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袁爱红  蔡辉 《天津中医药》2011,28(3):182-184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对SD大鼠主动脉脂联素信号的影响以及针刺对脂联素信号的调节。[方法]刚断乳的SD大鼠高脂喂养12周后检测血脂、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一氧化氮(NO),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针刺组,干预4周后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APN),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主动脉脂联素受体(AdipoR)1和2蛋白表达,设普食对照组。[结果]高脂饮食12周后SD大鼠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MPO明显升高,NO明显降低;干预4周后模型组大鼠血清APN、主动脉AdipoR1/2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针刺组血清APN水平和主动脉AdipoR2含量明显增加,AdipoR1呈上升趋势。[结论]通过针刺能够增加血清APN水平和主动脉AdipoR蛋白,调整主动脉APN信号的转导,Adipo R2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益糖康"对糖尿病大鼠白色脂肪脂联素(Adiponectin)和脂联素受体1(adiponectin receptor1,AdipoR1)的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高脂饲料饲养4周后,一次性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造模,将造模成功的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益糖康治疗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以蒸馏水灌胃,治疗组的大鼠用益糖康煎剂灌胃,4周后3组大鼠睾周白色脂肪组织放入液氮中保存,用RT-PCR法检测脂肪中脂联素和脂联素受体1mRNA表达。结果:治疗组的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模型组较治疗组明显降低(P<0.01)。脂联素受体1mRN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模型组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推测中药复方"益糖康"具有上调白色脂肪脂联素和脂联素受体1基因表达的作用,这可能是益糖康治疗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单纯性肥胖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养建立肥胖模型大鼠,将造模成功大鼠进行埋线治疗干预后,观察大鼠体重、体长、Lee’s指数的变化及检测血清脂联素及其受体的含量。结果:经治疗后,埋线组大鼠的体重、Lee’s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高于正常组(P<0.01,P<0.05)。雌雄埋线组大鼠治疗前后体重差值的比较,其结果显示雄性大鼠减肥疗效优于雌性(P<0.01)。对照组、埋线组大鼠血清ADP、AdipoR1的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而AdipoR2的含量高于正常组(P<0.01);经埋线治疗后,肥胖大鼠血清ADP、AdipoR1的含量升高(P<0.01,P<0.05),而AdipoR2的含量降低(P<0.01)。结论:穴位埋线对肥胖机体脂联素及其受体水平的良性调节作用可能是埋线疗法减肥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袁爱红  蔡辉 《中医药研究》2010,(10):1201-1203
目的探讨AdipoR的不同亚型在高脂饮食机体主动脉表达的变化以及针刺对该变化的影响。方法将高脂喂养12周的SD大鼠检测血脂、一氧化氮(NO)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根据体重随机分为模型和针刺组,干预4周后检测血脂、NO、MPO、主动脉AdipoR1和AdipoR2基因表达,并设普食对照组。结果干预前,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TG、TC、MPO明显升高,NO明显降低。干预后,模型组TG、TC、MPO、NO无明显变化,主动脉AdipoR1和AdipoR2基因表达明显降低;针刺后TG、TC和MPO明显降低,NO明显回升,主动脉AdipoR2基因表达明显上调,AdipoR1基因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高脂饮食造成机体主动脉AdipoR1和AdipoR2基因表达低下,影响了脂联素信号对主动脉的保护作用;针刺能够上调脂联素信号保护高脂对主动脉的损伤,其作用主要通过AdipoR2介导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护肝调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血清及肝组织瘦素、脂联素的影响。方法:102只雄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 =20)、模型组(n =22)、护肝调脂方高剂量组(n =20)、护肝调脂方中剂量组(n =20)、护肝调脂方低剂量组(n =20),正常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其余4组采用改良高脂饮食建立 NASH 大鼠模型,同时给予中药护肝调脂方干预。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测量大鼠的体质量、肝重,测定血清 ALT、AST、TC、TG 的水平,测定血清及肝组织瘦素和脂联素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瘦素含量显著升高,脂联素含量显著降低(P <0.01);而护肝调脂方治疗各组血清和肝组织瘦素含量显著降低,脂联素含量显著升高(P <0.01),其中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瘦素和脂联素在大鼠 NASH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护肝调脂方对大鼠 NASH 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及肝组织中瘦素和脂联素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脂饮食对sD大鼠主动脉脂联素信号的影响以及针刺能否对该影响发挥调节作用,探讨针刺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饲料喂养17只刚断乳的sD大鼠12周后,根据体重随机分为针刺组和模型组,干预4周后,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实时荧光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主动脉脂联素受体1、2基因和蛋白,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bcI-2和bax,硝酸还原酶法测主动脉一氧化碳(N0)含量,精氨酸催化法测主动脉一氧化碳合酶(NOS)活力,黄嘌呤氧化酶法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测丙二醛(MDA)含量。并设普通饲料对照组。结果模型组血清adiponectin、主动脉AdipoR1/2mRNA和蛋白、N0、结构NOS(cNOS)、bc1-2和SOD明显低于对照组,MDA和bax明显高于对照组。针刺组血清adiponectin、主动脉AdipoRl/2mRNA和蛋白、NO、cNOS、bc1-2和SOD明显高于模型组,MDA和bax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高脂饮食造成了sD大鼠主动脉脂联素信号转导障碍,针刺通过增加脂联素受体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增加了主动脉脂联素信号的传递,保护了主动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研究脂联素受体1(AdipoR1)、脂联素受体2(AdipoR2)及T-钙黏蛋白(Tcadherin)三种脂联素受体在大鼠乳鼠心肌细胞上的分布和表达。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通过a-肌动蛋白免疫荧光法对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进行鉴定,并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选用原代培养96h的单层心肌细胞进行实验,使用RT—PCR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dipoR1、AdipoR2、Tcadherin的mRNA和蛋白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上均检测到了AdipoR1、AdipoR2、T—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其中以AdipoR1和T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高,与AdipoR2的表达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脂联素受体1、脂联素受体2和T钙黏蛋白,三种脂联素受体在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上均有表达,并以脂联素受体1和T-钙黏蛋白的表达为主,脂联素受体2表达量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痰湿证患者血清和卵泡液脂联素(APN)水平及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脂联素受体(AdipoR1/AdipoR2)蛋白表达的差异,从卵巢局部分子水平探讨PCOS痰湿证的发病机理。方法:选择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PCOS患者共43例(痰湿证20例,非痰湿证23例)及对照组30例,化学发光法检测三组患者血清胰岛素(FIN)水平;取卵日留取外周血及卵泡液,并提取黄素化颗粒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和卵泡液中脂联素(APN)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黄素化颗粒细胞脂联素受体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各组间一般情况及血清激素水平的比较:PCOS痰湿组BMI及FIN值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PCOS两组LH及T值升高(P0.01),PCOS痰湿组FSH值降低(P0.01);PCOS痰湿组LH值低于非痰湿组(P0.05);各组年龄及PRL和E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COS痰湿组血清及卵泡液APN水平、AdipoR1/AdipoR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性低于余两组(P0.05)。3血清APN、卵泡液APN与BMI及FIN分别呈负相关;BMI与FIN呈正相关。结论:PCOS痰湿证具有明显的胰岛素抵抗特征;其胰岛素抵抗(IR)可能与卵巢局部脂联素受体蛋白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麦汤对糖耐量低减(Impaired Glucoseolerance,IGT)大鼠脂联素(Adiponectim)、瘦素(leptin)及脂联素受体R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高糖饲料喂养结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溶液的方法复制糖耐量低减大鼠模型;用参麦汤治疗;实验结束后颈动脉取血,采用酶免法测血清Adiponectim及leptin,应用RT-PCR方法测定大鼠肝组织脂联素受体R2mRNA的表达。结果: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diponectim浓度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leptin的浓度升高,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均可提高Adiponectim浓度、降低leptin水平,其中以参麦汤加运动组为著(P<0.01),参麦汤组(P<0.05)、运动组(P<0.05)亦有明显差异;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脂联素受体R2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01),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参麦汤加运动组、参麦汤组大鼠脂联素受体R2mRNA表达上升显著(P<0.001),运动组(P<0.05)次之。结论:在IGT阶段已经出现leptin、Adiponectim分泌异常,参麦汤能显著地降低leptin水平,提高Adiponectim水平,促进脂代谢,上调糖耐量异常大鼠肝脂联素受体R2mRNA表达。推测参麦汤能改善机体能量的调节和维持代谢稳态。  相似文献   

10.
参芪复方对GK大鼠白色脂肪组织脂联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参芪复方抗2型糖尿病低度炎症的作用机理。方法:SPF级GK大鼠按血糖水平随机分为模型、雷米普利、参芪复方低剂量与参芪复方高剂量组,另设正常Wistar对照组。4组GK大鼠和正常Wistar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L-N-硝基精氨酸甲酯(N-ω-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和生理盐水,同时喂饲高脂饲料和普通饲料。各组动物每天灌胃相应受试物和无菌水32 d。酶免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和脂联素含量,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脂肪脂联素mRNA表达。结果:参芪复方低、高剂量组大鼠的血清CRP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脂联素mRNA表达和血清蛋白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提高脂联素mRNA表达和血清蛋白水平可能是参芪复方抗T2DM低度炎症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特别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7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就诊的NAFLD患者82例作为NAFLD组,然后根据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NASH组32例和非NASH组50例(其中单纯性脂肪肝患者20例,临界NASH患者30例);选择同期参加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5例作为健康组。比较各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清PAI-1水平、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AST/ALT]、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分析血清PAI-1水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评价PAI-1对NAFLD特别是NASH的诊断价值。结果NAFLD组的性别、年龄、血清ALP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MI及血清ALT、AST、AST/ALT、GGT、TG、TC、HDL-C、LDL-C、FPG、PAI-1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均<0.05)。NASH组的性别、年龄及血清ALT、AST、AST/ALT、ALP、GGT、TC、HDL-C、LDL-C、FPG水平与非NASH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MI及血清TG、PAI-1水平均明显高于非NASH组(P均<0.05)。血清PAI-1水平与BMI、ALT、GGT、TC、TG、LDL-C、FPG均呈正相关(r=0.726,0.214,0.319,0.434,0.331,0.311,0.218,P均<0.05),与AST/ALT呈负相关(r=-0.316,P<0.05)。血清PAI-1水平诊断NAFLD和NASH的AUC值分别为0.812[95%CI(0.725,0.881)]、0.954[95%CI(0.884,0.9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7.766,17.901,P均<0.05)。血清PAI-1>9.71 ng/mL对预测NAFLD的敏感度为70.73%,特异度为100%。血清PAI-1>11.60 ng/mL对预测NASH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0%。结论血清PAI-1水平对NAFLD特别是NASH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高脂饮食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模型,观察益肝解毒方对其血清生化和肝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以复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中药组以中药灌胃,西药组以易善复(多烯磷脂酰胆碱)灌胃,疗程8周。20周后处死大鼠,收集标本。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肝重、肝体比以及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水平,并通过HOMA—IR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同时对肝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结果大鼠NASH模型成功建立。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的肝体比、血清ALT、AST、GGT、FBG、MDA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OD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大鼠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肝细胞病理显示炎症活动程度明显改善。结论益肝解毒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NASH大鼠的肝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且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何首乌、三七提取物预防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其肝组织PPARⅡ、PGC-1α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高脂饲料喂养10周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于造模即日起,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每天分别给予10mL/kg饮用水,中药组给予何首乌、三七提取物,易善复组给予易善复灌胃。给药10周后,处死所有大鼠,检测血清LDL、HDL、TG,ALT、AST、GGT1肝组织TG和PPARα、PGC-1αmRNA水平。结果:中药组血清LDL含量较模型组下降(P〈0.05);中药组血清HDL、TG,ALT、AST、GGT和肝组织TG含量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1),肝组织PPARα、PGC-1αmRNA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何首乌、三七提取物可降低NASH大鼠血清、肝脏脂质合成与聚积,减少炎症反应,从而有效防治NASH,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泄浊化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泄浊化瘀疗法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0例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西医诊断标准,中医分型属于浊瘀内积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泄浊化瘀方,对照组用硫普罗宁片合壳脂胶囊,疗程为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含量,肝脏B型超声及上腹部CT,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2组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治疗后检测肝功能与血脂,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泄浊化瘀方治疗浊瘀内积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不但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而且能有效恢复肝功能和改善血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较好疗效,总有效率达94%。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酒精灌胃8周建立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研究藏族药短穗兔耳草提取物对Toll样受体(TLR2/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NOD样受体蛋白3(NALP3)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提取物抗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0.1 g·kg^-1)及短穗兔耳草低、中、高剂量组(0.5,1,2 g·kg^-1),每日上午各给药组按10 m L·kg^-1给予相应的药物,下午梯度乙醇灌胃法给予56度白酒灌胃,连续8周后,取血,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及肝脏谷胱甘肽(GSH)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脏中TLR2,MyD88,NF-κB和NALP3蛋白的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形态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AST,ALT,TC,TG,IL-1β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藏族药短穗兔耳草各剂量组能降低血清AST,ALT,TC,TG,IL-1β水平,其中高剂量组的效果尤为显著(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匀浆中GSH水平下降;模型组肝组织中TLR2,MyD88,NF-κB和NALP3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藏族药短穗兔耳草各剂量组能降低肝脏中GSH水平以及TLR2,MyD88,NF-κB和NALP3的蛋白表达(P<0.05,P<0.01);肝脏病理切片表明,藏族药短穗兔耳草能改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结论:藏族药短穗兔耳草对酒精诱导的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TLR/MyD88/NF-κB和NALP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长期高糖高脂饮食对大鼠血压及肝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结合高血压与长期高糖高脂饮食的密切联系,采用动物长期高糖高脂饲料喂养,以期得到接近人类病症的生活性高血压动物模型。方法:采用SD大鼠长期高糖高脂饲料(普通饲料、蔗糖、猪油、胆固醇、胆盐按一定比例配比制成)喂养,每天正常饮水,连续30周,建立生活性高血压大鼠模型。于造模0、6、15、21、30周分别采用无创尾动脉法测定大鼠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于8、10、12、18、20、24周取血,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酸(UA)、肌酐(Cr)水平;于7、9、11、16、19、22周进行尿代谢,收集4h尿液,测尿Cr、UA水平。结果: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6周则血压开始明显升高,15周收缩压达到160mmHg;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12周血清ALT、AST、GGT、ALP、TP、ALB、UA、Cr水平升高(P<0.01~0.05),9周时尿液UA水平降低(P<0.01~0.05),16周时尿液Cr水平降低(P<0.01~0.05),提示肝肾功能生化指标出现紊乱;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10周血清中TC、TG含量升高,提示血脂生化指标出现紊乱。结论:采用长期高糖高脂饲料喂养造模法,连续造模15周以上能使SD大鼠的血压升高到一定程度,达到轻、中度高血压水平,同时还能造成肝肾损伤以及血脂异常等伴随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注射硫普罗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腹腔注射组、穴位注射组,除正常组外,剩余24只大鼠用高脂饲料诱导大鼠高脂性脂肪肝模型。造模成功后,腹腔注射组、穴位注射组按80 mg/(kg.d)予腹腔内及足三里注射硫普罗宁,治疗6周。正常组、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第6周末处死全部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采用CHOD-PAP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胆固醇(TC),采用GPO-PAP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三酰甘油(TG)。结果模型组血清AST、ALT、TC、TG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TC、TG升高(P〈0.05);腹腔注射组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腹腔注射组比较,穴位注射组能明显改善脂肪变性,降低肝脏炎症反应,降低大鼠TG、TC、ALT、AST水平(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硫普罗宁能明显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降低血脂、肝脂,保护肝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肝损伤保护潜在机制及肝组织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叉头框转录因子1(FoxO1),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PEPCK)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6周高糖高脂饮食后,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腹腔注射(0.035 g·kg^-1)建立T2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芪甲苷低、中、高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黄芪甲苷低、中、高剂量组灌胃黄芪甲苷0.02,0.04,0.08 g·kg^-1·d^-1,二甲双胍组灌胃二甲双胍0.2 g·kg^-1·d^-1;给药8周后,于末次灌胃24 h禁食不禁水后处死,测血清肝生化指标,肝脏指数等;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马松(Masson)染色观察纤维化程度;过碘酸希夫(PAS)染色反应观察细胞内糖原等变化;免疫组化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肝中PI3K/Akt/FoxO1信号蛋白及PEPCK,G6Pase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脏指数显著升高(P<0.01),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P<0.01),大鼠体质量显著减轻(P<0.01),PI3K/Akt/Fox O1信号减弱(P<0.01),PEPCK,G6Pase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中、高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肝功能指标ALT,AST,TC,TG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大鼠体质量明显增加(P<0.05,P<0.01),肝组织Fox O1,PEPCK及G6Pase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Fox O1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强(P<0.05,P<0.01)。结论:黄芪甲苷可能通过调节PI3K/Akt/Fox O1信号通路抑制高脂高糖加小剂量STZ诱导T2DM肝糖异生,从而起到延缓T2DM大鼠肝脏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