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庆市体检人群血糖水平与糖代谢异常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根据2003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将9528例调查对象按病史及空腹血糖分为空腹血糖正常组(NGT组)、空腹血糖受损组(IFG组)和糖尿病组(DM组),了解体检人群中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糖代谢异常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代谢异常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血压和脂代谢的相关性.结果:9528例中NGT组8271例(86.81%),IFG组943例(9.89%)、糖尿病组314例(3.30%),其中体检人群男性糖代谢异常率明显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加空腹血糖水平异常发生有增加趋势(P<0.0001).糖尿病组四项脂代谢异常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IFG组高TG,TC发生率高于正常血糖组.年龄、BMI、血压和血脂几项因素均对糖代谢异常发生率有显著影响;结论:糖代谢异常在重庆市体检人群中发生率较高.IFG和糖尿病患者脂代谢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定期体检,通过控制体重、血压、脂代谢异常等的相关因素以利于对糖代谢异常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宝鸡地区表观健康人群血糖与血脂的现况及相关关系.方法 测定10 476例健康体检者的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FPG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TC、TG、LDL-C水平,在60岁之前各年龄组均存在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60岁以后较前有所下降;FPG与TG、TC及LDL-C呈正相关(r =0.186,0.139,0.145,P<0.005),FPG与HDL-C呈负相关(r=-0.105,P<0.005);高血糖组TG、TC、LDL-C水平高于正常组(P <0.005),HDL-C水平低于正常组(P<0.005);糖尿病(DM)组TG均值高于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组(P<0.05),HDL-C均值低于IFG组(P<0.05),IFG组与DM组间TC及LDL-C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糖与血脂存在相关性,积极干预高血糖及血脂异常,有利于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社区人群中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患者血尿酸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相关性,评估空腹血糖水平与血尿酸的交互作用对GFR的影响。方法: 选择徐州地区2016年在徐州市中心医院体检者11 0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空腹血糖水平分为正常血糖组(空腹血糖3.8~6.0 mmol/L)和空腹血糖受损组(空腹血糖6.1~7.0 mmol/L)。比较两组血压、BMI、血脂、γ-谷氨酰转肽酶(GGT)等相关生化指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采用中国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资料校正的MDRD公式。空腹血糖受损组血尿酸与eGFR的关系采用一般线性回归方程。结果: 随着血尿酸的增高,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的eGFR呈降低趋势,趋势P 值<0.001;校正性别、年龄、BMI、血压、血脂等指标后,eGFR仍随血尿酸的升高而降低,其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01)。空腹血糖水平与血尿酸对eGFR的变化存在交互作用(P=0.035)。结论: 血清尿酸水平是空腹血糖受损患者eGFR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空腹血糖受损合并高血清尿酸水平会使eGFR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糖代谢状态下白细胞(WBC)计数水平的差别.方法:对489例30岁以上自然人群作了OGTT,根据空腹血糖和糖负荷后2h血糖,将调查人群分为正常糖代谢(NFG/NGT)、糖调节受损(IGR)和糖尿病(DM)三组,IGR组再分为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低减(IGT)、联合糖调节受损(IFG/IGT)三组,比较各组WBC计数、血压、血脂和胰岛素等指标的差别.结果:IGR和DM组WBC计数明显高于NFG/NGT组(P<0.01),IGT、IFG和IFG/IGT三组WBC计数水平无差别(P>0.05).相关分析提示WBC计数与BMI、腰围、SBP、TG、LDL-C、餐后2小时血糖(2hPG)、餐后2小时胰岛素(PIns)等指标呈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DM及IGR患者WBC计数水平轻度增高,提示慢性亚临床炎症与糖代谢紊乱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重庆地区中老年人群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水平,分析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相关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至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体检的中老年人群,收集空腹血糖FBG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合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restricted cubic splines,RCS)分析IFG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44 525名体检者共检出3 913例IFG,检出率为8.79%,其中男性检出率为10.71%;女性检出率为6.84%(P<0.001)。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血糖(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组和IFG组,2组在性别、年龄、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高密度脂蛋白(...  相似文献   

6.
李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6):149-150
目的调查民航某飞行分院教工健康体检人群空腹血糖受损情况。方法统计分析2011年体检资料,比较IFG组与正常组和DM组的血脂、血压水平。结果IFG总检出率12.38%,随年龄增长检出率增高,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IFG组血脂、血压水平高于正常组,与DM组差异不明显。结论分院教工的IFG情况不容乐观,应尽早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7.
16367例健康体检人群空腹血糖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体检人群空腹血糖水平及空腹糖调节受损与体重指数、血压、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对健康体检16367例人群的身高、体重、空腹血糖、血压、血脂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空腹糖调节受损组与正常血糖组之间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空腹血糖平均水平为(5.03&#177;1.11)mmol/L,空腹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发生率均为3.2%且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空腹糖调节受损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血糖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血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空腹糖调节受损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负相关。结论空腹糖调节受损和体重指数、血压、血脂密切相关,早期定期体检发现空腹糖调节受损有助于相关心脑血管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非药物干预对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延缓糖尿病进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门诊初次检测确诊为空腹血糖受损患者19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1例给予非药物干预治疗,如生活方式的干预,定期组织健康教育讲座,全方位指导患者饮食摄入、运动方案等;对照组97例只做体检后常规健康建议.2组每3个月行常规体检,并进行3年的跟踪随访,对比2组干预前后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及2组干预1、2、3年糖尿病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干预后BMI、FBG、TG、TC、HDL-C、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BMI、FBG、TG、TC、LDL-C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HDL-C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干预后1、2、3年的糖尿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药物干预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血糖转归正常的概率,提高患者健康意识及水平,阻止或延缓其向DM发展.  相似文献   

9.
空腹血糖受损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海洪 《海南医学》2009,20(9):18-20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FG)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8年在我院体检的2517例人员进行病史询问,做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的测量,根据空腹血糖值分为空腹血糖正常(NFG)组和空腹血糖受损(IFG)组并对其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为26.6%。IFG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男性IFG患病率高于女性。空腹血糖受损组与空腹血糖正常组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FG组具有两项及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相对危险度是NFG组的2.232倍(P=0.000,95%CI1.852—2.689)。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的有BMI、年龄、DBP、TG、糖尿病家族史。结论IFG患者已开始使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且他们的发病率与年龄、超重肥胖、血压、血脂代谢异常、糖尿病家族史相关。  相似文献   

10.
张连河 《中外医疗》2007,26(20):15-15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升高及糖尿病与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观察空腹血糖受损(IFG)、糖尿病(DM)及血糖正常3组患者的冠心病发生率,以及血脂(包括CH、TG、HDL-C、LDL-C)、血压(包括SBP、DBP)及体重指数(BMI)等指标变化,并分析血糖与这些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DM组冠心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1),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指标也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1).结论:高血糖,尤其是餐后的高血糖,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尽早予以干预,对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血脂特点,并探讨血脂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转归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2011年4-11月泸州市区内茜草、大山坪、龙马潭3个社区居民4 000名,从中筛选出糖尿病前期人群1 090名,根据不同血糖状态分为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n=79)、单纯糖耐量异常(IGT)(n=856)和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IFG+IGT)(n=155)3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基线调查和为期3年的随访,比较3组基线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患病率、随访3年后的血糖转归情况、不同转归患者的基线资料,并分析血脂对糖尿病前期血糖转归的影响。结果 IFG+IGT组总胆固醇(TC)水平高于IGT组,三酰甘油(TG)水平高于IFG、IGT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IF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IFG+IGT组高TG血症患病率高于IFG、IGT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随访3年后,1 090名糖尿病前期人群转归为正常糖耐量395人、IFG 32人、IGT 419人、IFG+IGT 56人、糖尿病188人,3组血糖转归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79,P<0.001);其中IFG、IGT、IFG+IGT转变为糖尿病的年转变率分别为4.2%、5.0%、10.5%。转归为糖尿病的患者基线年龄、BMI、腰围、臀围、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TG水平及糖尿病家族史、饮酒史比例均高于转归为正常糖耐量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为糖尿病前期转归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在调整性别、年龄、BMI、腰围、臀围、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OGTT2 h血糖后,与TG1水平(0.35~0.98 mmol/L)相比,TG4水平(2.08~11.70 mmol/L)的OR(95%CI)为1.285(1.067,2.151),P=0.045。结论 糖尿病前期人群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脂代谢异常,其中以高TG血症为主;IFG+IGT人群糖尿病的转变率最高;TG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转归有影响,或可成为糖尿病前期人群糖尿病转归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广州市体检人群血糖水平与糖代谢异常状况及有关血脂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2003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将499例调查对象按病史及空腹血糖分为空腹血糖正常组(NGT组)、空腹血糖受损组(IFG组)和糖尿病组(DM)组,了解体检人群中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糖代谢异常情况,比较各组间血脂成分的差异。结果499例中NGT组341例(68.34%),空腹血糖受损纽(IFG组)119例(23.85%),糖尿病纽39例(7.81%),其中体检人群男性糖代谢异常率明显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加空腹血糖水平异常发生有增加趋势(P〈0.0001)。糖尿病两项血脂代谢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IFG组和DM组高TG,TC发生率高于正常血糖组。结论糖代谢异常在广州市体检人群中发生率较高。IFG和糖尿病患者脂代谢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定期体检,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给予健康教育指导以控制对糖代谢异常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健康体检人群骨密度与血脂、血糖、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重庆市3 456名健康体检人群,测量骨密度、血脂和血糖、身高、体质量、血压,根据骨密度结果将体检者分为骨密度正常组和骨密度异常组,分析不同性别骨密度与血脂、血压、血糖的相关性.结果 女性骨密度正常者占31.2%,男性骨密度正常者占29.9%,女性骨密度异常者占29.5%,男性骨密度异常者占9.4%.女性骨密度异常率高于男性(P<0.05),女性骨密度异常组的年龄、空腹血糖、血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骨密度正常组,HDL-C和双股骨、腰椎(L1~4)骨密度明显低于骨密度正常组,男性骨密度异常组的年龄、血糖明显高于骨密度正常组,双股骨、腰椎(L1~4)骨密度明显低于骨密度正常组.进一步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年龄、血糖、血压和血脂是女性骨密度下降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是男性骨密度下降的影响因素,血脂、血压和血糖与男性骨密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女性的年龄、血糖、血压和血脂与骨密度下降存在着相关关系,男性的年龄和BMI与骨密度下降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不同糖耐量非糖尿病一级亲的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情况.方法:在重庆地区251个具2个以上T2DM患者的家系中选取195例糖调节异常(FIGR组)和232例糖耐量正常(FNGT组)一级亲及161例糖耐量正常配偶(NC组)进行研究.FIGR组又分为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IFG)、单纯糖耐量低减(iIGT)和联合糖调节受损(IFG/IGT)3个亚组.所有对象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血糖、血脂和胰岛素.用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处置指数DI1(Homa-β/Homa-IR)和DI2(△I30/△G30/Homa-IR)分别评估β细胞基础和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结果:(1)校正年龄、性别和BMI后,与NC组比较,FNGT组收缩压和Homa-IR增加,DI1降低(P<0.05);FIGR组血压、血脂、血糖、胰岛素及Homa-IR显著升高,而Homa-β、△I30/△G30、DI1及DI2显著下降(P<0.01).(2)与iIFG组比较,iIGT和IFG/IGT组OGTT60min、120min血糖和120min胰岛素水平增加(P<0.01);与iIGT组比较,iIFG和IFG/IGT组Homa-IR更高,Homa-β和DI1更低(P<0.05);DI2在iIFG、iIGT和IFG/IGT 3组依次降低,IFG/IGT组与前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T2DM家系中非糖尿病一级亲已存在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老年人血糖异常检出及与体质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6830名老年人根据空腹血糖值分为空腹血糖正常(N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和糖尿病(DM)组,分别记录性别、年龄,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腰围(WC)、臀围、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检测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组间各指标的比较及空腹血糖受损情况与其它因素相关性分析,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检提供依据.结果 NGT 3200例(46.85%),IFG 2575例(37.70%),DM 1055例(15.45%);随着BMI的增加,血糖异常的发生率逐渐升高,IFG与DM组中超重与肥胖人群所占比例最高;按NGT、IFG、DM顺序,BMI、WHR、WC、TG、HLD-C与SPD平均水平依次升高,HLD-C平均水平依次降低,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FG组与NGT组LDL-C、DBP和T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G与DM组的LDL-C和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受损与BMI、WHR、WC、SBP、LDL-C、TG成正相关,与HDL-C负相关;空腹血糖受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WHR、WC、SBP、LDL-C、TC和年龄对空腹血糖受损有较大影响.结论 老年人血糖异常率随着BMI的增加发生率逐渐升高.BMI、WHR、WC及多种代谢指标与空腹血糖受损成线性相关,对空腹血糖受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种糖尿病前期人群血清抵抗素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别测定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单纯糖耐量减低(IGT)、IGT合并IFG及血糖正常者(NBG)共4组(ni=50)的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相关因素。结果:IGT、IFG和IGT+IFG组血清抵抗素水平均高于NBG组(P0.01),IFG组与IG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T+IFG组均高于IGT组和IFG组(P0.01和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腹围是血清抵抗素升高的影响因素。结论:3种类型糖尿病前期人群血清抵抗素水平均高于血糖正常人群且升高影响因素为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体质量指数及腹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德兴铜矿10 537例健康体检成人血脂、血糖、BMI、血压水平的调查分析,了解本地区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为本地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提供最基础的资料.方法 不同职业的健康体检成人,年龄18~89岁,男7 705例,女2 832例,采用国际标准化方法,进行测定.结果 不同年龄组、性别间血脂、血糖、BMI值除甘油三酯、空腹血糖除60~年龄组男女间无统计学差异外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1);不同年龄组、性别间血脂、血糖、BMI、脂肪肝、血压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BMI≥25的血脂、血糖测定值及其脂肪肝、血压异常检出率明显升高.结论 我矿职工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已对健康带来影响.提示广大职工应增强健康意识,平衡膳食,积极运动,将血脂、血糖、BMI、血压水平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两种糖尿病前期人群抵抗素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测定36例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36例单纯糖耐量减低(IGT)及30例血糖正常者(NBG)的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IFG和IGT组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NBG组(P0.05);IFG和IGT组间比较,IFG组抵抗素绝对值高于IGT组,但无统计学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抵抗素的关系较密切。结论糖尿病前期人群抵抗素水平高于血糖正常人群且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体重指数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人群胰岛素敏感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危险因子的相关关系。方法319例健康体检者餐后2小时血糖>6.67mmolL者,行OGTT检查,根据1997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DM)组、糖耐量低减(I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及正常糖耐量(NGT)组。测量身高、体重、腰臀围、血压,测定血糖、血脂、血胰岛素及尿微量白蛋白,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IGT组、DM组的平均年龄、平均收缩压明显高于NGT组,IFG、IGT、DM组的ISI明显低于NGT组,DM组的ISI低于IGT组。IGT、DM组的平均胆固醇(CHO)明显高于NGT组。多因素回归分析BMI、餐后2小时血糖、餐后2小时胰岛素、甘油三酯(TG)与ISI呈负相关。结论ISI随着NGT向IGT、IFG及DM的发展逐渐下降,冠心病的危险因子也伴随出现。对于DM及其大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应从IGT和IFG阶段开始。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及前期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脂代谢紊乱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及其前期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 对31例T2DM患者(糖尿病组)、2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糖尿病前期组)及20例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胰岛功能释放试验、血脂谱测定,并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测定空腹C肽及脂代谢指标等.结果 (1)糖尿病组患者的BMI、WHR、空腹C肽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三酰甘油(TG)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EISI)、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较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前期组显著降低(P<0.05).糖尿病前期组患者的BMI、WHR、T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HOMA-IR与BMI、WHR、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总胆固醇(TC)、TG、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呈正相关(P<0.05).结论 糖尿病前期人群无明显的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T2DM及糖尿病前期患者脂代谢紊乱以高TG血症为主要特征;高TG血症反映了糖尿病患者的IR程度.BMI可作为糖尿病及前期患者胰岛功能变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