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不同院校的辅导员开展调查发现,医学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问题较为突出,本文从客观现实的角度出发,从工作内容、专业素养、职业发展方面分析了引发医学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四种压力源,并对此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梅娇 《西北医学教育》2007,15(3):473-476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职业角色与自身素质、工作性质特征、社会现实等方面的冲突,使高校辅导员产生了厌烦、焦虑、困惑、挫败等心理健康问题。高校辅导员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及时化解心理冲突;学校也应建立有效激励机制,营造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促进辅导员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高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及应对方式现状及其关系.方法 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200名高校辅导员进行调查.结果 高校辅导员总体幸福感处于中上水平,男辅导员总体幸福感有降低趋势,女辅导员明显高于常模水平(P<0.01);不成熟型和混合型应对方式在某些变量上存在差异(P<0.05或P<0.01):高校辅导员的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与成熟型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不成熟型、混合型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各因子呈负相关.结论 各高校应该加强辅导员职业认知和职业认同感教育,建立辅导员心理健康维护制度和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帮助他们积极采用成熟型应对方式,缓解职业倦怠症状,从而有效提升辅导员的主观幸福感,促进其心身健康.  相似文献   

4.
医学院校辅导员伦理困惑与职业倦怠的调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其图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2):240-241,246
医学院校辅导员出现的伦理困惑和职业倦怠如不及时纠正,不仅危害大学生的学业和日常生活,还会导致教育质量的降低。针对医学院校辅导员出现的人际关系紧张、职业兴趣降低、职业焦虑、职业角色矛盾、价值观冲突等伦理困惑与职业倦怠症状,应采取加强辅导员人文关怀、提高辅导员经济收入、关注辅导员心理健康等措施;探索辅导员转业新路径,集合各方力量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义教育;提升医学院校辅导员自我认同感,及时、有效地纠正、疏导其伦理困惑与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5.
不同类型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当前安徽省不同类型高校辅导员之间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所高校350名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并从职称、工作年限、高校类型、性别、婚姻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较低,心理症状筛查阳性率高达41.71%,且不同职称、不同工作年限和不同类型高校之间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当前高校辅导员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学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引起各方对医学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关注。方法使用SCL-90量表进行问卷调查,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辅导员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除焦虑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外,其他各因子得分均与全国常模无显著差异;有37.1%的辅导员有轻度症状,需要被关注的辅导员占到了11.4%,尚未发现有辅导员存在特别严重的心理问题。结论医学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处于良好状态,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需要引起各方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7.
关于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探讨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的重要性以及发挥作用的途径等问题。1 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1 这是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的保证 现在各高校均致力于建立和行之有效 ,运作灵活的三级心理健康网络 :一级心理健康网络———由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中的骨干大学生会员 ,即朋辈辅导员组成 ;二级心理健康网络———包括院系党总支书记 ,辅导员 ;三…  相似文献   

8.
辅导员是高校心理育人的主体,但因其缺少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心理疾病应对经验,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时常常受限,其自身心理压力也很大.通过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资源、附属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临床专家资源,为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心理应急事件处置能力培训,可以提升辅导员心理育人能力,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9.
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采取多方面心理疏导,尤其是充分发挥辅导员作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贫困大学生思想觉悟,是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以下简称辅导员)主要从事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 长期以来,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职业素质、职业功能、职业考评等问题却始终处在悬而未决的局面,导致许多高校辅导员的个人工作一直处在非常尴尬的状况,整个辅导员队伍则成了一支短期的、过渡性的、非职业化的群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辅导员出现职业倦怠现象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缓解对策,提高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引导大学生成才。方法结合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学校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和建立组织保障,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结果各种措施的实施使辅导员在工作中自我激励、自我分析、自我重建,重拾工作的乐趣,积极做好本职工作。结论建立完善的机制,引导辅导员重塑职业价值,重建对工作意义的认知,走出职业倦怠,从而提高思想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工作要求、控制源与医学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在浙江、江西两省随机抽取255名医学院校辅导员进行测试。结果:1.医学院校辅导员整体的职业倦怠水平低于中间值;2.辅导员的性别与所在学校类别是影响其职业倦怠的主要背景性因素;3.外控性辅导员更易产生职业倦怠;4.机遇、工作要求、内控性、有势力他人对职业倦怠有预测作用。结论:工作要求、控制源与医学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辅导员工作怠倦状况,分析不同变量在情感耗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3个维度上的差异。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量表,在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随机抽取10所医学院校378名在职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院校辅导员工作怠倦属于中度怠倦。不同年龄、性别、工作年限、职级的辅导员在工作怠倦的3个维度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且呈随着年龄增长玩世不恭维度得分也随之增多;女辅导员在情感耗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3个维度上得分均高于男性辅导员;工作年限5~10年辅导员情绪耗竭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工作年限组(P<0.01),<3年组得分低于3~<5年组(P<0.01);工作年限<3年组、3~<5年组和5~10年组成就感低落得分依次降低(P<0.05~P<0.01);随着职级增高情绪耗竭得分降低(P<0.05~P<0.01);副科级玩世不恭得分高于科员和正科级(P<0.01和P<0.05);不同学历的医学院校辅导员在情绪耗竭得分上博士、硕士、本科依次降低(P<0.01);在玩世不恭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成就感低落得分博士、硕士、本科依次升高(P<0.01)。结论:医学院校辅导员工作怠倦属于中度怠倦,其不同变量上差异对医学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专业建设和医学院校辅导员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弥补高校专业心理咨询师的不足,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规定,依托医学院校的优势,进行的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持证上岗”的有益探索。通过宣传、发动、组织、选拔和考试,培训“持证上岗”的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以460名学生为被试,采用SCL-90身心症状自评量表,通过纵向(辅导前—辅导后)或横向(被试组—非被试组)的比较,表明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持证上岗后作用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医学高职学生视角,探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方法 本课题以3所医学高职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涉及学生对辅导员的要求、与辅导员的交流沟通、所需辅导员的帮助、对辅导员认可度及评价、对辅导员承担教学任务、培训以及考核等内容,同时对32名医学生进行深入访谈.结果 问卷及访谈分析发现,学生与辅导员间的双向沟通较少,希望辅导员能在就业指导等方面对其提供帮助,并且在辅导员考评方面也提出了一些主张.结论 针对调查结果,课题组在建立辅导员工作规范、转变学生教育管理方式、强化交流沟通、完善待遇、提高整体队伍素质、构建发展平台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为医学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教育人、培养人的职责,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尤为重要。本文从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及建设对策两大方面出发,提出多种解决方法来加快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部分大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学习行为消极、懈怠现象,从学习需求动机与行为目标角度揭示大学生学习目标建构的现状,提出辅导员加强学生学习目标重构的必要性、紧迫性;揭示辅导员在大学生学习目标建构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强化辅导员的角色认同,注重对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励,强化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提高,通过学习目标的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学校心理咨询师工作倦怠水平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式工作倦怠量表(CM-BI)、简式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SC)和自尊量表(SES)对510名学校心理咨询师进行调查.结果 ①学校心理咨询师倦怠检出率较高,其中轻度倦怠比例为26.1%,中度倦怠为10.8%,高度倦怠为1.2%.②除内外向与耗竭、人格解体没有显著相关外,精神质、神经质、自尊与工作倦怠各维度都有显著相关(P <0.05,P<0.01).③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神经质是学校心理咨询师耗竭的有效预测变量;精神质、自尊是人格解体的有效预测变量;自尊、内外向是成就感降低的有效预测变量.结论 学校心理咨询师普遍存在工作倦怠问题,其人格特征对工作倦怠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Depression appears to be the common psychiatric dosorder in any given community. Depression in different forms may affect 10% of the population at any given time. The paucity of mental health power has made people to ignore the presence of depression and its impact on individual's capacity of functioning. If we have to plan community based interventions some strategies are to be adopted. In primary healthcare systems short training of all categories of personnel in PHC and regular supply of free medicines are essential. With the experiences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and their involvement,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can be approached for help. So also school and college teachers, trained counselors, religious and spiritual leaders can be involved in the processes. Family members can take care of patients. Stress management techniques, helpline, crisis intervention can be other methods to help the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depression.  相似文献   

20.
The aim of this report is to describe a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involving volunteer infant feeding and care counselors being implemented in Mchinji district, Malawi.The intervention was established in January 2004 and involves 72 volunteer infant feeding and care counselors, supervised by 24 government Health Surveillance Assistants, covering 355 villages in Mchinji district. It aims to change the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behaviour of women to promote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and other infant care practices. The main target population are women of child bearing age who are visited at five key points during pregnancy and after birth. Where possible, their partners are also involved. The visits cover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and other important neonatal and infant care practices. Volunteers are provided with an intervention manual and picture book. Resource inputs are low and include training allowances and equipment for counselors and supervisors, and a salary,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for a coordinator.It is hypothesized that the counselors will encourage informational and attitudinal change to enhance motivation and risk reduction skills and self-efficacy to promote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and other infant care practices and reduce infant mortality. The impact is being evaluated through a cluster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and results will be reported in 20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