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枝杆菌多糖(Mycobacterial polysaccharides,MPS) 是由非致病性分枝杆菌中提取的多糖成分制成的一种免疫调节剂。作者报道MPS在临床试用中的免疫调节效果。用于85例术后化疗的肿瘤患者能明显提高白细胞水平和保护细胞免疫功能(P)<0.05~0.01);用于67例乙型肝炎患者及HNV携带者,HBeAg的阴转率为47.8%;用于31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易感儿,可明显提高其CD4细胞数和CD4/CD8比值(P<0.01)。上述结果提示,MPS可能适用于化疗患者的白细胞回升、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及提高低下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流式细胞仪对51例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慢性活动性肝为(CAH)、慢性迁延性肝炎(CPH)和肝炎后肝硬化(HC)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NK数量明显增加(P〈0.01),D4^+和CD3^+数量均明显降低(P〈0.01),CAH的CD8^+数量明显增加(P〈0.01),且CD4^+/CD8^+比值明显下降(P〈0.01),HC的CD4^+/CD8^+比值下降(P〈0  相似文献   

3.
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外周血B细胞和T细胞及其亚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检测了35名正常人和31例尿毒症患者外周血B细胞和T细胞亚群。结果显示:尿毒症患者外周血B细胞数显著地高于正常人(P〈0.001),CD3、CD4低于正常人(P〈0.01),CD4/CD8又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P〈0.001)。因此认为,尿毒症患者为一种自身免疫调节异常的疾病。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6和T细胞亚中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MTT比色法和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试验(间接法)检测了9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6和T细胞亚群。结果显示,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6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以重型肝炎为最高;且与肝细胞损害程度呈正比(P〈0.01);CD4^+细胞、CD4^+/CD8^+均明显降低,与血清IL-6呈负相关;CD8^+细胞明显增高,与血清IL-6呈正相关(P〈0.01)。表明,血清IL-6与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丙型肝炎(HC)病人细胞免疫功能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致病机制及机体对其免疫保护作用,收集24例HC病人(急性3例,慢性21例),用3H-TdR掺入法研究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不同HCV抗原增殖反应,并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了PBMC中CD4+、CD8+淋巴细胞亚群在HCV抗原刺激后的变化。结果:HC病人PBMC对HCV合成肽CP9,NS4和基因重组抗原C,E1,E2,NS3刺激后出现不同程度增殖反应,刺激指数(SI)分别为1.69±0.51,1.61±0.54,1.68±0.58,1.49±0.44,1.44±0.44和1.33±0.33。3例急性HC中2例病人的PBMC对HCV抗原呈有效增殖反应(SI≥2.1),且血清HCVRNA阴转伴ALT正常。细胞表型分析显示:增殖的细胞表型是CD4+淋巴细胞,而CD8+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较弱。结论:HC病人PBMC确实存在对HCV抗原的增殖反应;CD4+淋巴细胞比CD8+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要强,急性HC病人PBMC对HCV抗原有效的增殖反应预示可能有良好的临床愈合  相似文献   

6.
异种移植中两条识别途径的细胞及分子基础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猪(供者)人(受者)异种移植时人T细胞的识别途径,以人PBMC为受者反应细胞,猪PBMC为供者刺激细胞建立异种MLR模型,应用去除APCs、3H-TdR掺入、单克隆抗体封闭及FACS分析方法,研究了供者(猪)和受者(人)APCs及受者粘附分子在MLR中作用,并动态观察了CD4+和CD8+细胞增殖变化。结果发现去除供者及受者APCs均可降低异种MLR(P<0.05),而以前者更为明显(P<0.01),若两者APCs均去除,MLR仅表现为弱阳性;并观察到CD4+细胞自MLR第1天开始逐渐升高,CD8+细胞第3天开始升高。利用CD4、CD8、CD11a、CD18、CD54及CD58单抗封闭人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后,可不同程度抑制MLR(P<0.01),而CD11b和CD44无此作用(P>0.05)。本结果证实,T细胞异种识别中存在直接识别和间接识别途径,并首先活化CD4+T细胞,且有多种粘附分子参与识别作用。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6和T细胞亚群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MTT比色法和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试验(间接法) 检测了9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6和T细胞亚群。 结果显示,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6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以重型肝炎为最高;且与肝细胞损害程度呈正比(P<0.01);CD4~+细胞、CD4+/CD8~+均明显降低,与血清IL-6呈负相关;CO8~+细胞明显增高,与血清IL-6呈正相关(P<0.01)。表明,血清IL-6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二者互为因果,共同参与病毒性肝炎的免疫病理损害,可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及免疫调节治疗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癫痫患者免疫状态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观察了70例癫痫(EP)患者的免疫状态,首次检测了B淋巴细胞亚群,sIL-2R及TNF,对各项免疫学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IgA,IgM含量明显降低,CIC含量明显增高(P<0.01),C3明显降低(P<0.05),显示患者体液免疫功能低下;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发现CD3^+,CD4^+明显降低,CD8^+明显增高,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9.
rhIL—2调节离体boPBMC增殖和分泌Ig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3H-TdR掺入法,ELISA和FACS研究了rHIL-2调节离体奶牛外周血单核细胞(boPBMC)免疫应答的特点。rhIL-2能诱导细胞持续性增殖和分泌Ig,尤其是分泌IgA和IgG2(与PWM相比,P〈0.01);还能增强PWM诱导的Ig的分泌,但不改变SEB抑制Ig分泌的作用。细胞表型也表明,rhIl-2对PWM或SEB诱导的boPBMCk中CD4或CD8细胞增殖作用无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细胞因子在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Dixon方法制造血清病型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进而研究其发病机制,模型AESSR血清CI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P〈0.01);CMS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值(P〈0.01),sIl-2R,IL-8,IFN,TNF和IL-2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值(P〈0.01),CIC与CMSC呈高度负相关,r=-0.943(P〈0.05),CIC与IL-8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0.829(P〈0.05)。进一步证  相似文献   

11.
肾移植术后受者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其它机会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65例肾移植受者(RTR)尿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配合捕获ELISA法及间接ELISA法检测HCMV-IgM及IgG,诊断HCMV感染,感染率为60%(39/65)。应用临床及实验室方法诊断其它病原体(如革兰氏细菌,结核杆菌,霉菌,HSV及VZV等)所致的机会感染,结果表明,HCMV感染组机会感染率明显高于HCMV未感染组(P<0.01)。对其机理的分析表明,HCMV感染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产生了变化,即HCMV感染组CD4水平显著低于HCMV未感染组,CD8水平显著增高,导致CD4/CD8值显著降低(P均小于0.01),说明HCMV感染组患者细胞免疫受到严重抑制,招致其它病原体的机会感染。  相似文献   

12.
不同胃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结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比值。健康人(志愿献血者)20例,消化性溃疡30例,萎缩性胃炎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0例。结果表明: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均值明显低于健康人(P〈0.01)。消化性溃疡患者CD^8+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浅表性胃炎患者与健康人比T细胞亚群无明  相似文献   

13.
MTEC 1分泌的趋化因子引起特定亚群胸腺细胞的定向迁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胸腺髓质上皮样细胞系MTEC1分泌的化学趋化因子对胸腺细胞亚群的趋化作用。方法以抗体加补体杀伤结合免疫磁珠及panning法,将小鼠胸腺细胞分离纯化,获得CD4+CD8+(DP),CD4-CD8-(DN),CD4+CD8-(CD4SP)及CD4-CD8+(CD8SP)四亚群细胞,用Boyden小室分析MTEC1┐SN对四群胸腺细胞的趋化作用。结果MTEC1┐SN对DP及CD4SP胸腺细胞有趋化活性(CI=6.6±1.0及6.1±1.8);对CD8SP细胞有中度趋化活性(CI=3.2±1.0);对DN趋化活性微弱(CI=1.3±0.6)。化学趋化因子MCP┐1纯品对CD4SP胸腺细胞显示强趋化活性(CI=5.6),对DN胸腺细胞则无可测出趋化活性。结论MTEC1分泌的化学趋化因子对DP,CD4SP及CD8SP胸腺细胞有显著趋化作用,对DN胸腺细胞几乎无趋化作用。提示此类化学趋化因子有趋使胸腺发育中后期阶段的细胞向胸腺髓质区迁移和定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观察苯妥英锌(PHTZ)对异丙肾上腺素(ISO)引起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并与苯妥英钠(PHTS)比较。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缺血组血浆MDA含量升高18.2%(P〈0.05);红细胞SOD活力降低27.8%(P〈0.01);全血GSH-Px活力降低17.6%(P〈0.01),心肌组织出现明显缺血性损伤(P〈0.01)。与缺血组相比,PHTS及PHTZ组MDA含量分别降低26.3%(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免疫酶标染色法及微量细胞毒试验分别检测了扩张型心肌病(DCM)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8及自然杀伤细胞活性(NK),并与正常对照组(NC)比较,结果发现DCM患者的CD8明显低于NC组(P〈0.01),而CD4/CD8比值高于NC组(P〈0.05);同时发现NK活性低于NC组(P〈0.001)。因此推测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及NK活性缺失所致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可能是DCM发病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了28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B细胞(CD20+)以及B、T和单核细胞中HLA-DR+细胞比率。结果发现,MM患者CD20+以及B、T及单核细胞中HLA-DR+细胞比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加入重组IL-4,可使8名MM患者CD20+、HLA-DR+CD20+、HLA-DR+单核细胞比率提高非常显著(P<0.01)。而在T细胞,P值则>0.05。我们认为由于IL-4分泌减少,一方面使多克隆B细胞激活及增殖受抑,另一方面使单核细胞HLA-DR抗原表达减少,抗原提呈能力下降可能是MM发生多克隆免疫球蛋白抑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应用 ̄3H-TdR掺入法、ELISA和FACS研究了rHIL-2调节离体奶牛外周血单核细胞(boPBMC)免疫应答的特点。rhIL-2能诱导细胞持续性增殖和分泌Ig,尤其是分泌IgA和IgG_2(与PWM相比,P<0.01);还能增强PWM诱导的Ig分泌,但不改变SEB抑制Ig分泌的作用。细胞表型也表明,rhIL-2对PWM或SEB诱导的boPBMC中CD4 ̄+或CD8 ̄+细胞增殖作用无选择性。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素体外对Graves病T、B细胞功能异常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Graves病(GD)患者异常升高的甲状腺激素与免疫异常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抗甲抗腺药治疗GD期间加用甲状腺素(T4)的作用方法:将GD患者外在单个核细胞(PBMC)在不同浓度的T4条件下外培养6d后,检测T细胞亚群和增减上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LgG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培养后的GD患者PBMC中CD8+T细胞亚群百分率明显减少(P〈0.01);培养上清中S  相似文献   

19.
喉癌细胞DNA含量、增殖与T细胞亚群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流式细胞术(FCM)对10例喉癌患者的肿瘤细胞DNA含量及增殖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喉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百分比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喉癌组、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细胞的DI值无显著差异(P>0.05),喉癌组和良性病变组细胞的PI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手术前,喉癌患者CD8升高比良性病变组显著(P<0.01),而CD4/CD8比值则比良性病变组下降明显(P<0.05);喉癌患者术后CD8要比术前显著下降(P<0.01),CD4/CD8比值术后比术前明显升高(P<0.05);并且发现CD4/CD8比值与PI值呈直线负相关(r=-0.89)。本实验的结果说明肿瘤细胞增殖程度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之间所存在的关系,用这一关系来推断肿瘤的恶性程度、以及对预后的估计、疗效的监测等都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Graves氏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建伟  沈霞 《现代免疫学》1994,14(5):287-288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提示,Graves氏病患者在急性期外周血中CD、CD细胞数无变化(P>0.05);CD细胞明显下降(P<0.01),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1)。缓解期患者CD、CD、CD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用化学比色法定量测定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Graves氏病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有明显下降(P<0.01)。这些指标对Graves氏病病因机制的探讨及治疗后预后观察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