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瘀论治慢性支气管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支气管炎 (下称慢支 )多属中医“久咳”、“喘症”、“痰饮”、“肺胀”等范畴 ,多见于老年患者。病机多为长期受多种外邪侵袭 ,肺之宣肃功能失常 ,日久肺气受损。对慢支病机的认识 ,一般着眼于气分失调者居多 ,究其血瘀者鲜见。笔者认为 ,肺气失宣或肺气亏虚为本病的主要病机 ;然而肺气不得宣达 ,血为气滞 ,运行不畅而致肺络瘀阻也不容忽视。因为在疾病发展过程中 ,患者除咳、喘、痰外 ,大多还兼有舌边尖有瘀点或瘀斑 ,舌下静脉纡曲、怒张 ,面色暗淡 ,甚则口唇青紫等瘀血征象。因此 ,研究慢支血瘀症的机理 ,探索活血化瘀法在治疗慢支中… 相似文献
2.
3.
4.
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病 ,笔者近几年来应用辨证施治 ,从痰瘀论治本病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气滞痰瘀痹阻型 :常见胸闷胸痛如针刺 ,或胸痛彻背 ,憋闷气短 ,心悸怔忡 ,伴嗳气频频 ,胁肋窜痛 ,纳差 ,舌质暗红 ,苔白或黄 ,脉沉涩或弦细。治宜行气活血、通络化痰。方选血府逐瘀汤 :柴胡 1 2 g,赤芍 1 5 g,枳壳 1 0 g,炙甘草 6g,制香附 1 0 g,川芎1 0 g,降香 1 0 g,丹参 2 0 g,苏梗 1 0 g,麦冬 1 0 g,全瓜蒌 30 g,茯苓 1 5 g,三七粉 (吞服 ) 2 g,制乳香 5 g,制没药 5 g。气虚痰瘀痹阻型 :常见心胸阵阵隐痛 ,胸闷气短 ,动则喘息 …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从痰瘀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 ,历代医家据其症状进行三消辨证。笔者在前人辨证的基础上 ,遵循中医理论 ,结合现代医学 ,对之进行系统的宏观辨证和微观检测 ,研究了其病因病机、临床症状、治则方药。认为应该重视从痰瘀论治糖尿病。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糖尿病的病因多由长期嗜食膏粱厚味 ,醇酒炙 ,损伤脾胃 ,以致脾失健运而湿浊中阻 ,聚湿生痰 ,痰郁化热化火。消渴本为阴虚之证 ,阴虚阳亢 ,肝火挟痰横窜经络。痰浊滞络 ,气机不畅 ,使血脉瘀滞。津血同源 ,血瘀之后 ,津液运行不畅而生痰 ,痰病系血 ,血病系痰 ,痰瘀互结 ,络脉不畅 ,伤气耗阴 ,气阴… 相似文献
7.
8.
从痰瘀论治前列腺增生症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列腺增生症是男性老年人常见病。本文认为,年老之人,肾阳不足,脾失健运,导致体内津液输布失常聚而为痰;肾阴不足,相火妄动,煎熬津血,致痰津瘀阻;肝气不舒,升降失常,三焦气机不利,聚津为痰,导致痰浊凝聚,气血运行不畅,痰瘀互结,凝成结块,滞塞尿路,溺不得出。从痰瘀论治前列腺增生症30例,结果临床治愈14例,明显好转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 相似文献
9.
根据“痰瘀相关”的理论,应用眩晕方治疗30例脑血管缺血性之眩晕,疗程1个月。结果:治愈6例,好转21例,未愈3例。提示该方能改善脑血管的缺血症状,缓解脑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 ,医家们皆从肺胃燥热 ,肝肾阴虚等主面探索治疗。但很少从“痰瘀”论治。笔者就糖尿病发病阶段临床表现不同 ,运用“痰瘀”论治方法结合临床实践以病案实例略谈自己心得。1 痰瘀内阻型曾某 ,女 ,52岁 ,工人 ,1 996年 5月 1 2日来我处就诊。患者自述患糖尿病 1年有余 ,近期头晕、恶心、胸脘痞硬、偶吐粘痰、肢端发麻如虫行、视物昏花、不欲饮食、小便频数、大便干结 ,诊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而无力 ,来诊前 4天去医院又做检查 ,空腹血糖为 1 0 .3mmol/L,尿糖 ,血压正常 ,确诊糖尿病 ,证属痰瘀互结内阻脉络…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温肾化痰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具有温肾化痰功效的汤药(药物组成:仙灵脾30 g,补骨脂15 g,山茱萸15 g,五倍子10 g,桔梗15 g,炙紫菀15 g,炙百部15 g,款冬花10 g,杏仁15 g,焦麦芽、三山楂、焦神曲各15 g,苍术20 g,生薏苡仁15 g;兼肺脾气虚者加黄芪30 g,防风15 g;阴阳两虚者加生地黄20 g,玄参15 g,麦冬15 g;兼有瘀象者加赤芍10 g,丹参15 g;兼有血虚者加鸡血藤30g,当归15 g)口服。对照组常规给予祛痰镇咳及解痉平喘药。观察治疗3月后,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温肾化痰为基础的中药汤剂在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症状方面,有着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7,(11)
慢性心衰归属于胸痹心悸水肿心胀喘息等范畴。饮食过偏、劳逸失调、水饮停留导致气虚血瘀是主要病因,病机总属本虚标实,心气虚弱为本,痰湿(瘀)内阻为标,中医药在慢性心衰的治疗中显现出了较好的疗效。单味中药如附子、黄芪、人参等;汤剂常用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中成药有麝香保心丸、芪苈强心胶囊、参麦注射液等。附验案2则。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汤治疗颈动脉易损斑块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观察组口服化痰祛瘀汤。结果:治疗后两组易损斑块数较治疗前减少(P<0.05)。观察组PSV、EDV均快于对照组,PI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G、TC、LDL-C水平均有下降,HDL-C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对照组LDL-C、HDL-C、TC、TG水平均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祛瘀汤治疗颈动脉易损斑块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血脂指标,降低血液炎性因子,改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探讨痰瘀互结、痰瘀同治与缺血性中风治疗机制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近3年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文献,探讨了痰瘀互结、痰瘀同治与缺血性中风治疗机制的相关性,认为痰瘀互阻是缺血性中风病病理基础中的重要环节,在此基础上确立的痰瘀同治法则通过作用于血管及血液流变学、脂质代谢、炎症介质及免疫反应等方面,成为缺血性中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史晓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1):62-63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学"胃痞"胃脘痛"腹胀"嘈杂"等范畴。笔者认为,本病病损虽然由误下伤中,饮食阻滞,湿浊内阻,七情失和,脾胃虚弱引起,但最终均导致痰湿内生,久病血瘀,中焦气机不利而成痞满。所以化痰祛湿,理气活血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整个病程始终,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治疗环节。 相似文献
18.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常因气候变化而诱发,其患病率为3.83%,并随着年龄的递,50岁以上的患病率可高达15%或更多。近年来笔者采用温肺化痰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41例,并设西药治疗的40例对照观察,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痰瘀演变的代谢组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痰瘀证候的动态演变、时相特点和由痰致瘀在代谢方面的变化。方法选用SPF级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36只。以高脂饲料喂饲法复制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分别于第2周、第4周和第8周腹主动脉取血,采用核磁共振波谱仪检测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大鼠血浆’HNMR谱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各组大鼠代谢谱各不相同。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不同时点模型组大鼠的代谢谱亦各不相同,表明高脂血症前期以脂质代谢紊乱为特点,随着病程进展,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乙酰糖蛋白的出现,说明凝血机制出现异常,同时酮体及乳酸的升高说明脂质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这与同时检测的血脂、血液流变学结果相一致。结论可能从代谢组学分析中找出痰瘀演变过程特异的标志性代谢产物,以阐释中医痰瘀证候的生物学本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