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腹泻是小儿的常见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较平时增多或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多见于2岁以下婴儿。其发病原因除胃肠道受细菌病毒感染外,当喂养不当,未按时添加辅食或喂养不定时定量,食物数量变化较多及气候突然改变等因素均可引起腹泻。乳糖酶位于小肠粘膜上皮锯状缘的顶端,主要作用为将进入小肠的乳糖由双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等单糖而迅速在小肠内吸收转运。乳糖酶缺乏时,婴幼儿对乳糖的消化吸收发生障碍,也可出现腹泻、腹痛、腹胀等症状。现将我院近1年来收治的180例腹泻婴儿的饮食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因此要根据病儿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喂养方法。根据我院近5年来腹泻患儿临床观察总结如下。①对腹泻患儿原则上应采用继续喂养,但也须根据病情灵活掌握。例如脱水严重、呕吐频繁的患儿,  相似文献   

3.
小儿腹泻(infantile diarrhea),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它是一种小儿常见病,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岁以内约占50%。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秋季发病率最高。其发病原因有胃肠道受细菌、病毒等感染、喂养不当、气候突然改变、消化酶活性较低等。  相似文献   

4.
小儿腹泻(infantile diarrhea),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它是一种小儿常见病,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岁以内约占50%。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秋季发病率最高。其发病原因有胃肠道受细菌、病毒等感染、喂养不当、气候突然改变、消化酶活性较低等。  相似文献   

5.
小儿腹泻(infantile diarrhea),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它是一种小儿常见病,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岁以内约占50%。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秋季发病率最高。其发病原因有胃肠道受细菌、病毒等感染、喂养不当、气候突然改变、消化酶活性较低等[1]。  相似文献   

6.
腹泻是小儿的常见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较平时增多或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多见于2岁以下婴儿.  相似文献   

7.
腹泻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尤其在夏季,腹泻更是多见。有的家长认为“拉肚子”没什么大碍,其实不然,腹泻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而且若腹泻病程长,还可引起营养物质吸收障碍,导致生长发育迟缓。什么才是正常的大便呢?人乳喂养儿的粪便呈黄或金黄色,稠度均匀呈膏状或有种子样的颗粒,每天排便2~4次。人工喂养儿粪便呈淡黄色或土黄色,质较干稠,每天1~2次。混合喂养儿若同时加喂淀粉类食物,则大便量增多,稠度较单纯牛乳喂养儿稍减,呈轻度暗褐色,臭气加重,若将蔬菜、水果等辅食加多,大便外观…  相似文献   

8.
腹泻病是多病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小婴儿发病率高(6个月~2岁)。小儿腹泻病是第三世界国家小儿第一位常见多发病,死因在我国居第二位,按病程分为急性腹泻病、迁延性腹泻病和慢性腹泻病,临床常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1岁以内的小儿腹泻病占半数,当小儿腹泻时家属常常自行服用各种腹泻药,尤其长期应用抗生素,可致肠道内菌群失调,引起二重感染,致使腹泻迁延不愈或更加严重。其实大多数腹泻系非感染性腹泻,诸如饮食因素:喂养不当、过敏性腹泻、原发性或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另外还有气候因素等。因此加强在日常儿科及儿保门诊健康教育的宣教和指导,对减少乱用药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小儿腹泻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儿科常见病,临床上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或伴有纳差、呕吐、发热等症状,重则可发生脱水。  相似文献   

10.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种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 ̄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小儿腹泻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或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症.以6个月-2岁多见,其中1岁以内者约占50%.由于腹泻引起酸碱及电解质平衡紊乱,尤其是低血钾引起肠蠕动减弱,易引起腹胀,甚至肠麻痹.我科2008年4月至2011年8月应用炒食盐加葱白和生姜敷脐治疗小儿腹泻引起的腹胀42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暴昕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4):3197-3197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疾病。按其病因分为病毒、细菌、寄生虫引起的感染型和由食物性质、过敏及其他因素引起的非感染型腹泻。山药多用于治疗小儿非感染型腹泻。现将山药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腹泻怎么办     
腹泻,是指太便稀薄,便次增多的一种症状。除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可引起腹泻外,某些寄生虫病、传染病、肿瘤或中毒性疾病也可能引起的。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小孩多由喂养不当,大人常因肠胃慢性病所致。大便中可见不消化食物,且有消瘦和营养不良的表现。食物中毒引起的腹泻:病人常有进食末  相似文献   

14.
小儿腹泻(infantile diarrhea)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是婴幼儿最常见疾病之一,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岁以内约占半数.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腹泻、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根据病情分为轻型腹泻及重型腹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秋季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5.
小儿腹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梅 《辽宁医学杂志》2003,17(4):176-178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形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 ,以 6个月至 2岁婴幼儿发病率为高。正常食物进入消化道至粪便排出时间因年龄而异 :母乳喂养的婴儿平均为 1 3小时 ,人工喂养者平均为 1 5小时 ,成人平均为 1 8~ 2 4小时。正常母乳喂养儿大便为黄色、均匀糊状或较稀薄的便 ,绿色不臭 ,呈酸性反应 (pH4 .7~ 5 .1 ) ,每日排便 2~ 4次 ,一般在增加辅食后次数减少 ,1周岁后减至每日 1~ 2次。人工喂养儿 ,粪便为淡黄色或灰黄色 ,较干稠 ,呈中性或碱性反应 (pH6~ 8)。因牛乳含蛋白质较高 ,蛋白质分解产…  相似文献   

16.
郑秀英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2):134-134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多由轮状病毒引起。我院自2006年8月~2008年8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腹泻150例,与西药组进行比较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腹泻是指大便性状的改变(呈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和大便次数的增多。婴幼儿腹泻是小儿常见病,是引起小儿营养不良和妨碍小儿生长发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全世界每年因腹泻死亡的小儿有数百万,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是小儿死因的首位,世界卫生组织已把控制腹泻病作为全球性策略。婴幼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近几年来在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学方面研究有很大的进展,进一步明确了婴幼儿腹泻在夏季以细菌感染为主,在秋冬季以病毒感染为主。婴幼儿腹泻除了感染因  相似文献   

18.
96例小儿腹泻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颖 《吉林医学》2011,32(26):5577-5577
<正>小儿腹泻是一种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病,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疾病。因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消化酶的活性较低,常因外界或内在的环境变化而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  相似文献   

19.
正腹泻为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也是婴幼儿死亡的原因之一。小儿腹泻是由多病源、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1]。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发病季节以夏秋季为主。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消化酶活性较低,神经调节功能不够完善,肠道内细菌、病毒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的婴儿可因发热及病原体毒素的影响,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营养不良、佝偻病、异常体质也是引起腹泻的因素。喂食过多、过早添加大量脂肪类、淀粉类食物以及突然改变  相似文献   

20.
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25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它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我们采用消旋卡多曲治疗急性腹泻,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