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李湛  贾春华 《中医杂志》2023,(19):1945-1949
阴阳学说是古人用以认知世界的思维模型,阴阳思维与多模态隐喻高度匹配。梳理目前中医阴阳学说和中医阴阳思维研究概况,发现相关研究呈现出临床研究多、思维研究少,理论分析多、实证研究少的态势。鉴于此提出基于认知科学视域下的多模态隐喻理论,运用行为实验、事件相关电位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等认知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中医阴阳思维研究。依据阴阳的特性将中医阴阳思维的活动过程划分为阴阳分类和阴阳推理两大阶段,并结合认知科学的研究方法勾勒出中医阴阳思维实证研究的主要方向,即从中医阴阳思维的认知特征,以及脑机制层面下中医阴阳思维和西方逻辑思维的认知差异两方面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2.
阴阳学说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用于阐释分析人体各种生理和病理现象,成为理解中医其他概念的切入点,其表述和分析普遍包含着两分法、矛盾法、过程法、联系法、实践法等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是典型的辩证思维,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中医理论,在失去原有文化环境的情况下面临着认同危机。尽管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对中医阴阳学说的解读会有所不同,但中医辩证思维的内核没有变,其整体观、运动观、普遍联系观点都是科学的,经得起时代变迁考验的。阴阳学说在现代文化语境中的解读,要突破以现代科技手段来分析阴阳的思维困境,回归中医的哲学本质,以现代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中医各家学说》教学对本科生中医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建军 《山西中医》2009,25(6):61-62
《中医各家学说》课程一直以培养本科生中医思维为一个重要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图形、图像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结中医思维的基本图例和应用图例,向学生展示中医思维的源与各家学说的流,引领学生进入中医思维的更高境界,使之从更深刻的层面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具有重要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医阴阳学说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喜新 《河南中医》1997,17(5):264-265
中医阴阳学说的数学模型赵喜新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阴阳学说/分析数学模型,理论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阴阳的基本内容可以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并可在此基础上运用。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对阴阳学说的认识和运用,古人仅停留...  相似文献   

5.
象思维是中医学的核心思维及创新思维,对指导我们学习和继承中医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从象思维的概念与特征入手,论述其在中医阴阳理论、藏象学说、经络腧穴理论等方面的具体体现及重要应用。以此理解中医独特的"取象比类""司外揣内""以象测藏"等思维方法的内涵,把握中医"象"的本质,体会阴阳之象,脏腑之象,腧穴之象,经络之象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张家玮 《世界中医药》2012,7(5):377-379
中医学里"一"的思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模式,该模式贯穿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的各个环节。以气为本的唯物观是中医"一"的思维的核心理念,以阴阳学说为基础的辨证观必须以"一"的思维为前提,学习和理解中医基础理论必须以"一"的思维为指导,学习中药和方剂必须以"一"的思维作依托。鲁兆麟教授认为,加强对中医"一"的思维的理解和认识,是学好中医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7.
我们用现代辩证逻辑原理研究中医理论,发现中医理论体系是以“阴阳”这种辩证矛盾为逻辑开端,用阴阳学说的对立制约思想揭示生命运动中同一思想的内在差异;依存互根把握不同思想的相互联系;消长转化认识对立思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动态平衡使对立思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结合为整体,起到了辩证逻辑对立统一思维律样的指导和认识作用,建构的是一个中医辩证逻辑体系。由对立统一思维律指导的中医理论体系是自觉的辩证思维体系,否定了中医理论是自发的辩证思维体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中医阴阳学说源于《易经》,其丰富的辨证思维方法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但其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活动中,阴阳认识都未克服含糊性和不确定性的局限,显现出一定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性.本文提出具有时代性的思维方法都不可能在任何条件下,对解决所有问题都是科学有效的.因而更新观念,改变思维方式是中医现代化的需要,是中医事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依据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印证中医阴阳学说思想,在系统科学层面探讨中医阴阳学说的科学性。方法:汇总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思想和现代医学研究进展,以及相关实验、临床研究成果,运用现代医学思维范式初步推论它们之间的联系。结果:中医阴阳学说的思想内核与机体的调节控制系统之间有诸多相通的契合点。结论:中医阴阳学说是机体在生理病理中广泛存在的各种控制、调节以及系统整体状态回归运动中的作用机制的哲学概括,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中药配伍理论与中医阴阳学说的内涵、科学实质进行探讨,分析中药配伍与中医阴阳学说的关系,发现中医阴阳学说是中药配伍规律的理论指导和依据,中药配伍理论是中医阴阳学说的继承与发展,中药配伍应用中不断体现着中医阴阳学说的内涵与精神。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建构中医药理论的基本范畴——阴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哲学"阴阳",本指"阴阳二气",即两种寒暖不同的气;引申而指一切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即相互对待的"两端",引申义开始于《易传》。《黄帝内经》移植阴阳范畴,不仅是对自然界对立统一规律的概括,而且还进一步揭示"阴阳"为道(规律)的基本原理,形成了中医药学的阴阳学说。阴阳学说两千多年来,一直控制着历代医家的思维定势,使中医药理论具有自觉的辩证思维方式,构筑起一个辩证逻辑性质的医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医本科教学中存在基本概念模糊、抽象,与学生原有的数理知识结构不衔接的现状,将“阴阳球-八纲数学模型”适当引入中医基础课教学中,通过对中医基础、中医诊断、方剂学、中药学所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重新梳理,利用“阴阳球-八纲数学模型”软件结合多媒体进行客观展示,可以辅助部分教学,对部分中医理论进行清晰直观的阐释,使学生更易于接受、理解.  相似文献   

13.
中和思维,是先秦儒家在中国古代"贵中"、"尚和"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是指传统文化中认识和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不偏不倚、执中适度、执两用中、恰到好处的思维方式。生命观,是人类关于如何对待自然界生命物体的一种态度,是世界观的一种,包括对人类自身生命的态度。中医生命观从大的方面看包括中医对生命起源及其生命活动的认识,其中,中医生命观对生命活动的认识是通过引入阴阳五行学说和(元)气论来进行阐释的。中医对生命起源及其生命活动的认识,深受中和思维的影响。本文以对"中和"二字的字义疏解为着手点,从中医对生命起源及其生命活动的认识两个大的方面出发,简单探讨中和思维对中医生命观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方剂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融会贯通能力。重点以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体系为纲,梳理阴阳理论、五行理论、藏象理论、气血理论、经络学说及病因、发病学说等指导下的方剂配伍中的体现。做好方剂学教学中的融会贯通,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中医基础知识体系,进而为学习后期临床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和谐"的健康观、"失和"的疾病观、"辨和"的诊断观、"循和"的决策观、"助和"的治疗观、"中和"的用药观、"动和"的变化观、"自和"的养生观进行论述。提出"和"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人体阴阳、气血、精、津液、脏腑、经络功能正常以及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和而不同",既有事物多样、个性的差异;又必须是多样和个性之间的统一和相互制约。"和"既是事物或机体所处动态平衡的最佳状态,又是"适度"范围的基本要求。中医是关于人体健康的科学,健康就是"和",中医是关于"和"的医学。"和"是中医的人体整体层次理论体系,是中医最高的生命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医理论的基础研究,就是为了探求中医理论发展的内在原因和规律,进而推动中医学发展所进行的探索性活动。诠释学是“理解、解释和应用”三位一体的科学,其理论和方法为中医理论的基础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思路。基于此,笔者认为:现代科学的诠释是中医理论基础研究的重要环节;复杂性科学的运用是中医理论基础研究的突破口;藏象、阴阳、五行是诠释学在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中运用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李华 《中医临床研究》2011,3(24):112-114
目的:探讨护士长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所寻求的一种新的、有效的、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方法:在中医阴阳学说相关理论运用于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前后,采用方积乾研制的中国版SF-36量表,先后对54名护士的生命质量进行调查比较,同时收集并整理了应用前后病区护患冲突发生情况以及病人满意度、月护理质量检查情况。生命质量调查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病区护患冲突发生及病人满意度、月护理质量检查情况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在中医阴阳学说相关理论运用于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前后护理人员的总体生命质量得分有明显差异,病区护患冲突发生率下降明显,病人满意度及月护理质量考评明显提升。结论:将中医阴阳学说运用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追求护理管理中的阴阳平衡,不仅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而且还对中医理论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形象思维是医学科学中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恰当运用具有表象性、直观性特点的图解法,可以有效地培养中医专业学生的形象思维,对激发其学习中医理论的兴趣以及开拓其中医临证思路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如何发挥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开拓在中国文化和科学思想特色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新局面,是目前中医基础研究中的关键性问题。如对中医学指导思想的认识,对中西医学差异性的认识,对中医诊职方法特色的认识,对中医在未来医疗卫生事业定位的认识等,是我国研究中医基础理论所必须要明确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一是它可以修正我们不尽合理的研究方向;二是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研究方法的思考,更有利于中医基础理论科研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临床思维是临床能力的核心和基础,是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前提条件,在中医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方式十分重要。笔者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通过引入情境教学、讨论式教学、比较思维模式等策略,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为培养合格的中医临床医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