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占胜  孙爽 《重庆医学》2007,36(2):165-166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死亡原因.方法 对86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因脑损伤过重死亡50例,颅脑复合伤及其诊断延误6例,恶性脑肿胀7例.各种并发症14例,再出血6例,术后营养衰竭3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伤情过重,颅脑复合伤及其诊断延误,恶性脑肿胀是术后1周内死亡的主要原因.各种并发症及再出血为1~3周内死亡的主要原因,营养衰竭是3周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时手术重视并发症,预防再出血及并发症,合理的营养支持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轻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原因并总结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死亡的28例轻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轻型颅脑损伤病人均出现继发性脑损伤继而死亡,1例并发颅内感染死亡,1例死于合并伤。结论继发性脑损伤严重或发展迅猛是轻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李俊驹 《海南医学》2006,17(10):81-81,17
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很高,其死亡原因除因脑损伤过重外,肺部并发症常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统计我科近5年来收治重型颅脑损伤149例,发生肺部并发症55例,发生率36%.现就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原因和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107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经验并分析其死亡原因.结果本组死亡42例.主要死亡原因:急性颅内压增高、脑疝及原发或继发性脑干损伤(73.8%);严重的合并伤和并发症以及高龄患者也是死亡的重要因素.结论为了提高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在伤后早期必须迅速降低颅内高压,避免脑干受压、解除脑疝,并减轻脑水肿;在中后期应及时治疗严重合并伤,强调防治并发症并控制MSOF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我院自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颅脑损伤病人1 154例,其中重型颅脑损伤163例(14.1%),死亡59例(36.2%).现将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38例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强  毛庆  刘艳辉 《四川医学》2004,25(8):890-890
目的:通过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原因,总结处理重型颅脑损伤的合理方案。方法:回顾性总结了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死亡原因。结果: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原发伤太重和继发损害纠正不及时。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应尽快解除继发损害。才可能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郭魁  赵云龙  董全勇 《中外医疗》2012,31(36):75-76
目的探讨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原因和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59例死亡的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死亡原因,总结救治经验。结果脑干损伤和下丘脑功能紊乱死亡9例,严重脑挫裂伤死亡21例,复合伤及休克死亡8例,肺部并发症死亡14例,心肌梗塞死亡1例,肾功能衰竭死亡2例,颅内感染死亡1例,多系统器官衰竭死亡13例。结论导致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颅脑损伤过重,复合伤,并发症,原有基础性疾病,治疗不当,诊治不及时。仔细检查,密切监护,全面合理诊治,防止连锁病理反应是降低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病例分析,以了解死亡原因,提高救治水平并总结经验.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10年来入住死亡的293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主要死亡原因有呼吸道梗阻窒息,脑损害严重,再出血和迟发性颅内血肿,合并严重多发损伤,并发症.结论 要重视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早期治疗,包括维持呼吸道通畅和及时行气管切开、及早手术清除颅内血肿和去骨瓣减压、积极处理严重合并伤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298例急性颅脑损伤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的死亡原因。方法回顾298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的临床资料。结果导致急性颅脑损伤的常见原因为车祸伤及坠落伤,造成急性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的常见因素为严重的脑挫裂伤、脑水肿、脑肿胀,其次为脑干伤及肺部并发症。另外,诊疗延误亦是基层医院颅脑损伤病人死亡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结论控制创伤后的脑水肿、高颅压,防治肺部并发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原因及抡救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近8年来收住的16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病例,对其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早期主要死于重度脑损伤、颅内血肿、严重合并损伤,后期主要死于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及全身衰竭等并发症.结论尽早判明颅脑损伤的病理类型,积极急救;颅内血肿和颅外因素的及时处理;积极防治并发症对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死亡的原因及救治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 6 3例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死亡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颅脑损伤的主要死亡原因是严重的脑损伤及颅内血肿 ,各种严重的并发症等 ,在伤后不同时期死亡原因的分布有明显的差别。结论 :院前急救、尽早发现并清除颅内血肿、处理防治并发症是降低颅脑损伤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创伤性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高渗盐水(hypertonic saline,HTS)指浓度高于0.9%的氯化钠溶液.  相似文献   

13.
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部感染是颅脑损伤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40% [1],是导致颅脑损伤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后期死亡的重要原因.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因昏迷时间长,并发症多更易并发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病人的死亡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对本院1999年1月~2010年8月救治的颅脑损伤83例死亡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原因:原发伤情严重占63.8%,继发性颅脑损伤占24.1%,并发症占12.1%。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进行规范救治应注意CT的动态检查,保持呼吸道通畅,重视轻型颅脑损伤的处理,及时清除颅内血肿,积极处理合并症和并发症,是降低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我院骨科脑外组1979—1985年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501例,按1965年脑外伤问题讨论记要中的分类法,属于重型颅脑损伤60例,占颅脑损伤住院总数的12%,略低于国内有关报道。本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死亡15例,死亡率为25%。由于死亡病例大多数发生在重型患者中,所以我们认为,只有统计重型颅脑损伤,并对其死亡原因做出分析,才能提高颅脑损伤的治愈率。为此,本文对本组15例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进行了临床分析,供同道参考。一、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46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等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严重广泛脑挫裂伤伴弥漫性脑肿胀、术中迟发颅内血肿等是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处的主要原因.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死亡率较高,其发生原因各不相同,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7.
马国峡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9):218-218,22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原因和抢救治疗.方法:总结我院526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经验,并对116例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本组死亡116例,死亡率为20.5%.脑损伤过重致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96例,严重合并伤伴休克死亡8例,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死亡6例,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死亡3例,严重肺部感染死亡2例,长期消耗衰竭死亡1例.有10例为抢救不及时或措施不恰当所致.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急性脑肿胀、脑干损伤、严重的复合伤以及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肺部感染等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早期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我院1994年 6月至1999年6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者76例,其中22例死亡,死亡率达 28.9%.故应引起神经外科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颅脑损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在颅脑外伤中较常见,是颅脑损伤的患者病情变化的表现.如果发现不及时,可能丧失手术及抢救的最佳时机,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本文收集外科52例颅脑损伤后迟发颅内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坚 《右江医学》2004,32(5):435-436
目的 分析 2 1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死亡原因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 2 1例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后死亡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例 ,对这些病例的治疗方法和术后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伤情复杂 ,病理损害严重 ,生命体征改变明显 ,病情进展迅速 ,若抢救不及时或延误手术时机 ,则导致患者死亡。结论 早期正确的诊断、及时手术和配合有效的治疗 ,对提高颅脑损伤的治愈率 ,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