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调脾养胃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湿热壅滞型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湿热壅滞型反流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作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使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调脾养胃汤加减,连续治疗2周,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病情均得到改善,但比较而言,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29/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反流次数及反流总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脾养胃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湿热壅滞型反流性胃炎效果显著,优于单项雷贝拉唑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调脾养胃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湿热壅滞型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反流性胃炎患者,依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复方氢氧化铝片、盐酸伊托必利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调脾养胃汤治疗。两组患者共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血清胃动素(MTL)和胃泌素(GAS)。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的TNF-α、IL-8、MTL和GAS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8和GAS水平较治疗前出现下降(P 0.05),治疗后的MTL水平较治疗前出现上升(P 0.05),治疗后的观察组TNF-α、IL-8和GAS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 0.05),MTL较对照组上升更为明显(P 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湿热壅滞型反流性胃炎患者采用调脾养胃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且能有效改善相关指标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湿热壅滞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应用调脾益胃汤加减联合兰索拉唑肠溶片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进入青海省中医院接受治疗的湿热壅滞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共66例,将其应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组,给予调脾益胃汤加减联合兰索拉唑肠溶片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肠溶片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33例患者。经过治疗干预2周后进行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不适症状改善评分情况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反流总次数及反流总时间方面,治疗后,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反流总次数及反流总时间方面,治疗后,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兰索拉唑肠溶片治疗方法相比,应用调脾益胃汤加减联合兰索拉唑肠溶片治疗湿热壅滞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赵月娇 《新中医》2024,56(7):8-12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合小柴胡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接受半夏厚朴汤合小柴胡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反流体征以及反流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0.00%(P<0.05)。治疗后,2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G-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反流体征评估表(RFS)、反流症状指数评分表(RSI)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半夏厚朴汤合小柴胡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反流体征以及反流症状、中医症状,并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小柴胡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84例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证患者,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n=42)、对照组(n=42)。观察组采用小柴胡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雷贝拉唑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含量、临床症状评分方面比较,均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证经小柴胡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临床效果确切,能很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病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小柴胡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80例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服用雷贝拉唑,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减使用小柴胡汤。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血清中SOD、MDA、T-AOC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OD、T-AOC含量较对照组高,MDA含量较对照组低,各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证患者,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抗氧化能力,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对中医证候、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的影响。方法: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两组均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加用疏肝调胃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胃动素及胃泌素。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下气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虚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中虚气滞证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加味下气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6.0%,24/25)显著高于对照组(80.0%,20/25)(P0.05)。结论:加味下气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虚气滞证)效果显著,且能改善食管外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佳木斯市中医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是否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情况、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3个疗程后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的个体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明显优于单一雷贝拉唑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柴芩温胆汤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胆热犯胃证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胃食管反流病胆热犯胃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柴芩温胆汤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清NO水平、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单项评分及中医症状总积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改善总有效率为97.06%,较对照组的76.47%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O水平及中医症状总积分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NO水平及中医症状总积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芩温胆汤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胆热犯胃证在临床疗效、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改善、血清NO水平及中医症状总积分方面均优于单纯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蒿芩清胆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胆热犯胃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胆热犯胃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蒿芩清胆汤加减及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及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胃镜检查黏膜病变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30/32),对照组为81.25%(26/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除反酸、嗳气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蒿芩清胆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胆热犯胃型胃食管反流病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2.
王艳娇  朱雅碧 《新中医》2023,55(6):59-63
目的:观察养胃颗粒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脾虚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脾虚气滞证患者,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2组均给予饮食指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胃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胃肠激素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81.40%(P<0.05)。治疗后,2组胃脘胀痛或胀满、反酸、烧心、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上述6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浆胃动素(MLT)、血清胃泌素(GAS)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7 (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血浆MLT、血清G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IL-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柴芍六君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郁脾虚型反流食管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柴芍六君汤加减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及食管黏膜病变程度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56%,对照组为7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和食管黏膜病变等级均较治疗前降低(P0.0 5),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和食管黏膜病变等级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 5)。结论:柴芍六君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反流性食管炎作用效果显著,可以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食管黏膜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辨证分成3组各30例,治疗1组(中气不足型)、治疗2组(胆胃郁热型)、治疗3组(肝气犯胃型)分别采用加味黄芪建中汤、代温汤加减、四七疏肝汤加减治疗,另取3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胶囊合莫沙比利胶囊治疗。观察4组治疗前后及停药4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与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1组为93.3%,治疗2组为96.7%,治疗3组为93.3%,均优于对照组的80.0%(P0.05)。3组治疗组治疗后及停药4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代温汤加减、四七疏肝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证的疗效。方法:将9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服用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疗程8周,随访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5%,对照组为76.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评分比较:两组症状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内镜下食管黏膜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0%,对照组为82.6%。复发率比较,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治疗效果较好,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清热和胃方联合西药治疗湿热中阻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湿热中阻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54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予铝碳酸镁联合西沙比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和胃方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镜下黏膜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51/54),高于对照组的81.13%(4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中医证候积分、胃镜下黏膜组织病理变化各项指标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Hp根除率治疗组为91.30%(21/23),略高于对照组的90.91%(20/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清热和胃方联合铝碳酸镁及西沙比利能够有效改善湿热中阻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其机制与抗炎、抑制胃酸分泌、修复胃黏膜等有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脾肾阳虚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加味附子理中汤治疗,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多潘立酮片。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0%,治疗组为90.3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74.00%,治疗组为92.3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症状积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疏肝和胃降逆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证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莆田市涵江区中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肝胃不和证RE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疏肝和胃降逆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相关指标及6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高于对照组,生长抑素(S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2、瘦素(Leptin)、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失访4例,对照组失访3例。观察组患者6个月复发率为2.13%,低于对照组的18.42%,...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蒲苓连夏方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痰热郁阻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最终2组各完成29例.治疗组予蒲苓连夏方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评分、中医证候积分、24?h食管阻抗-pH监测结果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并评估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Gerd-Q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0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反食、嗳气、胃脘不适、口干口苦、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寐差、大便稀溏积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6%(P<0.05).治疗后2组患者24?h食管阻抗-pH监测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反流总次数、非酸性反流次数、>5?min酸反流(pH<4)次数、最长反流时间、Demeester评分等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蒲苓连夏方能有效改善痰热郁阻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胃酸指标及各项中医证候,明显缓解抑郁情绪,且指标、症状改善及疗效均显著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客观评价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联合西药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口服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同时予以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对照组(44例)仅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积分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胃镜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高于治疗组(P 0.05),且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胃镜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联合西药使用可显著改善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促进黏膜愈合,比单纯使用西药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