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现代医学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欠佳,在结合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的基础上,以朱氏润肠方为基本方,对26例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养阴润肠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分子机制。方法:80例STC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以养阴润肠方和聚乙二醇散剂口服治疗,疗程21天。观察两组用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自评表、慢性便秘严重程度评分表、伴随其他次要临床症状等指标,以及临床疗效情况。荧光定量PCR检测AQP3和AQP8基因水平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QP3和AQP8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自评表、慢性便秘严重程度评分表以及伴随的其他次要临床症状等指标均有降低,且观察组减低更为显著,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77.5%(P<0.05),停药2月后两组短期复发率分别为17.65%和50.00%(P<0.05);两组用药后AQP3和AQP8基因、蛋白表达量较用药前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加更为显著(P<0.05)。结论:养阴润肠方能降低STC的临床症状、提高近期疗效,其可能的机制与AQP3和AQP8的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3.
张丽娅  李刚  王永兵 《中成药》2021,(1):163-167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高复发性疾病,其发病率存在明显地域差异,与性别、年龄、饮食习惯、文化程度等多种因素相关,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表现为因肠道动力不足引起粪质干硬、排便困难,口服西药有诸多不良反应.分布在结肠内的水通道蛋白与肠道内水液的转输密切相关,药物作用于体内某些细胞因子或信号通路可影响肠道内其表达,进而影响肠道粪便含...  相似文献   

4.
王红  吴容  张智彬  唐学贵 《中医药导报》2024,(3):126-131+159
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对中医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研究进行整理总结,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提供更多参考。通过整理分析发现,中药复方、中药单体、中药提取物、电针疗法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结肠传输动力和分泌,发挥通便的作用,主要机制涉及抗氧化应激、调节肠神经递质、调节细胞自噬、调节肠道水通道蛋白表达、修复受损肠神经元等途径,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层次的优势。在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明确中医药的有效成分及其具体治疗靶点和机制,提高中医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通便颗粒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结肠水通道蛋白3(AQP3),水通道蛋白8(AQP8)的影响,阐明其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剩余50只大鼠采用复方苯乙哌啶法诱导慢传输型便秘大鼠动物模型,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通便颗粒低、中、高剂量组(9.3,18.7,37.3 g·kg-1)、聚乙二醇散剂组(2.1 g·kg-1),给药组ig给予相应剂量,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0 d.记录大鼠体质量、24 h大便质量,运用炭墨灌胃法检测大鼠肠道传输功能,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结肠AQP3,AQP8的分布、表达及相对含量.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大鼠24 h大便质量降低,肠管炭墨推进率降低,AQP3,AQP8的表达增加,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给予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各组大鼠24 h大便质量均有所增加,差异明显(P<0.05);通便颗粒中、高剂量组、聚乙二醇散剂组肠管炭墨推进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通便颗粒中、高剂量组和聚乙二醇散剂组能不同程度减少AQP3,AQP8的表达,以通便颗粒高剂量组最为明显(P<0.05). 结论: 通便颗粒具有明显改善便秘大鼠的排便功能,可能通过下调AQP3,AQP8的表达从而调节水分的吸收和分泌来治疗STC.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润肠饮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目前已经收集5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分别应用润肠饮和六味能消胶囊治疗,疗程均为15天.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8% (P〈0.0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各主要症状疗效比较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改善各主要症状方面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润肠饮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冯桂英 《新中医》2009,(9):71-71
慢传输型便秘(STC),即结肠型便秘,是以结肠运动功能减弱为特征的一类顽固性便秘,严重影响现代人的生活质量。笔者自2005-2008年以自拟滋阴解郁润肠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取得较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济川煎对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STC)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济川煎1.8 g/kg、3.6 g/kg、7.2 g/kg组。大鼠通过每天灌胃复方地芬诺酯10 mg/kg持续20 d,建立STC模型,造模结束后各组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给药28天后测定各组大鼠粪便干湿比、首粒黑便排出时长、肠道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SP及VIP含量变化;Q-PCR检测结肠中cAMP、PKA、AQP3和AQP4 mRNA表达水平;WB及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组织中PKA、AQP3和AQP4蛋白的表达及分布。结果:和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首粒黑便时间、粪便干湿重百分比、大肠埃希菌含量均明显增加,VIP含量明显增加,PKA、AQP3及AQP4的基因、蛋白表达也均明显上调,双歧杆菌、乳酸菌及SP含量则明显下降。和模型组比较,经济川煎治疗后大鼠的首粒黑便时间、粪便干湿重百分比、大肠埃希菌含量均明显减少,VIP含量明显降低,PKA、AQP3及AQP4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也均明显下调,双歧杆菌、乳酸菌及SP含量则明显升高。结论:济川煎对STC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具体机制可能与调节cAMP-PKA-AQP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便方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盐酸洛哌丁胺灌胃法建立STC大鼠模型,设定正常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益气活血通便方低、中、高剂量组(3.51、7.02、14.04 g·kg-1)给药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体征变化、计算粪便含水率及肠道推进率;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结肠组织黏膜炎症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AQP)3、AQP4、AQP8和c-Kit蛋白灰度值,通过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道菌群变化。结果:经过益气活血通便方给药治疗10 d后,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通便方不同剂量组和莫沙必利组大鼠的粪便含水率和肠道推进率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通便方中、高剂量组和莫沙必利组大鼠结肠无明显黏膜炎症改变,杯状细胞排列较规整无断裂、数量较多。益气活血通便方中、高剂量组和莫沙必利组血清中SP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VIP明显降低(P&...  相似文献   

10.
益气润肠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运用益气润肠汤辨证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予以益气润肠汤辨证治疗,对照组60例予以莫沙必利、开塞露治疗,2个月为观察周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7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益气润肠汤辨证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慢传输型便秘的发病机制解释颇多,病因不清,本文对近年来慢传输型便秘病因病机的研究热点做一系统的梳理,明确各研究热点中的联系,以期对今后慢传输型便秘病机的进一步探讨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温脾润肠汤治疗慢传输性便秘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脾润肠汤治疗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例慢传输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口服温脾润肠汤,对照组口服莫沙比利,1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8.0%(P<0.05)。结论中药温脾润肠汤治疗慢传输性便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施敏  刘富林  夏旭婷  张婷 《世界中医药》2023,(15):2128-2133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黄芪的活性化合物并预测其作用靶点,借助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黄芪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以“slow transit contipation”为关键词在OMIM及GeneCards数据库检索慢传输型便秘相关靶点,并与黄芪化合物作用靶点取交集,将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将PPI导入Cytoscape 3.7.2进行拓扑分析;利用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通过Swiss Dock在线分子对接工具对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黄芪筛选得到20个活性成分,对应作用靶点189个,与慢传输型便秘的共同靶点143个,交集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7.2拓扑分析度值靠前的靶标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胱天蛋白酶3(CASP3)、白细胞介素-6(IL-6)。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生...  相似文献   

14.
肠痹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肠痹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应用肠痹方和麻仁软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66.7%、26.7%(P〈0.01),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3.3%(P〈0.05)。结论肠痹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加减对小儿脾虚气弱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同时分析该法对部分血液学及肠敏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患儿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调节膳食结构、加强锻炼,每日温水冲服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加减,1剂/d,早晚温服。均以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肛门直肠压力,眼心反射试验、卧立位试验以及结肠黏膜水通道蛋白8(Aquaporin 8,AQP8)表达。结果:2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患儿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2组患儿治疗后眼心反射试验、卧立位试验阳性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患儿下降的趋势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肛门直肠压力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患儿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AQP8水平有所下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后AQP8水平更低(P0.05)。结论:四君子汤加减可有效治疗小儿脾虚气弱型便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机体AQP8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肠传输功能方面,观丹参枳术饮治疗大鼠STC促结肠动力的作用。方法:造模成功的大鼠40只均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模型对照组、丹参枳术饮低剂量组、丹参枳术饮中剂量组、丹参枳术饮高剂量组。丹参枳术饮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以生药24、12、6 g/kg灌胃给药,相当于临床用药剂量的18倍、9倍、4.5倍。模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以20 m l/kg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15天。给药完成后,并采用活性炭悬液推进法观察肠道运输功能。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丹参枳术饮高、中剂量组炭末推进率均有明显增高,差异显著,其中高剂量组的差异非常显著(P0.01)。丹参枳术饮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05),且丹参枳术饮高、中剂量组炭末推进率较丹参枳术饮低剂量组高(P0.01、P0.05),其他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枳术饮可治疗大鼠的慢传输型便秘,经丹参枳术饮治疗后的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的肠道传输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CFC)的临床疗效及对结肠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116例CF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采用柏子滋阴润肠汤加减,1剂/d,对照组采用麻仁润肠软胶囊,8粒/次,2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排便困难、Bristol评分、排便时间、排便次数及腹胀等症状,并进行结肠传输试验。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排便困难等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及治疗后4周治疗组全结肠通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2%,优于对照组的77.19%(P<0.05)。治疗后两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CFC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槐黄丸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的作用及其对结肠组织神经递质和干细胞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stem cell factor / kit proto-oncogene, SCF/c-kit)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槐黄丸低剂量组(30 mg·kg-1)、槐黄丸中剂量组(75 mg·kg-1)、槐黄丸高剂量组(150 mg·kg-1)、莫沙必利组(2 mg·kg-1),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别均对大鼠进行大黄灌胃处理模拟STC造模,并以相应药物浓度给药。给药2周后,测量24 h首次排便时间、6 h排便粒数及粪便含水量、干重和肠道推进率。采用酶联免疫反应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大鼠结肠P物质(Substance P, SP)、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血管活性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 VIP)的含量。RT-PCR法检测大鼠结肠c-kit和SCF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结肠c-kit和SCF的蛋白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首次排便时间明显延长,排便粒数及干重、粪便含水量明显减少,肠道推进率降低,SP、Ach含量降低,VIP、NO含量增高,SCF和c-kit的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槐黄丸低、中、高剂量组能缩短首次排便时间,6 h排便粒数及干重、粪便含水量明显增高,肠道推进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槐黄丸低、中剂量组相比,槐黄丸高剂量组缓解STC的效果最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槐黄丸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结肠神经递质,提高SCF/c-ki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枳术汤新型中药配方颗粒剂治疗便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00—2006年间200例受试的患者分为治疗组100人、对照组100人,应用《金匮》枳术汤的新型中药配方颗粒剂治疗便秘与福松(聚乙2000)组做定性、定量指标等方面的系统对照观察。结果:经统计学处理,x^2=12.82,P〈0.01,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加味枳术免煎配方颗粒剂治疗便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