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现有的临床评价疗效标准进行了总结及分析。目前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所采用的疗效评价方法主要有基于临床症状的疗效评价、基于中医证候的疗效评价、基于辅助检查结果的疗效评价以及基于量表的疗效评价。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统一、规范及体现中医特色的疗效评价标准。认为建立以临床症状、中医证候及反映中医特色的患者结局报告指标量表为主的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结合多种反应病理生理机制的检测方法,联合生存质量及精神心理评价,可进一步完善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以量表为载体的生存质量已被引入中医药行业中,用于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但现有量表存在诸多不足,不能凸显中医特色优势。国内外学者开展探讨研制符合中医疗效评价的量表。通过回顾国内外中医量表的研究现状,发现无论是疾病特异性量表还是证候特异性量表,均存在不足之处。在前期通过改良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在其基础上加入中医痰瘀互结证候维度,建立了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病证结合评价量表(TCMSAQ),经临床应用,信度、效度、反应度良好。中医临床证候复杂多样,无法逐一研制相关病证量表。借鉴美国西北大学慢性病评价量表的研制方法,引入共性模块、特异性模块相结合的方法,在现有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的基础上,加入中医普适性症状,研制"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病证结合疗效评价量表共性模块(TCM-SAQ-GM)",并针对冠心病心绞痛常见中医基本证型,如气虚、痰浊、瘀血等,研制"证候特异性模块(TCM-SAQ-SM)",将TCM-SAQ-GM与TCM-SAQ-SM组合,构建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病证结合疗效评价量表体系。  相似文献   

3.
总结并分析了慢性胃肠疾病中医疗效评价存在的证候问题,认为目前慢性胃肠疾病疗效评价主要以症状评分为主要评价方法,在中医证候标准化、规范化以及中医证候动态方面存在量化问题。应构建反映患者需求的慢性胃肠疾病辨证论治疗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病证结合整体观思想,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构建中医慢性胃肠疾病患者报告的结局指标量表,并使证候评分规范化,以此客观评价辨证论治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4,(7):1359-1360
基于患者报告的症状量表(MYMOP)是由患者自己填写的、个性化的有关结局的调查表,目前已有中文版面世。MYMOP非常适用于补充替代医疗干预手段疗效评价的研究。相信凭借MYMOP的自身优势,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一定会为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研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中医证候的复杂性,探讨《个体化中医四诊信息评价量表》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中药降气达郁汤干预双心疾病的临床研究中,使用《个体化中医四诊信息评价量表》,对急性心肌梗死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合并焦虑症状的患者339例进行中医证候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患者证型分布非常复杂,均都有兼夹证或变证,临床表现分布更加复杂,共出现81个症状、34个体征,几乎没有证候群完全相同的患者。结论:《个体化中医四诊信息评价量表》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中医药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有大量的临床实践,但疗效评价方法的不足严重制约了中医优势的发挥和疗效的可信度。在总结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认为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疗效评价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采用复合性评价指标,疗效混淆不清;病理组织学指标评价方法不统一,影响结果可比性;胃镜下病变评价主观性强,受多种因素与条件影响;症状及中医证候评价缺乏科学的方法学依据;缺乏生活质量评价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相结合,建立以病理组织学指标为核心结合胃镜指标、患者症状、生活质量等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制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中医证候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 PRO)评价量表。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访谈患者收集各种证候类型KOA的主观症状,整理归类后获得包含24个主观症状的原始条目池;通过专家问卷对原始条目的重要性进行评判,获得包含11个条目的KOA中医证候PRO评价量表条目池;根据患者对11个条目的关注程度,得到条目权重。结果获得包含疼痛、肿胀、僵硬等11个与KOA中医证候相关的PRO评价量表的条目,以及不同的条目权重。结论 KOA中医证候PRO评价量表把PRO评价量表形式引入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符合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的自身规律与特点,可为中医疗法在KOA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提供客观化、标准化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8.
证候疗效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证候疗效"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效果的临床评价研究中,但证候疗效评价的内容、指标与评价方法在中医药界并未形成共识.针对主治为证候的中药复方制剂的临床评价问题,从目前"证候疗效"评价的内容、主要指标与证候疗效的加权平均积分测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证候疗效"评价中存在的几个基本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现状,对目前研究中若干观点进行阐述,包括病证结合模式下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框架、证候诊断指标与疗效评价指标差异、中医疗效评价量表、中医PRO量表、中医临床疗效个体化评价方法、中医辨识证候的评价标准等观点。并就若干问题进行讨论,即病证结合研究是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重要途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必须符合辨证诊疗模式、采用量表学方法以建立中医评价量表、应用多学科技术开展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注意研究过程中若干重要问题的解决等。  相似文献   

10.
对目前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量表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及分析,发现现行基于量表的中医疗效评价缺乏统一标准,证候积分量表在统计评价方面存在弊端,且部分量表存在缺乏中医特色、与临床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提出构建中医全证候量表的思路,系统、全面地从中医整体观角度对疾病各个维度进行证候评价与记录,并引入视觉模拟评分进行量表的量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
何伟 《中草药》2015,46(14):2173-2176
中药上市后证候疗效再评价是对上市前证候疗效评价的必要补充,由于研究阶段及研究目标的转变,注定其需要在评价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而考虑中医药证候理论的学术特色,围绕证候疗效评价设计与实施过程的关键环节,分析证候疗效评价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是改变当前证候疗效评价研究现状的迫切需求。通过分析中医药疗效评价的类型及层次,阐释中药上市后证候疗效再评价的现状及需求,进而提出重视中药上市后证候疗效再评价症状学研究,包括症状单元研究、规范症状表述、症状筛选及优化等,借鉴有效性登记式研究设计,结合探讨因果关系研究理念等,以期对建立中药上市后证候疗效再评价方法学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2.
疗效是中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而疗效评价的前提是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辨证论治作为中医诊疗遵循的基本原则,具有明显的个体化特点与优势,但是基于当前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方法,却难以从中获得高强度的个体化诊疗证据。因此,只有构建中医辨证论治个体化疗效评价指标,才能发挥中医诊疗优势,促进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客观化与现代化。本文在着眼于中医辨证论治主观性与个性化特征的前提下,创新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方法与技术,提出了构建中医辨证论治个体化疗效评价指标的思路与方法,将中医证候指标、西医疾病指标,及生活质量评价等作为个体化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根据指标的数据类型和特征,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进行专家问卷调查、确定指标权重,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个体化疗效综合评价模型,进而形成中医辨证论治个体化疗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证候动物模型在中医证候以及中药药理研究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发展水平的滞后已经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的瓶颈;以目前的研究水平来看,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是最适合中医药研究的技术平台,在研究中,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无监督方法,建立疾病的证候诊断标准,可以保证纳入病例的客观性;以此为标准,从多种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建立方法中选择出与临床最吻合的一种,再通过方证相应("证实")及方证相左("证伪")对动物模型的疗效反证,评价其可靠性,这种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思路与方法,既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又能够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去证实,将为疾病实验研究及中药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医证候调控规律研究是中医证候信息学的核心。中医体质辨识作为最具临床操作性的健康状态评价方法,被认为是绘制证候状态标准曲线的基础之一。因此,本文通过建立中医体质状态标准曲线,将证候调控规律研究确立的状态演变曲线与之拟合并综合分析,明确体质对中医证候的干预方法与影响因素,从而实现中医临床疗效的动态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其研究方法在探索中取得系列成果,证候疗效评价日益受到关注和认同,但个体化辨证论治指导下的处方用药如何进行群体化的临床疗效评价仍然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辨证方法的主观性导致在中医专业医生缺位条件下难以开展辨证论治,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医药的有效推广应用.新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  相似文献   

16.
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的策略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围绕中医临床研究中若干关键问题,基于近年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研究进展并结合笔者的研究实践展开讨论。内容主要包括病机研究"正虚积损"理论的提出,证候分类与诊断标准的制定,疗效评价研究的系统评价和疗效的实证及综合评价方法的探索,诊疗指南的研究,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测评工具的研制,动物模型的建立与机制探讨包括稳定期模型的优化、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模型建立及病证结合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等。文章还就有关COPD研究提出应着重4点:①病机与证候学研究应着眼于基于COPD变化规律而完善证候辨证的规范/标准并达到共识;②疗效评价研究要注重突出中医治疗优势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③诊疗指南制定应结合不同实际因素(地域、气候等)而不断完善更新;④有关模型的建立与应用等基础研究应结合中医药疗效特点和临床应用的实际而注重有关方法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中医规范化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按血肌酐(Scr)水平不同将90例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分为三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中药口服、中药口服加灌肠、中药口服加灌肠加结肠透析治疗,中药口服按中医辨证本虚标实程度不同选择不同剂量,以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中医证候等为疗效指标。[结果]治疗后各组Scr、BUN、Ccr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1)。[结论]中药口服、中药保留灌肠、结肠透析多途径给药的中医规范化治疗对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筛选社区获得性肺炎病证结合疗效评价指标。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病例观察设计,收集全国4所三甲中医院肺炎患者辨证诊疗信息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中医辨证论治过程中各种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并根据拟定的筛选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指标的初筛。结果:1 059例有效病例进入分析。发热、咳嗽等6个症状指标;体温、呼吸次数等5个体征指标;血常规指标、胸部影像等3个实验室指标;健康状况、生活乐趣等14个生存质量指标;自我照料的能力等10个疗效满意度指标;咳嗽、咯痰等13个患者报告的结局指标以及住院治疗时间等指标被初步筛选为疗效评价指标。结论:初步筛选出了相关社区获得性肺炎病证结合疗效评价指标,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医辨证体系具有复杂非线性特点,决定了中医疗效评价研究不能为简单的因果推断,不是线性的。以往小儿肺炎疗效评价指标及方法的选择有其局限性。本文主要介绍了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性研究小儿肺炎中医疗效评价指标和方法所形成的一些思路和方法。认为在系统的中医辨证规范研究基础上进行小儿肺炎疗效评价研究具有科学性。选择数据挖掘方法用来处理中医辨证中多层面海量的信息,在小儿肺炎疗效评价指标筛选上具有较强的优越性。同时介绍了用于小儿肺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研究的一些主要数据挖掘技术分类及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不同证型与胃肠激素的相关性。方法:建立脾虚、肝郁和湿热证cAG证病结合模型,并以中药干预,采用放射免疫法观察不同证型CAG模型鼠血胃肠激素胃泌素(Gas)和内皮素(ET)的水平。结果:脾虚CAG鼠血清Gas水平最低(P〈0.05),血浆ET水平最高(P〈0.01);中药干预后,脾虚、肝郁和湿热证CAG3组鼠血清Gas和血浆ET都有所改善(P〈0.05或P〈0.01)。结论:证病结合CAG模型与胃肠激素的水平具有相关性,为CAG中医证型的诊断以及疗效评价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