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安效先教授认为儿童慢性咳嗽病机特点以风、热、痰、瘀、虚为主,临床证型可分为风伏肺络型、肺热久咳型、阴虚肺燥型、气阴两虚型和肺脾气虚型,瘀血在各型中均可出现.  相似文献   

2.
常克教授认为咳嗽的主要病机为气逆不下,治则为宣肺降逆,临床治疗从治肺,平肝,调脾,补肾,兼治膀胱、大肠及巧用虫类药等方面着手,自创霸咳方治疗小儿慢性咳嗽,临床用药灵活加减,辨证论治,可获佳效。附验案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3.
儿童慢性咳嗽临床可因外感风邪内犯于肺,肺气失于宣肃而发生咳嗽;也有脾虚不运,痰湿内生,上渍于肺,壅塞肺气而致咳嗽痰多;也有外感咳嗽治疗不当,迁延不愈,致阴虚或肺脾气虚。治疗时根据患儿症状、体征,从风、痰、虚论治小儿久咳,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李乃庚教授认为小儿咳嗽虽为轻症,但易传变,故起病贵当早治,防止其传变,且临证时不可见咳只治咳,需辨别引起咳嗽病因,辨清虚实、病位,以明确病机,确定治则,同时注重护阳益阴,用药立足祛邪,且方法灵活多样,善用外治疗法。通过列举小儿咳嗽验案4则,介绍了李教授运用佛耳草汤宣肺散寒、消滞通腑治疗小儿风寒咳嗽,沙参麦冬汤加减养阴润肺、和胃降逆治疗小儿阴虚咳嗽,百部麦冬汤合旋覆代赭汤加减肃肺清肝、镇咳和胃治疗小儿顿咳,黄芪止嗽饮加减益气养阴、止咳化痰治疗小儿气阴两虚咳嗽的经验。旨在体现李教授治咳必求其本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中医儿科杂志》2020,(2):44-48
陈四文主任医师结合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将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分为风痰化热证、风痰夹积证、寒痰伏肺证和虚寒证,分别治以清热化痰、解痉止咳,消积止咳、理气化痰,温肺化饮,宣肺平喘、温阳化气,临床随证加减,疗效满意。附医案4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6.
一、小儿久咳的原因 以下是小儿久咳不愈的常见病因.其他如慢性咽炎、精神性咳嗽、呼吸道肿瘤、呼吸道异物阻塞等也会引起小儿慢性咳嗽.  相似文献   

7.
总结陈竹教授从脾治肺法辨治小儿咳嗽的临床经验。陈教授认为小儿咳嗽的病因主要为外因"风",内因"虚",病理因素"痰",把小儿咳嗽分为初、中、后3期,指出小儿"脾常不足、肺常虚"因素应该贯穿治疗的始终,故以从脾治肺为总治则,初期以外感风邪为主,治以运脾宣肺祛风,予止嗽散加减;中期以脾虚生痰为主,治以运脾泻肺化痰,予自拟运脾泻肺化痰方;后期以肺脾两虚为主,治以运脾补肺补虚,予六君子汤加减。同时结合小儿推拿、穴位贴敷、拔罐、超声波穴位治疗等多种疗法,达到标本兼治、治病求本的目的。特别强调家长应培养小儿正确的喂养观,合理健康的饮食,良好的饮食习惯。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观察肺力咳合剂与宣肺止嗽合剂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痰热壅肺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肺力咳组、宣肺止嗽组各3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口服和盐酸氨溴素注射液雾化吸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肺力咳组加用肺力咳合剂口服,宣肺止嗽组加用宣肺止嗽合剂口服。疗程均为7 d。 观察3组患儿的发热、咳嗽及啰音消失时间;比较3组临床疗效与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肺力咳组与宣肺止嗽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6%和91.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肺力咳组与宣肺止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力咳组和宣肺止嗽组的咳嗽消失时间与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宣肺止嗽组的咳嗽消失时间较肺力咳组更短(P<0.05)。3组均未见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肺力咳合剂与宣肺止嗽合剂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痰热壅肺型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验方"儿咳方"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小儿慢性咳嗽的23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10例。观察组用儿咳方治疗;对照组用抗病毒和止咳西药治疗。结果两组近期临床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8.18%,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咳方治疗小儿慢性咳嗽,近期临床治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依据小儿体质辨治外感咳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小儿体质特点,辨证治疗外感咳嗽。正常质患儿风寒咳嗽治宜疏风散寒、宣肺化痰;风热咳嗽治宜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痰湿质患儿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止咳。气虚质患儿治宜疏风宣肺、化痰止咳。佐以健脾益气。阴虚质患儿治宜在风寒或风热基本方的基础上,酌加养阴清热之品,慎用燥湿化痰之药。  相似文献   

11.
根据小儿腺样体肥大的发病特征,将其命名为"鼻痹",认为该病发病多因感受六淫邪气,久而化热,痰瘀壅结鼻道所致,与肺、脾、肝、肾关系密切。该病属本虚标实之证,故治以化瘀散结、宣肺通窍,方选自拟宣肺散结通窍汤,配合日常调护,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2.
杨道文教授结合小儿生理特点及小儿CARAS的临床特征,认为主要病机是风邪致病、正气亏虚和气机失调,其中强调风邪致病需注意外风与内风并重,正气亏虚主要表现在脾肺两脏。从治风、补虚、调气三方面组方化裁论治。治风时以辛散治外风,以镇敛治内风;补虚时注重肺脾两脏,且补脾之中兼顾运脾;调气时强调肺胃同降,以降为主,降中寓宣。附典型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3.
因小儿的生理及饮食特点,食哮在儿童哮喘中常见,且多因饮食而诱发。陈四文主任医师认为伏痰乃哮喘的内在因素,肺气虚津凝为痰,脾气虚湿聚成痰,久咳痰郁终成哮。治疗时在消除食积诱因的同时,兼以宣肺平喘,采用经验方消积止哮方,配以挑四缝穴,内外合治,使得肺脾胃调和,痰液得运,则咳喘自止,临床疗效满意。附典型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呼吸科门诊慢性咳嗽患者的误诊情况.方法 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学组制订的2009版"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为参考进行诊断.结果 大部分的慢性咳嗽患者被误诊为支气管疾病如"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结论 基层医院慢性咳嗽患者中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管反流病、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易被误诊.  相似文献   

15.
浅谈小儿咳嗽的原因及误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儿咳嗽是常见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寒咳、热咳、虚咳以及实咳,但是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很多家长容易对小儿咳嗽产生治标不治本的误区,延误了治疗一些小儿疾病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慢性咳嗽患儿30例,结合临床资料,对病因进行分析。结果30例慢性咳嗽的患儿中,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变异性哮喘及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小儿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结论小儿慢性咳嗽病因复杂,需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根据咳嗽特征深入分析以确定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  相似文献   

17.
小儿顽固性皮疹是皮肤呈多形性的丘疹、疱疹,此起彼伏,瘙痒不断或瘙痒交作,或滋水流溢为主证的一类疾病.全身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多见于春末夏秋时节.本病不外风热邪气淫于肌表,湿热蕴蒸肌腠,或湿热火毒干及血分而成.但因其出疹部位,或疹子形态分布各具特点,所以其证又各有名称,如"浸淫疮""旋耳风""肾囊风""粟疮""癞风""血风"等.  相似文献   

18.
肝咳属五脏咳之一,肺外脏器的病理变化可累及于肺,引起的咳喘,小儿咳喘从肝风论治便是其中之一。从小儿咳喘的发病成因、病机、病理、病性、论证与肝咳有关且互相影响;从小儿咳喘的病理产物"伏痰"又称风痰的形成与治疗均与肝失疏泄有密切关系;从五行生克关系来论述肝风,小儿咳喘病变涉及主要脏腑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均与肝相互制约生化有关并会与肝产生动风关系。小儿咳喘从肝风论治,无论从理论意义,还是临床意义,都是非常重要的,结合中医辨证论治能有效提高咳喘疗效。  相似文献   

19.
<正>急性鼻窦炎多为风热邪毒侵入,壅遏肺系,肺气闭郁,失其宣畅之机,邪毒留滞,结于鼻窍,故治疗理应疏风清热解毒,芳香宣肺以通窍,配以活血化瘀之品,取其"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我院制剂用苍耳子、辛荑、石膏等疏风,清热,宣肺、通窍以除鼻渊之苦,取方名"复方银黄鼻通合剂"。1处方与制备  相似文献   

20.
外感咳嗽一年四季皆可发生,虽属常见病,但经常见因治不得法而经久不愈者。刘景源教授认为治疗外感咳嗽以宣肺为第一要义,麻黄是宣肺治咳的第一要药。他借鉴前人经验,自拟“治咳八味汤”,多年来以此方加减治疗外感咳嗽疗效显著,治疗哮病发作期亦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