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客观量化鹌鹑尿酸、粪尿及舌象等指标,探讨高尿酸血症鹌鹑模型的中医证候分型,为鹌鹑证候模型评价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肥甘厚味(高嘌呤饮食)诱导鹌鹑高尿酸血症模型,动态观察鹌鹑血清尿酸水平,排泄物粪尿情况。并在高尿酸血症状态下采集鹌鹑舌头图像,运用图像分析技术量化鹌鹑舌象。探讨高尿酸血症鹌鹑中医证候类型。结果:实验第17、30d模型组鹌鹑6h粪尿湿重有升高趋势,粪尿较溏稀气味较大;正常组鹌鹑舌色以红色调为主,模型组鹌鹑舌色变淡呈淡白舌;实验第22d舌象红色度r及红色面积占舌体面积比显著下降;第32d红色度r及红色面积占舌体面积比显著下降;绿色度g显著升高。实验室检查显示第14、21d血清尿酸水平显著升高,第35d尿酸水平有升高趋势;体质量未见明显差异。结论:采用肥甘厚味(高嘌呤饮食)诱导法,可成功诱导鹌鹑高尿酸血症。定量"问诊"、闻诊及望诊提示模型动物部分病理改变与饮食不节导致的"脾虚痰湿"证候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多因素复合建立多发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研究多发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多发性脑梗死模型组(脑梗组)和3个病证结合模型组——力竭游泳复合多发性脑梗死组(游泳+脑梗组),睡眠剥夺复合多发性脑梗死组(睡夺+脑梗组),力竭游泳加睡眠剥夺复合多发性脑梗死组(游泳+睡夺+脑梗组)。3个病证结合模型组大鼠先分别采用相应因素(力竭游泳和睡眠剥夺)造模10 d,然后行多发性脑梗死手术,术后继续采用相应因素造模10 d;脑梗组大鼠只进行多发性脑梗死手术;术后第11天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采集中医证候指标(体重、抓力、脉搏、舌象等)和西医生化指标(血液流变学、凝血4项等)。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睡夺+脑梗组大鼠活动量减少、体重减轻、抓力下降,脉搏幅度减弱,舌面R,G,B值降低,全血黏度增加凝血酶原时间(PT)或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缩短(P0.05,P0.01),且较其他组指标变化明显。结论:通过中医证候指标和西医生化指标综合分析,睡眠剥夺复合多发性脑梗死的方法优于其他3个造模方法,更适合建立多发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在胃肠功能方面的改变。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20只。空白对照组大鼠给予纯化饲料喂养;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低蛋白饲料喂养,同时负重力竭游泳,连续喂养60 d。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检测大鼠血清淀粉酶含量,血清胃泌素含量及尿D-木糖的排泄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对比,模型组大鼠血清淀粉酶含量,血清胃泌素含量及尿D-木糖的排泄率均有降低的趋势(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会出现胃肠功能的减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普洱茶提取物对实验性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的影响。方法:采用含5%氧嗪酸钾饲料喂饲小鼠形成高尿酸血症模型,从2wk开始给予普洱茶提取物,连续灌胃7d,7d后测定给普洱茶提取物血清尿酸。结果:普洱茶提取物给药7d,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尿酸浓度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低剂量组大鼠血清尿酸浓度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普洱茶提取物对氧嗪酸钾诱导的大鼠高尿酸血症有明显的降尿酸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7,(3)
目的:评价东革阿里乙醇总提物对氧嗪酸钾致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使用氧嗪酸钾诱导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以大鼠血清中尿酸含量110μmol/L为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别嘌醇阳性对照组及东革阿里乙醇总提物高、低剂量组,给予相应药物处理。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清尿酸水平。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肝脏和血清中黄嘌呤氧化酶(XOD)、腺苷脱氨酶(ADA)活性。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方法检查东革阿里乙醇总提物对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东革阿里乙醇总提物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尿酸水平及肝脏和血清中XOD、ADA活性,改善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东革阿里乙醇总提物能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水平,改善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2%氧嗪酸钾饲料喂养诱导高尿酸血症模型,成功后大鼠随机分模型对照组和麝香保心丸干预组,用苦味酸法检测大鼠血清尿酸浓度,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IL-6、CRP和MCP-1含量。结果:2%氧嗪酸钾饲料饮食可成功诱导高尿酸血症模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血清炎症因子含量明显增加(P0.01),用麝香保心丸干预后,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含量有所下降(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可抑制高尿酸血症大鼠诱导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的中医病理证候特点及其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以腺嘌呤制备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为对象,分别采用四妙散、二陈汤及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并进行血清尿酸(UA)、肌酐(Cr)、尿素氮(BUN)和黄嘌呤氧化酶(XOD)等指标检测。结果:①模型组大鼠血尿酸、黄嘌呤氧化酶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血府逐瘀汤组尿酸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②模型组肌酐、尿素氮较正常组升高(P〈0.01),血府逐瘀汤组及四妙散组肌酐及尿素氮均低于模型组(P〈0.01),血府逐瘀汤组下降最为明显。结论:“瘀血”是腺嘌呤制备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主要的中医证型特点,活血化瘀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脂肪乳剂模拟"饮食不节"致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由于"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采用含高胆固醇的脂肪乳剂的因素诱导,观察对大鼠血清尿酸的影响,并与高嘌呤饲料造模比较,以期得到更加稳定、持续的动物模型,为中药药效评价奠定基础。方法: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高嘌呤饲料(HPD)组、脂肪乳剂(LE)组。HPD组给予高嘌呤饲料喂养,正常饮水;LE组灌胃给予脂肪乳剂10 mL·kg-1体重,正常水食,连续6周。观察大鼠行为学、摄食量和体重;每隔2周,检测血清UA,Cr,BUN,ALT,AST,HDL-c,LDL-c,TG,TC;造模4周,测血清XOD和ADA含量,收集24 h尿液测大鼠尿UA,Cr含量,计算尿酸清除率/肌酐清除率(Cua/Ccr);停止造模后第2,4周测血清UA。结果:造模2周,LE组大鼠摄食量减少、体重降低,血清UA,CR,BUN,ALT,AST,HDL-c,LDL-c,TC均升高,TG水平显著降低;造模4周,HPD组血清UA无明显变化,血清XOD含量显著升高,ADA含量无明显变化;LE组大鼠血清UA仍明显升高,血清XOD,ADA含量显著升高,Cua/Ccr显著降低;造模6周,HPD组血清UA明显升高;LE组血清UA仍显著升高;停止造模后第2周,HPD组血清UA恢复正常;LE组大鼠血清UA水平仍明显升高,第4周血清UA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高嘌呤饲料喂养比较,脂肪乳剂致大鼠高尿酸血症成型早、持续久、模型更稳定,与"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所致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特点更吻合,用于研究中药抗高尿酸血症的药效学有较大价值。其机制可能与其升高体内XOD,ADA酶活性,促进尿酸生成有关,同时,抑制尿酸排泄有关。  相似文献   

9.
《山东中医杂志》2016,(5):452-457
目的:通过水环境小平台建立脾虚证大鼠模型,在多组横向及纵向比较基础上,依据大鼠的症状表现、理化指标评价水环境小平台建立大鼠脾虚证模型的可行性,探讨水环境小平台最佳造模时间及造模强度。方法:将18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7 d、14 d及21 d组)、水环境小平台组(7 d 4 h、12 h、20 h组;14 d 4 h、12 h、20 h组;21 d 4 h、12 h、20 h组)以及力竭游泳组(7 d、14 d及21 d组),共分为15组,每组12只。记录各组大鼠摄食量、体质量变化以及一般状况(毛发、活动度、精神),检测大鼠血清D-木糖吸收率、乳酸含量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力竭游泳组与水环境小平台组(除7 d、14 d、21 d 4 h组外)摄食量及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P0.05);力竭游泳组及水环境小平台组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力竭游泳组及水环境小平台组(除7 d 4 h组外)D-木糖吸收率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血清乳酸水平检测显示水环境小平台组(除7 d 4 h组外)及力竭游泳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水环境小平台组(21 d 12 h组)与力竭游泳组乳酸水平相当(P0.05)。水环境小平台组内比较:21 d 20 h组D-木糖吸收率明显低于其他组(P0.01),血清乳酸含量高于其他组(P0.05),症状积分高于其他组,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利用水环境小平台建立脾虚证模型具有可行性,其中21 d 12 h组为最佳造模搭配。  相似文献   

10.
肝纤维化病证结合模型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客观、公认的肝纤维化病证结合模型.方法:分别设立正常对照组、单纯肝纤维化组、肝纤维化肝郁脾虚证组和气虚血瘀证组,各模型组先用CCl4注射法复制肝硬化疾病模型,然后肝郁脾虚证组附加夹尾和大黄灌胃法、气虚血瘀证组附加游泳疲劳法,并以相应药物干预以反证模型制备的成功.对各组大鼠进行一般情况和肝组织病理观察.结果:各模型组均出现一般情况较差;病理检查示不同程度肝纤维化表现;肝郁脾虚证组和气虚血瘀证组均出现相应的中医证候表现.结论:按本实验方法复制的肝纤维化病证结合模型既符合肝纤维化病理特征,又能体现中医不同证候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医复合因素造模法塑造脾虚型大鼠模型的效果,并探讨中医复合因素造模的特点和优势。方法采用中医传统病因:饥饱失常+劳倦+破气耗气方法塑造脾气虚型大鼠模型,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5只,模型组15只,模型组予以每日灌服小承气汤溶液(剂量为2.5g/kg),隔日半量进食,每日下午将大鼠放入水深50cm水温20℃的水槽中游泳,以力竭为度(大鼠鼻尖没入水面10s),造模2周。正常组每日正常饮食活动,而后两组大鼠每日灌服生理盐水(剂量为5ml/kg),连续灌胃15d,通过观察大鼠的一般表现,体重、进食、饮水量、游泳力竭时间、胃排空、胃黏膜情况评价脾虚型大鼠模型的效果。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的体重、进食、饮水量以及游泳力竭时间均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经过灌胃生理盐水15d后,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在体重、进食、饮水量以及游泳力竭时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且胃排空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中医复合因素能较快塑造脾虚型大鼠的证候,并且效果可维持,简便,价格低廉,更符合中医证候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虎杖醇提液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降尿酸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途径。方法:灌胃给予小鼠不同剂量虎杖醇提液,7天后采用腹腔注射黄嘌呤和氧嗪酸钾诱导建立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并对小鼠血清尿酸(SUA)、尿液尿酸(UUA)及肝脏中黄嘌呤氧化酶活性(XOD)进行检测。结果:虎杖醇提液可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清尿酸水平,促进尿酸排泄,并抑制肝脏中XOD活性。结论:虎杖醇提液可通过抑制肝脏XOD活性而促进尿酸排泄,从而发挥降尿酸作用。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5,(11):2218-2220
目的:探讨内脏敏感增高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并进行模型的评价。方法:运用2%蔗糖溶液灌胃并复合小平台站立法制作内脏敏感增高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动物模型,通过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运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血清D-木糖排泄率、血清胃动素的含量,对此模型进行评价。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食少、纳呆、腹胀、毛发疏松不泽、神疲乏力等脾虚症状都较其他组重,且持久。在行为学上,碘乙酰胺复合小平台组大鼠的糖水消耗均低于对照组。在指标检测上,模型组大鼠血清D-木糖排泄率、胃动素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而乳酸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通过对模型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和生物学指标的辨证分析,认为内脏敏感增高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动物模型制作成功,此模型达到了"病证结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三种脾虚证模型小鼠消化吸收功能改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3种脾虚证模型小鼠在消化吸收方面的改变进行比较。方法 实验动物分为4组,即对照组、大黄组、力竭游泳组和劳倦过度组。观察各组小鼠一般体征、D-木糖排泄率、血清淀粉酶活性、胃排空、肠推进速度、血清胃泌素含量、脏器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3种方法塑造的脾虚小鼠模型均出现了D-木糖排泄率降低、胃排空、肠推进速度加快。与对照组比较,劳倦过度组的所有指标均有显著变化,而力竭游泳组的血清淀粉酶活性、脾脏指数降低不显著,大黄组的血清胃泌素含量变化、胸腺指数变化不显著。结论 劳倦过度法塑造脾虚证动物模型各指标的变化显著,大黄泻下法和力竭游泳法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脾渗湿方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肾功及黄嘌呤氧化酶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健脾渗湿方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及苯溴马隆组,每组10只,采用酵母饲料加腺嘌呤喂养诱导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灌胃给药14 d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尿酸(UA)、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和黄嘌呤氧化酶(XOD)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渗湿方高、中、低剂量组及苯溴马隆组UA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渗湿方高、中剂量组大鼠BUN数值明显降低(P0.05);健脾渗湿方中剂量组肌酐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苯溴马隆组及健脾渗湿方高剂量组XOD活性均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渗湿方能抑制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具有降低血尿酸、肌酐、血尿酸作用,对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制备稳定持续、简便易行的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方法]采用单纯氧嗪酸钾、氧嗪酸钾+次黄嘌呤、腺嘌呤+乙胺丁醇、单纯酵母膏、酵母膏+腺嘌呤、酵母膏+腺嘌呤+氧嗪酸钾不同药物与不同浓度进行实验,检测模型动物血清尿酸值。[结果]单纯氧嗪酸钾、氧嗪酸钾+次黄嘌呤模型组尿酸值升高,与空白组比较有差异,但模型不稳定,重复性差,个体差异较大。腺嘌呤+乙胺丁醇、单纯酵母膏、酵母膏+腺嘌呤模型组尿酸值与空白组比较无差异。酵母膏+腺嘌呤+氧嗪酸钾模型组尿酸值升高,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模型稳定,个体差异小。[结论]采用酵母膏+腺嘌呤+氧嗪酸钾复制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探讨氧嗪酸钾(oxonic aid potassium salt,OA)致Wistar大鼠高尿酸血症的合适剂量。方法:剂量依赖实验:Wistar大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OA,对照组腹腔注射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均于给药后0h、1h、2h、4h、8h后尾静脉采血,磷钨酸法检测血清尿酸值,筛选致Wistar大鼠血清尿酸值升高至接近高尿酸血症浓度的OA剂量;验证实验:以剂量依赖实验获得的合适用药剂量建模并同时腹腔注射降尿酸药别嘌醇(allopurinol,ALLO),对照组腹腔注射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均于给药0h、1h、2h、4h,8h后尾静脉采血,磷钨酸法检测血清尿酸值,评价所造模型的实用性。结果:300mg/kg OA剂量组血清尿酸值较对照组升高明显,且已经达到临床上对高尿酸血症定义的尿酸浓度,并能维持2h;腹腔注射ALLO能使所造模型尿酸值降低。结论:OA致Wistar大鼠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造模成功; Wistar大鼠腹腔注射300mg/kg剂量的OA为造模较合适剂量,模型可用于降尿酸药物评价。  相似文献   

18.
复方豨莶草胶囊降血尿酸及对肾损害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复方稀豨草胶囊对实验性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血清尿酸水平、肾功能及肾损害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腺嘌呤联合氧嗪酸钾建立动物模型。设立中药组、模型组、西药组与空白组。检测实验前及实验后第7、14和21d的血清尿酸、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行肾组织超微病理学观察。结果:复方豨莶草胶囊具有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并对肾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其第7d、14d和21d血清尿酸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均〈0.01);复方豨莶草胶囊能改善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的肾功能,其Cr、BUN已接近正常水平(P均〉0.05);对高尿酸血症肾脏病理损害有修复作用,肾组织病理及超微病理结果示中药组大鼠肾脏结构基本正常。结论:复方豨莶草胶囊可降低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血尿酸水平,对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具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免疫功能方面的改变。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20只。空白对照组大鼠给予纯化饲料喂养;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低蛋白饲料喂养,同时负重力竭游泳,连续喂养60天。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测定大鼠胸腺和脾的脏器指数,检测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1,IL-2,血清补体C3,Ig G,SIg A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胸腺的脏器指数,血清细胞因子IL-1,IL-2,血清补体C3,Ig G,SIg 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脾的脏器指数也出现降低(P0.05)。结论: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会出现免疫功能的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探讨氧嗪酸钾(oxonic aid potassium salt,OA)致Wistar大鼠高尿酸血症的合适剂量。方法:剂量依赖实验:Wistar大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OA,对照组腹腔注射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均于给药后0h、1h、2h、4h、8h后尾静脉采血,磷钨酸法检测血清尿酸值,筛选致Wistar大鼠血清尿酸值升高至接近高尿酸血症浓度的OA剂量;验证实验:以剂量依赖实验获得的合适用药剂量建模并同时腹腔注射降尿酸药别嘌醇(allopurinol,ALLO),对照组腹腔注射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均于给药0h、1h、2h、4h,8h后尾静脉采血,磷钨酸法检测血清尿酸值,评价所造模型的实用性。结果:300mg/kg OA剂量组血清尿酸值较对照组升高明显,且已经达到临床上对高尿酸血症定义的尿酸浓度,并能维持2h;腹腔注射ALLO能使所造模型尿酸值降低。结论:OA致Wistar大鼠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造模成功; Wistar大鼠腹腔注射300mg/kg剂量的OA为造模较合适剂量,模型可用于降尿酸药物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