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平  吕义琴 《陕西中医》1997,18(1):34-34
<正> 针灸治疗眩晕症。是临床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本病症针灸疗效,近年来笔者临床中曾对本病的针灸疗法进行了系统的探讨,获得一定的认识,总结如下。 1 眩晕的诊断及针灸适应症 眩晕是一种以多个系统发生病变时所引起的主观感觉障碍性病症,依据病变部位的不同,我们通常将本病症分为周围性眩晕(耳性眩晕),中枢性眩晕(脑性眩晕)和其他病因性眩晕三大类。近年来笔者临床体会,本病症适宜针灸治疗者:周围性主要有美尼尔病,前庭神经元炎及晕动症等;中枢性主要有脑外伤性和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眩晕  相似文献   

2.
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是间歇性眩晕的常见病因,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考虑与遗传易感性、大脑扩布抑制、离子通道缺陷等因素有关[1]。该病的临床特点为自发性眩晕、姿势性不稳、伴或不伴头痛、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72 h等。既往将眩晕与偏头痛共存的疾病称为眩晕的偏头痛、偏头痛相关性眩晕、偏头痛相关性前庭功能障碍等。  相似文献   

3.
眩晕的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眩晕(Vertigo)系因前庭神经系统病变引发人体的空间定向障碍和平衡功能失调所致的一种运动性幻觉,常表现为突发性的自身和/或外物按一定方向旋转、浮沉、漂移或翻滚感。眩晕在现代医学中只是一个症状,按病因可分为很多种。2003年4月全国(重庆)眩晕会议将眩晕分为耳性眩晕、前庭神经性眩晕、脑性眩晕和颈性眩晕四大类。其中以Meniere(梅尼埃)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等为最常见诱因。因眩晕易与头昏、头晕发生混淆,且可由多系统疾病引起,也可为脑出血、肿瘤等重要器质性疾病的临床症状,稍有不慎即易导致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4.
张雄  张晓莉  赵高升  朱红 《陕西中医》2005,26(7):733-734
<正>耳眩晕是指由耳窍病变所引起的头晕目眩,如坐舟车,天旋地转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相当于西医的耳源性眩晕,包括美尼尔氏病、良性阵发性头位性眩晕、前庭神经炎、药物性眩晕、迷路炎等。由  相似文献   

5.
耳性眩晕又称前庭性眩晕,是指前庭系统病变引起的眩晕,耳性眩晕分为前庭周围性眩晕和前庭中枢性眩晕.前庭周围性眩晕的病变部位在半规管、前庭神经节、前庭神经的内听道部分,主要见于美尼尔病、中耳感染、乳突及迷路感染、迷路炎、前庭神经炎、急性前庭神经损伤及外耳道耵聍等.前庭中枢性眩晕的病变部位包括前庭神经颅内部分,前庭神经核、内侧纵束及前庭与小脑、大脑的联系纤维,主要见于听神经瘤、颅内压增高、脑供血不足、颅脑外伤、小脑病变、第四脑室及脑干占位性病变及癫痫等.本文重点介绍周围性眩晕.  相似文献   

6.
1 病因病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以由于头部位置改变而引起短暂性阵发性眩晕和眼震为特点的疾病,通常眩晕持续时间仅为数秒,是最常见的前庭周围性眩晕.BPPV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目前一般认为有两类:一类为特发性(原发性)BPPV,另一类为症状性(继发性)BPPV.特发性BPPV发病有多种学说,多数倾向嵴顶结石症学说和管结石症学说.近年来,也有观点认为前庭神经元退变从而使耳石器失去对半规管感受器的抑制作用是BPPV主要的病理机制.BPPV属于中医学"眩晕病"范畴,仲景称之为"眩"、"冒".张仲景所论述的眩晕多与阳气有关.如阳虚水泛,阳气被郁,阴竭阳脱,清阳不升等.  相似文献   

7.
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诱发眩晕的病种涉及临床各科,除耳鼻喉科疾病外,亦与内科、神经科、骨科、眼科等的疾病密切相关.眩晕的发作有多种形式,如旋转性眩晕、直线运动性眩晕、非典型性的眩晕等等,而引起眩晕的前庭疾病中各种急慢性迷路炎、梅尼埃病、耳硬化症、听神经瘤、前庭神经元炎、延髓空洞症等等,头颈部疾病中的颅占位性病变,颈椎病,眼部疾病及全身疾病中的心脏病、高血压或低血压,甲亢等.  相似文献   

8.
天麻钩藤颗粒治疗老年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眩晕为临床常见症状 ,可分为前庭神经系统性眩晕和非前庭系统性眩晕 ,根据病变部位 ,前庭神经系统性眩晕又可分为前庭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随着老年人口逐年增多 ,老年眩晕及平衡障碍发生率在不断增高。近年来笔者采用天麻钩藤颗粒治疗老年眩晕症患者 6 7例 ,并与采用心脑舒通治疗的 5 6例患者进行疗效对比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2 3例均为内科门诊患者 ,男 70例 ,女 5 3例 ;年龄 4 5~ 78岁 ,平均 6 2 .5岁 ,4 5~ 5 9岁为老年前期组共 4 1例 ,6 0岁以上为老年组共 82例。眩晕的性质 :中枢性12 0例 ,周围性 …  相似文献   

9.
正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一种外周性前庭疾病,多由头部体位改变所诱发,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短暂眩晕及特征性眼震,俗称"耳石症"。BPPV是最常见的外周前庭性眩晕,占前庭性眩晕患者的20%~30%,年发病率为(10. 7~600)/10万,年患病率约1. 6%,终生患病率约2. 4%,通常40岁以后高发,且发病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性眩晕是一种随年龄增长而产生的运动性或位置性幻觉,引起眩晕、恶心、呕吐、前庭功能失调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它并非为一个单独病种,而是老年性前庭系统退行性变的结果。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尤其是前庭功能紊乱合并全身其他脏器疾病时更易发生头晕和眩晕,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1]。笔者近4年应用脑心清治疗老年性眩晕118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椎动脉颅外段受颈椎病变的刺激或压迫是颈源性眩晕最常见的病因,又称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临床常见病,椎动脉供应脑干、小脑和大脑后部,前庭系统对缺血异常敏感,可引起眩晕、恶心、呕吐,甚至猝倒,耳鸣、耳聋等,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笔者应用  相似文献   

12.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 BPPV) 是一种常见的周围性前庭疾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眩晕病因,虽是耳科疾病,但一般无听觉障碍,患者多在神经内科求诊,该病老年患者常易复发。我们近年来采用脑心通胶囊预防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发,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中暑是因高温环境和热辐射导致的体温调节中枢紊乱、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也是横纹肌溶解症(RML)的病因之一[1]。RML是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骼肌急性破坏和溶解,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低血容量、代谢性酸中毒、凝血障碍及肌红蛋白尿性肾衰竭等一系列病变  相似文献   

14.
<正>眩晕是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所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临床常表现为短暂的脑供血不足。轻者闭目后可缓解,重者旋转不定,无法站立,可见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汗出等表现[1]。眩晕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正常工作。甚至可发展为中风或晕厥等危急生命的严重疾病。西医学中诸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综合征、前庭神经炎、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均可归类于中医眩晕病范畴[2]。  相似文献   

15.
引起头晕或眩晕的病因很多,依据其病变的部位可分为系统性眩晕和非系统性眩晕,其中系统性眩晕又可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临床中,头晕所涉及的疾病可达25种,而后循环缺血和美尼尔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发病原因,各占总病因的20%;颈性眩晕和高血压病则次之,  相似文献   

16.
推拿治疗颈性眩晕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性眩晕是因颈椎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病变,压迫刺激椎动脉、颈交感神经,引起椎动脉收缩、管腔变窄而至供血不足,最终导致前庭迷路缺血,产生眩晕症状.推拿治疗该症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1994年以来,观察了以内耳眩晕症、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等因内耳和前庭神经脑外段病变所致的耳原性眩晕患者34例,该病发作时以较严重的眩晕、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采用针灸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8例患者均符合《神经病诊断...  相似文献   

18.
眩晕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发作性眩晕、耳鸣、恶心、呕吐、视物旋转为主要症状的综合症候群。它包括脑动脉硬化或痉挛引起的椎 -基底脉供血不足、美尼尔综合征、前庭神经炎等。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症 ,能很快控制症状 ,并防止短时间内复发 ,取得很好疗效。1 一般资料5 0例患者中 ,年龄 2 2~ 5 5岁 ,男 19例 ,女 31例。病程 5天~ 10年 ,均在急性发作时就诊。诊断依据 :发作性眩晕 ,视物旋转 ,耳鸣伴听力减退 ,恶心、呕吐 ,偶有自发性眼球震颤。注意排除颅脑占位病变和药物中毒疾病 ,必要时做颅脑 CT等相应检查。2 治疗方法2 …  相似文献   

19.
<正>颈性眩晕是临床眩晕症的一种常见类型,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多种颈部病变可导致该病症,临床一般认为颈性眩晕可能与颈椎不稳致颈动脉颅外段供血不足或因关节退变、损伤等影响椎基底动脉血供有关[1]。颈性眩晕对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影响较大,目前治疗方案有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其中保守治疗包括局部手法整复、扩血管药物、  相似文献   

20.
<正>眩晕是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多由前庭系统及小脑功能障碍所致。眩晕症是临床常见症状,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老年人眩晕主要与脑血管后循环(椎-基底动脉)缺血有关、还涉及感觉神经病变、精神状态等~([1])。我院近年采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症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8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眩晕发作期除有临床症状外,均经颅多普勒简(TCD)示椎基底动脉血流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