当急性冠脉综合征表现为“啖蒜状”的热郁寒束病机时需与胃食管反流疾病相鉴别。并且区别了阴寒凝结和脉滞风阻病机,二者病因病性不同。且急性冠脉综合征符合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点,可以用风药协助治疗;从证候要素角度梳理寒凝、热蕴、毒等证候要素,基础证候要素及其单元组合形式的使用更便于临床和科研的交流使用;并且以药测证可知,急性冠脉综合征处方用药...  相似文献   

15.
张艳梅  张骠 《河南中医》2008,28(6):81-83
西医认为本病发生与脑损伤或脑发育不成熟有关,多见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强调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治疗,中医对此病的认识散在其他病中,对其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没有系统、完整的论述。探索婴幼儿运动发育迟缓的病因病机、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中医辨证规律,规范其辨证分型,以期制定出符合临床、科研实际的的婴幼儿运动发育迟缓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候诊断标准,这对指导本病的临床诊断、早期干预治疗、改善预后转归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病因病机、证候分类与临床治疗等几个方面对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心脏传导阻滞的研究进行了概述。认为目前对心脏传导阻滞的病因病机认识较一致 ,但临床辨证分型尚不尽统一。本病的中医治疗有辨证论治、创制新法、古方运用及中西药联用等法 ,各种不同方法均有一定效果。今后 ,应加强证候类型标准化、有效方药筛选、药物作用机制、剂型改革等方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心脏传导阻滞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目的 探讨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演变规律。方法 对356例脑出血、334例脑梗塞患者进行急性期6个基本证候的7次追踪调查,研究其证候的发生概率、得分均值,组合形态,组合形式及转移概率。结果 证候的发生概率和得分均值是动态变化的,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证候的组合形式,组合形态是动态变化的,各时间序列3个证候以上同时存在的复杂组合形式,脑出血显著高于脑梗塞;求得两种中风病不同时间序列6个基本证候的转移概率。结论 探讨急性期证候的动态演变规律,为深入认识脑出血、脑梗塞的病因病机,预测疾病和证候的演变趋势,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医说的“证”是针对一系列有关的症征——即所谓证候或证候群来说的。“证”的产生是反映病情的客观表现,通过证候的观察,可以了解到疾病的病因、病机,从而给临床治疗提供了立法处方的依据,因此“证”的掌握在临床上是极为重要的。至于“方”,它是因“证”而设立的,是基于病因病机,按照组方原则进行组合施用.因此,“方”与“证”是吻合的,临床上只要“证”掌握的正确和“方”应用的恰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7,(6):1165-1167
运用频数、决策树及神经网络等统计方法,对"冠心病合并中风证候要素、证候特征及证候病机演变规律临床专家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显示"脾气虚"证候要素贯穿本病始终。从"脾气虚"角度探讨本病的病因病机,治疗以"补益脾气"为切入点,为临床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窦攀  王学美 《环球中医药》2010,3(4):302-306
糖尿病前期属于中医“脾瘅”、“食郁”范畴,几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要经过这一阶段,因此对其进行早期干预,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关键。糖尿病前期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古今中医学者对该期病因病机的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近年国内也有医家对该期患者证候特点和规律进行了研究。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进行早期干预意义重大。为了强调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本文综述了糖尿病前期的病因病机和证候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